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变压器铁心卷绕张力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乔健 李浩 +1 位作者 杨景卫 乔建毅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4-682,698,共10页
针对非晶带材在铁心卷绕成型过程中因卷绕张力不均匀而产生的撕裂、折叠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卷绕张力控制方案。首先,根据铁心的外形特点,构建了铁心卷绕的动态模型,并利用麦克劳林级数与傅里叶级数对模型进行简化;然后,采用... 针对非晶带材在铁心卷绕成型过程中因卷绕张力不均匀而产生的撕裂、折叠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卷绕张力控制方案。首先,根据铁心的外形特点,构建了铁心卷绕的动态模型,并利用麦克劳林级数与傅里叶级数对模型进行简化;然后,采用谐波平衡法控制送带速度无滞后跟踪卷绕速度,从而实现对卷绕张力的控制。仿真和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实现送带速度在有限次谐波内无差跟踪卷绕速度,使卷绕张力稳定在设定值,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扰动性能,对非晶变压器铁心的恒张力立体卷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变压器铁心 卷绕张力控制 谐波平衡法 无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气润滑的TPS高速球轴承腔温升研究
2
作者 尚春民 关欣雨 +1 位作者 邱李杰 张心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273,279,共7页
针对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系统中主轴轴承在油气润滑的条件下转速升高温升加剧的问题,以主轴角接触球轴承腔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旋因素下进行摩擦力矩热功率的数值计算。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进行轴承腔温度场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测得的... 针对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系统中主轴轴承在油气润滑的条件下转速升高温升加剧的问题,以主轴角接触球轴承腔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旋因素下进行摩擦力矩热功率的数值计算。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进行轴承腔温度场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供气压力的增大轴承腔温度降低,但持续增大供气压力会导致轴承腔温度不稳定,因此TPS系统最佳供气压力在(0.3~0.4)MPa之间;在入口倾角的作用下,内滚道壁面温度变化稳定,内外滚道最高温度差达到10℃以上;随转速升高,轴承腔内最高温度位置越接近润滑点,油气两相流降温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 TPS 角接触球轴承 温度场 仿真 供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粒度时空注意力机制的说话人识别模型
3
作者 朱文博 吴靖 +2 位作者 金浩 叶维彰 朱珍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深度学习已广泛应用在说话人识别领域,但当前模型存在识别率低和模型参数复杂度高的问题,难以进行轻量化语音识别。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时空注意力机制的说话人识别模型,该模型由多粒度混合模块、时空注意力机制模块、通... 深度学习已广泛应用在说话人识别领域,但当前模型存在识别率低和模型参数复杂度高的问题,难以进行轻量化语音识别。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时空注意力机制的说话人识别模型,该模型由多粒度混合模块、时空注意力机制模块、通道压缩模块组成。其中多粒度混合模块和时空注意力机制模块以多尺度建模角度来捕捉局部时序上下文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信息,并通过多粒度方式耦合不同时空信息的关联特征以提高全局时空建模能力。同时,通道压缩模块通过聚合不同说话人信道以及上下文语境依赖表征以减少整体模型参数数量。在多组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五重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主流模型,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说话人识别准确率、降低参数量,并达到最优的表现,在轻量化说话人识别模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说话人识别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影像肝癌自动分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睿 许祥丛 +6 位作者 林静怡 黄良汇 曾亚光 郑玮 陈广义 王雪花 韩定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8-675,共8页
目的针对从原发性肝癌中检测肝细胞癌(HCC)的灵敏度不高和诊断结果高度依赖放射科医生的专业性和临床经验,本文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自动学习B超和超声造影(CEUS)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并实现对肝癌的分类。方法建立并验证基于CN... 目的针对从原发性肝癌中检测肝细胞癌(HCC)的灵敏度不高和诊断结果高度依赖放射科医生的专业性和临床经验,本文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自动学习B超和超声造影(CEUS)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并实现对肝癌的分类。方法建立并验证基于CNN的多个二维(2D)和三维(3D)分类模型,分别对116例患者(其中100例HCC和16例非HCC)的B超和CEUS影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比分析各个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3D-CNN模型的各方面性能指标都优于2D-CNN模型,验证了3D-CNN模型能同时提取肿瘤区域的2D影像特征及血流时间动态变化特征,比2D-CNN模型更适用于HCC与非HCC分类。其中3D-CNN模型的AUC、准确率和敏感度值最高,分别达到了85%、85%和80%。此外,由于HCC和非HCC样本不均衡,通过扩充非HCC样本的数量可以提升网络的分类性能。结论本文提出的3D-CNN模型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肝癌分类,有望应用于辅助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肝癌分类 超声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敏生 刘杰 朱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6-41,共6页
阐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途径和甲醇水蒸气重整(SRM)催化剂种类,简述了车载SRM制氢发电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微反应器的重要性;介绍了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包括膜反应器、柱形微反应器、板形微反应器及5种多孔微通道催化剂载体板;展望了车载SRM制... 阐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途径和甲醇水蒸气重整(SRM)催化剂种类,简述了车载SRM制氢发电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微反应器的重要性;介绍了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包括膜反应器、柱形微反应器、板形微反应器及5种多孔微通道催化剂载体板;展望了车载SRM制氢技术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车载SRM技术是氢能源汽车供氢的趋势,选区激光熔化(SLM)增材制造是实现催化剂载体微通道结构可控的解决方案。在满足SLM制造可行性约束条件下,载体的多孔微通道结构参数与其制氢性能的对应关系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气重整 制氢 微反应器 多孔结构 催化剂载体 选区激光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 被引量:29
6
作者 康娅娟 刘少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48-2860,共13页
深海多金属结核富含镍、钴、铜等新能源技术发展所需的金属,将其从数千米深海底开采出来需要依靠独特和高效可靠的开采技术和装备。本文全面总结了国内外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历程和发展现状。首先梳理了20世纪西方财团... 深海多金属结核富含镍、钴、铜等新能源技术发展所需的金属,将其从数千米深海底开采出来需要依靠独特和高效可靠的开采技术和装备。本文全面总结了国内外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历程和发展现状。首先梳理了20世纪西方财团进行的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海试系统,并分析了水力管道提升式采矿系统原型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接着全面回顾了中、韩、印等深海先驱投资者对深海多金属结核采集及水下输送等关键技术的攻关;然后分析了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所面临的商业化和高环保要求的形势以及近期在这方面的发展动态及研究进展;并且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最后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研究发展面临的机遇,以及在商业开采要求下,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系统可能的技术方案及其高可靠、高环保、高智能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深海多金属结核得高效开采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多金属结核 集矿技术 水力输送 采矿海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生理参数测量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嘉涛 张泓凯 +4 位作者 黄燕平 蓝公仆 许景江 秦嘉 安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8,共11页
生理体征参数的临床监测对于个体的健康管理、疾病的预防与跟踪具有重要的意义。远程光电容积描计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是一项新兴的、基于摄像头的、无接触方便快捷的生理体征参数测量技术。血管内部血液的流动造成人... 生理体征参数的临床监测对于个体的健康管理、疾病的预防与跟踪具有重要的意义。远程光电容积描计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是一项新兴的、基于摄像头的、无接触方便快捷的生理体征参数测量技术。血管内部血液的流动造成人体表皮颜色的微弱变化,通过计算机对这一周期性变化的信息进行放大提取,便可以分析出与心脏运作相关的体征参数,如心率、血压等。RPPG自2008年提出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准确率、鲁棒性、实用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RPPG的检测流程主要是从图像传感器获取人体面部数据开始,随后基于图像及信号处理技术完成微弱脉冲波形的提取及相关体征参数的计算。从rPPG的基本检测流程出发,对rPPG的硬件采集设备进行介绍,重点描述从rPPG中提取心率的算法,进一步介绍rPPG相关的应用研究,就未来rPPG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光电容积描计法 无接触测量 生理体征参数 光照 运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U-net的视网膜OCT图像快速自动分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兴晖 许祥丛 +3 位作者 李晓 王茗祎 钟俊平 熊红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自动分割视网膜图像,获得各层的厚度,可对多种视网膜疾病进行直观评估.为了快速准确地对OCT视网膜图像进行自动分层,提出一种结合RAU-net和图像搜索的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层方法.该方法在U-net的基础上加入了残差块...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自动分割视网膜图像,获得各层的厚度,可对多种视网膜疾病进行直观评估.为了快速准确地对OCT视网膜图像进行自动分层,提出一种结合RAU-net和图像搜索的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层方法.该方法在U-net的基础上加入了残差块结构和注意力门结构,残差块结构在构建更深的网络、获取高级特征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注意力门结构突出了模型对视网膜图像重要特征的学习.由模型预测后得到的分割结果获取9条边界的感兴趣区域,然后运用图像搜索对分层图像进行边界优化,得到精确的视网膜分层图像.结果表明:该RAU-net算法与手动分层的误差约为1像素,且完成1帧OCT视网膜图像的分层只需要4 s.通过RAU-net与图像搜索相结合的方法为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层分割 残差块 注意力门 U-net 图像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并联的特征融合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飞 王立辉 +2 位作者 周少武 赵才 张志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7,共10页
为了提高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 signal,PQDs)在受到噪声和异常数据干扰时的分类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双分支并联特征融合网络的PQDs分类方法。首先,采用一维残差神经网络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两个分支进行特征提取... 为了提高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 signal,PQDs)在受到噪声和异常数据干扰时的分类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双分支并联特征融合网络的PQDs分类方法。首先,采用一维残差神经网络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两个分支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通过特征融合模块将这些特征融合在一起。最终,通过分类模块对PQDs进行准确分类。相对于串联神经网络,所提方法融合特征向量,增强了特征的区分度,同时适用于并行计算,进一步提高了识别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叠加信噪比为13 dB、15 dB和18 dB的PQDs分类任务中,识别率均超过95%,此外,该方法对异常数据的分类效果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一维残差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扰动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SUV车辆平顺性建模研究及其悬架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强 陈嘉健 柴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3,59,共5页
首先,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View建立了某SUV车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其次,开展了车辆平顺性实验,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分别采集了车辆通过粗糙水泥路面及减速带时,车身沿纵向、横向及垂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通过车辆加速度振动响应... 首先,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View建立了某SUV车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其次,开展了车辆平顺性实验,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分别采集了车辆通过粗糙水泥路面及减速带时,车身沿纵向、横向及垂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通过车辆加速度振动响应验证了所建车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ADAMS和isight的联合仿真技术,以提高车辆平顺性及稳定性为目标,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车辆前、后悬架刚度及阻尼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所得车辆悬架参数不仅能提高车辆平顺性,且有限改善了车辆行驶稳定性,较好解决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平顺性及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ISIGHT 悬架 平顺性 稳定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废旧零件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涛 李晓宇 +2 位作者 魏敏 张昭 高艳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98,115,共7页
针对再制造过程中废旧零件三维重建难度大和尺寸检测精度差、依赖人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式双目视觉的废旧零件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双目相机采集废旧零件的照片,采用张正友标定算法获取相机内外参数,并对左右图像进行极线校... 针对再制造过程中废旧零件三维重建难度大和尺寸检测精度差、依赖人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式双目视觉的废旧零件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双目相机采集废旧零件的照片,采用张正友标定算法获取相机内外参数,并对左右图像进行极线校正;其次,利用改进的AD-Census算法获取视差图,包括基于正态分布的Census变换改进和基于最短臂长的自适应权重设置,以提高匹配精度;最后,通过三角测量原理将得到的视差图转化为三维点云图,实现对零件的三维重建,并进一步进行尺寸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废旧零件三维重建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在尺寸测量方面的绝对测量误差控制在0.1 mm以内,能够满足废旧零件尺寸测量的检测精度要求,适用于实际生产中废旧零件表面信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双目标定 立体匹配 三维重建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相机和多线激光雷达的联合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军 李文波 +5 位作者 赵俊伟 袁兴起 王跃功 李东方 程晓琦 花岛直彥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目的针对相机和激光雷达之间的外参标定问题,为了减少两者的标定误差,得到更高的标定精度,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优化的联合标定方法。首先拍摄不同角度的棋盘格标定板图像,采集足够多数据后利用工具包进行相机内参标定,得到单目相机内... 目的针对相机和激光雷达之间的外参标定问题,为了减少两者的标定误差,得到更高的标定精度,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优化的联合标定方法。首先拍摄不同角度的棋盘格标定板图像,采集足够多数据后利用工具包进行相机内参标定,得到单目相机内参;然后在激光点云和图像中检测标定板的角点特征坐标,激光点云下的角点坐标由提取的标定板点云数据和其几何特征获得,通过拟合出的图形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确定图形顶点坐标及标定板行列数,可得到各角点坐标;相机角点特征坐标采用FAST角点检测,利用角点灰度信息确定角点坐标;根据点云检测特征点到图像投影误差构建目标函数,将外参求解转化为最小二乘问题;最后通过基于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的非线性优化算法,迭代求解得到最优外参。结果最终平均标定投影误差为1.29像素,最大投影误差为2.46像素,最小投影误差为0.70像素,标准差为0.57像素。结论根据标定的外参将点云投影至图像上可知,标定结果较好,并将结果运用到实际场景下视觉和激光雷达融合的SLAM算法中,运动轨迹平滑且与地图保持高度一致,本文方法标定过程简单,不需要棋盘格的真实物理尺寸,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单目相机 激光雷达 联合标定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模型融合自注意力机制的航空管路故障诊断新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同光 袁晟友 +2 位作者 周献文 韩清凯 于晓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9-310,共12页
航空发动机外部液压管路结构复杂且管路故障信号中伴随着强大的噪声干扰,导致航空管路故障特征提取十分困难,同时目前诊断模型参数和计算量比较庞大,不适合高效地移植到移动和嵌入式设备。面对上述挑战,提出一种轻量化空时模型融合注意... 航空发动机外部液压管路结构复杂且管路故障信号中伴随着强大的噪声干扰,导致航空管路故障特征提取十分困难,同时目前诊断模型参数和计算量比较庞大,不适合高效地移植到移动和嵌入式设备。面对上述挑战,提出一种轻量化空时模型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故障诊断新方法,并命名为S-Bi-ATM-Net模型,首先,设计轻量化管路空间特征提取模块,从而融合管路故障数据的空间特征,抽取数据的细粒度特征;然后,设计轻量化管路时间特征提取模块,从细粒度特征中继续融合管路粗粒度特征,实现粗细粒度特征融合;此外在空时模型中融合自注意力机制进行优化,使得最后的决策更加的聚焦,进一步提高所提模型的诊断精度。基于同一数据集,将所提方法与目前主流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所提方法能更准确地识别航空管路不同的故障状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空时融合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航空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恩纯 康建峰 +4 位作者 孙畅宁 李涤尘 罗洋 王玲 栗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效弹性模量[(2 908.73±287.39) MPa]仅次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但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较差,等效屈服强度[(46.61±4.85) MPa]高于多孔型椎体替代物,且在压缩中率先屈服;多孔型椎体替代物结构强度[(18.14±0.17)~(25.79±0.40) MPa]不足,难以满足脊柱重建力学要求;桁架型椎体替代物等效弹性模量[(2 477.86±55.19)~(2 620.08±194.36)MPa]与等效屈服强度[(77.61±0.50)~(88.42±1.07) MPa]良好但稳定性不足,在压缩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拓扑型椎体替代物具有最高的等效弹性模量[(3 746.28±183.80) MPa]与等效屈服强度[(177.43±3.82) MPa],可为人工椎体在体服役安全稳定提供更强保障。结论 拓扑优化方法可实现椎体替代物高强度、高稳定性设计,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与安全余量,为人工椎体轻量化与新材料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替代物 钛网 3D打印 力学性能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Cu-1.16Ni-0.36Cr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文明 李韶林 +3 位作者 宋克兴 王强松 丁宗业 朱莹莹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1.16Ni-0.36Cr合金在变形量为50%、变形温度为750~950℃、变形速率为0.01~10 s^(-1)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该合金热变形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Cu-1.16Ni-0.36Cr合金在700~900℃的...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1.16Ni-0.36Cr合金在变形量为50%、变形温度为750~950℃、变形速率为0.01~10 s^(-1)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该合金热变形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Cu-1.16Ni-0.36Cr合金在700~900℃的变形温度下以动态回复为主,在950℃下发生完全的动态再结晶。通过真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了该合金热变形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根据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对本构方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对流变应力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热加工图表明,该合金适宜的热变形工艺参数为900~950℃和0.1~1 s^(-1),其中950℃和1 s^(-1)变形条件下组织状态最佳,为晶粒细小均匀的等轴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Cr合金 热压缩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微塑料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青云 黄燕平 +4 位作者 秦嘉 蓝公仆 安林 谭海曙 许景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概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微塑料检测方法,包括目检法、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法,归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技术进展、研究成果及优缺点,指出微塑料形状、大小、聚合物种类等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尤为重要,能够为微塑料污染防治、溯源和影响评估提... 概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微塑料检测方法,包括目检法、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法,归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技术进展、研究成果及优缺点,指出微塑料形状、大小、聚合物种类等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尤为重要,能够为微塑料污染防治、溯源和影响评估提供依据。通过对现有方法的调研总结,提出多种检测分析方法联用将成为研究微塑料的发展方向,未来仍需要改进现有技术或者开发新的检测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手段,缩短识别时间,提高检测精度,进而为微塑料污染防治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检测方法 物理表征 化学分析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NN-XGBoost组合模型的瓦楞纸板线湿部生产速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威炜 曹曦 +2 位作者 蒋勉 陈勇 黄玮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0-217,共8页
目的满足瓦楞纸板行业日益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减小复杂多变的生产条件对瓦楞纸生产速度的影响,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生产线管控水平。方法首先对瓦楞纸板生产速度进行重采样,统一订单参数和各传感器参数采样间隔,采用ButterWorth滤... 目的满足瓦楞纸板行业日益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减小复杂多变的生产条件对瓦楞纸生产速度的影响,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生产线管控水平。方法首先对瓦楞纸板生产速度进行重采样,统一订单参数和各传感器参数采样间隔,采用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高通滤波,并采用四分位距统计量方法筛选稳定的湿部生产速度区间,提取B瓦和BC瓦的数据,然后根据提取的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和XGBoost预测湿部生产速度,并采用贝叶斯优化和网格搜索分别寻优2种模型的超参数,最后使用粒子群算法组合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2个模型都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XGBoost的预测效果更好,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结论基于BPNN-XGBoost组合模型的方法能有效预测瓦楞纸板湿部生产速度,可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纸板 生产速度 预测模型 数据驱动 超参数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扫描和专注引导策略的自主探索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伟霖 陈荟慧 +2 位作者 关柏良 王爱国 杨健茂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15-3419,共5页
为解决机器人难以快速探索含有狭窄入口的未知环境,以及在探索收益接近的目标之间徘徊探索而导致探索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包含均匀扫描和专注引导策略的自主探索算法USAGE。USAGE采用均匀扫描的方式检测地图的边界点,并对边界点进... 为解决机器人难以快速探索含有狭窄入口的未知环境,以及在探索收益接近的目标之间徘徊探索而导致探索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包含均匀扫描和专注引导策略的自主探索算法USAGE。USAGE采用均匀扫描的方式检测地图的边界点,并对边界点进行聚类得到待探索点。最后通过专注引导策略确定最优探索目标,在含有信息增益和路径代价的传统评价函数中引入转向代价评估指标,并根据机器人的状态约束探索任务执行,引导机器人专注探索。通过在机器人操作系统搭建仿真环境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快速探索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RRT)的探索算法相比,USAGE占用系统内存减少了11.34%以上,在探索耗时和探索距离方面分别减小了26.90%和31.94%,提升了自主探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自主探索 边界点 评价函数 机器人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的钛合金@CNTs粉体SPS制备TiC/Ti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云官 吉小超 +3 位作者 李海庆 魏敏 于鹤龙 张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199,共7页
以Fe/Ni为催化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球形钛合金微米粉体表面原位合成了碳纳米管(CNTs)包覆的钛合金(钛合金@CNTs)复合粉末。以钛合金@CNTs粉体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原位TiC与CNTs增强Ti... 以Fe/Ni为催化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球形钛合金微米粉体表面原位合成了碳纳米管(CNTs)包覆的钛合金(钛合金@CNTs)复合粉末。以钛合金@CNTs粉体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原位TiC与CNTs增强Ti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纳米压痕等对复合粉体及烧结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物相成分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前驱体含量、生长时间等对低温原位CNTs生长机理的影响,以及复合粉体烧结反应对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形成以及CNTs与Ti基体反应原位形成TiC的机理。结果表明,原位形成的TiC主要受CNTs的结晶度与SPS温度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原位合成 钛基复合材料 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翅片式固态金属储氢系统传热传质过程模拟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振安 柴牧 +4 位作者 高翎玮 何宽芳 吴岱丰 蒋勉 张静静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4-716,共13页
为研究固态金属储氢系统换热性能对系统吸氢效率的影响,搭建了以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为核心的实验平台并建立了储氢罐体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真实反映AB5型储氢合金的吸氢反应过程。同时,针对储氢系统存在的传... 为研究固态金属储氢系统换热性能对系统吸氢效率的影响,搭建了以小型固态金属储氢罐为核心的实验平台并建立了储氢罐体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真实反映AB5型储氢合金的吸氢反应过程。同时,针对储氢系统存在的传热缓慢、温降不均及吸氢效率低等问题,对AB5型固态储氢系统进行吸氢反应传热传质过程模拟,并对其换热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系统反应区的换热效率对吸氢效率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换热结构可快速营造吸氢反应所需的低温环境,并对系统内部吸氢反应进行初步控制,使储氢合金达到温降与吸氢均匀的良好状态,有效规避了因储氢合金导热系数低、换热缓慢造成的传热中心长期存在高温状态及系统吸氢效率低等问题,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温降效率和吸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金属储氢 吸氢 传热传质 结构优化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