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创新赋能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潘玮敏 张志勇 张丽梅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主动健康模式下提高身体活动已成为运动促进健康的主要策略,在数字健康技术全面展开,以及全球公众身体活动达标率普遍偏低、慢性病发病率持续攀升的多重背景下,科技创新在运动与健康研究领域助力用户开展自我运动管理与健康管理、促使... 主动健康模式下提高身体活动已成为运动促进健康的主要策略,在数字健康技术全面展开,以及全球公众身体活动达标率普遍偏低、慢性病发病率持续攀升的多重背景下,科技创新在运动与健康研究领域助力用户开展自我运动管理与健康管理、促使运动转化为行为习惯、破除久坐行为模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立足科技创新赋能提升个体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研究基础,聚焦智能移动设备针对不同人群身体活动及健康的干预策略与实施效果,同时分析水凝胶基质材料柔性传感器及人工智能平台在运动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对该领域科技创新研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身体活动 新兴技术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速度运动状态中竞走运动员下肢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军 蒋秋艳 +1 位作者 汪红祥 潘玮敏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3-543,共11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竞走学校优秀运动员不同速度运动状态中下肢动力学特征的分析,为优化专项技术动作,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强化竞走后备人才训练及竞技水平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国竞走学校男、女一级及以上重点运动员各8名。依据目前... 目的通过对中国竞走学校优秀运动员不同速度运动状态中下肢动力学特征的分析,为优化专项技术动作,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强化竞走后备人才训练及竞技水平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国竞走学校男、女一级及以上重点运动员各8名。依据目前青少年竞走运动员不同速度区间的划分,应用SONY DSC-RX10M4高速摄像机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运动员中、高速时下肢的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力和下肢各关节反作用力等动力学数据,应用SIMI运动解析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计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速度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男运动员高速和中速相比,足外侧地面反作用力峰值高速大于中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内侧、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峰值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髋、膝、踝关节水平和垂直方向峰值力均增加,其中髋、膝、踝关节水平方向峰值力增加幅度分别为22.9%、17.5%、20%,垂直方向峰值力增加幅度分别为2.0%、8.2%、2.7%;女运动员高速与中速相比,足外侧和水平前方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高速大于中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内侧、水平后和垂直方向峰值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髋、膝、踝关节水平和垂直方向峰值力均增加,其中髋、膝、踝关节水平方向峰值力增加幅度分别为31.6%、26.8%、41.7%,垂直方向峰值力增加幅度分别为7.9%、12.8%、7.4%。结论竞走运动员不同速度运动状态下,男、女运动员在一个步态周期中的地面反作用力在不同方向均为高速大于中速,且均表现为垂直方向分力值最大,内外方向的分力最小,而水平方向制动力峰值均大于加速力峰值,此结果为日常训练加强足跟着地动作技术规范性,同时增加蹬地力量训练,提高下肢肌肉用力水平提供了有力证据;另一方面,男、女运动员髋、膝、踝各关节水平和垂直方向峰值力高速均大于中速,在足跟着地时膝关节和踝关节垂直方向受力较大,髋关节受力较小,而前脚掌蹬离地面时,髋部水平方向转动明显大于垂直方向摆动力度,因而青少年竞走运动员日常训练中需加强髋、膝、踝关节运动链的协同和补偿作用,准确掌握竞走技术动作的用力特点和顺序,对于提高其技术动作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下肢损伤,提高运动表现和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速度 竞走运动员 动作技术 下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监测与反馈系统对血流限制下跑者下肢关节运动的影响
3
作者 潘玮敏 王世林 +2 位作者 俞家乐 梁馨文 褚智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I0010,I0011,共11页
[目的]探究实时姿势监测与反馈系统对血流限制(blood flow restriction,BFR)下跑者下肢运动学与肌电特征的变化.[方法]17名无BFR训练经验的新手健康跑者参与3次不同方案的跑步测试.第1次测试空白条件下单纯跑步(blank running,BR)状态;... [目的]探究实时姿势监测与反馈系统对血流限制(blood flow restriction,BFR)下跑者下肢运动学与肌电特征的变化.[方法]17名无BFR训练经验的新手健康跑者参与3次不同方案的跑步测试.第1次测试空白条件下单纯跑步(blank running,BR)状态;第2次测试BFR下跑步(BFR and running,BFRR)状态;第3次测试BFR并进行实时姿势监测与反馈(monitoring and feedback,MF)时的跑步状态.比较3次测试中跑者下肢髋、膝、踝关节峰值活动角度与下肢主要肌肉肌电参数变化.[结果]与BR方案相比,BFRR方案下跑者下肢关节峰值角度显著增加,肌肉激活程度与肌纤维募集频率范围也显著增加.使用实时姿势监测与反馈后,与BFRR方案相比,BFRR+MF方案下跑者下肢关节峰值活动角度与上述肌电参数显著下降.[结论]BFR训练将导致跑者初次应用时表现出过激运动表现,但实时监测与反馈系统将优化运动表现,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反馈系统 血流限制训练 跑步 运动学 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羟基-β-甲基丁酸对集训期间跆拳道运动员肌肉的保护
4
作者 宋博雅 姜涛 +3 位作者 苟波 王启荣 刘强 冯昊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47,240,共8页
[目的]探究跆拳道运动集训期间补充β-羟基-β-甲基丁酸(HMβ)对肌肉保护的影响。[方法]招募选取自愿参与试验的18名跆拳道专项队二级以上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人)。试验组周一至周六每日上、下午训练前、后分4次(与... [目的]探究跆拳道运动集训期间补充β-羟基-β-甲基丁酸(HMβ)对肌肉保护的影响。[方法]招募选取自愿参与试验的18名跆拳道专项队二级以上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人)。试验组周一至周六每日上、下午训练前、后分4次(与运动间隙超过30 min),冲服添加HMβ功能成分的运动奶粉各1袋(25 g/袋,HMβ添加量为500 mg/袋),对照组摄入等量市售普通奶粉。干预前、后及每周一晨采集血样分析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试验前后跆拳道专项能力的定量测试。[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促炎因子白介素-6未见明显变化,血浆谷氨酰胺水平显著提升(P<0.05),血浆甘氨酸水平未见明显下降;试验组干预后肌红蛋白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降幅小于对照组;试验组20 s原地提膝次数及30 s收腹跳次数均有提升,且增幅均超过对照组。[结论]训练期间补充HMβ能降低炎症程度、改善免疫功能、维持肌细胞膜稳定性、提高氮存量并强化肌肉重塑能力而发挥保护功能,提高肌肉对训练的适应性,以保障其竞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β-甲基丁酸 运动营养补充剂 肌肉损伤 蛋白代谢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干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梁馨文 韩亚兵 +4 位作者 王世林 潘玮敏 蒋应鹏 魏晓宇 黄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 n=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 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 n=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 n=13)组和LI-PJT+BFR组(n=13),各组完成相应的干预训练,共6周。干预前后,采用无线遥感表面肌电测试仪测量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头、臀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下落(SLL)时肌电均方根值(RMS),采用Y平衡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除LI-PJT组腓骨长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MVIC和RMS,LI-PJT+BFR组腓骨长肌RMS外,各组其余肌肉MVIC和RMS均较干预前提高(t> 2.218, P <0.05);3组中,除腓骨长肌外,LIPJT组各肌肉MVIC和RMS均最低(F> 3.262, P <0.05);各组Y平衡各方向评分和综合分均提高(t> 2.485,P <0.05),3组中LI-PJT组最低(F> 5.042, P <0.05);各组CAIT评分显著改善(t> 5.227, P <0.001),3组中LI-PJT组最低(F=4.640, P <0.05)。结论 LI-PJT+BFR可改善功能恢复期FAI大学生下肢动态姿势控制能力,效果与HI-PJT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血流限制训练 增强式跳跃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韩亚兵 刘少青 +4 位作者 李新通 梁馨文 罗敬 李婷 潘玮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0-776,共7页
目的探讨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5月,西安体育学院招募女子足球运动员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20)。在日常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假干预,试验组进行髋部神经肌肉训练,... 目的探讨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5月,西安体育学院招募女子足球运动员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20)。在日常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假干预,试验组进行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共6周。训练前后测量单腿落地时动态膝外翻角,采用落地错误动作评分系统(LESS)进行评定;测量臀中肌和臀大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落地时肌电均方根。结果训练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t|<1.178,P>0.05),试验组除LESS矢状面评分外,其余指标均有改善(|t|>2.288,P<0.05),除LESS矢状面评分和臀大肌MVIC外,试验组其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609,P<0.05)。结论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可以降低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足球 运动员 髋部神经肌肉训练 前交叉韧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