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兽医公共卫生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能力培养 被引量:3
1
作者 柳增善 朱海超 +6 位作者 柳溪林 任洪林 卢士英 李岩松 王洋 刘明远 胡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56,F0003,共4页
兽医公共卫生(Veterinary public health,VPH)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兽医学知识、技能和资源为基础,运用公共卫生原理和手段,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和福利。人类社会进步的长远目标是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命的尽量延长,公共卫生是... 兽医公共卫生(Veterinary public health,VPH)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兽医学知识、技能和资源为基础,运用公共卫生原理和手段,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和福利。人类社会进步的长远目标是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命的尽量延长,公共卫生是体现和衡量长短期目标的重要指标,其发展质量直接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深度。VPH完全具备公共卫生的社会共同性,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VPH的社会重要性越来越高。同时,相关的人才需求和社会责任实施都需要通过系统教育来完成,特别是VPH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VPH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常规的兽医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版[2]均强化兽医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最近教育部发布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3]等法规文件,都强调了VPH的重要地位和人才教育的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事业 社会精神文明 硕士研究生 兽医学 法规文件 研究生课程体系 关口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春峰 王洋 李莉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针对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并采用多渠道进行实验室安全宣传;三是要建立有毒有害的实验试剂管理体系;... 本文针对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并采用多渠道进行实验室安全宣传;三是要建立有毒有害的实验试剂管理体系;四是要对实验动物规范使用、饲养、处理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动物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为培养科研人才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管理 安全教育 实验动物安全 高危化学药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 被引量:94
3
作者 任洪林 卢士英 +2 位作者 周玉 李兆辉 柳增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143,共5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作者综述了布病的研究现状及其流行趋势,...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作者综述了布病的研究现状及其流行趋势,初步探讨布病综合防控面临的主要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生物学特性 疫苗与诊断 分子生物学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汞、铅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兆辉 王光明 +2 位作者 徐云明 柳增善 任洪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3,共5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重金属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特别是重金属镉、汞、铅。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镉、汞、铅污染...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重金属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特别是重金属镉、汞、铅。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镉、汞、铅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构建高效吸附重金属的基因工程菌,在微生物修复方面应用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微生物修复 细胞表面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洪林 柳增善 王克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8,共11页
鲍是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疾病给养鲍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报道较少,而这些功能分子对揭示鲍的免疫机制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以期... 鲍是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疾病给养鲍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报道较少,而这些功能分子对揭示鲍的免疫机制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鲍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制 抗氧化 抗感染 免疫相关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畜禽支原体中草药筛选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美安 甄汉深 +4 位作者 裴渭静 沈永强 于录 史祺云 唐旭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0味中药中,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3种畜禽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两面针、南板蓝根和甘草活性较强,MIC分别为7.81mg/mL^31.25mg/mL、7.81mg/mL^62.50mg/mL、15.625mg/mL^62.50mg/mL;其余3味中药广藿香、土槿皮和艾叶活性最低,MIC几乎大于250mg/mL。10味中药中,土槿皮对Vero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最大安全浓度(TC0)为<0.49m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0mg/mL;其余9味中药对Vero细胞毒性很小,TC0在3.91mg/mL^15.625mg/mL之间,IC50在54.73mg/mL^114.23mg/mL之间。提示筛选出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且其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畜禽 支原体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异尖线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唐艺芝 孙青松 +2 位作者 彭鹏 王学林 刘明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079-12081,共3页
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地理分布、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重点概括了国内海鱼体内异尖属线虫的感染、种类分... 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地理分布、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重点概括了国内海鱼体内异尖属线虫的感染、种类分布和国内尚未出现病例报道的原因,进一步强调异尖线虫病的防控对中国水产养殖业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防控异尖线虫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 海鱼感染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娜 尹继刚 +1 位作者 孙高超 陈启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9,共5页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由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由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级的复杂过程。转录因子即反式作用因子在转录调控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识别或结合在顺式作用元件8 bp^112 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效率。因此,转录因子与调控序列的相互作用在决定某个基因是否表达中占据核心位置。随着对转录因子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染色质免疫沉淀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将会进一步研究转录调控的机制及细胞行为和疾病的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转录因子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闫东明 于师宇 +5 位作者 任洪林 周玉 孟宪梅 林超 柳增善 卢士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00,抗体亲和常数为3.71×106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抗原偶联 单克隆抗体 亲和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软海绵酸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宪梅 卢士英 +1 位作者 林超 柳增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属于海洋腹泻性贝毒,是一类常见的赤潮藻毒素,富集于多种海洋软体动物的消化腺内,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后会发生腹泻性中毒,中毒症状极易与细菌性胃肠炎混淆,且OA具有长期的致癌效应。作者就大田软海绵酸的...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属于海洋腹泻性贝毒,是一类常见的赤潮藻毒素,富集于多种海洋软体动物的消化腺内,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后会发生腹泻性中毒,中毒症状极易与细菌性胃肠炎混淆,且OA具有长期的致癌效应。作者就大田软海绵酸的结构性质、致病性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使公众进一步了解OA检测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软海绵酸 腹泻性贝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捕获器:固有免疫细胞第三种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成水 Boireau Pascal +1 位作者 刘明远 程相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68-1774,共7页
胞外捕获器(extracellular traps,ETs)的释放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作为继吞噬作用、自噬之后的第三种杀伤机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Ts在体内外可捕获和杀伤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胞外捕获器(extracellular traps,ETs)的释放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作为继吞噬作用、自噬之后的第三种杀伤机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Ts在体内外可捕获和杀伤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作者对ETs的概念、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ETs在宿主防御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将对固有免疫细胞防御策略的新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细胞 胞外捕获器 外捕作用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晓英 郭娜 +2 位作者 金晶 邓旭明 于录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麝香草酚是从百里香和陈皮中的提取的精油,具有抗病原真菌的活性。本实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考察了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的影响,并用聚类软件T-profiler,分析了基因芯片数据。结果表明,酵母细胞中与磷脂合成、铁吸收等... 麝香草酚是从百里香和陈皮中的提取的精油,具有抗病原真菌的活性。本实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考察了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的影响,并用聚类软件T-profiler,分析了基因芯片数据。结果表明,酵母细胞中与磷脂合成、铁吸收等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受到麝香草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麝香草酚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在乳品酵母菌数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江 李畅 +7 位作者 赵柯 关玉婷 孟宪梅 胡盼 孙宇 宿甲子 李岩松 柳增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6,共4页
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酵母菌污染是引起乳品胀袋、变质的主要原因。快速、有效地检测乳品中酵母菌数是预防和控制乳品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目前,乳品中酵母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学方法、... 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酵母菌污染是引起乳品胀袋、变质的主要原因。快速、有效地检测乳品中酵母菌数是预防和控制乳品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目前,乳品中酵母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学方法、仪器分析、代谢分析、免疫学检测和分子诊断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鉴定速度快、结果可靠、检测灵敏等优势,是乳品中酵母菌检测最重要的技术方法。本文对近年来酵母菌检测的分子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检测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乳品 酵母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艳 李宁 +4 位作者 黄飞 单晶辉 张茂林 段铭 关振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4,79,共5页
狂犬病毒是仅有的完全特异的示踪剂,因为它能逆向通过化学突触进行神经示踪且不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可以逐级的,时间依赖的方式感染大量的突触联系的神经网络。根据狂犬病毒的特性解释该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的优势,总结狂犬病毒跨神经进... 狂犬病毒是仅有的完全特异的示踪剂,因为它能逆向通过化学突触进行神经示踪且不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可以逐级的,时间依赖的方式感染大量的突触联系的神经网络。根据狂犬病毒的特性解释该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的优势,总结狂犬病毒跨神经进行示踪的方法,并对基因修饰的狂犬病毒的新兴技术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跨神经示踪 逆向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羊群饲养管理及养羊场户布鲁氏菌病知信行调查
15
作者 刘平 杨宏琳 +7 位作者 孙向东 刘娜 徐全刚 刘晓雷 姜秋杰 赵达卓 刘明远 张衍海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9期9-14,共6页
为了解吉林省羊群养殖管理现状以及养殖人群对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控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意向(以下简称“知信行”),在吉林省9地市抽取491家养羊场户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西部和东部地区约60.0%场户羊群饲养方式... 为了解吉林省羊群养殖管理现状以及养殖人群对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控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意向(以下简称“知信行”),在吉林省9地市抽取491家养羊场户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西部和东部地区约60.0%场户羊群饲养方式为半舍饲半放牧,中部平原地区66.7%场户为圈养。养羊场户对布病防控的知晓率平均为84.1%。被调查养羊场户中,96.9%知晓布病可以预防,但仅59.9%认为布病早期可以治愈,45.8%认为目前布病流行较严峻,82.7%表示羊患布病会带来很大损失,90%以上表示有能力实施布病预防措施。不同市州的知信行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白城、松原、四平和延边4个地区的养羊场户认知水平低于平均值。59.7%的养羊场户表示最常用移动视频软件获取疫病防控相关信息。结果表明,吉林省养羊场户对布病防控较为重视,对人布病和羊布病的传播途径认知较好,有能力也有较高的意愿来预防羊布病,但对布病治疗、流行形势及感染风险等缺乏足够认知。建议针对薄弱环节和认知盲区,优化宣传内容和方式,加大布病防控宣传教育力度,以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人畜间布病传播扩散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知信行 养羊户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畜间弓形虫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
16
作者 刘平 刘俐君 +7 位作者 唐斌 孙向东 赵达卓 徐全刚 刘晓雷 王圆圆 刘明远 王幼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为了解我国人畜间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检索整理已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对相关感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人间弓形虫感染率为0.72%~2...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为了解我国人畜间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检索整理已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对相关感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人间弓形虫感染率为0.72%~23.41%。猪群感染率为29.4%,远高于鸡(13.4%)、牛(10.1%)和绵羊(8.5%)等畜禽,也高于犬猫伴侣动物的感染率(11.0%~20.0%)。除猪群外,畜间弓形虫感染率随年份呈降低趋势;西南地区感染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北地区,东北地区最低。结果表明:弓形虫病在我国人群、畜禽及伴侣动物中普遍存在,并呈现一定的空间和群间分布特征,其流行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今后应加强畜间弓形虫病监测,以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保障畜牧业稳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感染率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毒素rCCK_(96-104)PE38靶向结肠癌生物特性研究
17
作者 张嵩 柳溪林 +4 位作者 李萌 常江 高世奇 胡盼 柳增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旨在原核表达并纯化新型重组毒素rCCK_(96-104)PE38,验证其对结肠癌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使用基因扩增技术将反向编译的胆囊收缩素CCK_(96-104)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融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利用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通过结肠癌细... 旨在原核表达并纯化新型重组毒素rCCK_(96-104)PE38,验证其对结肠癌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使用基因扩增技术将反向编译的胆囊收缩素CCK_(96-104)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融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利用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通过结肠癌细胞体外杀伤实验以及结肠癌裸鼠模型的治疗验证rCCK_(96-104)PE38的抗肿瘤能力。结果显示,扩增出的rCCK_(96-104)PE38序列正确,成功利用pET-28a原核表达系统实现了活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够在体外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裸鼠模型体内的肿瘤生长。成功制备高纯度、无标签的rCCK_(96-104)PE38重组免疫毒素,体内、体外实验证实其具有抑制结肠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毒素 结肠癌 胆囊收缩素 绿脓杆菌外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培养基用于提高犬瘟热病毒在细胞上的效价研究
18
作者 王光明 张茂林 +2 位作者 关振宏 杨盛华 张俊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638-8638,8641,共2页
[目的]探讨高滴度制备犬瘟热病毒(CDV)的方法,对于提高该疫苗的保护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用FK81细胞,分别应用MEM和混合培养基(MEM和DMEM按9∶1的混合物)进行细胞培养和CDV接种,然后对2种培养基下的总细胞数、CDV的半数细胞感染量(T... [目的]探讨高滴度制备犬瘟热病毒(CDV)的方法,对于提高该疫苗的保护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用FK81细胞,分别应用MEM和混合培养基(MEM和DMEM按9∶1的混合物)进行细胞培养和CDV接种,然后对2种培养基下的总细胞数、CDV的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及电镜下病毒粒子的形态等进行了比较。[结果]混合培养基在总细胞数、TCID50及病毒粒子的形态方面均优于MEM培养基。同时还发现,在测定CDV的TCID50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较细胞病变(CPE)法更灵敏。[结论]试验所建立的CDV增殖方法,可望用于犬瘟热疫苗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混合培养基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复苏促进因子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丛立新 马玉杰 +1 位作者 梁俊超 周会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67,共3页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所引起.结核分枝杆菌除了可以感染人以外,还能够引起25种禽类和50多种哺乳动物发病,这其中感染力较强的是人结核分枝杆菌、家禽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它们主要引起人结核病、禽...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所引起.结核分枝杆菌除了可以感染人以外,还能够引起25种禽类和50多种哺乳动物发病,这其中感染力较强的是人结核分枝杆菌、家禽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它们主要引起人结核病、禽结核病和牛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促进因子 休眠 牛结核病 人畜共患病 牛分枝杆菌 哺乳动物 禽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段芙春 任洪林 +6 位作者 胡盼 李岩松 柳溪林 王菡 刘蒙迪 李浩菘 卢士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7-122,140,共7页
通过研究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EPF-B6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及凋亡的影响,探讨EPF单抗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等6种常见肿瘤细胞中EPF基因及细胞培养液中EPF蛋白表达;CCK8、细胞划痕... 通过研究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EPF-B6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及凋亡的影响,探讨EPF单抗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等6种常见肿瘤细胞中EPF基因及细胞培养液中EPF蛋白表达;CCK8、细胞划痕、平板克隆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EPF-B6单抗对HeLa细胞增殖、迁移与群体依赖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与周期。结果表明,常见肿瘤细胞中均存在EPF基因,宫颈癌HeLa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与人卵巢癌A2780细胞培养液中有EPF蛋白的表达;EPF-B6单抗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克隆形成能力,呈现浓度依赖性(P<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EPF-B6单抗将HeLa细胞的DNA复制进程阻滞在G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因子 单克隆抗体 宫颈癌 HELA细胞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