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rhG-CSF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丽贤 叶锡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5-207,共3页
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是许多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为评价国产rhG CSF(粒生素 )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对 132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包括肺癌 80例 ,乳腺癌 35例 ,鼻咽癌 10例 ,恶性淋巴瘤 3例 (NHL ) ,胃癌 ... 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是许多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为评价国产rhG CSF(粒生素 )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对 132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包括肺癌 80例 ,乳腺癌 35例 ,鼻咽癌 10例 ,恶性淋巴瘤 3例 (NHL ) ,胃癌 2例 ,原因不明骨转移癌 2例 ,在 5 2 8周期的化疗中 ,针对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 ,采用不同剂量粒生素治疗 ,于化疗结束后 2 4小时至 15天内复查血常规。结果表明 ,Ⅰ -Ⅱ度白细胞减少患者皮下注射粒生素 75 μg/d× 3天 ,Ⅲ度 15 0 μg/d× 4天 ,Ⅳ度 30 0 μg/d× 5天 ,使Ⅰ -Ⅱ、Ⅲ和Ⅳ度患者白细胞恢复到正常时间分别为 2 5 ,4 2和 7天 ,缩短了白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结论 :促进白细胞的恢复不仅可使肿瘤患者不发生因白细胞减少所致的发热、感染等并发症 ,还可使患者能够获得足够剂量强度的抗肿瘤药物 ,按期完成计划剂量强度治疗 ;粒生素无明显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治疗 肿瘤 化疗 白细胞减少 毒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单药与联合方案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8
2
作者 庞丹梅 邓燕明 卫光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3例接受奈达铂同步放化疗(N组),40例接受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PF组)... 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3例接受奈达铂同步放化疗(N组),40例接受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PF组)。结果:肿瘤放疗剂量50Gy时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62.8%、65.0%(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69.8%、75.0%(P>0.05)。全程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88.4%、85.0%(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83.7%、85.0%(P>0.05)。中位随访30个月(6~41个月),总生存率N组与PF组分别为75.3%、76.1%(P>0.05),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8%、70.0%(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PF组均较N组明显(P<0.05)。结论: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相近似,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奈达铂单药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同步放化疗 奈达铂 顺铂 5-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邓燕明 王巍 +2 位作者 张华 林奔 曹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已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癌症患者,伴有非髓性贫血,化疗前外周血红蛋白(Hb)<110g/L,应用rHuEPO40000U每周皮下注射1次,疗程6周,同时至少化疗2周期。比较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已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癌症患者,伴有非髓性贫血,化疗前外周血红蛋白(Hb)<110g/L,应用rHuEPO40000U每周皮下注射1次,疗程6周,同时至少化疗2周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b和红细胞压积的水平,评价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以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分析治疗前血清EPO水平与rHuEPO疗效的关系。结果进入研究的75例患者均可评价血液学反应,中位疗程数为6周(3~8周),其中39例Hb上升水平大于20g/L,有效率52.0%,有效患者输血次数显著低于无效患者(P<0.05),9例患者PS评分改善,在rHuEPO治疗前检测血清EPO水平的35例患者,未观察到EPO水平和rHuEPO疗效有明显关系。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过敏和皮疹,发生率6.7%。结论对于化疗前轻度贫血的癌症患者,rHuEPO治疗可以协助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输血次数,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治疗前外周血EPO与rHuEPO疗效无明显关系,需要进一步寻找预测rHuEPO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二线治疗2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7
4
作者 邓燕明 卫光宇 +1 位作者 林耀东 张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 :评价单药多西他赛 (泰素帝 )作为二线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 3例经病理和 (或 )细胞学诊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曾用含铂类方案化疗 ,治疗后复发或进展 ,接受泰素帝75mg/m2 静滴 1小时 ,第 1... 目的 :评价单药多西他赛 (泰素帝 )作为二线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 3例经病理和 (或 )细胞学诊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曾用含铂类方案化疗 ,治疗后复发或进展 ,接受泰素帝75mg/m2 静滴 1小时 ,第 1天 ,每 3周重复。结果 :可评价疗效 2 3例中 ,无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17% (4 / 2 3) ,稳定 (SD) 5 7% (13/ 2 3) ,进展 (PD) 2 6 % (6 / 2 3) ,有效率 17% (4 / 2 3) ;中位生存期 9个月 ,一年生存率 39% (9/ 2 3)。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 ,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泰素帝单药用于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二线治疗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类为基础的3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立涛 王巍 邓燕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 :观察 3种常用的抗癌药 (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和紫杉醇 )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经组织学证实的 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分为 3组化疗。PC组 :紫杉醇 135mg/m2 ,静滴 3小时 ,第 1天 ,卡铂按... 目的 :观察 3种常用的抗癌药 (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和紫杉醇 )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经组织学证实的 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分为 3组化疗。PC组 :紫杉醇 135mg/m2 ,静滴 3小时 ,第 1天 ,卡铂按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等于 5计算 ,静滴 ,第 2天 ,每 3周为一周期 ;NP组 :长春瑞宾2 5mg/ (m2·d)静注 ,第 1、8天 ,顺铂 75mg/m2 静滴 ,第 1天 ,每 3周为 1周期 ;GP组 :吉西他滨 10 0 0mg/ (m2 ·d)静滴 30分钟第 1、8、15天 ,顺铂 75mg/m2 静滴第 1天 ,每 4周为一周期。连续应用 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PC组 (n =2 4 )总有效率 (10 / 2 4 ) 4 1.7% ;NP组 (n =2 5 )总有效率 (10 / 2 5 ) 4 0 % ;GP组 (n =2 1)总有效率 (9/ 2 1) 4 2 .9% ,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毒副反应方面 ,3组白细胞下降及贫血相近 ,NP组血小板降低较其他两组轻 ,PC组胃肠道反应及肾功能损害较其他两组轻 ,但外周神经毒性较其他两组多。结论 :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PC、NP、GP 3种方案疗效相似 ,但 3种方案毒性存在差异 ,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顺铂 吉西他滨 长春瑞宾 紫杉醇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耐药晚期乳腺癌 被引量:5
6
作者 蓝晓珊 王巍 邓燕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疗效及毒性评估.方法: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1.0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天重复1疗程,至少应用2疗程,... 目的: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疗效及毒性评估.方法: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1.0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天重复1疗程,至少应用2疗程,然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性,并进行随访.结果:30例患者进入研究,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中位疗程数为3(2~4).5例(16.7%)获得完全缓解,10例(33.3%)获得部分缓解,13例(43.3%)病灶稳定,2例(6.7%)病灶进展,总有效率50.0%;化疗毒性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Ⅲ-Ⅳ度毒性发生率为50%.中位随访12.5(2~48)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结论:对于蒽环和紫杉醇耐药的复发或晚期乳腺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治疗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毒性可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吉西他滨 顺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铂氟脲嘧啶和叶酸组成的两种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立涛 王巍 庞丹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的叶酸(citrovorum factorCF20mg/m2、200mg/m2)、草酸铂(OxaliplatinL-OHP130mg/m2、85mg/m2),两种给药方法的氟脲嘧啶(5-FU每天滴注2小时、持续滴注)组成的两种方案,分别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的叶酸(citrovorum factorCF20mg/m2、200mg/m2)、草酸铂(OxaliplatinL-OHP130mg/m2、85mg/m2),两种给药方法的氟脲嘧啶(5-FU每天滴注2小时、持续滴注)组成的两种方案,分别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有效率为45.3%(24/53),中位生存期17.6个月;B组有效率为25.5%(13/51),中位生存期12.9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大肠癌,草酸铂联合CF和5-FU持续滴注化疗的疗效优于草酸铂联合CF和5-FU间断滴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铂 氟脲嘧啶 叶酸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整合素α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巍 黄慧强 管忠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6-229,233,共5页
目的 :研究Bcl 2和整合素α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6 9例根治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 2和整合素α3蛋白表达水平 ,SPSS10 .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目的 :研究Bcl 2和整合素α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6 9例根治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 2和整合素α3蛋白表达水平 ,SPSS10 .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 2 6 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 ,Bcl 2蛋白阳性 15 3例 ,占 5 6 .9% ;整合素α3蛋白阳性 12 7例 ,占 4 7.2 % ,Bcl 2和整合素α3均阳性 94例 ,占 34.9%。Bcl 2蛋白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内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 ,而且与肿瘤的大小呈负相关。整合素α3蛋白在女性和非鳞癌组织内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和肺鳞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 ,Bcl 2蛋白阳性是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五年生存率 39.3%对该蛋白阴性者为 5 2 .1%P =0 .0 4 ) ;Bcl 2和整合素α3蛋白均阳性是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良好因素 (五年生存率 34.5 %对两蛋白其他结果组合为 2 3.8%P =0 .0 2 )。结论 :Bcl 2和整合素α3蛋白的阳性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咆肺癌 BCL-2 整合素Α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40标记的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卫能 谷力加 +4 位作者 邓燕明 刘勇 郭少忠 王巍 张顺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95-2297,共3页
目的:在较准确判断肿瘤内淋巴管侵犯的基础上,探讨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53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查淋巴管侵犯发生的情况及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 目的:在较准确判断肿瘤内淋巴管侵犯的基础上,探讨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53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查淋巴管侵犯发生的情况及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无瘤生存期的关系。结果:LVI发生率在N0、N1、N2组分别为21.4%(6/28)、44.4%(4/9)、68.8%(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VI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T1~3N0M0期)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LVI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是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淋巴管侵犯 D2-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和P53蛋白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巍 黄慧强 管忠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 研究fas和P5 3蛋白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69例完全性切除术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fas和P5 3蛋白表达水平 ,SPSS10 .0统计软件包进... 目的 研究fas和P5 3蛋白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69例完全性切除术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fas和P5 3蛋白表达水平 ,SPSS10 .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 6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 ,fas蛋白阳性 116例 ,占 43 .4% ;P5 3蛋白阳性 13 3例 ,占 49.1%。单因素分析显示 ,fas蛋白阴性是显著的不良预后因素 (P =0 .0 2 ) ,P5 3蛋白的表达对患者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联合检测二者对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COX多因素模型显示 ,fas蛋白阴性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分层分析显示 ,fas蛋白阴性在ⅢA期患者仍是预后不良因素 ,但对Ⅰ~Ⅱ期患者生存无明显影响。结论 fas和P5 3蛋白的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 ,尤其是对于ⅢA期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FAS P53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吗啡控制癌痛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邓燕明 陈丽富 +1 位作者 林奔 张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0-1611,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口服吗啡对癌痛的缓解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2006年该中心所有126例住院病例。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参数、临床诊断、疼痛状况、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1例(32.53%)小剂量组,58例...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口服吗啡对癌痛的缓解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2006年该中心所有126例住院病例。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参数、临床诊断、疼痛状况、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1例(32.53%)小剂量组,58例(46.03%)中剂量组,27例(21.43%)大剂量组在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研究未发现明显的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表明大剂量吗啡的临床安全性高。不同的患者需要的吗啡剂量相差很大,充分剂量滴定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对于吗啡不会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而使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疼痛缓解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