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AⅠ、HSP27及PTE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善昌 李业强 +4 位作者 刘芷君 姜炳华 闫磊 宁尚波 张铁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42-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OSCC)癌组织中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生物学上的相关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组织中的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PKAⅠ、HSP27在病例...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OSCC)癌组织中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生物学上的相关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组织中的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PKAⅠ、HSP27在病例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0%),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分别为25%、40%)(P<0.05)。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组中2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0%(P<0.05)。PKAⅠ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HSP27呈正向相关(r=0.4048,P<0.05),PKAⅠ与PTEN呈负向相关(r=-0.3796,P<0.05),HSP27与PTEN呈负向相关(r=-0.7727,P<0.05)。结论:PKAⅠ、HSP27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促进的作用,而PTEN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拮抗抑制PKAⅠ、HSP27的作用。三者均可作为诊断鳞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AⅠ HSP27 PTEN 口腔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牵张成骨骨增量的种植前外科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德超 王心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315,共3页
颌骨骨量不足一直是制约口腔种植学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获得稳定可靠的种植基骨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研究深入,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块状骨游离移植、牵张成骨(distractio... 颌骨骨量不足一直是制约口腔种植学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获得稳定可靠的种植基骨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研究深入,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块状骨游离移植、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上颌窦提升等骨增量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是单一术式的优缺点也充分显现出来。本文将讨论以牵张成骨技术为主体的种植前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增量 种植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细胞分泌的胞外体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宠 朱杨 +1 位作者 山本哲也 李德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0-803,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细胞株(OSC-4)分泌的胞外体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OSC-4,从其上清培养液中分离提纯胞外体(exosome,EXO),CD9标记,将提取的胞外体作用于OSC-4,MTT检测胞外体对OSC-4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细胞株(OSC-4)分泌的胞外体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OSC-4,从其上清培养液中分离提纯胞外体(exosome,EXO),CD9标记,将提取的胞外体作用于OSC-4,MTT检测胞外体对OSC-4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上清液提取物免疫金标结果可见金标记的CD9,即分离提纯物为胞外体;MTT检测结果显示胞外体作用后的OSC-4的增殖能力增强(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其迁移能力增强和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其侵袭能力也增强(P<0.05)。结论:OSC-4分泌的胞外体可以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胞外体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延伟 李松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讨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双侧下颌骨制备缺损模型。A组植入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B组植入BMSCs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 目的:探讨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双侧下颌骨制备缺损模型。A组植入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B组植入BMSCs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C组单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检测,并对影像学分析值及成骨情况加以评价,对分析数据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意义。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其质量明显优于B组C组;扫描电镜显示A组该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统计牙CT分析数据及新生骨面积,A组的成骨情况明显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有明显骨诱导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蛇床子素Osth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善昌 孔祥盼 李德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在种植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钛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观察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和程度。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钛种植体骨缺损处实现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使...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在种植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钛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观察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和程度。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钛种植体骨缺损处实现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使用在实现钛种植体与周围健康骨组织的骨结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种植体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腺样囊性癌中HIF-1α和MMP-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德超 董洪宇 于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7,MMP-7)在腮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A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二者间相...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7,MMP-7)在腮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A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21例ACC及1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PA)、15例正常腮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SG)检测HIF-1α和MMP-7。结果:HIF-1α和MMP-7在A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和76.19%,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有关(P<0.05),二者呈正相关(rs=0.458,P<0.01)。结论:HIF-1α和MMP-7在ACC中高表达,与ACC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腺样囊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MMP-9及PTEN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善昌 刘芷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6-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TSCC)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及45例舌鳞癌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TSCC)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及45例舌鳞癌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组(分别为88.89%、68.89%),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30%、5%)(P<0.01)。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组(28.89%)低于正常组(80.00%)(P<0.01)。HIF-1α与MMP-9呈正相关(P<0.05),MMP-9与PTEN呈较强负相关(P<0.01),HIF-1α与PTEN呈负相关(P<0.05)。结论:HIF-1α、MMP-9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PTEN可以拮抗HIF-1α、MMP-9。三者指标均可在舌鳞癌早期作为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MMP-9PTEN 舌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底鳞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李善昌 房殿吉 +1 位作者 郑军 张铁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4-79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与临床更为相关的人口底鳞癌动物模型。方法:30只6周龄裸鼠,雌雄各半。对人口底鳞癌细胞HSC-2传代培养、消化、离心后调整细胞浓度达4×108。口底黏膜下注射细胞悬液0.1mL。4周后切除移植瘤并剪成1mm3瘤块,植入裸鼠口... 目的:建立一种与临床更为相关的人口底鳞癌动物模型。方法:30只6周龄裸鼠,雌雄各半。对人口底鳞癌细胞HSC-2传代培养、消化、离心后调整细胞浓度达4×108。口底黏膜下注射细胞悬液0.1mL。4周后切除移植瘤并剪成1mm3瘤块,植入裸鼠口底一瘤块,共传5代。观察记录移植成功率,生长潜伏期,每周2次测量瘤体体积。对每代移植瘤和裸鼠口底,颌下组织,肉眼可见的淋巴组织以及下颌骨进行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第5代瘤体,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移植成功率为93%。移植瘤病理检查结果符合鳞状细胞癌典型特征,染色体检查表明其属于人类染色体。7只裸鼠发生口底和颌下浸润,其中一只转移至颌下淋巴结。癌细胞呈侵袭性生长,浸润肌肉,神经和周围血管。透射电镜观察:肿瘤成巢状生长,细胞分化高,核成圆形,细胞器发达。结论:本模型客观的反应了人口底鳞癌的生物学行为,为口底鳞癌的生物学及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鳞癌 动物模型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载异补骨脂素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志超 李善昌 +1 位作者 金珊丹 郭延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探讨异补骨脂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载异补骨脂素支架材料应用于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为实验组,缺损区内植入BMSCs... 目的:探讨异补骨脂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载异补骨脂素支架材料应用于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为实验组,缺损区内植入BMSCs复合载异补骨脂素支架材料;B组为对照组,缺损区内植入B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材料,C组为空白组,缺损区内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各组动物,每次9只,取双侧下颌骨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检测,并对影像学分析值及成骨情况加以评价,对分析数据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有统计意义(P<0.05)。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其质量明显优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扫描电镜显示A组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组织间无炎症刺激反应;并通过统计各组各期牙CT分析数据及新生骨面积,A组的成骨情况也明显优于B、C组(P<0.05)。结论:BMSCs复合载异补骨脂素支架材料具有明显骨诱导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异补骨脂素 纳米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研究
10
作者 王雪峰 李善昌 +4 位作者 房殿吉 宁兆荣 宁尚波 闫磊 姜炳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6例SACC及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标本中Survivin及P53... 目的:研究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6例SACC及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标本中Survivin及P53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SACC组织中Survivin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69.44%。两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53还与淋巴转移、肿瘤病理类型相关,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未见两者表达。结论:Survivin及P53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