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高征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与围产期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孔耀中 肖观清 胡桂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7期387-391,共5页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蛋白尿、肾功能与围产期结局的关系。方法 :测定 15 0例妊高征患者和 4 0例正常孕产妇的 2 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 (BUN)、尿酸 (UA)、肌酐 (Cr)、钙 (Ca2 + )和血压水平。结果 :(1)妊高征...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蛋白尿、肾功能与围产期结局的关系。方法 :测定 15 0例妊高征患者和 4 0例正常孕产妇的 2 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 (BUN)、尿酸 (UA)、肌酐 (Cr)、钙 (Ca2 + )和血压水平。结果 :(1)妊高征患者分娩时间明显提前 ,早产儿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1) ,新生儿体重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 (P <0 .0 0 1)。 (2 )妊高征组血压、BUN、UA、Cr、2 4h尿蛋白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0 .0 0 1) ,而白蛋白 (Alb)、Ca2 + 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0 1)。 (3)随着收缩压的升高和 2 4h尿蛋白量的增加 ,新生儿体重逐渐降低 (P <0 .0 0 1)。 (4 )随着 2 4h尿蛋白量的增加 ,分娩周数逐渐缩短 (P <0 .0 5 ) ,血压、BUN、UA、Cr均逐渐升高 (P <0 .0 0 1) ,而Alb和Ca2 + 则逐渐降低 (P <0 .0 0 1)。(5 )相关分析表明新生儿体重与分娩周数、Ca2 + 呈明显正相关 ,而与 2 4h尿蛋白量、SBp、BUN呈明显负相关 ;2 4h尿蛋白量与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DBp、BUN、UA、Alb、Ca2 + 等 7项指标呈明显相关性 ;BUN与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2 4h尿蛋白量、UA、Cr、Ca2 + 等 6项指标呈明显相关性 ;UA与分娩周数、2 4h尿蛋白量、BUN、Cr、Alb、Ca2 + 等 6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压 蛋白尿 肾功能 围产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t-PA/PAI-1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孔耀中 张海燕 林敏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50-451,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1- 1)的变化。方法 :分为健康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 -PA和PAI - 1水平的变...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1- 1)的变化。方法 :分为健康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 -PA和PAI - 1水平的变化。结果 :t-PA的血浆水平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AI - 1的水平在肾病综合征组较正常明显升高 (P <0 .0 5 ) ,激素治疗 1周后进一步升高 (P <0 .0 5 ) ,治疗 4周后比 1周组有显著下降(P <0 .0 5 ) ,但较正常仍高 (P <0 .0 5 )。结论 :t-PA/PAI - 1平衡的紊乱 ,可能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损伤机制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高凝状态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浆 T-PA PAI-1 糖皮质激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海燕 李幼姬 +3 位作者 侯赛云 孔耀中 关伟明 叶任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2期701-703,共3页
目的 :检测不同间质纤维化程度的肾活检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 ,观察CTGF、α -SMA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探讨CTGF在肾脏肌成纤维细胞形成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不同... 目的 :检测不同间质纤维化程度的肾活检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 ,观察CTGF、α -SMA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探讨CTGF在肾脏肌成纤维细胞形成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不同病因和类型的肾活检标本 4 5例 ,按常规进行染色 ,根据光镜下小管间质的病变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各组标本CTGF和α -SMA的表达 ,并将CTGF的表达、α -SMA的表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患者血肌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CTGF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一些肾间质细胞胞浆 ,并且随间质病变的加重 ,表达量增加 ,范围增大 ;α-SMA在病变肾间质区域表达增强 ,一些管腔破坏和萎缩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可见表达 ,阳性分布区域与CTGF相似。肾小管间质中CTGF、α -SMA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 ,CTGF和α -SMA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和患者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TGF可能通过促进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活检 表达 肾间质纤维化 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治疗肾移植术后顽固性重度低钾血症1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肖观清 孔耀中 +2 位作者 邵咏红 陈统清 叶佩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 重度低钾血症 CRRT治疗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顽固性 肾功能恢复 频繁呕吐 四肢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肾病综合征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笑芬 黄英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7期399-401,共3页
目的 :了解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 34例老年肾病综合征病人进行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析。结果 :34例老年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病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者 2 3例 ,占 6 7.6 %,糖尿病肾病 6例 ,占 17.6 %。... 目的 :了解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 34例老年肾病综合征病人进行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析。结果 :34例老年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病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者 2 3例 ,占 6 7.6 %,糖尿病肾病 6例 ,占 17.6 %。临床表现以浮肿、血尿为主 ,贫血的发生率为 35 .3%,慢性肾衰竭为 17.6 %。肾活检发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膜性肾病最常见。老年肾病综合征病人用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缓解率为 5 2 .9%,有效率为 2 6 .5 %,未缓解率为 2 0 .6 %。合并感染者占 14.7%。结论 :在肾病综合征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并不高 ,其临床表现与年轻人的肾病综合征相似 ,但合并贫血、慢性肾衰竭 (CRF)和感染的比例较高 ,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其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 (MN)最常见。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Kaposi’s肉瘤(附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肖观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器官移植受者并发Kaposi’s肉瘤的发生率、原因及诊治。 方法 :回顾分析 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合并Kaposi’s肉瘤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 结果 :患者于术后 17个月起病 ,首发症状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随后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目的 :探讨器官移植受者并发Kaposi’s肉瘤的发生率、原因及诊治。 方法 :回顾分析 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合并Kaposi’s肉瘤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 结果 :患者于术后 17个月起病 ,首发症状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随后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腹部红褐色斑丘疹 ,经病理活检确诊 ,CsA减量联合小剂量化疗 ,起病半年死亡。结论 :Kaposi’s肉瘤是器官移植受者的常见并发症 ,发病常与免疫抑制过度及HHV - 8病毒感染有关 ,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予小剂量化疗及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联合移植 术后 Kaposi’s肉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1 位作者 曹然 孔耀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肾移植病人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 ,PCP)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肾移植病人并发PCP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病人分别在术后 3~ 11个月起病 ,5例以FK5 0 6、2例以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 目的 :提高对肾移植病人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 ,PCP)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肾移植病人并发PCP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病人分别在术后 3~ 11个月起病 ,5例以FK5 0 6、2例以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明显 ,但肺部体征少 ,早期即出现低氧血症 ,胸片变化迅速。给予磺胺嘧啶钠治疗的 2例死亡 ,改予复方新诺明、类固醇激素、免疫增强剂联合治疗的 5例有 4例痊愈。结论 :肾移植病人具有高的PCP发生率及死亡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PCP 临床资料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骶尾部褥疮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邓虔玉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109-109,共1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合并骶尾部褥疮感染护理体会,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方法联系临床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适当护理。结果发生褥疮后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与护理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结论褥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合并骶尾部褥疮感染护理体会,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方法联系临床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适当护理。结果发生褥疮后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与护理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结论褥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已发生褥疮,应防止恶化,适当护理,促使褥疮伤口愈合,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透析前、后尿毒症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_1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陶静莉 梁子介 +3 位作者 刘华锋 莫湛宇 刘海燕 陈孝文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10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透析前、后尿毒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4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三组,分别于透析前后取患者血清,二乙酰一肟法测定透析前后尿素比值,...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透析前、后尿毒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4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三组,分别于透析前后取患者血清,二乙酰一肟法测定透析前后尿素比值,评价三种透析方式的充分性;用透析前后患者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然后用RT-PCR法检测HK-2细胞TGF-β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HK-2细胞培养上清TGF-β1水平。结果三种透析方式的Kt/V值均大于1.2,达到充分透析的要求;HDF组透析后尿毒血清较透析前血清促HK-2细胞表达和分泌TGF-β1的作用减弱(P<0.05);而HD和HFHD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能更有效地清除尿毒血清中致前纤维化细胞因子表达的毒素,由此推测HDF可能更有效地延缓尿毒症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笑芬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5期28-29,32,共3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年限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对象为肾内科收入治疗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于治疗方式划分成对照组(15例,缬沙坦胶囊治疗)和观察组(15例,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 目的研究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年限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对象为肾内科收入治疗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于治疗方式划分成对照组(15例,缬沙坦胶囊治疗)和观察组(15例,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糖蛋白、舒张压、收缩压、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值、尿素氮、ACR等指标经统计学t检验,P均<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排泄,稳定血压和血糖,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中优先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胶囊 前列地尔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笑芬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A组16例,B组14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的少尿持续时间、临床疗效与透...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A组16例,B组14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的少尿持续时间、临床疗效与透析情况。结果:A组的少尿持续时间短于B组;透析例数与平均透析次数均少于B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7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8.5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缩短少尿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经透析治疗的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急性肾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肾移植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怡 谢超 孔耀中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8期547-549,共3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肾移植成功后钙磷代谢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患者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变化,但仍有部分患者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近年...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肾移植成功后钙磷代谢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患者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变化,但仍有部分患者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近年来发现移植后HPT可增加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失功、骨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移植后糖尿病和死亡风险。本文将阐述SHPT与肾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移植 甲状旁腺激素 移植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诊疗进展
13
作者 娄芳芳 刘晓怡 +1 位作者 谢超 孔耀中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3期197-199,218,共4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目前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长期治疗。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EPS的临床症状主...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目前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长期治疗。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EPS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不规则、持续或频繁的胃肠道梗阻症状,常伴有剧烈腹痛、恶心和呕吐。影像学多表现为腹膜进行性纤维样增厚、硬化,导致肠包裹,继而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本综述旨在从EPS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包裹性腹膜硬化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观清 林丽华 +2 位作者 黄英伟 邵咏红 马洁葵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1期607-610,共4页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H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结合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饮食评估对57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观察了营养状况与饮食摄入、透析充分性、透析时间、年龄的...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H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结合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饮食评估对57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观察了营养状况与饮食摄入、透析充分性、透析时间、年龄的关系。结果 57例透析患者中营养良好35例(61.4%),轻至中度营养不良18例(31.6%),重度营养不良4例(7.0%),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8.6%。各营养状况组之间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肌酐(Scr)、三头肌皮皱厚度(TSF)、饮食蛋白摄入量(DPI)和蛋白分解率(nPCR)差异显著,而三组间Kt/V无显著差异。65岁以上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50%)明显高于65岁以下患者(32.4%)。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液透析过程本身、年龄及炎症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调查 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侯爱珍 肖观清 +2 位作者 孔耀中 陈伟雄 张剑利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autotransplantation,t PTX+AT)治疗尿毒症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0...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autotransplantation,t PTX+AT)治疗尿毒症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0月随访大于3个月难治性肾性SHPT患者15例,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及术前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血钙、磷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15例中全部成功切除甲状旁腺14例,成功率93.3%,1例患者因纵隔甲状旁腺异位,未能全部切除干净,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1例患者术后6月复发,复发率(7.14%)。手术成功的14例患者血i PTH术后6月较术前显著下降[(122.47±78.74)ng/L比(2017.21±561.52)ng/L,t=6.460,P〈0.001];血磷术前(2.37±0.70)mmol/L,术后6月显著下降至(1.41±0.98)mmol/L(t=2.172,P=0.045);术前与术后6月血钙比较无显著差异[(2.51±0.25)mmol/L比(2.34±0.27)mmol/L,t=1.246,P=0.231];术后6月血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205.32±134.63)IU/L比(534.61±321.12)IU/L,t=2.443,P=0.034];术后6月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118.8±9.98)g/L比(108±21.62)g/L,t=-0.951,P=0.046];术后6月血白蛋白水平较术前升高[(40.25±3.45)g/L比(38.01±5.83)g/L,t=-1.022,P=0.042];手术成功的14例患者术后当日开始骨痛及瘙痒症状可缓解甚至消失,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生活质量评分术后6月较术前显著提高(120.85±25.50比80.91±15.62,t=-0.737,P=0.047)。结论 t PTX+AT治疗尿毒症并发的SH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手术风险较低,术后患者生化指标及骨痛、瘙痒、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而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是做到真正的甲状旁腺全切除及选取适量的弥漫增生的甲状旁腺行自体前臂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对提高患者透析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申伟 肖观清 +6 位作者 黄雪芳 黎晓磊 谢超 李燕 叶燕 林宁 孔耀中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2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对整个透析中心的影响。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12年引进北京汇百通公司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对比使用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后,人力资源、医疗记录完整性...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对整个透析中心的影响。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12年引进北京汇百通公司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对比使用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后,人力资源、医疗记录完整性以及患者透析质量的变化,以了解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该系统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总体透析质量,节省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同时还有助于确保医疗信息得到完整、准确的记录和保存,对比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1年前后的资料,本中心患者贫血达标率(34.6%vs.55.9%,χ2=25.180,P=0.000)和透析充分性达标率(44.8%vs.70.7%,χ2=37.895,P=0.000)有显著的提高,营养达标率(84.8%vs.90.3%,χ2=3.958,P=0.032)和高磷血症控制达标率(38.2%vs.45.5%,χ2=2.980,P=0.05)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的运行效率及透析质量,部分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信息化管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ANCA阳性小血管炎5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2 位作者 孔耀中 林敏娃 肖观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诊治的5例F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效果回顾。结果:5例病人中男1例,女4例;年龄1...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诊治的5例F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效果回顾。结果:5例病人中男1例,女4例;年龄11岁~39岁,平均26岁;服PTU时间3~36个月,4例有肾脏受累,3例肺部受累,其他如血液系统、皮肤、关节肌肉、眼鼻等均可受累。ANCA检测5例均识别MPO,ESR明显增快,CRP增高。肾活检1例新月体肾炎,1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1例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5例患者立即停服PTU,均应用免疫抑制荆,2例咯血合并感染者加用丙种球蛋白。5例患者随访7~4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ANCA检测阴性。结论:PTU可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及时停PTU,并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笑芬 孔耀中 叶佩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127-127,共1页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肝损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SLE患者,分为肝损害组和肝正常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损害组患者IgG平均水平明显...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肝损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SLE患者,分为肝损害组和肝正常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损害组患者IgG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AI结果肝损害组(14.52±8.59)明显高于正常组(11.47±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患者发生肝损害的比率(73.53%)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肝损害以IgG升高为特异性表现,且病情活动期SLE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表明肝损害可能为SLE病情活动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害 IGG 病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练桂英 李燕 +1 位作者 黄雪芳 张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成立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与培训小组,对血液净化中心22名护士进行专业能力分级,按照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块,从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成立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与培训小组,对血液净化中心22名护士进行专业能力分级,按照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块,从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5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分层级地实施一对一导师培训法、临床定点轮转培训法和以问题为导向的针对性训练,并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和管理。结果:经系统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考核与分层级使用2年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掌握、技术操作能力及综合能力,以及护理技术质量与服务质量前后比较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实行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发展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明显提高护理工作中的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专业护士 核心能力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氯硝安定、卡马西平治疗腿不宁综合征3例报道
20
作者 黄英伟 熊雪琴 +2 位作者 张海燕 梁连卿 李国德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腿不宁综合征 氯硝安定 卡马西平 联合 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 不自主运动 感觉异常 多动症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