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辛烷磺酸诱导血脑屏障损伤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
作者 肖智勇 魏楚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全氟辛烷磺酸(PFOS)具有显著生物毒性,能够破坏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PFOS暴露可使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降解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进而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以及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PI3K/AKT、p38 MAPK、氧化应激和钙信号通路。... 全氟辛烷磺酸(PFOS)具有显著生物毒性,能够破坏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PFOS暴露可使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降解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进而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以及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PI3K/AKT、p38 MAPK、氧化应激和钙信号通路。血脑屏障的损伤可能引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而PFOS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脑屏障的功能,进而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本文旨在综述PFOS诱导血脑屏障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建议未来研究可聚焦于发展更精确的体内模型、利用更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更细致的分子机制、探讨PFOS与其他环境毒素的协同作用,以期为临床防治PFOS诱导的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血脑屏障 神经毒性 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4
2
作者 方木水 肖凤 +4 位作者 刘丹 肖智勇 胡检生 王琦 徐吉燕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6,共3页
基于价值哲学范畴的价值取向概念,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和临床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从解析现代医学目的、塑造医学人文品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个维度,论证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点,... 基于价值哲学范畴的价值取向概念,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和临床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从解析现代医学目的、塑造医学人文品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个维度,论证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点,认识医学活动主体、客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拓宽医学教育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建构医学教育主体、客体和医疗实践主体、客体的同轴目标,增加医学行为主体的软实力提升路径,化除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医方瑕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价值取向 医学目的 医学人文品格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模式下医患交流实践教学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蓉 贺长春 +3 位作者 贺咏宁 钟丹 黄宇清 胡晓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67-2469,共3页
医患交流是医学生未来医学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适应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文从医患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医患交流实践教学方法等探讨如何加强和提高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充分认识实践教学是实现医学生医... 医患交流是医学生未来医学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适应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文从医患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医患交流实践教学方法等探讨如何加强和提高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充分认识实践教学是实现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患交流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思想为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启思与导向 被引量:12
4
作者 伍吉云 魏楚蓉 钟敬亮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3,共2页
创新能力与哲学素养直接相关,创新思维是哲学素养的运用和拓展。目前,医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极大限制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一是受权威迷信的束缚,二是受传统思维框架的束缚。基于此现状,本研究探讨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采... 创新能力与哲学素养直接相关,创新思维是哲学素养的运用和拓展。目前,医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极大限制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一是受权威迷信的束缚,二是受传统思维框架的束缚。基于此现状,本研究探讨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体现了哲学思想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启思与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医学生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的两点意见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吉燕 方木水 曾俊权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3,共2页
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不能模糊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人文精神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临床医学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临床医学人文教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分离,临床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实现途径和评价体系... 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不能模糊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人文精神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临床医学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临床医学人文教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分离,临床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实现途径和评价体系的不确定性,使临床医学生难敌市场经济功利性的负面导引,医学模式的转换在教育层面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临床医学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化学成分及新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6
作者 杨亚军 周秋贵 +3 位作者 曾红 褚洪标 梁兆昌 李庆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71-1776,共6页
从化学成分和新报道的生物活性两个方面对3种车前草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今后研究和开发利用车前草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车前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松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文杰 罗辉 +1 位作者 邹林海 李冠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1-627,共7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雪松松针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使用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从雪松松针挥发油中鉴定了3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雪松松针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使用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从雪松松针挥发油中鉴定了3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10%,以烃类和醇类为主;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IC50分别为0.30、0.22及0.96μg·mL^(-1),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可见,雪松松针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有应用价值的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超微粉体和普通粉体的粉体学性质及药效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梁生林 褚洪标 +3 位作者 张燕军 张洋萍 肖琳 汪小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59-2464,共6页
目的比较厚朴超微粉体与普通粉体的粉体学性质及药效。方法考察厚朴超微粉体与普通粉体的粒径大小、细胞破壁率、形貌结构、红外等粉体学特征以及药效,研究不同粒径对两者粉体学性质及药效的影响。结果在选定的四个粒度中,42 Hz下超微... 目的比较厚朴超微粉体与普通粉体的粉体学性质及药效。方法考察厚朴超微粉体与普通粉体的粒径大小、细胞破壁率、形貌结构、红外等粉体学特征以及药效,研究不同粒径对两者粉体学性质及药效的影响。结果在选定的四个粒度中,42 Hz下超微粉体的破壁率最高,并且其促胃肠动力、抗炎、镇咳等药理活性均显著优于普通粉体。结论厚朴经适度微粉化后,其活性成分的结构不发生改变,但细胞破壁率提高,药理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超微粉体 普通粉体 粉体学性质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大黄素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明华 李升 +1 位作者 肖健平 林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大黄素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龈下刮治组(对照组)和大黄素+龈下刮治组(实验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牙周指数、龈沟液量及龈沟液IL-1β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牙... 目的:评价中药大黄素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龈下刮治组(对照组)和大黄素+龈下刮治组(实验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牙周指数、龈沟液量及龈沟液IL-1β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牙周指数、龈沟液量和龈沟液IL-1β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实验组治疗后龈沟液IL-1β浓度明显降低,其抑制率为74.82%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大黄素临床治疗牙周炎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大黄素 牙周炎 龈沟液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总三萜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亚军 李庆耀 +5 位作者 梁生林 孙朝越 刘兵 张杰 王磊 崔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车前草总三萜(TT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连续7 d灌胃给予TTP,再用CC1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脂质过... 目的研究车前草总三萜(TT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连续7 d灌胃给予TTP,再用CC1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有量,光镜下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车前草总三萜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肝损伤小鼠ALT和AST水平,提高肝SOD活性,能降低MDA量;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结论 TTP对CC1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总三萜 急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雅玲 李升 杨明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14-417,共4页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和免疫抑制剂等某些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具有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下面就药物性牙龈增生在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失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程序性细胞死...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和免疫抑制剂等某些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具有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下面就药物性牙龈增生在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失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程序性细胞死亡以及上皮下炎症浸润机制上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牙龈增生 胶原 程序性细胞死亡 炎症 硝苯地平 苯妥英钠 环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锦草提取物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生林 李庆耀 +2 位作者 钟卫华 颜峰光 李正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大、小剂量的地锦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大剂量地锦草醇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 目的探讨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大、小剂量的地锦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大剂量地锦草醇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剂量地锦草水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小剂量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地锦草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水提物和醇提物 灌胃 镇痛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IL-1β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ERK通路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丹 毛炜 +2 位作者 杨霓芝 赵代鑫 刘明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IL-1β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ERK通路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延缓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培养,采用...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IL-1β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ERK通路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延缓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黄芪、三七药物血清,分别用IL-1β(终浓度1μg/L)刺激系膜细胞5、15、30min后,Western印迹法测定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的表达。分别加入10%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10%黄芪药物血清、10%三七药物血清以及特异性络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10μg/mL)预处理12h后,观察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IL-1β刺激下,ERK活化在5min时出现高峰,后逐渐减弱,genistein预处理12h后,ERK活化延迟到30min时才出现。通脉、黄芪含药血清预处理12h后均可使IL-1 beta刺激下ERK活化延迟到15min时出现,30min时增强,且峰值较前减弱。三七含药血清预处理12h后在3个观察时间点上(5min、15min、30min)均未出现磷酸化。通脉、黄芪、三七含药血清与genistein联合使用后在3个观察时间点上(5min、15min、30min)均未观察到ERK的磷酸化。结论: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黄芪、三七含药血清对ERK的磷酸化均有一定的阻断作用,与genistein合用可增强这一阻断作用。组间相比较结果显示三七组作用要优于黄芪组,提示在抑制ERK的磷酸化作用方面,活血类中药作用可能要优于益气类中药;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延缓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为抑制ERK抗体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通脉口服液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ERK 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振动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邓轩赓 陈建庭 +5 位作者 冯鹰 查丁胜 张亘瑷 黄曹 王建钧 金大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周。比较大鼠体重,腰椎、股骨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端肽)值。结果:实验开始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重均明显增加。各组股骨骨密度均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振动3、4组与正常对照组较去势对照组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骨转换标志物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去势SD大鼠腰椎骨密度,具有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复合振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万绍勇 胡万亮 +3 位作者 刘丹 王晓梅 张文宏 宋江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后的90例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康复措施的时间、方法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后的90例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康复措施的时间、方法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早期康复组于术后第1—7天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常规组患者于术后1个月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结果:早期康复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康复组术后第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高于第3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早期康复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11%,高于常规组的73.33%(P<0.05);早期康复组下肢肿胀率为6.67%、疼痛发生率为8.89%,分别低于常规组的24.44%、31.11%(P<0.05);早期康复组平均伸曲度数为108.5°±12.4°,高于常规组的99.1°±13.6°(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康复 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 下肢功能恢复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我国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性研究的文献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升 曾常爱 +1 位作者 陈彩芬 秦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55-156,159,共3页
目的:了解近20年国内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性研究的现状,以及能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逐篇检索9种综合性口腔医学类统计源期刊,记录所有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性研究,并分析其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C... 目的:了解近20年国内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性研究的现状,以及能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逐篇检索9种综合性口腔医学类统计源期刊,记录所有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性研究,并分析其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CCT)。结果:共纳入临床治疗性文献108篇,包括非临床治疗性研究文献46篇,对其中60篇RCT/CCT文献进行了分析。结论:我国近20年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性文献质量不够理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治疗 文献 评价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楚蓉 刘路宽 +6 位作者 田立兵 余艳贞 曾九江 白帅 毛慕华 文秀华 罗友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缺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皮层神经元在2%O2、5%CO2、93%N2、37℃培养箱培养24 h,建立细胞缺氧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应用CCK-8分析细胞活性;采用荧光探针DCFH-D...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缺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皮层神经元在2%O2、5%CO2、93%N2、37℃培养箱培养24 h,建立细胞缺氧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应用CCK-8分析细胞活性;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神经元活性氧(ROS)含量;用Rh123染色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采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分析神经元LDH释放率,反映神经元的损伤情况。结果:(1)缺氧引起神经元ROS含量和LDH释放率升高,NaHS预处理可抑制缺氧所致神经元ROS含量和LDH释放率的升高;(2)缺氧降低神经元MMP和细胞活性,NaHS和活性氧清除剂NAC预处理均显著抑制缺氧所致神经元MMP和细胞活性的降低。结论:缺氧增加神经元ROS含量,降低神经元MMP和细胞活性,而H2S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减轻缺氧所致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神经元损伤 硫化氢 活性氧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芳根 金丹 黎健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诊断治疗中的意义,以提高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5月,对25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术前进行常规X线平片(平片),CT平扫及三维CT检查。将CT扫描数据以二维灰度DICOM格式输入计...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诊断治疗中的意义,以提高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5月,对25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术前进行常规X线平片(平片),CT平扫及三维CT检查。将CT扫描数据以二维灰度DICOM格式输入计算机,应用Amira 4.1软件重建个性化虚拟骨折模型,将个性化三维构建模型与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折的分型上进行对照分析,以明确骨折的分型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对25例患者进行随访(8~35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5例肱骨近端骨折中,X线平片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型的为15例;CT平扫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型的为20例;三维CT可明确诊断及分型的为22例;个性化三维重建模型可明确诊断及分型的为25例。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个性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肱骨骨折普遍于6个月后愈合,依据constant-murley评分,临床评分为70~100分,平均为88分。结论术前利用CT数据源进行病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个性化三维构建,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出复杂骨折的全部细节,能找出骨折小碎块的来源,有助于确定骨折分型。术前行个性化骨折三维重建,可弥补CT平扫与三维CT检查之间成像的不足,更精确骨折的诊断分型,便于临床医生在术前选择适当、合理的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以提高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分型 三维重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麻疹孪生球菌致化脓性关节炎1例报告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芳根 袁芬连 +1 位作者 刘家开 龙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7-438,共2页
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常见,但受累关节出现麻疹孪生球菌所致的化脓性感染很少见。我们报道1例由麻疹孪生球菌导致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化脓性感染的病例。由于感染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延误诊断。延迟诊断和基础病直接影响了治... 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常见,但受累关节出现麻疹孪生球菌所致的化脓性感染很少见。我们报道1例由麻疹孪生球菌导致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化脓性感染的病例。由于感染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延误诊断。延迟诊断和基础病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值得我们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麻疹孪生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元益心汤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一民 颜程光 王俊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观察补元益心汤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86例,按患者入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补元益心汤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86例,按患者入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元益心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2.12±0.78)mmol/L vs.(2.57±0.82)mmol/L〕、总胆固醇(TC)〔(5.34±0.82)mmol/L vs.(7.12±0.9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6±0.53)mmol/L vs.(3.61±0.6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2±0.37)mmol/L vs.(1.33±0.32)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4.12±0.96)mPa.s vs.(5.34±1.05)mPa.s;低切:(10.83±1.97)mPa.svs.(12.93±2.14)mPa.s〕、血浆黏度〔(1.87±0.64)mPa.s vs.(2.21±0.75)mP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益心汤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 补元益心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