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激光倍频系统的逆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江 杨毅松 谢安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8,共2页
在考虑光场的近轴衍射、走离效应和晶体吸收等因素的情况下,采用逐次逼近迭代法,对任意空间分布的高功率激光通过Ⅰ类匹配的KDP晶体倍频的逆问题〔1〕,即给定倍频光和KDP倍频晶体参数,求基频光的空间分布,作了详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 在考虑光场的近轴衍射、走离效应和晶体吸收等因素的情况下,采用逐次逼近迭代法,对任意空间分布的高功率激光通过Ⅰ类匹配的KDP晶体倍频的逆问题〔1〕,即给定倍频光和KDP倍频晶体参数,求基频光的空间分布,作了详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频 逐次逼近迭代法 空间分布 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化实时测温系统波长带宽的优化设计
2
作者 王林 谢安东 施德恒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6-659,共4页
基于Kirchoff定律,利用InGaAs/I半导体激光器及钽酸锂热释电探测器设计了一种实用化的实时测温系统.在着重讨论系统的测温不确定度(抗反射辐射光干扰的能力)及温度分辨力的基础上,对其工作波长的带宽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表明,采用优化... 基于Kirchoff定律,利用InGaAs/I半导体激光器及钽酸锂热释电探测器设计了一种实用化的实时测温系统.在着重讨论系统的测温不确定度(抗反射辐射光干扰的能力)及温度分辨力的基础上,对其工作波长的带宽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表明,采用优化设计的波长带宽之后,在测温范围400~1200℃内,测温不确定度及系统的温度分辨力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温不确定度 温度分辨力 半导体激光器 热释电探测器 辐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测温系统波长带宽的优化设计
3
作者 谢安东 施德恒 王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2,共3页
本文在着重讨论系统的测温不确定度及温度分辨力的基础上 ,对其工作波长的带宽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表明 ,采用优化设计的波长带宽之后 ,在测温范围 40 0~ 12 0 0℃内 ,测温不确定度及系统的温度分辨力均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 带宽 工作波长 温度分辨力 测温系统 实时 正确性 设计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分子X^1∑_g^+,A^1∑_u^+和B^1∏_u态的势能函数 被引量:12
4
作者 施德恒 谢安东 +2 位作者 朱遵略 高涛 王红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2-626,共5页
使用SAC/SAC-CI方法,利用D95、D95(d)、6-311g以及6-311g(d)等基组,对Li2分子的基态(X1∑g+)、第一激发态(A1∑u+)及第二激发态(B1∏u)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对四个基组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了D95(d)基组为四个基... 使用SAC/SAC-CI方法,利用D95、D95(d)、6-311g以及6-311g(d)等基组,对Li2分子的基态(X1∑g+)、第一激发态(A1∑u+)及第二激发态(B1∏u)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对四个基组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了D95(d)基组为四个基组中的最优基组的结论;使用D95(d)基组,利用SAC的GSUM(Group Sum of Operators)方法对基态(X1∑g+)、SAC-CI的GSUM方法对激发态(A1∑u+和B1∏u)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电子态的完整势能函数;从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基态(X1∑g+)、第一激发态(A1∑u+)和第二激发态(B1∏u)相对应的光谱常数(Be,αe,ωe和ωexe),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其中,基态、第一激发态与实验数据吻合得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 分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Li2激发态 MURRELL-SORBIE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的X^1Σ^+,A^1Π和B^1Σ^+态的势能函数 被引量:7
5
作者 罗文浪 毛金文 +2 位作者 伍冬兰 周玲玲 谢安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1,共5页
使用SAC/SAC-CI和D95++、6-311++g及D95(d)等基组,分别对AlF的基态X1Σ+、第一简并激发态A1Π和第二激发态B1Σ+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对所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D95(d)基组为最优基组;运用D95(d)基组和SAC方法对基态X1... 使用SAC/SAC-CI和D95++、6-311++g及D95(d)等基组,分别对AlF的基态X1Σ+、第一简并激发态A1Π和第二激发态B1Σ+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对所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D95(d)基组为最优基组;运用D95(d)基组和SAC方法对基态X1Σ+,SAC-CI方法对激发态A1Π和B1Σ+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电子态的势能函数解析式,由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X1Σ+、A1Π和B1Σ+态相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激发态 Murzell—Sorbie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不同激光脉宽下的高次谐波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晓光 颜根英 +2 位作者 万慧军 阮文 谢安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3-966,共4页
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强激光脉冲宽度下高次谐波的产生.我们发现对于激光场强度不高,不能有效电离初态的激光场,长脉冲宽度可以更有效产生高次谐波;而对于高场强的激光场,由于它能够在几个光学周期之内把原子的初态全部电离,所以短... 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强激光脉冲宽度下高次谐波的产生.我们发现对于激光场强度不高,不能有效电离初态的激光场,长脉冲宽度可以更有效产生高次谐波;而对于高场强的激光场,由于它能够在几个光学周期之内把原子的初态全部电离,所以短脉冲的激光场能够更有效产生高次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场 高次谐波 数值计算 脉冲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为1/2粒子在消相干量子场作用下的绝热和非绝热几何相位 被引量:4
7
作者 易学华 阮文 +1 位作者 余晓光 付风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8-633,共6页
量子计算来源于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特性,但是这两个性质都很脆弱和易于出错,很容易被称为消相干的过程破坏掉,因此如何克服消相干的影响已成为实现量子计算机的一个关键,利用非跃迁轨迹和Berry以及AA几何相位公式,计算了在绝热和非绝... 量子计算来源于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特性,但是这两个性质都很脆弱和易于出错,很容易被称为消相干的过程破坏掉,因此如何克服消相干的影响已成为实现量子计算机的一个关键,利用非跃迁轨迹和Berry以及AA几何相位公式,计算了在绝热和非绝热情况下,分别由单模和双模消相干量子场所产生的自旋为1/2系统的几何相位。利用量子跃迁方法,当考虑绝热和非绝热演化时,发现对于非跃迁轨道,其相位修正值是不同的。最后我们从基本原理和量子计算的观点讨论了其结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绝热与非绝热几何相位 非跃迁轨道 消相干量子场 自旋1/2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观RLC电路的量子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阮文 谢安东 +2 位作者 易学华 伍冬兰 刘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9-733,共5页
将介观电容器看作介观隧道结,对介观RLC电路作了相应的量子力学处理.研究了介观RLC电路系统的量子态演化.研究表明:考虑介观电容耦合效应的影响,介观RLC电路系统将由初始的Fock态演化到压缩Fock态,并讨论了电荷及磁通在压缩Fock态下的... 将介观电容器看作介观隧道结,对介观RLC电路作了相应的量子力学处理.研究了介观RLC电路系统的量子态演化.研究表明:考虑介观电容耦合效应的影响,介观RLC电路系统将由初始的Fock态演化到压缩Fock态,并讨论了电荷及磁通在压缩Fock态下的量子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介观RLC电路 电容耦合能 压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分子结构和发光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秋云 谢安东 朱正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5-1070,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B3P86/6-311g**)方法研究了偶极电场作用下ZnO、ZnO+1和ZnO-1的几何结构、能级分布和激发态特性,得到了ZnO分子的Murrell-Sorbie解析势能函数及其相关光谱常数.计算结果表明,随偶极电场的增加,ZnO、ZnO+1和ZnO-1的轨道能... 采用密度泛函(B3P86/6-311g**)方法研究了偶极电场作用下ZnO、ZnO+1和ZnO-1的几何结构、能级分布和激发态特性,得到了ZnO分子的Murrell-Sorbie解析势能函数及其相关光谱常数.计算结果表明,随偶极电场的增加,ZnO、ZnO+1和ZnO-1的轨道能隙减少,适当强度外电场作用下ZnO分子的激发能和紫外吸收光波波长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说明ZnO分子具有紫外受激发射的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能级结构 激发态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位相畸变对三倍频光聚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毅松 谢安东 +1 位作者 王江 张彬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文采用均方根梯度描述低频位相噪声,建立了合理的低频位相畸变模型,以Ⅰ/Ⅱ类角度失谐KDP晶体的高强度三次谐波转换为例,详细的研究了低频位相畸变对三倍频光聚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倍频光的焦斑半径随着基频光低频位相畸变... 本文采用均方根梯度描述低频位相噪声,建立了合理的低频位相畸变模型,以Ⅰ/Ⅱ类角度失谐KDP晶体的高强度三次谐波转换为例,详细的研究了低频位相畸变对三倍频光聚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倍频光的焦斑半径随着基频光低频位相畸变的均方根梯度增大而明显增大,并且在均方根梯度较大时与基频光的焦斑半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谐波转换 低频位相畸变 均方根梯度 焦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态叠加MSCS光场中广义磁场的等幂4m次和压缩
11
作者 万慧军 颜根英 +1 位作者 伍冬兰 阮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7-541,共5页
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由多模真空态、多模复共轭相干态、多模复共轭虚相干态以及后两者的相反态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一种五态叠加多模薛定谔猫态光场|Ψ(5)>q中广义磁场分量的等幂次高次和压缩特性.结果发现:态|Ψ(5)>q是一... 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由多模真空态、多模复共轭相干态、多模复共轭虚相干态以及后两者的相反态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一种五态叠加多模薛定谔猫态光场|Ψ(5)>q中广义磁场分量的等幂次高次和压缩特性.结果发现:态|Ψ(5)>q是一种典型的五态叠加多模非经典光场;在一定条件下,态|Ψ(5)>q的广义磁场分量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广义非线性等幂4m次和压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态叠加 多模非经典光场 广义磁场分量 等幂4m次和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极电场作用下β-ZnS分子结构和发光特性
12
作者 谢安东 朱正和 +1 位作者 王秋云 马美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3-58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B3P86/6-311g**)方法研究了偶极电场作用下β-ZnS发光影响,发现β-ZnS最高占据轨道(KSHOMO)与最低占据轨道(KSLUMO)能隙是1.973 9-1.467 6 eV,而采用HFSCF方法能隙大于7.789 2 eV。适当强度外电场作用下β-ZnS分子的受激... 采用密度泛函(B3P86/6-311g**)方法研究了偶极电场作用下β-ZnS发光影响,发现β-ZnS最高占据轨道(KSHOMO)与最低占据轨道(KSLUMO)能隙是1.973 9-1.467 6 eV,而采用HFSCF方法能隙大于7.789 2 eV。适当强度外电场作用下β-ZnS分子的受激发射波长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β-ZnS分子具有受激发射的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 能级结构 激发态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室中“胚胎”气泡成长为可见气泡的模型建立及初步的理论计算
13
作者 叶子飘 盛祥东 戴长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1-416,共6页
建立了气泡室中“胚胎”气泡成长为可见气泡模型.初步计算表明,“胚胎”气泡在成长为可见气泡的过程中,它不仅要从其周围吸收热量,而且还有分子进入到它的里面.理论上可以合理解释能量相同的中子和质子入射到气泡室所产生的径迹上的气... 建立了气泡室中“胚胎”气泡成长为可见气泡模型.初步计算表明,“胚胎”气泡在成长为可见气泡的过程中,它不仅要从其周围吸收热量,而且还有分子进入到它的里面.理论上可以合理解释能量相同的中子和质子入射到气泡室所产生的径迹上的气泡半径是不同的,中子在气泡室中产生的径迹细长,而质子在气泡室中产生的径迹粗短;可以合理解释在同一径迹上某个区域内可以有半径大小相差不多的气泡存在;也可以合理解释电荷数较多的入射粒子较能量相同但电荷数不同的入射粒子,其在气泡室中径迹上气泡的半径要大;理论上预测入射粒子刚进入气泡室时,其径迹上有大气泡破裂现象发生.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物质可以提高气泡室的灵敏度和探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气泡 气泡室 过热液体 径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Berry相因子与相位教学
14
作者 易学华 余晓光 付凤兰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5,20,共5页
回顾了经典物理和量子力学中的相位问题,着重讨论了量子几何Berry相位及在量子力学中如何进行量子相位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 量子力学 BERRY相因子 量子Hall效应 相位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吸收型色散介质的光子晶体的腔极化激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根英 汪先明 +2 位作者 于天宝 石哲 廖清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5-670,共6页
对色散介质层采用洛仑兹振子模型,通过考虑色散介质层两边的边界条件,可以严格得到表征色散介质层的转移矩阵。通过改变介质层的不同参数,详细研究了含吸收型色散介质的对称光子晶体的腔极化激元。研究发现吸收型色散微腔和增益型色散... 对色散介质层采用洛仑兹振子模型,通过考虑色散介质层两边的边界条件,可以严格得到表征色散介质层的转移矩阵。通过改变介质层的不同参数,详细研究了含吸收型色散介质的对称光子晶体的腔极化激元。研究发现吸收型色散微腔和增益型色散微腔在简正模耦合,无定型展宽效应和失谐效应方面都可以表现出大致相似的性质,但其在透射强度和耦合模频率飘移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最后对同时含有吸收型色散介质层和Kerr非线性层的一维对称光子晶体的光双稳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形成双稳态所需的阈值入射光强比仅含Kerr非线性层的阈值入射光强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耦合 光学双稳态 转移矩阵 色散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