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园植物配置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贺立静 周述波 +2 位作者 贺立红 余土元 黄春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3-44,共2页
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园植物配置进行调查发现校园内园林植物共有108种,分属63科91属;绝大部分的园林植物生长良好;校园内香花植物、观果植物种类较少。在调查和分析植物资源的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绿化的建议。
关键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校园植物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贺立红 古秋霞 +3 位作者 余晓华 兰霞 程桂平 余土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68-169,183,共3页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标准之一。借鉴其它高校科研训练取得的成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生科院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开展为试点,将科研...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标准之一。借鉴其它高校科研训练取得的成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生科院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开展为试点,将科研训练纳入必修教学之中。从开展科研训练的引导、切入点、实践等方面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进行了剖析,以期为切实有效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本科生 科研训练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关键策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淑群 古秋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13-214,223,共3页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是检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则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息息相关。从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根本因素切入,深入分析我...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是检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则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息息相关。从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根本因素切入,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现状,并由此提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性策略,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作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效率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柴明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797-8800,共4页
调查了广州某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结果表明,学生希望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对通识教育教师的满意度不高,仅有22.4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最受欢迎的通识课程为日语、影视鉴赏、法语、普通心理学和... 调查了广州某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结果表明,学生希望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对通识教育教师的满意度不高,仅有22.4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最受欢迎的通识课程为日语、影视鉴赏、法语、普通心理学和瑜伽;大部分学生认可通识课程选修制度,但是认可度不高;通识教育的实施程度及选修强度较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针对该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即地方农业院校要为开展通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规划设计的实效性,营造教师积极参与通识教育的氛围,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教育和校园环境建设,拓展通识教育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通识教育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处理下水稻叶角质层蜡质积累及其与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玲艳 姜大刚 +3 位作者 李静 周海 曹伟炜 庄楚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5-1120,共6页
植物角质层蜡质在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分别以200mmol L-1 NaCl、12%PEG、1.0%H2O2、40℃高温和8℃低温为逆境,研究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情况以及其与水稻蜡质合成相... 植物角质层蜡质在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分别以200mmol L-1 NaCl、12%PEG、1.0%H2O2、40℃高温和8℃低温为逆境,研究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情况以及其与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表达的关系。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叶角质层蜡质总量测定结果表明,12%PEG、1.0%H2O2和8℃低温处理下水稻幼苗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明显增加,而200mmol L-1 NaCl和40℃高温处理下叶角质层蜡质覆盖量略有下降。RT-PCR分析显示,逆境处理下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的表达量变化与水稻幼苗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逆境处理 角质层蜡质 OsGL1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浓度对水生植物苦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玉源 雷泽湘 +3 位作者 何柳静 伍景润 李秋霞 雷钦弈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25,共6页
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水稻土作基质,向基质加入不同含量的磷分别作低浓度磷处理(0.5 g/kg)、高浓度磷处理(2 g/kg),通过测定苦草(Vallisnerianatans)在不同磷营养条件下栽培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基质不同磷含量范围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水稻土作基质,向基质加入不同含量的磷分别作低浓度磷处理(0.5 g/kg)、高浓度磷处理(2 g/kg),通过测定苦草(Vallisnerianatans)在不同磷营养条件下栽培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基质不同磷含量范围对苦草生长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苦草在低浓度磷处理基质中生物量有所增加,主要靠分蘖新植株的增量,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好,但仍差于对照;高浓度磷处理基质的生物量减少,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差。结果分析表明,基质磷含量的多寡对苦草形态和生理有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磷含量范围内的基质中苦草能较正常生长,而过高磷含量的基质则明显抑制苦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磷含量 苦草 生长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优势植物累积特征 被引量:41
7
作者 刘胜洪 张雅君 +2 位作者 杨妙贤 刘文 梁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2-1045,共4页
矿山废弃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是严重的污染源,因此,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己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内的稀土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该区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 矿山废弃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是严重的污染源,因此,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己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内的稀土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该区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稀土尾矿区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的3种植物分别是:马唐草(Digitaria sanguinalis),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矿区废弃地土壤和植被中Mn、Pb、Zn的含量,并计算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BAC(Biological Accumulating Coefficient)和生物转移系数BTC(Biological Transfer Coefficient)。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Mn、Pb、Zn的平均含量均超出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和中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受Mn污染最严重,其次是Pb、Zn的污染。3种草本植物对于Pb的BAC和BTC均小于1,说明这3种植物对Pb的富集和运输能力都很弱。香根草对于Mn和Zn的BAC分别为0.9和0.4,小于1,BTC分别为3.7和1.1,大于1,说明香根草对Mn和Zn的富集能力不强,但吸收后的运输能力很强。马唐草和望江南2种植物对于Mn和Zn的BAC和BTC均大于1,说明它们对重金属Mn和Zn具有较强的吸收和转移能力,是Mn和Zn的超富集植物。马唐草覆盖率高,抗病虫能力强,可作为该矿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望江南可以间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氯化去除饮用水水源中高浓度氨氮等污染因子的应急处理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秋霞 孙洪伟 +2 位作者 赖能城 黄玉源 雷泽湘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3,共5页
从水污染应急的角度,进行了氨氮的应急处理研究。氨氮去除采用常规工艺与预氯化为主要预氧化工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的混凝、沉淀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作用有限,其主要作用仅为去除水中的致浊物质及部分有机物。在投加次氯酸钠作为预... 从水污染应急的角度,进行了氨氮的应急处理研究。氨氮去除采用常规工艺与预氯化为主要预氧化工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的混凝、沉淀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作用有限,其主要作用仅为去除水中的致浊物质及部分有机物。在投加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药剂之后,发现其具有较好的去除氨氮的效果,当原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在1.0mg·L-1左右时,次氯酸钠投加量为8.4mg·L-1,能够高效地去除氨氮,沉后水氨氮质量浓度为0.292mg·L-1(达到国家一级水源水质标准),去除率为68.78%,UV254也有32.26%的去除率;如同时需要更高的UV254的去除率,则可选用次氯酸钠9.6mg·L-1的投加量,此时氨氮的去除率为87.20%,水源水的氨氮质量浓度在0.123mg·L-1的水平,同时UV254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5.16%,从而控制THMs和THMFP这些毒副产物形成量在相当低的水平,是最理想的选择。此法在短时间内作为去除氨氮这种毒性很强的物质的应急使用是可行的,但不能长期使用,因为对微污染水源而言,如投氯量把握不当,则也会产生较多的毒副产物,对饮用水的质量安全构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预氯化 水污染 应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不同桔小实蝇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仲真 李红梅 +5 位作者 宾淑英 申建梅 贺华良 罗梅 马骏 林进添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为探究不同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入侵来源和扩散情况,利用13对引物对中国南方10省区、泰国、夏威夷、菲律宾和老挝的30个桔小实蝇种群共18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研究。Popgene32和NTSYS-p... 为探究不同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入侵来源和扩散情况,利用13对引物对中国南方10省区、泰国、夏威夷、菲律宾和老挝的30个桔小实蝇种群共18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研究。Popgene32和NTSYS-pc2.10e软件分析结果表明:30个不同桔小实蝇种群的遗传相似度在0.3599~0.9153范围内。种群的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6464±0.1026,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1.2845±0.2632,提示桔小实蝇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福建地区和海南地区分别独立一支,广东地区和台湾地区种群聚成一支,而广西、泰国、湖南、云南、老挝、四川、重庆和贵州地区聚为一大支系。据此提出泰国种群和老挝种群是最早入侵我国的种群,云南地区是最早的入侵地,广西地区可能为又一较早入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微卫星 UPGMA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水孔蛋白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红梅 万小荣 何生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5,共7页
水孔蛋白(aquaporin,AQP)是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膜内在蛋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调控植物的水分关系中有重要作用.介绍了AQP的分类、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种生理功能和AQP活性的各种调控方式.综述了水分胁迫和盐胁迫等逆... 水孔蛋白(aquaporin,AQP)是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膜内在蛋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调控植物的水分关系中有重要作用.介绍了AQP的分类、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种生理功能和AQP活性的各种调控方式.综述了水分胁迫和盐胁迫等逆境条件及脱落酸、赤霉素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对AQP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孔蛋白(AQP) 结构特征 水分运输 活性调节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株高的多世代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蒋锋 刘鹏飞 +2 位作者 曾慕衡 乐素菊 王晓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4,共8页
【目的】研究甜玉米株高的遗传模式和QTL定位,为玉米高产、耐密和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株高有显著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T14和T4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联合分... 【目的】研究甜玉米株高的遗传模式和QTL定位,为玉米高产、耐密和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株高有显著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T14和T4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甜玉米株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以330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群体分离分析法(BSA法),在F2和F2:3家系中检测株高QTL。【结果】玉米株高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在各个分离世代都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在F2群体中,检测到的3个QTL位于第1染色体,2个QTL位于第5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7.8%~28.8%;在F2:3家系中,检测到的4个QTL位于第1染色体,4个QTL位于第5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8%~27.4%。【结论】在F2和F2:3家系中检测到的株高QTL都集中在第1和第5染色体上,形成了2个明显的株高QTL簇,这一结果与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株高 遗传模型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多糖促仔猪生长的内分泌机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许丹宁 田允波 +2 位作者 周家容 李琦华 贾俊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血清酶活性和生长相关激素的影响,探讨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促生长的内分泌机理。将60头8.5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Ⅰ组(白术多糖组)饲喂含0.5%白术多糖的日粮,Ⅱ组(抗生素... 试验旨在研究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血清酶活性和生长相关激素的影响,探讨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促生长的内分泌机理。将60头8.5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Ⅰ组(白术多糖组)饲喂含0.5%白术多糖的日粮,Ⅱ组(抗生素组)饲喂含抗生素(15%金霉素100 mg/kg+4%黄霉素50 mg/kg)的日粮,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8 d,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清酶活性和与生长相关激素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白术多糖组仔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0.72%(P<0.05)和5.81%(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2.11%(P>0.05)7、.21%(P>0.05)和14.50%(P<0.05);血清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环腺苷酸(cAMP)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7%(P<0.05)、52.02%(P<0.05)、47.60%(P<0.05)、36.70%(P<0.05)和21.15%(P<0.05)。白术多糖通过促进GHI、GF-I、T3、T4和cAMP的合成和分泌,影响仔猪的内分泌系统机能,实现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酶 生长激素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环腺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曼陀罗毛状根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继栋 杨雪清 +4 位作者 乔爱民 孙敏 何生根 雷桅 尹彩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0-485,共6页
建立了木本曼陀罗(Datura arborea L.)毛状根的植株再生体系并对再生植株进行了初步检测。采用"一步法"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2mgL-1;采用"两步法"诱导不定芽时,先在MS+6-BA4.0mgL-1+KT0.5... 建立了木本曼陀罗(Datura arborea L.)毛状根的植株再生体系并对再生植株进行了初步检测。采用"一步法"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2mgL-1;采用"两步法"诱导不定芽时,先在MS+6-BA4.0mgL-1+KT0.5mgL-1+2,4-D0.5mgL-1上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在MS+6-BA4.0mgL-1+NAA0.2mgL-1上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mgL-1。用PCR技术从再生植株叶片中得到了rolB、rolC目的基因片段。HPLC检测结果表明毛状根再生植株中莨菪烷类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的含量较野生植株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曼陀罗 毛状根 再生 莨菪碱 东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卵泡发育的内分泌调控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容珍 黄运茂 +2 位作者 李万利 田允波 施振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2-657,共6页
旨在探讨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卵泡发育的内分泌调控机制。试验1:观察了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PRL、LH、P4和INB水平的变化和就巢期(第1天)、就巢终止期(第10天)、开产期(第25天)、产蛋高峰期(第40天)、停产期(第55天)和就巢期(第70天... 旨在探讨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卵泡发育的内分泌调控机制。试验1:观察了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PRL、LH、P4和INB水平的变化和就巢期(第1天)、就巢终止期(第10天)、开产期(第25天)、产蛋高峰期(第40天)、停产期(第55天)和就巢期(第70天)卵泡的发育。试验2:在对马岗鹅终止就巢时(第1天)主动免疫重组鸡PRL蛋白(1 mg.只-1),并在开产前(第23天)和产蛋高峰期(第45天)加强免疫(0.8和0.5 mg.只-1),同时从第33天将每天光照由11 h增至16 h,观察对马岗鹅产蛋和就巢的影响。试验1结果表明,随着就巢的终止,PRL水平下降,LH、P4和INB水平上升。PRL在开产前降至最低,开产后又逐渐上升,就巢期达最高;LH则在开产前和产蛋期呈现两波分泌峰;P4和INB与PRL呈相反变化,在产蛋高峰期最高,就巢期最低。鹅群在第24天恢复产蛋,开产前有约10枚大白卵泡(LWF)发育为小黄卵泡(SYF)和大黄卵泡(LYF);在约30 d的产蛋期内,平均每只产蛋约8枚,产蛋结束后90%的鹅发生就巢。试验2结果表明,对马岗鹅主动免疫PRL蛋白一定程度推迟(P<0.05)了开产后产蛋率的上升,并一定程度抑制就巢的发生;而在延长光照15 d后,免疫组的产蛋和就巢则快速升至与对照组相当水平。整个试验期,2组累计就巢均达到100%,但免疫组比对照组多产蛋1枚(8.0 vs 7.0)。结果提示,PRL和LH的交替分泌调控马岗鹅的产蛋就巢周期;卵泡发育时分泌的INB,以及由P4促进分泌的PRL,调节周期中卵泡发育和产蛋的数量。PRL不仅促进就巢发生并导致周期内较低等级卵泡的闭锁,可能还在开产前后具有促进卵泡发育和产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岗鹅 产蛋-就巢周期 卵泡发育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油7号花生AhNCED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万小荣 莫爱琼 +4 位作者 刘帅 梁建华 李玲 余土元 郑奕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2-699,712,共9页
AhNCED1是干旱胁迫下花生中调控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本文采用基于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从抗旱性强的粤油7号花生中克隆AhNCED1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392bp启动子序列,构建该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双... AhNCED1是干旱胁迫下花生中调控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本文采用基于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从抗旱性强的粤油7号花生中克隆AhNCED1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392bp启动子序列,构建该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AhNCED1p∷GUS,转化野生型拟南芥获得AhNCED1p∷GUS转基因植株。通过GUS染色及其酶活性测定分析AhNCED1p∷GUS转基因拟南芥中AhNCED1p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表明,AhNCED1p∷GUS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AhNCED1p启动子活性最强,脱水胁迫显著增强7 d龄转基因拟南芥幼苗叶片中AhNCED1p启动子活性。300mmol·L-1山梨醇胁迫或100μmol L-1外源ABA处理3 h明显增强25d龄AhNCED1p∷GUS转基因拟南芥中AhNCED1p启动子活性。结果说明,粤油7号花生AhNCED1基因启动子受渗透胁迫和ABA诱导,与生物信息学预测AhNCED1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逆境胁迫和ABA响应元件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油7号花生 AhNCED1基因 启动子克隆 AhNCED1p∷GUS融合基因 转基因拟南芥 渗透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马岗鹅卵泡发育及相关激素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容珍 黄运茂 +2 位作者 李万利 田允波 施振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80,共5页
研究了光照对马岗鹅卵泡发育及相关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期对照组接受短光照(11 h光∶13 h暗),处理组在接受7 d短光照后接受长光照(16 h光∶8 h暗).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对照组产蛋率维持10%以上,处理组则在接受长光照约15 d后产蛋... 研究了光照对马岗鹅卵泡发育及相关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期对照组接受短光照(11 h光∶13 h暗),处理组在接受7 d短光照后接受长光照(16 h光∶8 h暗).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对照组产蛋率维持10%以上,处理组则在接受长光照约15 d后产蛋率快速下降并于试验第55 d停产.在处理组接受长光照17 d(试验第25 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下丘脑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垂体催乳素(PRL)的基因表达稍提高(P>0.05),血浆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促黄体素(LH)水平和卵巢大黄卵泡(LYF)数、小黄卵泡(SYF)数则无差异,仅大白卵泡(LWF)数显著低于后者(P<0.01);在处理组接受长光照45 d后(试验第53 d),其下丘脑VIP和垂体PRL的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且血浆PRL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H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卵巢上无任何卵泡,对照组的LYF、SYF和LWF数与试验第25 d时相似.整个试验期,长光照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LHβ的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表明长光照能促进下丘脑VIP和垂体PRL的基因表达,提高血浆PRL水平和抑制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岗鹅 光照 卵泡发育 激素mRNA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曾慕衡 刘鹏飞 +1 位作者 蒋锋 王晓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研究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为选育优质、高产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Ⅳ,以8个糯玉米亲本为研究对象,对其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目的】研究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为选育优质、高产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Ⅳ,以8个糯玉米亲本为研究对象,对其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糯玉米果皮厚度表现出一定的负向超亲优势,支链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较弱,表现近低亲遗传;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异既有加性基因作用,也有非加性基因作用;8个糯玉米亲本果皮厚度的GCA值大小为N7>N23>N34>N46>N28>N4>N8>N27,支链淀粉含量的GCA值大小为N23>N7>N28>N27>N34>N8>N4>N46;果皮厚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90.53%),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狭义遗传力均较低;N8、N27是选育薄皮糯玉米的理想亲本,N23是选育高支链淀粉含量糯玉米的理想亲本。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皮厚度与雄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株高、穗位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雄穗长、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支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利用杂种优势可以选育果皮较薄的糯玉米杂交组合;通过分析亲本和组合的配合力效应及方差,可以对糯玉米自交系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与部分农艺性状相关性显著,可以提高糯玉米品质育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型糯玉米 果皮厚度 支链淀粉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张雅君 梁忠岩 张丽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9-202,208,共5页
【目的】研究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为党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党参为试材,提取分离其粗多糖,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制备小鼠(ICR雄性)脾脏B淋巴细胞悬液和纯化的巨噬细胞,分... 【目的】研究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为党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党参为试材,提取分离其粗多糖,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制备小鼠(ICR雄性)脾脏B淋巴细胞悬液和纯化的巨噬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和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定党参粗多糖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党参粗多糖收率为9.7%,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半乳糖醛酸(GalA),其物质的量比为102.7∶7.9∶2.2∶1.8∶1.1∶1.0。党参粗多糖能够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粗多糖质量浓度为400μg/mL时,可以显著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党参粗多糖可极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论】本研究提取党参粗多糖的方法简单,提取的粗多糖可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粗多糖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果形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乐素菊 汪文毅 +1 位作者 邵光金 汪国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以椭圆形茄‘湖南小圆茄’和南方紫长茄‘海南紫茄’为亲本建立4世代联合群体(P1、P2、F1、F2),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果形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径、果形指数性状的最优模型分别为E_1(2对加性-显性-上... 以椭圆形茄‘湖南小圆茄’和南方紫长茄‘海南紫茄’为亲本建立4世代联合群体(P1、P2、F1、F2),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果形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径、果形指数性状的最优模型分别为E_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_4(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_6(2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3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9.0%、58.8%、78.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7%、4.7%、8.3%.因此,育种中既要重视利用主基因,也要考虑多基因对性状的影响;对果长、果形指数的选择可以在育种早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果形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多糖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元璋 古飞霞 +4 位作者 袁朝霞 张雅君 刘胜洪 胡浪浪 徐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2-436,共5页
为了观察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AP)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和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免疫效果的改善和增强作用,在接种ND疫苗的同时颈部皮下注射AP溶液(AP实际注射剂量分别为每次3.75,7.50,11.25,15.00,0 mg.只-1),... 为了观察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AP)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和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免疫效果的改善和增强作用,在接种ND疫苗的同时颈部皮下注射AP溶液(AP实际注射剂量分别为每次3.75,7.50,11.25,15.00,0 mg.只-1),就AP不同质量浓度及其注射次数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ND HI抗体滴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日龄接种ND活疫苗和半剂量灭活疫苗时1次注射AP,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加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质量及其指数,但差异不显著(P>0.05).除个别处理外,AP处理可提高ND疫苗免疫肉鸡的HI抗体滴度,并以试验后期(35日龄)3.75 mg.只-1和7.50 mg.只-1AP处理者效果最显著(P<0.05).在5日龄和20日龄接种ND活疫苗时,2次注射AP对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器官指数有一定的影响.除15.00 mg.只-1AP处理外,其余各处理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AP各处理及与对照之间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法氏囊指数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质量浓度的AP溶液对ND HI抗体滴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在第1次注射后15 d(20日龄),除15.00 mg.只-1AP处理外,其余各处理ND HI抗体滴度均高于对照,但只有3.75 mg.只-1AP处理者差异显著(P<0.05);而在第2次注射后15 d(35日龄),除11.25 mg.只-1AP处理外,其余各处理肉鸡ND HI抗体滴度均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证明,一定质量浓度的AP可改善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ND疫苗免疫效果,并可以作为免疫促进剂与ND疫苗同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多糖 免疫促进剂 免疫器官指数 HI抗体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