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水吸力对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苓 张民 +3 位作者 刘之广 刘备 李涛 耿计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44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土壤水吸力对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的影响,根据供试壤质砂土的水分特征曲线设置了6种不同土壤水吸力的处理,采用25℃恒温土壤模拟实验,测定土壤中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吸力为0 k Pa时恒温土壤培养法与静水浸... 为探究不同土壤水吸力对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的影响,根据供试壤质砂土的水分特征曲线设置了6种不同土壤水吸力的处理,采用25℃恒温土壤模拟实验,测定土壤中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吸力为0 k Pa时恒温土壤培养法与静水浸提法测得的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特征无显著差异。土壤水吸力为75 k Pa、30 k Pa和0 k Pa的3个处理,测定的土壤孔隙中空气相对湿度均为95%以上,土壤水汽饱和,释放期基本相同,表明在不考虑水分流动及养分扩散状况影响时,土壤水分条件已不再是影响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吸力525 k Pa和260 k Pa(土壤孔隙中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84%和91%)时释放期分别为416.4 d和120.0 d,相对于土壤水饱和时释放期(63.6 d)的相对相差分别为146.8%和59.1%,远超过《控释肥料》行业标准规定的允许差(20%),表明控释尿素的释放率和释放期受到土壤水吸力过高的抑制。土壤水吸力大小直接影响土壤孔隙空气湿度的饱和与否,土壤水吸力对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的影响通过土壤水汽作用于肥料颗粒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释放率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吸力 土壤空气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与控释尿素配施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伟涛 孟庆敏 +6 位作者 高丽超 陈琪 郑文魁 王淳 孙玲丽 刘之广 张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0-288,共9页
通过小麦玉米轮作盆栽试验,探讨海藻酸与控释尿素配施的增产增效机制及其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氮空白(CK0)为对照,设置常量尿素(N2A0)、常量尿素加海藻酸(N2A1)、常量控释尿素(CN2A0)、常量控释尿素加海藻酸(CN2A1)、减氮30%的尿素(... 通过小麦玉米轮作盆栽试验,探讨海藻酸与控释尿素配施的增产增效机制及其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氮空白(CK0)为对照,设置常量尿素(N2A0)、常量尿素加海藻酸(N2A1)、常量控释尿素(CN2A0)、常量控释尿素加海藻酸(CN2A1)、减氮30%的尿素(N1A0)、减氮30%的尿素加海藻酸(N1A1)、减氮30%的控释尿素(CN1A0)、减氮30%的控释尿素加海藻酸(CN1A1)9个处理。结果表明:海藻酸与常量控释尿素配施处理(CN2A1)的小麦玉米产量最高分别为98.22,134.84g/pot,增产增收效果最好,与常量控释尿素处理相比,玉米显著增产16.38%(P<0.05),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17.79%(P<0.05)。海藻酸与减氮30%控释尿素配施处理(CN1A1)较减氮30%控释尿素处理小麦玉米分别显著增产15.92%,26.05%(P<0.05),氮肥利用率也显著提高(P<0.05)。此外配施海藻酸处理较未加海藻酸处理叶片蒸腾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均有所提高。海藻酸与常量控释尿素配施与未加海藻酸的处理相比,显著增加小麦拔节期和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P<0.05),显著提高玉米大喇叭口期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海藻酸与控释尿素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和钾的供应强度和容量,促进了小麦、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 控释尿素 小麦玉米轮作 氮肥利用率 土壤养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磷酸二铵配施黄腐酸提高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供应强度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琪 刘之广 +4 位作者 张民 李泽丽 曲兆鸣 杨茂峰 孙玲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2-1484,共13页
研究包膜磷酸二铵及其配施黄腐酸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供应强度的影响,可为其科学施用提供依据。以磷酸二铵(P,150 kg·hm^(-2)(以P_2O_5计,下同))、磷酸二铵减磷20%(P80%,120 kg·hm^(-2))处理为对照,通过小麦(Triticum aestiv... 研究包膜磷酸二铵及其配施黄腐酸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供应强度的影响,可为其科学施用提供依据。以磷酸二铵(P,150 kg·hm^(-2)(以P_2O_5计,下同))、磷酸二铵减磷20%(P80%,120 kg·hm^(-2))处理为对照,通过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磷酸二铵(CP)及其减磷20%(CP80%)、磷酸二铵配施黄腐酸(P+FA)及其减磷20%配施黄腐酸(P80%+FA)、包膜磷酸二铵配施黄腐酸(CP+FA)及其减磷20%配施黄腐酸(CP80%+FA)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各生育期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土壤pH及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P、P+FA、CP+FA较等磷量P处理分别提高小麦产量7.7%、5.1%、24.0%(P<0.05),肥料磷素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9.14个百分点、9.74个百分点、17.00个百分点,净收益增加6.3%、1.1%、22.5%;减磷20%时,CP80%、P80%+FA、CP80%+FA处理较P处理分别提高小麦产量10.6%、7.2%和4.8%(P<0.05),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9.88%、18.53%和11.54%,CP80%、P80%+FA处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8.54%和10.42%,CP80%+FA处理收益持平。磷酸二铵包膜及配施黄腐酸均可提高小麦各生育期土壤有效磷含量,不同施磷处理对土壤中无机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满足小麦整个生育期对氮素和钾素的需求。本研究条件下,包膜磷酸二铵配施黄腐酸有效增加了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了磷肥利用率和土壤养分供应强度,减磷20%依然增产或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磷酸二铵 黄腐酸 产量 经济效益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肽螯合铁缓解樱桃萝卜苗期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贾春花 张林琳 +4 位作者 张民 刘之广 郑磊 孙玲丽 孙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3-1400,共8页
【目的】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易受高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爆发导致损伤,进而影响生长。小肽螯合铁是一种外源生物刺激素,可显著提高作物抗逆性。本文探讨了不同小肽螯合铁处理浓度对樱桃萝卜中与高温胁迫相... 【目的】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易受高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爆发导致损伤,进而影响生长。小肽螯合铁是一种外源生物刺激素,可显著提高作物抗逆性。本文探讨了不同小肽螯合铁处理浓度对樱桃萝卜中与高温胁迫相关的生理活性成分的影响,为利用小肽螯合铁减少高温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樱桃萝卜为试材进行浸种和灌根试验。试验设常温25℃不加生物刺激素的清水处理(CK0);胁迫温度为30℃下不加生物刺激素的清水处理(CK),浓度为66.7 mg/L的芸苔素内酯处理(BHG)以及21.0、32.0、48.0 mg/L浓度的小肽螯合铁处理(T-Fe-1、T-Fe-2、T-Fe-3),共6个处理。在樱桃萝卜生长28天后,采集植株样,称重,并测定内源激素含量和抗氧化及光合系统酶活性。【结果】高温胁迫下,与清水处理比较,小肽螯合铁浓度为21.0 mg/L时显著提高了樱桃萝卜的生长素(IAA)水平144.2%,显著提高整株生物量26.0%、根系长度35.8%;显著提高脯氨酸(Pro)含量229.9%;显著提高抗氧化系统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21.7%、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11.7%,然而对超氧阴离子(■)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影响不显著。高温胁迫条件下,与促生效果较好的66.7 mg/L芸苔素内酯处理比较,21.0 mg/L小肽螯合铁可显著提高IAA含量141%,提高Pro含量11.4%,并分别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PX和GR活性262.5%、44.7%和19.4%,从而显著降低■活性18.6%。高温胁迫条件下,32.0 mg/L小肽螯合铁较清水处理可显著提高Pro含量184%,分别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R活性366%和19.8%,并分别降低过氧化氢(H2O2)、■活性和MDA含量41.5%、24.2%和76.5%,但其整株生物量显著降低36.5%;而48.0 mg/L小肽螯合铁处理较清水处理可显著提高IAA、Pro含量26.1%和132.6%,SOD和GR活性分别显著提高633.4%和19.4%,显著降低H2O2、■活性29.9%和26.2%,整株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促生效果不明显。【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施用21.0 mg/L小肽螯合铁可显著提高樱桃萝卜内源激素和脯氨酸水平、抗氧化系统活性,从而显著缓解高温胁迫损伤,提高生物产量。超过该剂量施用小肽螯合铁有抑制作物生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萝卜 高温胁迫 小肽螯合铁 抗逆机理 内源激素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提取物缓解高温对樱桃萝卜胁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伟涛 贾春花 +4 位作者 张林琳 王小华 孙玲丽 刘之广 张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193,共6页
选取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为研究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并以浓度为66.7 mg·L^(-1)的芸苔素内酯为阳性对照(BH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100.0、200.0 mg·L^(-1))的海藻提取物处理(... 选取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为研究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并以浓度为66.7 mg·L^(-1)的芸苔素内酯为阳性对照(BH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100.0、200.0 mg·L^(-1))的海藻提取物处理(SWE-1、SWE-2),探究了在高温胁迫(30℃)条件下海藻提取物对樱桃萝卜产量、果实品质、内源激素水平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SWE-1、SWE-2均可有效缓解高温对樱桃萝卜生长造成的胁迫效应,以SWE-2处理效果最好。与CK处理相比,SWE-2处理的果实鲜重显著提高180.0%,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35.2%;其叶片的SPAD值显著提高16.8%,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57.7%,生长素含量显著提高145.4%,而脱落酸含量显著下降42.0%,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59.2%,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提升15.7%,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上升9.4%。与BHG处理相比,SWE-2处理的果实鲜重显著提高43.5%;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49.6%,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68.4%;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17.1%,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23.7%,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29.9%,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503.1%,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41.7%。这表明海藻提取物能有效提高樱桃萝卜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并且效果优于芸苔素内酯。施用海藻提取物在显著提高樱桃萝卜对高温胁迫抵抗力的同时还显著提升了其产量和品质。海藻提取物获取方式简单、成本低廉,本研究为海藻提取物在果蔬安全生产上的科学施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海藻提取物 樱桃萝卜 果实品质 内源激素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甲醛合成模型的建立及优化产品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延乐 张民 +3 位作者 田晓飞 刘之广 程冬冬 孙玲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9-356,共8页
旨在探究脲甲醛的养分控释特性与反应因素的响应关系及其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生长的影响,为脲甲醛精准合成和科学施用提供依据。采用响应曲面法中心复合设计建立了缓释有效氮、活性系数与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响应模... 旨在探究脲甲醛的养分控释特性与反应因素的响应关系及其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生长的影响,为脲甲醛精准合成和科学施用提供依据。采用响应曲面法中心复合设计建立了缓释有效氮、活性系数与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响应模型,并应用盆栽试验探究了模型优化脲甲醛产品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脲甲醛肥料缓释有效氮和活性系数主要受尿素甲醛摩尔比影响,其次是反应时间。(2)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脲甲醛缓释有效氮和活性系数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缓释有效氮P<0.05,活性系数P<0.01),最终确定了具有最高AI且缓释有效氮最大的脲甲醛合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U/F为1.48,反应温度为45.26℃,反应时间1.71h,在此条件下缓释有效氮可达12.63%,活性系数67.86%。(3)与等量尿素处理相比,优化脲甲醛产品与尿素7∶3掺混显著增加油菜产量23.93%~24.50%,单施全量脲甲醛产量差异不显著;减氮20%条件下,与全量尿素施肥处理比较,优化脲甲醛和尿素掺混处理显著提高油菜产量8.38%。本试验条件下,根据响应模型优化合成的脲甲醛和尿素掺混施用可满足油菜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甲醛 响应曲面法 工艺优化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下铜基保护剂对茄子生长防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金昭 张民 +4 位作者 刘之广 王晓琪 唐灵云 刘备 陈海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42-248,共7页
降雨是影响铜制剂喷施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探究模拟降雨条件下喷施铜基保护剂在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叶片上的淋失情况及其对茄子的生长作用。以传统波尔多液为对照,通过茄子盆栽试验,研究模拟17.1、33.7和58.7 mm/h强度降雨后铜... 降雨是影响铜制剂喷施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探究模拟降雨条件下喷施铜基保护剂在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叶片上的淋失情况及其对茄子的生长作用。以传统波尔多液为对照,通过茄子盆栽试验,研究模拟17.1、33.7和58.7 mm/h强度降雨后铜基保护剂在叶片上的淋失率及其对茄子防病效果、产量、生物量和土壤全铜、有效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保护剂的表面张力较清水和传统波尔多液分别降低了37.0%和33.4%(P<0.05),与茄子叶片的接触角度较清水和传统波尔多液显著降低了28.1%和31.2%(P<0.05)。在茄子幼苗期、始花期和结果期,17.1 mm/h降雨强度下喷施铜基保护剂的茄子叶片上的淋失率较传统波尔多液处理分别减少了33.2%、10.2%和32.0%(P<0.05),33.7 mm/h降雨强度下分别减少了19.3%、15.2%和19.2%(P<0.05),58.7 mm/h降雨强度下分别减少了15.5%、11.5%和20.9%(P<0.05)。在结果期,33.7和58.7 mm/h降雨强度下铜基保护剂处理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传统波尔多液分别提高了70.8%和181.0%(P<0.05),地上部鲜质量提高了17.2%和17.3%(P<0.05),叶片SPAD值提高了5.1%和4.4%(P<0.05)。在结果期无降雨条件下喷施铜基保护剂处理较传统波尔多液的土壤有效铜含量减少了18.8%(P<0.05),在17.1、33.7和58.7 mm/h降雨强度下喷施铜基保护剂处理较喷施传统波尔多液处理的土壤有效铜含量分别减少了23.9%、41.8%和45.3%(P<0.05),土壤全铜含量减少了4.3%、9.1%和18.0%(P<0.05)。因此,在3种降雨强度下茄子叶片上喷施铜基保护剂较传统波尔多液显著降低了保护剂的淋失率,提高了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加了生物量,减少了土壤中铜的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淋失 病害防治 铜基保护剂 茄子 灰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