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泽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做法及综合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大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152-153,共2页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从2000年以来,会泽县植保植检站把马铃薯晚疫病列入重点课题重点工作来抓,主要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品种抗病性试验、流行规律监测、各种不同种植方法试验、进行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等,最终筛选...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从2000年以来,会泽县植保植检站把马铃薯晚疫病列入重点课题重点工作来抓,主要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品种抗病性试验、流行规律监测、各种不同种植方法试验、进行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等,最终筛选出防效好的防治药剂、最佳施药时期、喷雾次数等,并总结出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防治工作 做法 综合防治对策 云南会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泽县辣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大权 《云南农业》 2007年第11期13-13,共1页
“乐业辣椒”是会泽县的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属于羊角辣类型辣椒品种,具有个大肉厚、油润光滑、色彩鲜艳、辣味纯正、香味独特的优点,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13万亩,总产7250... “乐业辣椒”是会泽县的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属于羊角辣类型辣椒品种,具有个大肉厚、油润光滑、色彩鲜艳、辣味纯正、香味独特的优点,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13万亩,总产7250t。种植辣椒的地块,由于连年连作,致使各种病源、虫源逐年积累,一些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品种 综合防治技术 病虫害 会泽县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种植面积 次要病害 优质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泽县大棚内草地贪夜蛾越冬情况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丽琼 赵林 +6 位作者 邓金祥 何平 张琼 黄吉惠 葛林钦 龙坤云 郑科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期223-225,共3页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在会泽县的越冬情况,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会泽县植保站病虫观测圃内,采用在塑料大棚玉米地定量放置草地贪夜蛾蛹自然羽化,进行了一个世代的饲养观察,调查其羽化、产卵、越冬虫态、越冬极限温度等情况。结果表明,1...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在会泽县的越冬情况,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会泽县植保站病虫观测圃内,采用在塑料大棚玉米地定量放置草地贪夜蛾蛹自然羽化,进行了一个世代的饲养观察,调查其羽化、产卵、越冬虫态、越冬极限温度等情况。结果表明,11月进入冬季以后,在会泽县大棚环境下,只有极少量的草地贪夜蛾可以过冬,鉴于大棚内外平均温差5.5~19.4℃,月最低气温相差3.1~7.9℃,由此可以推断,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顺利越冬的草地贪夜蛾数量更少甚至没有,因此会泽草地贪夜蛾的虫源主要是外地迁入。这一结论为草地贪夜蛾的测报及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地贪夜蛾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泽县马铃薯晚疫病流行规律监测研究
4
作者 葛林钦 陈国艳 +4 位作者 朱大权 龙坤云 黄吉慧 王莲存 余光海 《植物医生》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产区的主要病害,研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和主要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会泽县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中,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其抗病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合作8...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产区的主要病害,研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和主要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会泽县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中,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其抗病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合作88号、会-2号、米拉。在7月上旬出现晚疫病中心病株,7月下旬平均病级为3级,平均病情指数达30左右,进入晚疫病发病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晚疫病 流行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泽县玉米螟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5
作者 黄吉惠 朱大权 +2 位作者 葛林清 龙坤云 陈国艳 《植物医生》 2014年第5期6-7,共2页
玉米螟虫是会泽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玉米减产在5%~8%。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掌握为害玉米的螟虫种类和发生规律,以进行预测预报,指导全县玉米螟虫的大面积生产防治。
关键词 玉米螟虫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植物检疫 严防危险性病虫杂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莲存 《云南农业》 2006年第10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危险性病虫 植物检疫 杂草 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贸易 有害生物 农业植物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阳荷花苞营养成分及代谢物差异分析
7
作者 王灿 张云波 +3 位作者 周琼 陈国艳 赵大伟 徐杰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为明确云南省文山地区不同栽培品种(系)阳荷花苞营养成分及代谢物差异。收集不同品种(系)阳荷[包括外引1号(A1)、文阳荷1号(A2)、文阳荷2号(A3)、文阳荷3号(A4)]花苞,进行可溶性蛋白、总糖、类黄酮、VC、总酸度及代谢物检测。结果表明,A... 为明确云南省文山地区不同栽培品种(系)阳荷花苞营养成分及代谢物差异。收集不同品种(系)阳荷[包括外引1号(A1)、文阳荷1号(A2)、文阳荷2号(A3)、文阳荷3号(A4)]花苞,进行可溶性蛋白、总糖、类黄酮、VC、总酸度及代谢物检测。结果表明,A4的总糖、类黄酮、VC含量和总酸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分别为1246.546μg/g、0.747 mg/g、237.725μg/g和0.396%。隶属函数分析得分结果显示A4>A2>A3>A1,即品质最好的是文阳荷3号,其次是文阳荷1号和文阳荷2号,最后是外引1号。代谢物比较中,4个品种(系)阳荷花苞共检测到758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45个,占比19%;类黄酮110个,占比15%;糖类及其衍生物85个,占比11%;脂质79个,占比11%;有机酸及其衍生物72个,占比10%等。对各比较组差异代谢物进行数量统计,上调差异代谢物数量为26~55,下调差异代谢物数量为38~69,总差异代谢物数量为84~104。发现A4与A1、A2、A3间上调/下调代谢物数量差异较大。A1、A2、A3糖类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个数高于A4。但A4(文阳荷3号)中类黄酮代谢物个数显著高于A1、A2、A3,如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keracyanin chloride)、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等。研究结果可为阳荷资源评价、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荷 营养成分 代谢物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块茎蛾田间防治
8
作者 郑科美 张涛 +1 位作者 夏吉会 邓金祥 《云南农业》 2024年第4期89-89,共1页
1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块茎蛾又称烟草潜叶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起源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地区,现已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是茄科作物世界性农业害虫,对马铃薯有毁灭性为害。南方马铃薯产区尤其在云南、... 1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块茎蛾又称烟草潜叶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起源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地区,现已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是茄科作物世界性农业害虫,对马铃薯有毁灭性为害。南方马铃薯产区尤其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为害极为严重。马铃薯块茎蛾主要是两性生殖,少数孤雌生殖,其幼虫钻蛀叶片和薯块为害[1]。属鳞翅目,麦蛾科昆虫,蛾体长8~10 mm,翅展14~16 mm,雌成虫体长5~6.2 mm,雄成虫体长5~5.6 mm。蛾体灰褐色,稍带银灰光泽[2]。主要为害茄科植物,其中以马铃薯、烟草、茄子等受害最重。幼虫潜叶蛀食叶肉,严重时嫩茎和叶芽常被害枯死,幼株甚至直接被害而亡。田间和贮藏期间幼虫蛀食马铃薯块茎,蛀成弯曲隧道,甚至吃空整个薯块,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食、饲、种用价值和商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蛾 种用价值 茄科作物 农业害虫 茄科植物 田间防治 潜叶 嫩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药剂不同施药方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
9
作者 郑科美 葛林钦 +1 位作者 张涛 龙坤云 《云南农业》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为探索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而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7%烯酰·唑嘧菌(德劲)和18.7%烯酰·吡唑酯(凯特)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防效,且在相同施药方式下防效无明显差别;不同施药方式对防效有一定影响,... 为探索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而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7%烯酰·唑嘧菌(德劲)和18.7%烯酰·吡唑酯(凯特)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防效,且在相同施药方式下防效无明显差别;不同施药方式对防效有一定影响,植保无人机飞防的4个处理药后7 d、14 d、21 d防效分别为61.36%~73.93%、72.66%~83.12%和74.46%~85.58%,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明显优于人工喷防,添加飞防助剂可适当提高防效,但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烯酰·唑嘧菌 施药方式 防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咖常见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窦秦川 马桂明 +2 位作者 黄吉慧 李常英 龙坤云 《云南农业》 2014年第11期15-16,共2页
高原特色作物玛咖(又名吗卡,Lepidum Meyenii Walp),属十字花科独行菜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秘鲁海拔4000 m以上的安第斯山区,云南丽江、会泽等地早在2002年引进种植,目前全省种植面积约8700 hm2(13万亩),已成为高寒山... 高原特色作物玛咖(又名吗卡,Lepidum Meyenii Walp),属十字花科独行菜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秘鲁海拔4000 m以上的安第斯山区,云南丽江、会泽等地早在2002年引进种植,目前全省种植面积约8700 hm2(13万亩),已成为高寒山区农民的首选种植作物和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玛咖病虫草鼠发生、危害增多,防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困难,经在会泽、东川、丽江等地调查、试验,对玛咖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草鼠害 综合防治 玛咖 云南丽江 山区农民 发生危害 特色作物 草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大权 葛林钦 李永川 《云南农业》 2014年第2期23-23,共1页
玉米双斑萤叶甲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次要害虫,2010年在会泽县金钟、者海、五星等乡镇开始零星发生。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耕作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为玉米双斑萤叶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之由玉米害虫的次要害虫逐年上升为主... 玉米双斑萤叶甲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次要害虫,2010年在会泽县金钟、者海、五星等乡镇开始零星发生。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耕作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为玉米双斑萤叶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之由玉米害虫的次要害虫逐年上升为主要害虫:特别是2012年在者海镇石河村为害严重,60%玉米花丝全部被取食完,使玉米无法授粉,给玉米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萤叶甲 玉米生产 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玉米害虫 产业结构 耕作方式 会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在高原水稻上的应用初探
12
作者 陈国艳 王丽 +4 位作者 龙坤云 黄吉慧 沈丽琼 林祖堂 李永川 《云南农业》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有机诱导抗病剂本身无直接的杀菌活性,但可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而诱导植物产生具有广谱性、持久性和滞后性的系统获得性抗病性能.为研究“多肽保”在水稻上的应用,2012~2013年在会泽县金钟镇进行“多肽保”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使用“... 有机诱导抗病剂本身无直接的杀菌活性,但可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而诱导植物产生具有广谱性、持久性和滞后性的系统获得性抗病性能.为研究“多肽保”在水稻上的应用,2012~2013年在会泽县金钟镇进行“多肽保”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使用“多肽保”1~2kg/667m2拌营养土或作水稻基肥,较对照增产.其中,2012年试验比对照药剂增产12.31~34.1 kg/667m2,增2.22%~6.14%;比空白对照增产40.69~62.48 kg/667m2,增7.72%~11.86%.2013年处理区产量较对照增64.65 kg/667 m2,增10.79%.对水稻生育期生长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综合性状比对照好,有明显的抗病性、抗逆性、增产性,且对作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保 水稻 试验 秧苗素质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现代农业理念 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13
作者 黄吉慧 《云南农业》 2008年第1期12-12,共1页
会泽地形复杂,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特点突出,作物种类繁多,据1980年对县内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全县病虫害共366种,其中:大春297种,小春23种,其他46种,草害83种,常年发生为害较重的有50余种,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综合防治 农业理念 立体农业 立体气候 作物种类 发生为害 小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大白菜—粉杆青菜一膜三用免耕多茬高效栽培技术
14
作者 夏吉会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64-65,共2页
为有效解决者海地区人均耕地少与蔬菜消费需求大的矛盾,总结了甜玉米—大白菜—粉杆青菜一膜三用免耕多茬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甜玉米、大白菜、粉杆青菜的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甜玉米 大白菜 粉杆青菜 免耕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预测预报 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15
作者 黄吉慧 《云南农业》 2006年第8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预测预报 粮食增产 农作物病虫害 立体农业 农业有害生物 综合防治 保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器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苟红燕 陈国艳 +2 位作者 夏吉会 王莲存 葛林钦 《云南农业》 2020年第12期59-61,共3页
开展马铃薯晚疫病不同器械和纳米农药防治试验,筛选出最佳防治器械和施药次数,以完善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结果表明:不同器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其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药后30 d,机动喷雾器防效最佳,防效为63.44%;纳米农药... 开展马铃薯晚疫病不同器械和纳米农药防治试验,筛选出最佳防治器械和施药次数,以完善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结果表明:不同器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其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药后30 d,机动喷雾器防效最佳,防效为63.44%;纳米农药不同施药次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其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2次施药,药后30 d,防效为64.14%。通过测产,防治后商品率不同程度比对照提高5~10个百分点,产量提高17.11%~7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器械 纳米农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保对病害防控及其增产效果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莲存 朱大权 +4 位作者 刘德能 葛林钦 夏吉会 苟红燕 杨文春 《云南农业》 2014年第5期20-22,共3页
为了探索植物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对玉米、马铃薯、油菜病害防控及其增产效果,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3年,以不防病为空白对照,设置多肽保1.0kg/667m2、1.5 kg/667 m2、2.0 kg/667 m2三种施用量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植物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对玉米、马铃薯、油菜病害防控及其增产效果,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3年,以不防病为空白对照,设置多肽保1.0kg/667m2、1.5 kg/667 m2、2.0 kg/667 m2三种施用量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多肽保对作物病害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产量增幅1.54%-15.51%,其中2.0kg/667m2防病和增产效果相对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保 玉米 马铃薯 油菜 病害防控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辣椒白粉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林钦 王莲存 +2 位作者 黄吉慧 朱大权 余光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3期144-145,共2页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辣椒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900~1 200 mL/hm2单独使用或与2.4%复硝酚钠·萘乙酸悬浮剂组合药后15 d对辣椒白粉病田间防效均为90%以上。建议辣椒白粉病发生初期,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900~1 2...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辣椒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900~1 200 mL/hm2单独使用或与2.4%复硝酚钠·萘乙酸悬浮剂组合药后15 d对辣椒白粉病田间防效均为90%以上。建议辣椒白粉病发生初期,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900~1 200 mL/hm2,叶面喷雾3次,间隔7~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嘧菌酯悬浮剂 辣椒白粉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杂草防除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葛林钦 《云南农业》 2008年第1期11-11,共1页
会泽县移栽稻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4000~4667hm^2.稻田杂草同水稻争夺空间、光、水、肥、热等资源,减弱稻株的光合作用,致使水稻生长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很多杂草也是水稻病、虫的寄主,可诱发或加重水稻病虫危害的程度,造成... 会泽县移栽稻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4000~4667hm^2.稻田杂草同水稻争夺空间、光、水、肥、热等资源,减弱稻株的光合作用,致使水稻生长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很多杂草也是水稻病、虫的寄主,可诱发或加重水稻病虫危害的程度,造成损失可达10%-20%。近年来.随着栽培管理措施的改变,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杂草防除难度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稻田杂草 杂草防除技术 杂草群落结构 水稻病 发生面积 光合作用 生长不良 病虫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稳杆菌对玛卡小菜蛾的防效试验
20
作者 何平 张琼 +3 位作者 李叶娜 赵林 余光海 黄吉慧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70-72,共3页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且世代重叠、易产生抗药性,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选用短稳杆菌、除虫脲、阿维·茚虫威等3种药剂在十字花科作物玛卡上进行防治小菜蛾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与阿维...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且世代重叠、易产生抗药性,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选用短稳杆菌、除虫脲、阿维·茚虫威等3种药剂在十字花科作物玛卡上进行防治小菜蛾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与阿维·茚虫威(1 000倍液)、40%除虫脲悬浮剂(3 000倍液)防治小菜蛾幼虫均达显著水平,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与40%除虫脲悬浮剂(3 000倍液)之间防效无显著差异。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平均防效达73.35%,最高达84.5%,对小菜蛾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和持续控制作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稳杆菌 小菜蛾 玛卡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