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佳木斯地区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体系初探
1
作者 褚春燕 蒋本林 +3 位作者 王洪军 吴建威 李志宇 赵天雷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9期56-58,共3页
针对佳木斯地区气候特点,粮食仓储气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点对点、精细化专项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发布常规预报、专项预报、不定时预警,建立佳木斯地区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有利气象条件节省生产成本、规避不利气象造成的霉... 针对佳木斯地区气候特点,粮食仓储气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点对点、精细化专项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发布常规预报、专项预报、不定时预警,建立佳木斯地区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有利气象条件节省生产成本、规避不利气象造成的霉腐问题,减少粮食损耗,保证粮食存储品质,避免经济损,确保粮食仓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仓储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木斯气象影视为防灾减灾服务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君芳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7期124-124,共1页
气象影视服务是当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重要途径和专业的气象防灾减灾平台,随着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和精细化程度的上升,努力打造气象影视服务的专业化、个性化和精细化,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 气象影视服务是当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重要途径和专业的气象防灾减灾平台,随着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和精细化程度的上升,努力打造气象影视服务的专业化、个性化和精细化,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不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影视节目 防灾减灾服务 专业化 精细化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木斯市地温与气温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于盛楠 尹嫦姣 +2 位作者 闫世岩 肖锋 许英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218-219,291,共3页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佳木斯市1990~2009年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市地温和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基于地温的四季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基于0 cm地温和气温年变化趋势有相似之...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佳木斯市1990~2009年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市地温和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基于地温的四季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基于0 cm地温和气温年变化趋势有相似之处,分别建立了以地温为基础的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模型。通过该模型的相关性检验而得到了它们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最低预报方程可以分季节应用不同方程来指导预报,最高气温方程更适合冬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气温 相关关系 预报模型 佳木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福 吕红玉 +2 位作者 谭晓军 王桂香 关宏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437-440,共4页
[目的]研究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佳木斯、桦南、富锦、扶远4站1961~2010年温度资料,分析了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 [目的]研究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佳木斯、桦南、富锦、扶远4站1961~2010年温度资料,分析了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249~0.412℃/10 a,各地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表现为东部>南部>北部>西部;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气候突变,佳木斯、桦南、富锦年平均气温在1981年发生气候突变,扶远在1984年出现气候突变;佳木斯、富锦、桦南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后期异常偏低,桦南、扶远、佳木斯在2007~2008年异常偏暖,富锦在90年代初异常偏暖,各季平均气温异常在各地出现的年份不尽相同。[结论]该研究为今后三江平原佳木斯地区的气温预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三江平原 佳木斯地区 气候突变 异常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站、粮仓和粮堆的温湿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褚春燕 孙桂玉 +2 位作者 孙洪伟 姜丽霞 王晓明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为提供精准的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保障粮食仓储安全,基于2017—2020年佳木斯地区三个粮库和当地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探索分析了台站和粮仓内外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实时温度大多低于粮库仓外温... 为提供精准的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保障粮食仓储安全,基于2017—2020年佳木斯地区三个粮库和当地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探索分析了台站和粮仓内外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实时温度大多低于粮库仓外温度,二者呈同步震荡变化,差异较小,R在0.996以上,气象台站相对湿度高于粮库仓外相对湿度,二者基本呈一致变化,粮库的仓内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70%以下;气象台站日最高温度与粮库仓内温度、表层最高粮温相关性较好,R达到0.90以上,仓温变化和表层最高粮温滞后于日最高气温变化分别约为1和30 d,气象台站日最高气温与仓温、表层最高粮温的回归方程均为正相关,随日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其他各层最高粮温受温度影响较小,根据回归方程预测仓温和各层最高粮温并得出高大平房仓仓储气象服务高温指标为28℃,通风降湿服务指标为低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仓储 粮堆 气象台站 温度 相对湿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佳木斯草温和雪温变化分析
6
作者 吕红玉 张宏茹 +1 位作者 李文福 魏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659-3662,共4页
利用2007 ~ 2011年佳木斯逐日草温、雪温、0 cm地温、气温资料,研究草温和雪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年佳木斯年平均草温和雪温分别为5.7和-11.7℃,草温最高出现在夏季,雪温在春季;1年中5~ 10月观测草温,其他季节雪温和草温交替观测,... 利用2007 ~ 2011年佳木斯逐日草温、雪温、0 cm地温、气温资料,研究草温和雪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年佳木斯年平均草温和雪温分别为5.7和-11.7℃,草温最高出现在夏季,雪温在春季;1年中5~ 10月观测草温,其他季节雪温和草温交替观测,月平均草温最高在7月,雪温在4月,最低均出现在1月;1d中草温和雪温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2:00,到次日日出前后出现最小值.草温和雪温各季晴天时日较差最大,且明显大于气温日较差;月平均草温(或雪温)与气温、地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草温和雪温与气温、地温呈明显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温 雪温 0 cm地温 气温 变化特征 佳木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木斯站毛毛雨记录减少原因的统计分析
7
作者 褚春燕 初桂华 +4 位作者 程远 孙桂玉 王秀娟 许博 周国军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10期2-4,共3页
毛毛雨是21种天气现象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一种天气现象,出现时对云、风、湿度、大气中气溶胶含量等有严格要求,且很难分辨,易与小雨混淆。通过对佳木斯站1971~2010年40年观测资料统计,结果表明:佳木斯市毛毛雨的出现次数呈逐年递减趋势,... 毛毛雨是21种天气现象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一种天气现象,出现时对云、风、湿度、大气中气溶胶含量等有严格要求,且很难分辨,易与小雨混淆。通过对佳木斯站1971~2010年40年观测资料统计,结果表明:佳木斯市毛毛雨的出现次数呈逐年递减趋势,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造成大气中气溶胶增多,影响毛毛雨的形成,在气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易形成雨降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毛雨 出现次数 减少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气象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芳 张宇 梁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176,共5页
了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对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及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基于三江平原23个农业气象站1982—2017年土壤湿度、同期气温、降水等数据,采用统计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0—50 cm土壤湿度的趋势变化特... 了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对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及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基于三江平原23个农业气象站1982—2017年土壤湿度、同期气温、降水等数据,采用统计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0—50 cm土壤湿度的趋势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37年来三江平原地中0—30 cm,40—50 cm土壤相对湿度呈显著降低趋势,并呈阶段性变化,突变年在1997年;30—40 cm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变化;各层土壤相对湿度垂直方向呈现中间层(30—40 cm)土壤相对湿度最大,上下层递减的趋势。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土壤相对湿度由北到南、由东到西递减趋势。(2)三江平原气温、降水量对各层土壤相对湿度影响程度不同。0—20 cm土壤相对湿度主要受4—9月生长季气温、降水量的协同作用影响,20—30 cm和40—50 cm土壤相对湿度分别受4—9月生长季的气温和降水作用的影响;而30—40 cm土壤相对湿度受气温和降水作用的影响不大。总之近37年来三江平原土壤相对湿度的变化存有差异,1982—1996年、1997—2013年、2014年后各层土壤相对湿度分别处于相对较高(偏湿)、较低(正常)、较高(偏湿)阶段。4—9月生长季的气温和降水是影响三江平原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壤 相对湿度 三江平原 M-K突变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鸭山国家气象站DSG5自动降水天气现象观测资料评估分析
9
作者 王荣 吕军 +1 位作者 周子强 逯莹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期29-30,32,共3页
通过对双鸭山国家气象站2018年01月—2019年12月自动降水天气现象观测资料与人工降水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对比,发现二者存在差异,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说明。对DSG5自动降水天气现象仪的观测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为双鸭山国家站DSG5自... 通过对双鸭山国家气象站2018年01月—2019年12月自动降水天气现象观测资料与人工降水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对比,发现二者存在差异,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说明。对DSG5自动降水天气现象仪的观测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为双鸭山国家站DSG5自动降水天气现象仪正式业务化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G5型降水现象仪 平行观测数据 统计分析 评估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木斯市春季旱涝灾害统计特征及旱涝发生趋势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群 张宇 +3 位作者 梁静 尹嫦娇 李君芳 周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4-940,共7页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条件下佳木斯市旱涝灾害演变规律。【方法】以1951年以来佳木斯市春季逐日降水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实时资料为依据,用降水距平百分率Ri和Z指数法分析佳木斯市春季旱涝类型、出现频率及时空分布...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条件下佳木斯市旱涝灾害演变规律。【方法】以1951年以来佳木斯市春季逐日降水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实时资料为依据,用降水距平百分率Ri和Z指数法分析佳木斯市春季旱涝类型、出现频率及时空分布特点并建立春季降水预报方程。【结果】1961—2015年,佳木斯市所属县(市)出现大涝和大旱的频率在72%~96%,1996年以前出现大旱频率较高,而1996年以后出现大涝的概率更大;佳木斯市在年降水量减少的同时,春季3—5月降水变化呈上升趋势,在55年的线性变化趋势中,每10年增加约9.6%;从地域分布看,佳木斯西部地区比东部更易发生旱涝且转换更加频繁;佳木斯春季旱涝趋势主要受前一年春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以Minitab 16筛选的环流特征量为因子,建立春季降水量预报方程,其预测春季旱涝类型准确率为63.6%。【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佳木斯市春季旱涝灾害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旱涝 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佳木斯酸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红玉 余东华 +2 位作者 李文福 徐成喜 关宏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酸雨严重损害农业和森林,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佳木斯站酸雨形成以及风向、风速、降水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月平均H值与电导率呈明显正相关,为0.707;当SW为主导风向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为17%;不同等级降水... 酸雨严重损害农业和森林,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佳木斯站酸雨形成以及风向、风速、降水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月平均H值与电导率呈明显正相关,为0.707;当SW为主导风向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为17%;不同等级降水酸雨发生频率差异大,在降水量5~10 mm时,酸雨发生的频率最大,超过22%;月平均H最小值出现在8月,为6.13,酸雨发生的频率在8月也最高,为17.61%,酸雨发生次数占降水总数在10月最高,为23.01%,降水酸性在夏季最强,夏季和秋季酸雨发生频率最高;酸雨年平均H值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311℃/10 a,佳木斯酸雨整体呈下降趋势,受污染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H值 K值 降水量 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鸭山市降雨诱发滑坡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式
12
作者 吕军 王荣 +1 位作者 李光玉 张永成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144-147,共4页
通过建立双鸭山市滑坡地质灾害数据库,综合分析突发性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空间分布规律,开展气象条件(主要是降雨)与滑坡的相关性研究,拟用逻辑回归分析把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当次降雨量和前期土壤含水量相结合构建气象预警模式... 通过建立双鸭山市滑坡地质灾害数据库,综合分析突发性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空间分布规律,开展气象条件(主要是降雨)与滑坡的相关性研究,拟用逻辑回归分析把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当次降雨量和前期土壤含水量相结合构建气象预警模式,以提高其预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量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对猪的影响
13
作者 韩雪 褚春燕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6期9-9,共1页
近几年,畜禽疾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分析发病原因除饲养管理不当、卫生防疫不合理外,也与天气、气候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气象是畜禽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畜禽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素或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许多气象因素能直接影... 近几年,畜禽疾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分析发病原因除饲养管理不当、卫生防疫不合理外,也与天气、气候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气象是畜禽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畜禽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素或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许多气象因素能直接影响畜禽的生理功能和抗病力,病原体的存活与扩散,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掌握天气气候的变化,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畜禽疾病 季节 天气气候 饲养管理 发病原因 卫生防疫 气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物候期的关系及农户感知研究——以三江平原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褚春燕 王婷婷 +3 位作者 陈莉 杨清彤 王艳 白玉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79-86,共8页
通过研究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估农户对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基于三江平原佳木斯市1993—2022年的物候期、1961—2022年气温和降水量、农户气候变化感知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与物候期关... 通过研究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估农户对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基于三江平原佳木斯市1993—2022年的物候期、1961—2022年气温和降水量、农户气候变化感知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与物候期关系及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近30 a三江平原春季物候期变化均呈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变化均呈延后趋势,蒲公英物候期趋势变化最为显著,蒲公英萌芽日期提前,变化速率为5.5 d/10 a,黄枯日期延后,变化速率为10.6 d/10 a;春秋季温度、降水和春秋季物候期之间的相关系数,共有8对极显著相关和6对显著相关,其中正相关有7对,负相关有7对,春季物候期的变化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秋季物候期变化则是降水量影响;农户对温度变化感知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准确率达到80%以上,农户感知到的降水变化趋势与气象实测数据存在差异,准确率达到58.0%,自然现象物候期感知结果准确性低于温度和降水变化感知结果。三江平原物候期随着温度升高及降水增加,出现日期提前,结束日期延后,物候期呈延长趋势,农户对农业生产相关的气候变化感知更为敏感,也相对准确。研究结果为农业生产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气候变化 物候期 农户 感知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酸雨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亚军 吕红玉 +3 位作者 初桂华 张忠效 宋东键 赵海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7-71,120,共6页
酸雨严重危害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1994-2012年山西省南部侯马和中部太原;2006-2012年北部五台山、大同、南部长治这5站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山西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4-2012年侯马... 酸雨严重危害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1994-2012年山西省南部侯马和中部太原;2006-2012年北部五台山、大同、南部长治这5站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山西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4-2012年侯马和太原酸雨年平均pH值范围在5.01~6.40,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为-0.310/10 a,尤以南部侯马降低最为明显。在秋季下降最为明显为-0.953/10 a,从10年尺度来看,21世纪前10年与20世纪90年代pH值下降了0.39,山西省酸雨酸性呈上升趋势。不同等级降水酸雨发生频率差别大,在降水量5~10 mm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当降水量超过15 mm以后酸雨发生的频率就大大减小。酸雨发生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夏季发生的频率最大,降水酸性也最强。酸雨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山西省南部和西北部酸雨比其他地区污染严重,侯马出现的频率最大,为29.94%;大同出现的频率最小,为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PH值 K值 酸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冷涡发展过程的位涡收支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迪 楚志刚 闫立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从位涡收支的角度对一次东北冷涡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了位涡趋势方程中各趋势项对冷涡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低层东北冷涡的发展过程中,非绝热加热率、水平平流位涡以及非平流的位涡趋势对低层位涡的增强做正贡献,有利... 从位涡收支的角度对一次东北冷涡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了位涡趋势方程中各趋势项对冷涡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低层东北冷涡的发展过程中,非绝热加热率、水平平流位涡以及非平流的位涡趋势对低层位涡的增强做正贡献,有利于低层冷涡的发展,也充分说明了非绝热加热对低层冷涡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垂直平流位涡刚好相反,对低层位涡的增强做负贡献,不利于低层冷涡的发展。从垂直结构看,水平平流位涡主要是在对流层低层和高层对位涡发展有正贡献;而垂直平流位涡是在中层促使位涡增强;非平流引起的位涡变化主要是在低层;由平流和非平流引起的总位涡趋势增大,促使冷涡加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位涡收支 非绝热加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晓群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263-266,共4页
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对低温环境的反应,分析了水稻冷害致灾的因素、机理及指标。用变异系数、概率分布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水稻冷害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对水稻冷害经济损失风险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伊春北部、黑河和大兴安... 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对低温环境的反应,分析了水稻冷害致灾的因素、机理及指标。用变异系数、概率分布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水稻冷害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对水稻冷害经济损失风险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伊春北部、黑河和大兴安岭地区冷害风险较大,中部次之,西南和东南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风险评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出现频率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红玉 刘景波 +2 位作者 陈乔 初桂华 葛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3-87,共5页
酸雨作为一个严重的污染现象,不仅破坏生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危害人类生存的条件。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1993-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佳木斯市和嫩江县酸雨变化特征和出现频率。结果表明:年平均pH值均呈升高趋势0.... 酸雨作为一个严重的污染现象,不仅破坏生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危害人类生存的条件。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1993-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佳木斯市和嫩江县酸雨变化特征和出现频率。结果表明:年平均pH值均呈升高趋势0.040~0.470/10 a,黑龙江省酸雨酸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月平均pH值在6.14~6.90之间,与电导率呈明显正相关。不论强弱酸雨出现的频率都以黑龙江省中部哈尔滨最高,北部嫩江次之,东部佳木斯最低。月平均pH值倾向率1月、3~10月呈升高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平均pH值倾向率也呈升高趋势,冬季呈下降趋势。1月和4月没有酸雨发生,9、10、11月酸雨发生频率最高,黑龙江省酸雨发生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季降水出现酸雨频率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PH值 K值 酸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区开、封江时间与当地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莉红 郑祖光 吕桂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7-684,共8页
使用MaxHat小波和Haar小波变换分析了三江平原地区开江和封江时间与当地前期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3月份温度与开江时间有良好的相关,8月份的温度和降水、10月份气温以及9-10月的降水与封江时间有较好的相关。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开江时间 封江时间 气候变化 MaxHat小波 HAAR小波 温度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 被引量:17
20
作者 于洪波 艾厚奇 王佳海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0期160-160,共1页
雷电灾害作为我们国家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发生过程中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所以切实、有效的防雷工作,对于国家的安全生产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在分析了防雷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防雷检测... 雷电灾害作为我们国家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发生过程中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所以切实、有效的防雷工作,对于国家的安全生产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在分析了防雷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防雷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叙述,帮助人们在了解防雷检测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每个问题作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检测工作 主要内容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