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空间滤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31
1
作者 谢嘉宁 赵建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47-85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 MATLAB软件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光学空间滤波实验过程的新方法 .其特点是 :既可以随意改变所设计滤波器的参量 ,又可以对输入图象进行振幅、相位或复合滤波 ,并且可实现傅里叶变换频谱中相位信息的提取、存储和利用 ,因而... 提出了一种利用 MATLAB软件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光学空间滤波实验过程的新方法 .其特点是 :既可以随意改变所设计滤波器的参量 ,又可以对输入图象进行振幅、相位或复合滤波 ,并且可实现傅里叶变换频谱中相位信息的提取、存储和利用 ,因而能够完成一般光学实验中往往难以实现的某些操作 .并分别给出了网格滤波、低通、高通及相位滤波等仿真实验结果 .这种仿真实验给光学滤波器的设计和图象处理带来很大方便 ,同时也为相关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MATLAB 傅里叶变换 空间滤波 计算机仿真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旋转操作和计算基测量实现几率量子隐形传态(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立冰 刘玉华 +1 位作者 白宜红 路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0-744,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部分纠缠粒子对作为量子通道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在此方案中,若发送者施一旋转操作于被传态的粒子并对该粒子和她拥有的部分纠缠粒子对之一实施计算基测量,则该粒子所处的未知量子态被传送给接收者,其态的保真度为1,... 提出一种利用部分纠缠粒子对作为量子通道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在此方案中,若发送者施一旋转操作于被传态的粒子并对该粒子和她拥有的部分纠缠粒子对之一实施计算基测量,则该粒子所处的未知量子态被传送给接收者,其态的保真度为1,成功几率与部分纠缠粒子对的两个Schmidt系数有关。此方案可推广到隐形传送N粒子的未知量子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纠缠态 计算基测量 隐形传态 旋转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激发对相干态的非经典特性(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华嘉 黄纯青 江俊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74-1177,共4页
从激发对相干态出发 ,构造了叠加激发对相干态 ,研究了该叠加态的非经典特性 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随着相位的变化 ,叠加态场模的平均光子数呈现类似于拉比振荡的坍塌与复原现象 ,与激发对相干态相比 ,在叠加激发对相干态中亚泊松... 从激发对相干态出发 ,构造了叠加激发对相干态 ,研究了该叠加态的非经典特性 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随着相位的变化 ,叠加态场模的平均光子数呈现类似于拉比振荡的坍塌与复原现象 ,与激发对相干态相比 ,在叠加激发对相干态中亚泊松光子统计特性和Cauchy Schwatz不等式的破坏都得到了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经典特性 叠加激发对相干态 光子数振荡 亚泊松光子统计特性 Cauchy-Schwatz不等式 正交相位分量压缩 量子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不可分辨的Voigt线型重叠谱线的压致展宽线宽的偏差确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洁丽 黄义清 路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通过仿真和拟合Voigt线型重叠谱线,讨论了将实验上不可分辨的两条谱线重叠后视为单条谱线时所得到的压致展宽线宽与其实际值的相对误差ε,分析了该误差与两谱线的中心位置距离δν0和实际的压致展宽线宽δν0L的变化规律。发现ε在谱线... 通过仿真和拟合Voigt线型重叠谱线,讨论了将实验上不可分辨的两条谱线重叠后视为单条谱线时所得到的压致展宽线宽与其实际值的相对误差ε,分析了该误差与两谱线的中心位置距离δν0和实际的压致展宽线宽δν0L的变化规律。发现ε在谱线的压致展宽线宽远小于多普勒线宽δνD时显得很大,与δν0和δν0L的变化规律较复杂;当δν0L可与δνD比拟时,ε随δν0的变化趋于呈光滑的二次项函数曲线,但曲线的斜率在δν0L小于δνD情况下为负,而在δν0L大于δνD时为正。整体来说,随着δν0L对总线宽的影响越大,ε越小。所有这些结论和相应关系数据为修正压致展宽线宽的拟合值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并且为进一步从实验上不可分辨的重叠谱线确定精确的压致展宽系数提出了极有意义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 线宽 谱线 分辨 中心位置 函数曲线 系数 仿真 总线 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光纤中偏振相关的集总放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伟成 徐文成 +2 位作者 梁湛强 罗爱平 崔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257,共6页
研究了偏振相关的集总放大方案对非线性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提出利用非线性增益的偏振相关集总放大方案去抑制脉冲偏振成分的分裂—融合碰撞行为和由随机双折射引起的线性色散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具有非线性增益的偏振相关集总放... 研究了偏振相关的集总放大方案对非线性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提出利用非线性增益的偏振相关集总放大方案去抑制脉冲偏振成分的分裂—融合碰撞行为和由随机双折射引起的线性色散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具有非线性增益的偏振相关集总放大方案,经过第一个放大器后脉冲的差分群时延变小,这说明了周期性的脉冲分裂—融合碰撞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并且,随后的放大器因不同偏振相关的增益将促使脉冲偏振成分要么以呼吸振荡行为出现,要么以时域完全捕获行为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相关放大 随机双折射 非线性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双折射光纤中暗孤子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伟成 谢嘉宁 +2 位作者 张书敏 罗爱平 徐文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51-955,共5页
从光纤双折射参量、背景光宽度、孤子脉冲宽度三方面探讨暗孤子在双折射光纤中远距离传输特性 研究表明 :相对于亮孤子 ,暗孤子对光纤双折射的自适应能力较弱 ;背景光宽度越大 ,暗脉冲与背景光对比度越好 ,暗孤子越能保持原来黑孤子状... 从光纤双折射参量、背景光宽度、孤子脉冲宽度三方面探讨暗孤子在双折射光纤中远距离传输特性 研究表明 :相对于亮孤子 ,暗孤子对光纤双折射的自适应能力较弱 ;背景光宽度越大 ,暗脉冲与背景光对比度越好 ,暗孤子越能保持原来黑孤子状态 ;暗孤子脉冲宽度越大 ,偏振脉冲之间的差分群时延越大 ,诱导的灰孤子震荡结构越明显 ,越不利于暗孤子远距离传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孤子 双折射 有限背景光宽度 脉冲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u与p-GaN的比接触电阻率测量 被引量:3
7
作者 卫静婷 冯玉春 +5 位作者 李炳乾 杨建文 刘文 王质武 施炜 杨清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5-659,共5页
通过采用环形传输线方法(CILM),电流-电压(I-V)曲线、表面形貌等方法,研究不同的Ni/Au厚度比和空气气氛下合金退火温度对p型氮化镓欧姆接触特性造成的影响。根据Ni/Au与p型氮化镓欧姆接触的形成机制,采用合适的Ni/Au厚度比及退火温度,... 通过采用环形传输线方法(CILM),电流-电压(I-V)曲线、表面形貌等方法,研究不同的Ni/Au厚度比和空气气氛下合金退火温度对p型氮化镓欧姆接触特性造成的影响。根据Ni/Au与p型氮化镓欧姆接触的形成机制,采用合适的Ni/Au厚度比及退火温度,得到比接触电阻率(ρc)为1.09×10-5Ω.cm2的Ni/Au-p-GaN电极,并分析了Ni在退火过程中对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中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氮化镓 镍/金 比接触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双模SU(2)相干态的非经典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纯青 万广仁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1,共5页
构造了激发双模SU(2)相干态|M,ξ;m>=AMξma+mb+m|M,ξ>,并用数值方法研究其非经典特性。结果表明,在双模SU(2)相干态的两场模同时增加光子后,两模光场仍然保持反关联特性,而且可以使光场对Cauchy-Schwartz不等式的破坏程度、光... 构造了激发双模SU(2)相干态|M,ξ;m>=AMξma+mb+m|M,ξ>,并用数值方法研究其非经典特性。结果表明,在双模SU(2)相干态的两场模同时增加光子后,两模光场仍然保持反关联特性,而且可以使光场对Cauchy-Schwartz不等式的破坏程度、光场的反聚束效应以及光子统计亚泊松分布等非经典特性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非经典特性 激发 双模SU(2)相干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光散射法的粉尘颗粒测量仪研发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伟成 颜俊雄 陈国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25,33,共4页
为了测量大气环境中粉尘颗粒的浓度与粒径的信息,研制了粉尘颗粒测量仪。基于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出特定波长探测光在不同粉尘颗粒质量浓度环境中的光衰变规律,拟合出烟雾粉尘质量浓度与光强变化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实时反演出实际大气环境... 为了测量大气环境中粉尘颗粒的浓度与粒径的信息,研制了粉尘颗粒测量仪。基于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出特定波长探测光在不同粉尘颗粒质量浓度环境中的光衰变规律,拟合出烟雾粉尘质量浓度与光强变化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实时反演出实际大气环境中粉尘颗粒的质量浓度,进而研制成功粉尘颗粒质量浓度与粒径分布测量仪。研发的测量仪的浓度测量范围为0.3~10μg/cm3。而且,根据不同颗粒粒径对不同波长的散射衰减关系,可以进一步推测出空气中不同颗粒粒径分布区域百分比的信息。本粉尘测量仪操作简单、测量时间短、测量范围广,适合于室内粉尘环境的实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散射法 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切平方势阱中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变化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鹏 罗诗裕 陈立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53-1256,共4页
利用正切平方势把电子的Schrdinger方程化为了超几何方程,并用超几何函数严格求解了电子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算符理论导出了正切平方势阱中的线性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折射率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该系统中的线性与... 利用正切平方势把电子的Schrdinger方程化为了超几何方程,并用超几何函数严格求解了电子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算符理论导出了正切平方势阱中的线性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折射率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该系统中的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变化的大小,讨论了影响折射率变化因素文章以典型的GaAs/Al GaAs势阱为例作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势阱的形状和入射光强对光学折射率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正切平方势阱 折射率 密度矩阵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线路板的新型大功率LED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李炳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2-374,共3页
设计、制作了基于金属线路板和板上芯片技术的大功率白光LED,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输入电流达到800mA,对应的输入功率3.3W,大功率LED的输出光通量才达到饱和.输入电流达到900mA,对应的输入功率3.8W,大功率LED电流—电压特性仍未... 设计、制作了基于金属线路板和板上芯片技术的大功率白光LED,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输入电流达到800mA,对应的输入功率3.3W,大功率LED的输出光通量才达到饱和.输入电流达到900mA,对应的输入功率3.8W,大功率LED电流—电压特性仍未表现出饱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金属线路板和板上芯片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散热特性,大大提高LED的输入功率同时还测量了光谱分布、光通量、色坐标随电流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 白光LED 金属线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激励金属-陶瓷结构矩形波导CO_2激光器的设计与工艺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玉华 唐令西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0-372,共3页
通过分析波导激光器中的耦合损耗,给出了金属-陶瓷结构CO2波导激光器的设计方案,并对2 mm×2 mm×140 mm的金属-陶瓷结构RF激励波导CO2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3.39 W的输出功率,效率为6%。该项研究对此类器件的进一步发展提... 通过分析波导激光器中的耦合损耗,给出了金属-陶瓷结构CO2波导激光器的设计方案,并对2 mm×2 mm×140 mm的金属-陶瓷结构RF激励波导CO2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3.39 W的输出功率,效率为6%。该项研究对此类器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结CO2波导激光器 耦合损耗 光洁度 内外电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矢量孤子簇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伟成 徐文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56,388,共4页
为了研究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矢量孤子的动力学特征,利用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机制,实验获得了矢量孤子及矢量孤子簇。矢量孤子簇表现出来的动力学特点与抽运功率与偏振设置有关。抽运功率越高,由矢量孤子裂变所形成的矢量孤子簇对数越多。而... 为了研究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矢量孤子的动力学特征,利用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机制,实验获得了矢量孤子及矢量孤子簇。矢量孤子簇表现出来的动力学特点与抽运功率与偏振设置有关。抽运功率越高,由矢量孤子裂变所形成的矢量孤子簇对数越多。而且,孤子簇脉冲序列在时域上显示出强度周期调制现象。实验中观察到强度周期调制的4阶和7阶脉冲矢量孤子簇。结果表明,强度周期调制的矢量孤子簇输出是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偏振调制的本征属性,孤子簇周期强度调制现象归因于腔内偏振相关隔离器对孤子簇的周期偏振调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激光器 矢量孤子 强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RF激励波导CO_2激光器特性的新型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玉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索提高RF激励全金属波导CO2激光器性能的新型结构。方法波导管采取N型结构,并利用铝合金静近成型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加工激光腔体。结果对长度为380 mm的新型器件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波长为10.6μm,功率大于38W的基模激光输出,... 目的探索提高RF激励全金属波导CO2激光器性能的新型结构。方法波导管采取N型结构,并利用铝合金静近成型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加工激光腔体。结果对长度为380 mm的新型器件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波长为10.6μm,功率大于38W的基模激光输出,其稳定性小于±3%/h,光电转换效率为12.7%。结论该新型结构有利于提高RF激励全金属波导CO2激光器的性能,并且主体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结构尺寸一致,便于产品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激励 N型折叠结构 波导CO2激光器 内循环水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