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 被引量:94
1
作者 任洪林 卢士英 +2 位作者 周玉 李兆辉 柳增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143,共5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作者综述了布病的研究现状及其流行趋势,...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作者综述了布病的研究现状及其流行趋势,初步探讨布病综合防控面临的主要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生物学特性 疫苗与诊断 分子生物学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汞、铅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兆辉 王光明 +2 位作者 徐云明 柳增善 任洪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3,共5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重金属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特别是重金属镉、汞、铅。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镉、汞、铅污染...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重金属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特别是重金属镉、汞、铅。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镉、汞、铅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构建高效吸附重金属的基因工程菌,在微生物修复方面应用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微生物修复 细胞表面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洪林 柳增善 王克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8,共11页
鲍是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疾病给养鲍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报道较少,而这些功能分子对揭示鲍的免疫机制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以期... 鲍是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疾病给养鲍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报道较少,而这些功能分子对揭示鲍的免疫机制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鲍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制 抗氧化 抗感染 免疫相关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在乳品酵母菌数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江 李畅 +7 位作者 赵柯 关玉婷 孟宪梅 胡盼 孙宇 宿甲子 李岩松 柳增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6,共4页
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酵母菌污染是引起乳品胀袋、变质的主要原因。快速、有效地检测乳品中酵母菌数是预防和控制乳品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目前,乳品中酵母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学方法、... 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酵母菌污染是引起乳品胀袋、变质的主要原因。快速、有效地检测乳品中酵母菌数是预防和控制乳品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目前,乳品中酵母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学方法、仪器分析、代谢分析、免疫学检测和分子诊断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鉴定速度快、结果可靠、检测灵敏等优势,是乳品中酵母菌检测最重要的技术方法。本文对近年来酵母菌检测的分子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检测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乳品 酵母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兰 彭帅 +4 位作者 沈克飞 丁玉春 张凤鸣 尹继刚 陈启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病 感染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 细胞表面 隐性感染 动物体内 病原体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GST、Sj23及GST-Sj23 RNA颗粒抗原的制备及表达研究
6
作者 姜宁 尹继刚 +2 位作者 王心蕊 张嘉保 陈启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9-433,共5页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自杀性RNA颗粒抗原,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以期探讨新型抗原的研制方法,为制备抗血吸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编码日本血吸虫主要抗原GST、Sj23及编码两种抗原的嵌合基因(GST-Sj23)分别克隆到自杀性RNA疫苗载体S...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自杀性RNA颗粒抗原,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以期探讨新型抗原的研制方法,为制备抗血吸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编码日本血吸虫主要抗原GST、Sj23及编码两种抗原的嵌合基因(GST-Sj23)分别克隆到自杀性RNA疫苗载体SFV3.spider内,以体外转录法制备编码上述三种抗原的mRNA。同法合成编码SFV病毒表膜蛋白质(S蛋白质和C蛋白质)的mRNA,然后将编码上述三种抗原的mRNA分别与编码病毒膜蛋白质的mRNA混合,以电穿孔法导入BHK21细胞,制备含有日本血吸虫GST、Sj23抗原及GST-Sj23嵌合体抗原mRNA的假病毒颗粒。最后,对制备出的假病毒颗粒进行真核细胞感染实验,以间接免疫荧光法验证上述抗原的真核表达情况。结果三种RNA颗粒对BHK21细胞均具有很好的感染性,所编码的蛋白质在BHK21细胞内鉴定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RNA颗粒抗原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培养基用于提高犬瘟热病毒在细胞上的效价研究
7
作者 王光明 张茂林 +2 位作者 关振宏 杨盛华 张俊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638-8638,8641,共2页
[目的]探讨高滴度制备犬瘟热病毒(CDV)的方法,对于提高该疫苗的保护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用FK81细胞,分别应用MEM和混合培养基(MEM和DMEM按9∶1的混合物)进行细胞培养和CDV接种,然后对2种培养基下的总细胞数、CDV的半数细胞感染量(T... [目的]探讨高滴度制备犬瘟热病毒(CDV)的方法,对于提高该疫苗的保护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用FK81细胞,分别应用MEM和混合培养基(MEM和DMEM按9∶1的混合物)进行细胞培养和CDV接种,然后对2种培养基下的总细胞数、CDV的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及电镜下病毒粒子的形态等进行了比较。[结果]混合培养基在总细胞数、TCID50及病毒粒子的形态方面均优于MEM培养基。同时还发现,在测定CDV的TCID50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较细胞病变(CPE)法更灵敏。[结论]试验所建立的CDV增殖方法,可望用于犬瘟热疫苗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混合培养基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致神经功能异常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单晶辉 关振宏 +1 位作者 段铭 张茂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69,共4页
狂犬病是一种以神经系统感染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危害大,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狂犬病病毒(RV)G蛋白与神经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决定其嗜神经特性,其他RV结构蛋白对RV感染具有保护和调节作用;机体感染RV后... 狂犬病是一种以神经系统感染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危害大,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狂犬病病毒(RV)G蛋白与神经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决定其嗜神经特性,其他RV结构蛋白对RV感染具有保护和调节作用;机体感染RV后神经元结构和机体内与功能相关的部分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而且RV在神经核的分布可能影响神经通路的正常功能,推断这些变化可能是出现神经症状和造成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论文综述了RV感染导致神经功能异常的研究近况,以期为阐明RV致神经功能异常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神经功能异常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疫苗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启军 尹继刚 +2 位作者 胡哲 姜宁 肖月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4-938,941,共6页
关键词 基因工程疫苗 人兽共患病 动物疫苗 畜牧业 传染病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A法与二倍稀释法测定齐墩果酸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范利 于录 +2 位作者 葛发 金晶 王全凯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25,共4页
为筛选有开发价值的抗结核中草药,通过儿拉姆兰微板分析法(MABA)与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齐墩果酸对结核分支杆菌H37Rv(ATCC 27294)和H37Ra(ATCC 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噻唑蓝... 为筛选有开发价值的抗结核中草药,通过儿拉姆兰微板分析法(MABA)与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齐墩果酸对结核分支杆菌H37Rv(ATCC 27294)和H37Ra(ATCC 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噻唑蓝(MTT)法进行了齐墩果酸对Balb/c小鼠的脾细胞和肝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对这两种结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6μg/mL,对Balb/c小鼠的脾细胞和肝细胞均无毒性。MABA法与试管法相比较,完全符合率为90%(9/1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为齐墩果酸作为抗结核菌药物的开发及其抗菌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结核分支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活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lamar Blue法与试管法测定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全民 于录 +3 位作者 邓旭明 王春雨 曾凡丽 王全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3,共3页
选取传统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通过2种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MABA(Microdilution Alamar Blue Assay)分析与试管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同... 选取传统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通过2种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MABA(Microdilution Alamar Blue Assay)分析与试管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还测定了9种阳性抗结核药物对这两种结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α-倒捻子素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μg/mL,而8-甲氧基补骨脂素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28μg/mL。Alamar B1ue法与试管法相比较,完全符合率是90%(9/1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Mamar B1ue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MIC的方法。本研究为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抗分枝杆菌机制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8-甲氧基补骨脂素 结核分枝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冰核蛋白的狂犬病毒糖蛋白细菌表面展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恒 刘娟 +6 位作者 李慧萍 王学林 孙树民 张茂林 高丽芳 徐德启 刘明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1-54,共4页
为验证冰核蛋白表面展示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将编码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糖蛋白G基因片段融合到丁香假单胞菌冰核蛋白截断的N端,构建表面展示载体pET28a-INP-RVG。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后16℃低温诱导表达,... 为验证冰核蛋白表面展示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将编码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糖蛋白G基因片段融合到丁香假单胞菌冰核蛋白截断的N端,构建表面展示载体pET28a-INP-RVG。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后16℃低温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在约78 ku和56 ku处有明细的蛋白带出现,大小与理论值相符。完整细胞ELISA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表面成功展示。为进一步研制基于沙门菌的多抗原表位展示性重组疫苗、新型狂犬病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蛋白 表面展示 狂犬病毒 大肠埃希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毒素大田软海绵酸完全抗原的制备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士英 周玉 +5 位作者 任洪林 霍方珍 潘风光 柳增善 于师宇 于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49,54,共5页
为了建立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活泼酯法将OA分子中的羧基与载体蛋白上的氨基偶联,人工制备OA的免疫抗原(OA-IgG)和检测抗原(OA-BSA),经电泳、动物实验及ELISA法进行了鉴定,完全抗原的偶联成功,为利用杂... 为了建立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活泼酯法将OA分子中的羧基与载体蛋白上的氨基偶联,人工制备OA的免疫抗原(OA-IgG)和检测抗原(OA-BSA),经电泳、动物实验及ELISA法进行了鉴定,完全抗原的偶联成功,为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OA的单克隆抗体和海产品OA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 活泼酯法 抗原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小玲 陈根元 +4 位作者 唐斌 王学林 邓洪宽 刘明远 吴秀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5,共3页
采集吉林省白城地区镇赉县周边6个鱼塘的各种鱼类,用直接压片镜检法和人工消化法分别对采集回来的麦穗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感染率最高、感染强度最大的鱼塘是四方坨六分场。随即对四方坨六分场鱼塘中各种... 采集吉林省白城地区镇赉县周边6个鱼塘的各种鱼类,用直接压片镜检法和人工消化法分别对采集回来的麦穗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感染率最高、感染强度最大的鱼塘是四方坨六分场。随即对四方坨六分场鱼塘中各种鱼类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也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率最高的是麦穗鱼、银飘鱼、尖头鱥,均为100%;其次是细鳞鱼,为80%;其他种类的鱼虾均未检测到有华支睾吸虫囊蚴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虾 华支睾吸虫 囊蚴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旋毛虫肌幼虫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秀萍 赫荣华 +8 位作者 高丽芳 付宝权 王学林 R. Blaga 邓洪宽 于申业 P. Boireau 王峰 刘明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获取伪旋毛虫(Trichinella pseudospiralis)肌幼虫时期抗原性基因。方法利用λZAP载体构建伪旋毛虫肌幼虫cDNA表达文库;以感染伪旋毛虫60天后的猪血清为抗体探针,对伪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筛选出的强反应原性克隆... 目的获取伪旋毛虫(Trichinella pseudospiralis)肌幼虫时期抗原性基因。方法利用λZAP载体构建伪旋毛虫肌幼虫cDNA表达文库;以感染伪旋毛虫60天后的猪血清为抗体探针,对伪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筛选出的强反应原性克隆进行测序,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构建的伪旋毛虫cDNA表达文库的库容量为0.55×106pfu,重组率为95.6%,扩增后文库滴度为1.2×1010pfu/mL。从2.0×105个重组噬菌体筛选获得阳性克隆27个。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27个阳性克隆共编码7种cDNA分子,其编码的类似蛋白分别为伪旋毛虫Tp21kDa蛋白、伪旋毛虫Tp28kDa蛋白、蛋白酶体激活因子亚单位(Proteasome activator subunit)类蛋白、Nudix水解酶(Nudix hydrolyase)类蛋白、凝集因子(Condensin)类蛋白、尿嘧啶糖基化酶(uracil glycosylase)类蛋白和一个未知蛋白。结论获得两个反应原性较强且高拷贝的抗原基因,其分别编码Tp21kDa蛋白及蛋白酶体激活因子亚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旋毛虫 肌幼虫 CDNA表达文库 构建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态弧菌OmpK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研东 李菲 +5 位作者 卢士英 任洪林 周玉 朱元银 宫彬彬 柳增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克隆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OmpK(outer membrane protein K)基因并进行相关序列的分析。根据已发表的拟态弧菌Omp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拟态弧菌CGMCC 1.1969标准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801bp片段并测序,序列已提交... 克隆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OmpK(outer membrane protein K)基因并进行相关序列的分析。根据已发表的拟态弧菌Omp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拟态弧菌CGMCC 1.1969标准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801bp片段并测序,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GenBank登录号为FJ462707)。拟态弧菌OmpK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河弧菌OmpK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78%。该基因编码1个含26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预测分子质量为29.6 ku。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该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后的OmpK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8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弧菌 OmpK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慧萍 毕文岩 +4 位作者 郭恒 刘娟 王学林 孙树民 刘明远 《中国奶牛》 2011年第8期62-64,共3页
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但是由于用药不当等原因,其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触发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肝功能异常。本试验基于5μg/kg的检验限建立牛肉中的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 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但是由于用药不当等原因,其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触发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肝功能异常。本试验基于5μg/kg的检验限建立牛肉中的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中残留的阿苯达唑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经乙醚提取,乙腈和己烷萃取,由高效液相色谱(配紫外检测器)测定得到阿苯达唑及其亚砜与砜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1.8%~88.6%、78.1%~85.6%和83.1%~91.9%,变异系数分别为2.8%~9.2%、0.9%~4.9%和1.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砜 阿苯达唑亚砜 HPLC 药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腹园蛛大壶状腺丝蛋白-1基因部分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18
作者 任洪林 张文惠 +3 位作者 潘风光 卢士英 柳增善 张俊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大腹园蛛大壶状腺表达拖丝蛋白新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蛛丝蛋白基因以及人工表达蛛丝蛋白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利用"通用方法"即反转录—置换法构建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大壶状腺(Major ampullate gland)cDNA文库,... 大腹园蛛大壶状腺表达拖丝蛋白新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蛛丝蛋白基因以及人工表达蛛丝蛋白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利用"通用方法"即反转录—置换法构建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大壶状腺(Major ampullate gland)cDNA文库,并筛选出具有典型重复结构的大腹园蛛大壶状腺丝蛋白-1部分cDNA序列AvMaSp1(GenBank登录号:AY177203)。该部分序列大小为1408bp,编码区为1288bp,编码氨基酸429个,预测分子量为34.07kDa,典型的重复结构为(GA)nAm(GA)N,与十字园蛛(Araneus diadematus)丝蛋白基因ADF-1(GenBank登录号:ADU47853)同源关系最近,一致性为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腹园蛛 大壶状腺 蜘蛛丝 拖丝 蛛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起源、进化及其宿主的感染来源与途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郝璐 吴秀萍 刘明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93,共5页
毛形属在距今27500万年前从毛形科中正式分化出来,各旋毛虫种间的遗传差异形成于距今的1500万~2000万年间。对亚洲和欧洲的共110个Trichinella spiralis地理隔离株的线粒体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欧洲地理株间仅存1个碱基差异,具有高度... 毛形属在距今27500万年前从毛形科中正式分化出来,各旋毛虫种间的遗传差异形成于距今的1500万~2000万年间。对亚洲和欧洲的共110个Trichinella spiralis地理隔离株的线粒体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欧洲地理株间仅存1个碱基差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亚洲地理株间则具有8个碱基差异,存在明显的种内差异。依据线粒体累积变异速率计算,T.spiralis由亚洲传播至欧洲的时期大约在6000年~16000年以前。不同种旋毛虫对动物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异嗜性,而宿主感染旋毛虫的途径则主要来源于水平传播,即食用感染有虫体的肉类;机械性传播,即经粪便、土壤、废水、食腐性昆虫的机械性传播;垂直传播,目前在人类、豚鼠中有检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进化 来源 感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朊蛋白核心片段的基因克隆与高效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东 卢士英 +7 位作者 李岩松 李兆辉 王光明 张媛媛 周玉 宋杰 柳增善 任洪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0,共3页
本试验根据梅花鹿朊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的方法从梅花鹿基因组DNA中扩增朊病毒蛋白酶抵抗区域PrPres,将该片段分别与表达载体pET-Trx和pET-His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Trx-PrPres和pET-His-PrPres。分别将两个重组表达载体转... 本试验根据梅花鹿朊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的方法从梅花鹿基因组DNA中扩增朊病毒蛋白酶抵抗区域PrPres,将该片段分别与表达载体pET-Trx和pET-His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Trx-PrPres和pET-His-PrPres。分别将两个重组表达载体转入E.coli BL21(DE3)plys宿主菌中,37℃诱导4h,经SDS-PAGE分析,Trx-PrPres和His-PrPres表达量分别为38.2%和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朊蛋白 朊病毒 蛋白酶抗性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