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型包膜尿素在海南砖红壤中保水缓释效果研究
1
作者 张实玉 杨红竹 +3 位作者 刘海林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核壳包覆式工艺制备出膜材用量为3%、6%、9%的保水型包膜尿素,研究保水型包膜尿素在海南砖红壤中保水缓释效果。结果表明:保水型包膜尿素表面包覆形成了厚度为57.6~191.5μm的保水剂膜层。与普通尿素相比,保水型包膜尿素可减少氮素... 采用核壳包覆式工艺制备出膜材用量为3%、6%、9%的保水型包膜尿素,研究保水型包膜尿素在海南砖红壤中保水缓释效果。结果表明:保水型包膜尿素表面包覆形成了厚度为57.6~191.5μm的保水剂膜层。与普通尿素相比,保水型包膜尿素可减少氮素淋出速率,其首次氮素淋出率显著降低了33.04%~55.48%;随着包膜材料用量增加,保水型包膜尿素的氮素缓释性能逐渐增强。施用保水型包膜尿素可提高砖红壤的保水能力,添加保水型包膜尿素的砖红壤在30 d内土壤水分蒸发率减少7.30%~20.86%,而且增加膜材用量可提高保水型包膜尿素的保水性能。表明保水型包膜尿素在砖红壤中具有较好的保水缓释效果,且可通过调节膜材用量调控其保水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型包膜尿素 缓释性能 保水性能 砖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橡胶园不同绿肥原位还田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2
作者 饶之杰 薛欣欣 +7 位作者 王文斌 罗雪华 赵春梅 任常琦 张永发 吴晓霜 张婧旻 王禹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10-2421,共12页
豆科绿肥覆盖及其还田对改善土壤状况及促进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绿肥还田腐解特征以及养分释放规律对橡胶园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热区具有代表性的4种豆科绿肥,设置4种绿肥处理分别为爪哇葛藤(Pueraria pha... 豆科绿肥覆盖及其还田对改善土壤状况及促进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绿肥还田腐解特征以及养分释放规律对橡胶园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热区具有代表性的4种豆科绿肥,设置4种绿肥处理分别为爪哇葛藤(Pueraria phaseoloides Benth,GT)、猪屎豆(Crotalavia anagroides H.B.K,ZSD)、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 DC.,SMD)、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Sw.,ZHC]。在绿肥生长旺盛期,采用尼龙袋法开展为期260 d的田间原位腐解试验,探索4种不同豆科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腐解特征符合Olson指数衰减模型,4种豆科绿肥分解常数(k)表现为:GT(3.01)>SMD(2.51)、ZHC(2.36)>ZSD(2.01),其中,GT处理显著高于ZSD处理(P<0.05)。试验结束后,4种绿肥干物质残留率表现为:ZSD(24.7%)>SMD(22.7%)>ZHC(21.7%)>GT(17.3%),对应的绿肥分解95%所需时间分别为17.9、15.3、14.3、11.9个月。4种豆科绿肥的碳、氮、磷、钾残留率为氮(15.5%~34.0%)>磷(11.9%~30.4%)>碳(15.1%~22.2%)>钾(0.58%~1.07%);钙、镁残留率为钙(45.0%~64.0%)>镁(11.5%~31.9%);铁、铜和锌平均残留率分别为160.9%、138.3%和110.6%,而锰的平均残留率为36.3%。GT处理的各元素均表现为释放,在4种绿肥中残留率均最低;ZSD、SMD、ZHC处理对铁、铜和锌元素均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综上所述,不同绿肥还田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的差异可为橡胶园养分循环、土壤地力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橡胶园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胶园 绿肥还田 腐解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橡胶树叶片和胶乳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红竹 黄艳艳 +4 位作者 冀春花 刘海林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8-1876,共9页
为了明确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在橡胶树上的应用效果,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减氮条件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对橡胶树产量、叶片和胶乳矿质养分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为橡胶树栽培管理中合理施氮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控... 为了明确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在橡胶树上的应用效果,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减氮条件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对橡胶树产量、叶片和胶乳矿质养分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为橡胶树栽培管理中合理施氮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可提高橡胶树干胶产量和叶片氮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橡胶树干胶产量增幅为16.28%~39.13%(2021年)和7.94%~9.69%(2022年),叶片氮含量增幅为10.54%~19.17%(2021年)和10.24%~21.50%(2022年),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叶片氮含量均处于正常值以上。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还能够增加胶园肥穴土壤碱解氮含量,较常规施肥增加了11.27%~80.36%。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比例为50∶50时,橡胶树干胶产量(2022年)、叶片氮含量(2021—2022年)和土壤碱解氮含量(2021—2022年)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比例为50∶50能够获得较高的干胶产量,可改善叶片营养状况,维持土壤氮水平,有利于实现橡胶树施肥管理的绿色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控释尿素 普通尿素 产量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杨红竹 黄艳艳 +3 位作者 刘海林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6-774,共9页
【目的】探究控释掺混肥及减氮处理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促进控释掺混肥料在热带地区水稻栽培中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应用。【方法】以控释掺混肥料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和儋州市东成镇开展大田试验,设... 【目的】探究控释掺混肥及减氮处理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促进控释掺混肥料在热带地区水稻栽培中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应用。【方法】以控释掺混肥料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和儋州市东成镇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分3次施肥)、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及其减氮10%和减氮20%处理,测定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等氮条件下,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能够促进水稻氮素吸收、干物质累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常规分次施肥相比,水稻产量提高7.43%~22.84%,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提高8.22%~22.39%,氮素累积量提高12.19%~32.06%,氮肥利用率提高31.67%~75.65%,且均差异显著(除东成早稻产量外)。而在减氮10%~20%条件下,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也能提高或不显著降低水稻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量,对氮肥利用率也具有一定提升效果。【结论】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可提高水稻产量及肥料氮肥利用率,减氮10%~20%仍能获得较高产量,是热带地区水稻轻简化施肥和减氮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料 一次性施用 水稻 热带地区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海林 杨红竹 +3 位作者 茶正早 罗微 林清火 朱治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14-2518,共5页
以聚己内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包膜材料,制备了膜材用量为4%,6%和8%的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PCU1、PCU2、PCU3),通过扫描电镜、恒温静水培法、胶园土壤培养法分析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膜层结构、养分释放速率以及释放期。结果表... 以聚己内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包膜材料,制备了膜材用量为4%,6%和8%的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PCU1、PCU2、PCU3),通过扫描电镜、恒温静水培法、胶园土壤培养法分析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膜层结构、养分释放速率以及释放期。结果表明,包膜尿素表面覆盖了聚己内酯基聚氨酯膜层,从而起到了物理阻隔作用,使包膜尿素具有较好的养分控释效果。随着膜材用量增加,包膜尿素释放期延长,PCU1、PCU2、PCU3在静水中的释放期分别为31.60,86.65,260.11d。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在静水和胶园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曲线基本相同,培养介质不会改变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模式,但胶园土壤培养显著缩短了PCU3的释放期,释放期仅为206.54d,较静水中缩短了53.5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基聚氨酯 包膜尿素 养分释放 静水培养 胶园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