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东明 黄翼然 +3 位作者 王元天 陈海戈 陈勇辉 刘毅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1年8月~ 2004年2月,350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其中肾上腺手术 45例,单纯肾切除55例,根治性肾切除25例,肾输尿管全切11例,肾部分切除3例,肾囊肿去顶术110例,多囊肾... 目的评估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1年8月~ 2004年2月,350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其中肾上腺手术 45例,单纯肾切除55例,根治性肾切除25例,肾输尿管全切11例,肾部分切除3例,肾囊肿去顶术110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UPJ成型术1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型术3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8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8例.结果 341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中转开放手术9例,其中肾上腺手术1例,肾切除4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1例, UPJ成型术3例.术后1 ~ 2 d,肠道功能恢复;1 ~ 4 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3 ~ 15 d,平均6 d.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系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腹腔镜技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241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潘家骅 徐灵 +6 位作者 吕坚伟 沙建军 张连华 薄隽杰 冷静 刘东明 黄翼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法将上海地区10区县2 600例28~89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和公务员等职业。调查问卷共发放2 60...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法将上海地区10区县2 600例28~89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和公务员等职业。调查问卷共发放2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410份,应答率为92.7%。问卷设计包括年龄、职业、身高、体质量、内科并发症、生育情况和流产次数,并整合生活质量量表(QOL)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 2 410例中急迫性尿失禁患者288例(11.9%),混合型尿失禁患者334例(13.8%),单纯SUI患者699例(29.0%),无尿失禁患者1 089例。699例SUI女性平均年龄(54.4±12)岁,非SUI女性平均年龄(48.4±11)岁(P=0.000)。SUI女性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3.2±4.0,非SUI女性平均BMI 22.3±3.1(P=0.000)。SUI女性合并代谢综合征共403例,非SUI女性合并代谢综合征352例(χ2=111.97,P=0.000)。SUI女性合并慢性便秘共491例,无尿失禁患者合并慢性便秘共322例(χ2=284.07,P=0.000)。SUI女性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共213例,无尿失禁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共174例(χ2=52.74,P=0.000)。生育与否与SUI发生率呈显著相关(χ2=29.81,P=0.000);多次分娩较单次分娩SUI发病率显著增高(χ2=13.68,P=0.000)。SUI女性平均QOL评分10.97分,平均IPSS为3.76分,两者显著相关(P=0.000);且SUI女性年龄与QOL评分呈显著相关(P=0.000)。结论 SUI已成为我国中老年女性重要的排尿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SUI的高发年龄呈双峰型,主要发病年龄段分别为40~59岁及80岁以上。发病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慢性便秘、慢性支气管炎、生育和多次分娩均是SUI发病的高危因素。在SUI患者中,除漏尿外下尿路症状亦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能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评分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338例报告 被引量:87
3
作者 薛蔚 潘家骅 +4 位作者 陈海戈 陈奇 陈勇辉 夏磊 黄翼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和FREDDY激光处理不同部位肾结石的有效性,评价影响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7年5月338例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结石最大直径均<20mm。288例结石位于...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和FREDDY激光处理不同部位肾结石的有效性,评价影响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7年5月338例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结石最大直径均<20mm。288例结石位于上盏、中盏或肾盂内,37例位于下盏,13例位于多个肾盏内。术前均行泌尿系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放置Terumo导丝后,首先使用F8/9.8Wolf输尿管硬镜探查患侧输尿管。顺利进镜的患者放置输尿管软镜鞘并改用OlympusP3F6.9输尿管软镜。若输尿管硬镜无法顺利进镜,则在放置导丝后留置双J管,2周后行二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使用WOMU-100FREDDY激光或Lumenis钬激光碎石。术后常规留置F7双J管2周。术后第1天拔除导尿管,术后常规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2天。2周后拔除双J管,4周后复查KUB或双肾CT平扫,评估结石排净率。残留结石≥4mm为有意义的结石残留。结果一次进镜成功率91.7%(310/338),余28例进镜失败者在成功留置导丝的前提下放置双J管,2周后成功进镜。329例软镜成功进镜后寻及结石(329/338,97.3%),其中306例成功碎石(306/329,93.0%),下盏结石碎石成功率78.0%(32/41),低于中上盏肾盂内结石的碎石成功率95.1%(274/288)(χ2=13.601,P=0.000)。4周后总结石排净率为87.6%(296/338),肾中上盏及肾盂内结石术后排净率为90.1%(264/293),肾下盏结石术后结石排净率为71.1%(32/4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2.929,P=0.000)。无输尿管穿孔和出血。平均手术时间为35min(12~55min)。术后肾绞痛11例。无菌血症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术后肉眼血尿1~2天内消失。结论输尿管软镜结合FREDDY激光或钬激光是处理<20mm肾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肾中上盏及肾盂内结石较肾下盏结石寻及率高,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排净率高。一期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的患者可在成功留置双J管2周后二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碎石 FREDDY激光 钬激光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石通治疗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震东 傅琦博 +3 位作者 吕坚伟 顾寅珺 蒋晨 邱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6-680,共5页
目的 研究尿石通治疗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保守治疗: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4869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口服尿石通,对照组口服坦洛新,空白组不使用药物... 目的 研究尿石通治疗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保守治疗: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4869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口服尿石通,对照组口服坦洛新,空白组不使用药物,治疗2周后比较各组间结石排出率及治疗有效率。术后辅助治疗: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66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后予以口服尿石通,对照组口服坦洛新,空白组不使用药物,术后2周比较3组结石清除率。结果 保守治疗:共入组患者3 19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其中6 mm以下结石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6~10 mm的结石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输尿管下端结石:治疗组及对照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其中6 mm以下结石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0 mm的结石治疗有效率治疗组及对照组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术后辅助治疗:共入组患者48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综合治疗后,治疗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综合治疗后各组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10 mm治疗后,3组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10 mm治疗后,治疗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结论 尿石通可治疗全程输尿管结石,提高结石排出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辅以尿石通治疗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通 结石 输尿管 钬激光 输尿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及临床干预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佳怡 吕坚伟 +2 位作者 冷静 薄隽杰 黄翼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及临床干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间40例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总结其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特点,并根据其尿动力学表现...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及临床干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间40例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总结其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特点,并根据其尿动力学表现给予相应临床干预,观察疗效。结果 40例患者中,逼尿肌过度活动23例(57.5%),逼尿肌无反射5例(12.5%),安全膀胱36例(90%),上尿路积水2例(5%),未出现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根据尿动力学结果给予临床干预后,2例肾积水患者中1例积水消失,1例积水减轻;临床干预2周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平均为(3.4±1.0)分,与干预前[平均(4.4±0.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干预3个月后QOL评分平均为(2.9±0.8)分,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尿动力学改变是逼尿肌过度活动,较少出现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输尿管反流、上尿路积水等并发症。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指导临床干预措施,可以保护肾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疗效 被引量:9
6
作者 吕坚伟 冷静 +2 位作者 朱凤英 刘东明 黄翼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和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MUI)的疗效。方法4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其中SUI22例,MUI18例,所有患者均行24h排尿卡记录、尿常规检查、阴道抬举试验、尿垫试验以及盆底功能...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和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MUI)的疗效。方法4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其中SUI22例,MUI18例,所有患者均行24h排尿卡记录、尿常规检查、阴道抬举试验、尿垫试验以及盆底功能评估测试。通过AM800B尿失禁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训练治疗,治疗时间20~30min,每周治疗3次,疗程2个月。结果随访4~19个月,平均10.9个月。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30/40),其中SUI有效率为77.3%(17/22),MUI为72.2%(13/18)。无阴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随访中5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有复发。结论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SUI或MUI安全有效,治愈率较高。治疗后如能继续坚持Kegal操盆腔肌肉锻炼,有助于预防尿失禁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电刺激 尿失禁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VT与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慧兴 吕坚伟 +3 位作者 冷静 李佳怡 薄隽杰 黄翼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比较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205例女性SU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随机分组,102例采用TVT术式,103例采用TVT-O术式... 目的比较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205例女性SU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随机分组,102例采用TVT术式,103例采用TVT-O术式,比较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TVT组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为(27.5±13.3)min;TVT-O组手术时间11~25 min,平均为(18.5±7.4)min,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195例(95.1%)患者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TVT组术中发生膀胱损伤者5例(4.9%),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2例(2.0%);TVT-O组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2例(2%),未发生膀胱损伤,术后大腿内侧疼痛3例(2.9%)。4例(3.8%)患者术后6个月内无尿失禁症状,12个月后出现中度的尿失禁症状,4例均较术前症状有所好转。结论 TVT与TVT-O两种术式治疗女性SUI疗效可靠,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TVT长期疗效优于TVT-O,但膀胱损伤概率较TVT-O高;TVT-O较TVT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但偶有大腿内侧疼痛,且重度SUI患者中期临床疗效略差于T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附92例报告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伟 薄隽杰 +4 位作者 张连华 沙建军 张慧国 刘东明 黄翼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17,共4页
背景与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electroresection,TURBt)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常规术式已有多年,但对某些特殊患者并不适用,而经尿道钬激光(Ho:YAG laser)技术作为新兴的术式越来越多... 背景与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electroresection,TURBt)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常规术式已有多年,但对某些特殊患者并不适用,而经尿道钬激光(Ho:YAG laser)技术作为新兴的术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中。本文总结了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体会。方法:2005年7月-2008年2月对9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钬激光治疗。男性6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56岁(25~87岁),肿瘤单发56例,多发36例。肿瘤直径0.5~4.0cm。术前病理均提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11例年老、一般情况差者采用局麻。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术后均按常规方法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并定期随访,每3个月膀胱镜复查。手术时间平均18min(10~50min),出血极少。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1~3d,最短14h。局麻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并可起床活动。术后住院1~3d,其中43例为日间手术(入院当天手术,第2天出院)。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2~31个月),12例复发(13.3%),再次行激光或电切治疗。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安全,创伤更小,患者耐受性好,疗效与传统TURBt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内电刺激治疗女性尿失禁近期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冷静 吕坚伟 +3 位作者 平萍 蒋晨 陈向锋 刘东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01-803,共3页
目的观察阴道内电刺激盆底肌群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32例女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压力性尿失禁组(n=12)和急迫性尿失禁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内功能电刺激,两组患者的治疗频率分别为10~15Hz和50... 目的观察阴道内电刺激盆底肌群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32例女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压力性尿失禁组(n=12)和急迫性尿失禁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内功能电刺激,两组患者的治疗频率分别为10~15Hz和50~100Hz,治疗持续8周后进行临床随访。依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尿日记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临床随访发现,压力性尿失禁组中,8例(66.7%)尿失禁症状消失,4例(33.3%)症状改善;急迫性尿失禁组中,2例(10.0%)尿失禁症状消失,15例(75.0%)症状改善,3例(15.0%)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除3d总排尿量之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排尿日记和ICI—Q—SF评分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阴道内电刺激盆底肌群能显著改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阴道内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0
作者 冷静 王益鑫 +5 位作者 黄旭元 薄隽杰 吕坚伟 黄翼然 施榕 毛达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1-792,795,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区中老年男性人群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病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多阶段抽样方法,在上海市市区一般人群中抽取40岁以上男性居民1583名,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区中老年男性人群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病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多阶段抽样方法,在上海市市区一般人群中抽取40岁以上男性居民1583名,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方法调查该人群中LUTS的患病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年龄组中,中、重度LUTS(IPSS≥8)患病率分别为8.7%、19.4%、32.3%和40.2%,呈现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趋势;随着LUTS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的QoL评分也显著上升,轻、中、重度LUTS三组间Qo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海市市区男性LUTS患病率已接近欧美国家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症状 患病率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成年女性尿失禁现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灵 杨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55,560,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样选取上海某社区成年女性628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其尿失禁状况及生活质量。问卷设计参考布里斯托女性下尿路症状调查问卷(BFLUTS)与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I-QOL)... 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样选取上海某社区成年女性628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其尿失禁状况及生活质量。问卷设计参考布里斯托女性下尿路症状调查问卷(BFLUTS)与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I-QOL)。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28份,回收有效问卷597份,回收率95.1%。尿失禁患者36.5%(218/597),其中单纯压力性尿失禁(SUI)占47.7%,急迫性尿失禁(UUI)占14.7%,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MUI)占37.6%。不同年龄段女性三种尿失禁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I-QOL得分0~5分者为53.7%,得分20分以上者为17.9%。三种类型尿失禁相比较,SUI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MUI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尿失禁已成为我国成年女性重要的排尿障碍性疾患,建议增加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指导患者及时就医,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成年女性 尿失禁 患病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男性居民下尿路症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琪俊 范宇平 +3 位作者 王袁 陈斌 冯易 施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52-265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40-79岁男性居民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情况、年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男性居民1 539人,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表调查社区男性LUTS的发生情况。结果各年龄组LUTS发生情...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40-79岁男性居民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情况、年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男性居民1 539人,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表调查社区男性LUTS的发生情况。结果各年龄组LUTS发生情况为:40-49岁为178人,IPSS评分为〔0(1.0)〕分,其中83人(46.6%)为轻度(IPSS 1-7分)LUTS,3人(1.7%)为中度(IPSS 8-19分)LUTS;50~59岁为446人,IPSS评分为〔1.0(2.0)〕分,其中269人(60.3%)为轻度LUTS,27人(6.1%)为中度LUTS,3人(0.6%)为重度(IPSS 20-35分)LUTS;60~69岁为629人,IPSS评分为〔2.0(4.0)〕分,其中424人(67.4%)为轻度LUTS,74人(11.8%)为中度LUTS,10人(1.6%)为重度LUTS;70-79岁为286人,IPSS评分为〔4.0(7.0)〕分,其中158人(55.2%)为轻度LUTS,70人(24.5%)为中度LUTS,18人(6.3%)为重度LUTS;各年龄组间IP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LUTS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32,P〈0.001)。结论 LUTS在≥40岁上海社区男性中普遍存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LUTS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问卷调查 流行病学 尿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膀胱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国良 薄隽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7-561,共5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发病率正逐年增高。目前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仍是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由于膀胱镜检查会带给患者创伤且检测费用昂贵,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发病率正逐年增高。目前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仍是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由于膀胱镜检查会带给患者创伤且检测费用昂贵,同时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膀胱肿瘤标志物被逐步发现,因此选择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膀胱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膀胱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肿瘤标记物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失败的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冷静 吕坚伟 +3 位作者 平萍 蒋晨 陈向锋 刘东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各类手术治疗失败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5月,收治女性SUI各类手术治疗失败患者23例,平均年龄(65±9.8)岁。根据病情和处理方法分为三组:A组2例,术后因排尿困难留置导尿管,...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各类手术治疗失败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5月,收治女性SUI各类手术治疗失败患者23例,平均年龄(65±9.8)岁。根据病情和处理方法分为三组:A组2例,术后因排尿困难留置导尿管,予以留置导尿、定期尿扩、体育锻炼和“受体阻滞剂治疗;B组13例,其中3例轻度SUI者予以盆底肌群电刺激结合提肛锻炼,10例中、重度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后再施行TVT吊带术;C组8例,为急迫性尿失禁(UUI)患者,予以电刺激盆底肌群结合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疗4~6周后可自行排尿;B组轻度尿失禁者经3个月治疗后症状消失,中、重度者再次TVT吊带术术后症状消失;C组患者治疗3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其中4例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对于女性SUI各类手术治疗后失败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法。部分患者综合性保守治疗有效,待保守治疗无效后再选择手术;严重UUI患者因再次手术可能加重症状,故为再次手术的相对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吊带术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蓉 杨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9-712,726,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泌尿外科护士对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的了解情况,并分析影响其了解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认知问卷对上海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描述分析。结果 6... 目的调查和分析泌尿外科护士对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的了解情况,并分析影响其了解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认知问卷对上海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描述分析。结果 6所医院的护士对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的认知正确性平均得分为(9.41±1.84)分(总分为20分)。不同年龄和工作年限的护士对草酸钙方面的饮食知识认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护士对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认知度上存在一定欠缺。应增加护士获取知识更新的机会,丰富护士对尿石症相关饮食知识的教育途径来提高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护士 饮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宫颈癌伴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输尿管置管失败后的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晨 钟一村 +5 位作者 傅琦博 吕坚伟 李震东 邱丰 刘伟 王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6-1930,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晚期宫颈癌继发双侧输尿管梗阻且输尿管置管失败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晚期宫颈癌继发双侧输尿管梗阻且输尿管置管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通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组)、经皮肾穿刺引流术(PCN组)、腹腔镜... 目的探讨针对晚期宫颈癌继发双侧输尿管梗阻且输尿管置管失败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晚期宫颈癌继发双侧输尿管梗阻且输尿管置管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通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组)、经皮肾穿刺引流术(PCN组)、腹腔镜下双侧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尿流改道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24 h尿量、肾功能、电解质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QOL)评分、进一步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情况和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1周,24 h尿量比较,尿流改道组尿量最多,PCN组其次,均多于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肌酐浓度比较,尿流改道组明显低于PCN组及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钾浓度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流改道组接受根治性放疗的比例及生存期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比较,尿流改道组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但与PCN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OL评分比较,尿流改道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宫颈癌继发双侧输尿管梗阻且输尿管置管失败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有效地改善患者肾功能,同时为患者进一步接受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创造条件,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宫颈癌 输尿管梗阻 肾功能不全 腹腔镜下输尿管腹壁造口术 经皮肾穿刺引流术 血液透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翼然 刘东明 +2 位作者 薛蔚 周立新 陈海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外科处理的经验与治疗结果。方法 15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 ,癌栓在肾周水平 5例 ,肝下水平 7例 ,肝水平 1例 ,肝上水平 2例。结果 13例作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癌栓术 ,其中 12例腔静脉阻断下取除肾细胞癌癌栓 ,1例... 目的总结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外科处理的经验与治疗结果。方法 15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 ,癌栓在肾周水平 5例 ,肝下水平 7例 ,肝水平 1例 ,肝上水平 2例。结果 13例作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癌栓术 ,其中 12例腔静脉阻断下取除肾细胞癌癌栓 ,1例右肾细胞癌癌栓达右心房 ,在心肺分流、深低温、心脏停搏下取癌栓。随访 6月~ 6年 ,平均 2 8月 ,7例无瘤生存 ,占 5 3.8% ,1例带瘤生存 ,5例癌肿转移死亡。结论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可以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栓 腔静脉 肾细胞癌 外科处理 肾癌 根治 癌肿 水平 结论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尿路结石
18
作者 黄旭元 薄隽杰 +4 位作者 陈斌 孙杰 冷静 李东 王益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总结 5 0 0例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经验。结果输尿管结石 4 70例中 ,一次碎石成功 4 33例 (92 .1% ) ,其中输尿管上段 14 8例中 ,一次碎石成功 12 6例 (85 .1% )。中下段 311... 目的探讨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总结 5 0 0例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经验。结果输尿管结石 4 70例中 ,一次碎石成功 4 33例 (92 .1% ) ,其中输尿管上段 14 8例中 ,一次碎石成功 12 6例 (85 .1% )。中下段 311例及多发结石 11例一次成功碎石 30 7例 (95 .3% )。上段碎石失败 2 2例中 ,结石上移和碎石不完全、结石过大 11例 ,二期行ESWL治疗。改开放手术 6例。术中输尿管穿孔 5例。中下段失败 15例 ,改开放手术 6例。碎石不完全 9例。后尿道膀胱结石 30例 ,2 9例碎石成功 ,1例改开放手术取石。全部病例术后都出现轻重不等的肉眼血尿。无发热 ,脓肾病例。平均手术时间 32min ,平均激光工作时间 3.3min。术后平均住院 2 .5d。结论双频双脉冲激光是一种功能单一、操作简单、安全、对软组织损伤小且碎石高效的激光 ,可作为腔镜下碎石的首选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开放手术 尿路结石 碎石 术后 多发 肉眼血尿 病例 高效 膀胱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女性间质性膀胱炎尿液中的变化
19
作者 吕坚伟 冷静 +2 位作者 薛蔚 刘东明 黄翼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C)患者尿液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35例女性IC患者(IC组)和20例女性细菌感染性膀胱炎患者(UI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IC患者均符合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病研究协会(... 目的探讨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C)患者尿液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35例女性IC患者(IC组)和20例女性细菌感染性膀胱炎患者(UI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IC患者均符合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病研究协会(NIDDK)制定的IC诊断标准。IC组患者行O Leary-Sant IC问卷症状评分及麻醉下水扩张后膀胱镜检查。分别收集二组患者的尿液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尿液中HB-EGF的含量。以25名无症状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IC组、UI组和对照组尿液中HB-EGF的水平分别为(44.8±2.8)pg/mL、(13.3±3.5)pg/mL和(73.0±3.3)pg/mL,IC组和UI组尿液中HB-EGF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UI组降低最为明显,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尿液中HB-EGF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18,P=0.917)。结论HB-EGF可能参与了IC的病理生理过程,检测该指标有助于IC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生长因子 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气膀胱下取长段膀胱黏膜治疗青春期后复杂性尿道下裂
20
作者 吴旻 蒋晨 +3 位作者 刘毅东 庄利恺 毕允力 叶惟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复杂及严重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手术中的难点,尤其是如何取得足够的整复材料。本文旨在探讨气膀胱腹腔镜手术下取膀胱黏膜修复复杂性尿道下裂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作者共治疗4例重度尿道下裂患者,年龄16—3... 目的复杂及严重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手术中的难点,尤其是如何取得足够的整复材料。本文旨在探讨气膀胱腹腔镜手术下取膀胱黏膜修复复杂性尿道下裂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作者共治疗4例重度尿道下裂患者,年龄16—32岁,平均年龄23.5岁,患者均接受2次以上失败手术,尿道缺损范围6cm×1.5cm至11cm/13cm,平均7.8cm×1.9cm。手术方法:经尿道置入膀胱镜后注入CO2,以18mmHg的压力建立气膀胱,在膀胱镜直视下于脐下两侧放置Trocar(3mm)后,以丝线与腹壁固定,经尿道目镜观察,于两侧鞘管操作。取膀胱黏膜移植,膀胱黏膜卷管成形尿道,一次完成手术,术后不放膀胱造瘘管,仅留置导尿管。结果4例均手术顺利,疗效满意,阴茎体外形满意,尿道开口位置正常,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均留置F16导尿管,导尿管留置21d,术后随访4—24个月,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行尿道内切开后痊愈。结论腹腔镜气膀胱手术取膀胱黏膜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方法可行,手术成功率高,较传统手术方法,创伤小,出血少,尤其适合多次手术失败后阴茎瘢痕严重,尿道修复材料严重缺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 黏膜 尿道下裂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