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后营养指数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露 艾军 +6 位作者 廖生武 黄淑婷 龚妮容 孔耀中 刘德慧 窦献蕊 张广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8-574,共7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是PD患者发生CVD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后营养指数(PNI)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患者免疫、炎症和营养状态的指标,因其具有便利性与可靠性等优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营养不良是PD患者发生CVD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后营养指数(PNI)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患者免疫、炎症和营养状态的指标,因其具有便利性与可靠性等优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不同时间点的营养状态与PD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探讨PD患者首年PNI与CVD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2000-01-01—2019-07-01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赣州市人民医院4所中心置管并开始接受PD治疗的1640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07-01,终点事件为CVD死亡并记录患者生存时间及具体死亡原因。应用限制性立方条图(RCS)分析PNI与PD患者CVD死亡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关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D患者的生存曲线,绘制PNI预测PD患者CV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最佳截断值(cut-off=40.46)将患者分为低PNI组703例与高PNI组937例;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PNI对PD患者CVD死亡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随访期间共148例患者死亡,其中CVD死亡73例(49.32%)。RCS结果表明,PNI与CVD死亡事件呈线性关联(P for Nonlinear=0.655)。ROC曲线显示,PNI预测PD患者CV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95%CI=0.659~0.775,P<0.001),灵敏度为74.0%,特异度为58.6%。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PNI组CVD生存率低于高PNI组(χ^(2)=26.685,P<0.00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及CVD病史等混杂因素后,低PNI组仍是CV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7.76,95%CI=1.72~35.06,P=0.008),亚组分析结果仍稳健,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PNI降低是PD患者CV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D首年PNI评分在评估PD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腹膜透析 预后营养指数 心血管死亡 预后 队列研究 回顾性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叶佩仪 张喆 +4 位作者 誉翠颜 谢碧琴 晏星 肖观清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29-3332,共4页
目的:了解3种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血透、腹透、移植)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 目的:了解3种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血透、腹透、移植)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分析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一般人口学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有384例患者参与此研究。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血透及腹透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在3组患者中最低。大多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肾移植患者在3组患者中睡眠质量最好。老年、睡眠障碍与高碱性磷酸酶水平与低生理综合得分相关;年龄、是否独居、睡眠质量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精神综合得分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睡眠障碍十分普遍。肾移植患者比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寻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其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透析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邵咏红 黄英伟 +3 位作者 孔耀中 周立新 林敏娃 肖观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CRRT治疗(CRRT组)的116例重症ARF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并与同期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IHD组)的102例...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CRRT治疗(CRRT组)的116例重症ARF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并与同期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IHD组)的102例重症ARF患者相对照.结果(1)CRRT组患者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7.0±7.5,其中≥29分56例(48%),24~29分36例(31%),<24分24例(21%);而IHD组患者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1.9±5.2,其中≥29分0例(0%),24~29分44例(43%),<24分58例(57%).CRRT组平均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IHD组(t=4.769,P=0.000),提示CRRT治疗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的重症病例.(2)CRRT组患者治疗后的存活率为37%(43/116),而IHD组为48%(49/10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678,P=0.101 8);若仅选取APACHEⅡ评分≥24分的危重病人进行比较显示:CRRT组的存活率24%(22/92)显著高于IHD治疗组的9%(4/44)(X2=4.229,P=0.039 7),提示对危重ARF患者,CRRT效果优于传统IHD.(3)对CRRT存活与死亡亚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疾病的严重程度(用APACHEⅡ评分表示)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死亡亚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需要使用机械通气和升压药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P<0.05).结论(1)CRRT是治疗重症AFR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病情危重的ARF患者,疗效明显优于IHD;(2)CRRT治疗重症ARF患者的预后受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3)是否需要使用升压药和机械通气等对CRRT治疗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 预后 肾脏替代疗法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海燕 李幼姬 +4 位作者 侯赛云 祝胜郎 余学清 孔耀中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不同时期,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观察比较在间质纤维化不同阶段,3者的动态变化及关系。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假... 目的:检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不同时期,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观察比较在间质纤维化不同阶段,3者的动态变化及关系。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再分3、7、14、21和28d共6组,每组6只,于各时点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常规HE、Masson染色,按小管间质损害的特征进行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检测CTGF、TGF-β1和α-SMA表达。结果:随梗阻时间的延长,小管间质纤维化加重,28d间质已基本被纤维化组织所代替。随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TGF和α-SMA表达逐渐增加,两者与小管间质损害积分呈正相关,CTGF与α-SMA的表达之间也呈正相关。TGF-β1表达在7-14d达高峰后,逐渐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UUO致CTGF表达增加可能与TGF-β升高有关,CTGF可能通过促进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血尿患者肾活检临床病理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申伟 刘笑芬 +1 位作者 叶佩仪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单纯血尿患者的肾穿活检情况,了解其病理改变及肾穿风险,为该类患者肾活检的必要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血尿患者病理诊断及病理分型,了解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所占比例,总结此类患者肾穿并发症...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单纯血尿患者的肾穿活检情况,了解其病理改变及肾穿风险,为该类患者肾活检的必要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血尿患者病理诊断及病理分型,了解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所占比例,总结此类患者肾穿并发症情况。结果:共收集了单纯血尿患者255例,其中IgA肾病76例(29.8%),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25例(49.0%),局灶节段性硬化1例(0.4%)。其中病变偏重组33例(12.9%)。出现肾穿并发症共13例(5.1%),其中肉眼血尿7例占2.8%,肾周血肿5例(<5 cm)5例(1.9%),被膜下大血肿(>5 cm)1例(0.4%)。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血尿患者病理改变多样,约12.9%的患者病理呈重度病变,肾活检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较小。建议单纯血尿患者经观察半年,症状持续或反复者,应常规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以期尽早明确病理类型,做到早期干预治疗,延缓肾功能减退,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肾活检 病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移植肾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敏娃 黄英伟 +3 位作者 史艳玲 曹慧霞 邹和群 吴碧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73-175,180,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尾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行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TGF-β_1的表达。【结果】单纯肾移植组在肾移植后12周出现蛋白尿增多,血肌酐、血压升高,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及TGF-β_1表达上调。氯沙坦组较单纯肾移植组蛋白尿减轻,血肌酐、血压降低,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减少,TGF-β_1表达下调。【结论】移植术后早期给予氯沙坦可减轻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下调TGF-β_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肾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碧红 孔耀中 肖观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40-244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1b)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MIF及mA1b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38例患者按WHO诊断标准分型,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肾病但无明确冠心病依据...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1b)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MIF及mA1b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38例患者按WHO诊断标准分型,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肾病但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观察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IF及mA1b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MIF水平(32.61±5.1)μg/L及mA1b水平(63.00±15.2)mg/L高于无明确冠心病的患者MIF(14.32±3.20)μg/L及mA1b(21.00±10.0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MIF及mA1b水平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F(6.37±1.2)μg/L及mA1b(13.75±5.75)mg/L。结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MIF及mA1b,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冠心病 尿微量白蛋白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喆 刘晓怡 +2 位作者 叶佩仪 谢超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诊断NDKD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诊断NDKD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并随访至2022年10月,记录患者肾脏预后事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价NDKD的预测因素。结果共有1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组患者46例,NDKD患者80例,DKD合并NDKD患者11例。在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是NDKD和DKD合并NDKD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占46.25%和54.55%。NDKD组肾脏预后明显优于DKD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4.224,P=0.027)、年龄(OR=1.094,P=0.009)、糖尿病病程(OR=0.841,P=0.00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6.886,P=0.036)、收缩压(OR=0.953,P=0.005)、糖化血红蛋白(OR=0.632,P=0.028)、血红蛋白(OR=1.045,P=0.019)、血磷水平(OR=0.048,P=0.019)是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NDK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膜性肾病是NDKD常见病理类型。女性、高龄、较短的糖尿病病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偏低、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较高血红蛋白水平及低血磷水平,是诊断NDKD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脏疾病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甘宁 孔耀中 刘少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2 0例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 2 0例对照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前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2 4h蛋白尿定量 ,尿白蛋白 ,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蛋白尿的排泄...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2 0例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 2 0例对照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前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2 4h蛋白尿定量 ,尿白蛋白 ,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蛋白尿的排泄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呈正相关 ,血、尿TNF α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己酮可可碱能降低血、尿TNF α ,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排泄 ,且短期内对肾功能无影响。结论 :己酮可可碱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排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肾功能 尿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移植术后发生的恶性肿瘤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肖观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08-309,共2页
目的 :提高对肝、肾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例器官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肿瘤发生率是 1 3 3 % ,2例患者手术时年龄均超过 5 0岁 ,有糖尿病史 ,以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 ,病情进展迅速 ... 目的 :提高对肝、肾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例器官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肿瘤发生率是 1 3 3 % ,2例患者手术时年龄均超过 5 0岁 ,有糖尿病史 ,以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 ,病情进展迅速 ,胰头癌患者 ,起病 3个月死亡 ,Kaposi’s肉瘤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结合小剂量化疗 ,起病半年后死亡。结论 :肝、肾移植术后不同地区 ,不同种族 ,不同年龄阶段所好发的肿瘤类型及发生时间不同 ,多因素致病 ,病情进展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肾移植术 肝移植术 合并症 临床特点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及其抑制物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宁 孔耀中 刘少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两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5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分别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含量并和正常人组40例进行对照...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两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5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分别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含量并和正常人组40例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肾病t-PA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PAI-1则高于正常人组(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t-PA活性低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1),而PAI-1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病人存在t-PA/PAI-1失衡,t-PA升高,PAI-1降低,失衡程度与肾脏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T-PA PAI-1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正常人 活性 病人 失衡 结论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 被引量:47
12
作者 侯爱珍 陈囿元 +2 位作者 肖观清 张喆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5,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风险,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透析龄〉3个月,维持性血透的死亡患者共102例,将2015年在本院接受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透存活患者2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风险,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透析龄〉3个月,维持性血透的死亡患者共102例,将2015年在本院接受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透存活患者2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因心血管原因死亡35例(34.3%);感染28例(27.1%);脑血管意外20例(19.4%);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2.21±11.14)岁,显著高于对照组(56.96±15.78)岁,平均维持透析时间(37.27±38.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30.54±27.86)个月,平均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磷患者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血磷与正常血磷患者;PTH〈150 ng/m L和PTH〉300 ng/m L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高于PTH 150~300 ng/m L的患者。结论 :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意外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见的3种死亡原因。高龄、透析龄长、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炎症状态、高磷和高PTH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 钙磷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邵咏红 王飞 +2 位作者 孔耀中 赖玉琼 肖观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及发生PAH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MHD患者73例,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加量、通路(动静脉内瘘、深静脉置管)、血...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及发生PAH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MHD患者73例,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加量、通路(动静脉内瘘、深静脉置管)、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肺动脉收缩压、右室横径、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临床因素作相关分析。PAH的确定按照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结果73例MHD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高压28例(排除有其他因素引起),发生率38.3%,其中轻度PAH20例(71.5%),中度PAH6例(21.4%),重度PAH2例(7.1%)。PAH组与无PAH组的年龄、性别、透析龄、通路、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透析期间体重量增加、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变量统计分析得到的对PAH发生、发展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透析期间体重量增加、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左室射血分数,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和左室射血分数与MHD并发PAH显著相关。结论MHD患者并发PAH不少见,透析期间体质量的增加成为PAH的主要原因之一,MH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也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高血压 肺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膜透析液培养法对提高病原菌阳性率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佩仪 誉翠颜 +1 位作者 严明芳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31-3933,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腹膜透析液培养方法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02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标本采集和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阳性率。改良法是...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腹膜透析液培养方法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02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标本采集和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阳性率。改良法是将腹膜透析液整袋静止悬挂1 h后采集标本,并使用血培养瓶培养;常规法是将腹膜透析液无静止悬挂并整袋摇匀后,使用普通培养瓶培养。结果:改良法的阳性率为73.5%,常规法的阳性率为5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8)。结论: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腹膜透析液改良培养法可提高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有助于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腹膜透析液 病原菌培养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邵咏红 赖玉琼 +1 位作者 林爱珍 孔耀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2-894,共3页
目的评价脑钠肽(BNP)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93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并与52例正常人对照。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 目的评价脑钠肽(BNP)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93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并与52例正常人对照。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这93例透析患者透析前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透析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关系。结果(1)5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BNP中位数为3.35pg/ml(1.00 ̄9.73pg/ml),93例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中位数分别为146.5pg/ml(56.2 ̄546.9pg/ml)和90.0pg/ml(18.3 ̄310.5pg/ml),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2)透析前合并心衰(LVEF<50%)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分别为686.0pg/ml(334.5 ̄1319.3pg/ml)和248.0pg/ml(80.3 ̄814.5pg/ml),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LVEF≥50%)患者的62.8pg/ml(22.0 ̄321.6pg/ml)和20.7pg/ml(1.0 ̄200.9pg/ml)(P=0.002)。(3)透析前左室增大(LVDd男性≥55mm,女性≥50mm)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分别为609.0pg/ml(254.1 ̄1152.0pg/ml)和310.0pg/ml(28.3 ̄839.6pg/ml),显著大于左室正常组患者的62.8pg/ml(23.2 ̄192.5pg/ml)和22.4pg/ml(1.0 ̄80.7pg/ml)(P<0.001)。(4)对LVDd及LVEF与透析前血浆BNP水平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NP升高与左心室增大、左心功能减低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1)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液透析可使血浆BNP显著减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左心室增大或左心功能不全者,其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左室或左心功能正常者,血浆BNP升高与左心室增大、左心功能减低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喆 叶佩仪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00-2502,共3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以本中心稳定透析>3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我院...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以本中心稳定透析>3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我院肾病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睡眠评分方面,除睡眠紊乱外(P=0.298),其余睡眠评分糖尿病透析患者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糖尿病透析患者生理综合得分(P<0.001)及精神综合得分(P=0.005)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在涉及的8个维度中,除躯体疼痛(P=0.175)、情感职能(P=0.495)和精神健康(P=0.188)外,其余维度糖尿病透析患者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结论:糖尿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均明显差于非糖尿病透析患者,仅个别维度没有差异;重视并提高糖尿病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对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糖尿病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黎晓磊 邵咏红 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219-3222,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120例,测定透析前碳酸氢根(HCO3-)、血尿素氮(BUN)、肌酐(CR)、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透析后BUN和CR,计算钙磷... 目的:分析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120例,测定透析前碳酸氢根(HCO3-)、血尿素氮(BUN)、肌酐(CR)、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透析后BUN和CR,计算钙磷乘积(Ca×P)、Kt/V。根据HCO3-分为3组:A组(HCO3-<20mmol/L)、B组(HCO3-为20~24mmol/L)和C组(HCO3-≥24mmol/L),比较3组酸中毒对钙磷紊乱的影响。结果:B、C组的P、ALP及iPTH均低于A组(P<0.05),C组的P、Ca×P低于A、B组(P<0.05)。HCO3-浓度与P、iPTH、ALP及Ca×P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于MHD患者,HCO3-<20mmol/L较HCO3-≥20mmol/L者易合并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刺激iPTH的合成,最终导致肾性骨病及转移性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代谢性酸中毒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超 田杰 +2 位作者 李伟 梁敏 孔耀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研究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招募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性别相匹... 目的研究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招募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统计一般人口学指标,检测生化指标以及循环AOPPs水平,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评估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结果入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49例健康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循环AOPPs、Framingham风险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高密度脂蛋白较正常人群显著降低;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OPPs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01),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OPPs仍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β=0.305,P<0.001)。结论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AOPPs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且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而AOPPs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评分呈独立的正相关关系,提示AOPPs的升高可能预示着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Framingham风险评分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tter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笑芬 孔耀中 +1 位作者 甘宁 黄英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11-411,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醛固增多症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BARTT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后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肌病变
20
作者 赖玉琼 邵咏红 莫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基波及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后左室心肌背向散射积分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2 2例尿毒症患者和 2 6例正常人基波及谐波成像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结果 ①尿毒症组在基...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基波及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后左室心肌背向散射积分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2 2例尿毒症患者和 2 6例正常人基波及谐波成像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结果 ①尿毒症组在基波及谐波成像时左室心肌的IBS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CVIB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②谐波成像时尿毒症组左室心肌的IBS %较基波显著增高 ,CVIB显著增大 (P <0 .0 5 )。结论 背向散射技术可检测尿毒症患者心肌组织的微细结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散射积分 自然组织谐波 尿毒症 心肌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