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红河州某县生猪屠宰场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分析
1
作者 袁保明 翟新国 +2 位作者 刘德强 李晓霄 金艳寿 《北方牧业》 2021年第22期26-27,共2页
沙门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当今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探究云南省红河州某县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情况,此次自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分别进行9次样品采集,每次采样大于100份不同的样本,共采集屠宰场样品1530份,总的样本中分离沙门菌... 沙门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当今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探究云南省红河州某县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情况,此次自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分别进行9次样品采集,每次采样大于100份不同的样本,共采集屠宰场样品1530份,总的样本中分离沙门菌272株,总检出率为17.8%。通过分离签定及耐药性试验得出屠宰环节不同,导致生猪胴体沙门菌的污染的影响也不同,通过不同环节菌株的分离签定是分析沙门菌在屠宰生产环节的动态变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场 沙门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伏露红 邵志鹏 +1 位作者 张子奇 高维全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54-58,共5页
为调研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类型,本研究对该公园植被资源与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将研究区域的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具体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针叶林、人工竹林和其他人工林,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海拔范围、群落盖度、群... 为调研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类型,本研究对该公园植被资源与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将研究区域的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具体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针叶林、人工竹林和其他人工林,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海拔范围、群落盖度、群落高度、最大胸径和优势种类等主要特点,研究各植被类型在此森林公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研究区域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其生境复杂多样,自然植被类型丰富,保存较完整,有5个植被类型、5个植被亚型以及10个群系,植被类型垂直带谱分布明显,水平规律变化界限和植被类型垂直分布不明显。本文对研究区域植被类型保护提出建议,为该公园植被研究及植被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调查研究 国家森林公园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陆栖脊椎动物调查分析
3
作者 邵志鹏 伏露红 +1 位作者 李文刚 高维全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79-83,共5页
为了解云南某国家森林公园陆栖脊椎动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已有数据和文献记载,对该区域陆栖脊椎动物名录进行整理、更新及分析,包括分类、保护级别、濒危等级、区系及分布型等。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陆栖脊椎动物一共有4个纲,2... 为了解云南某国家森林公园陆栖脊椎动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已有数据和文献记载,对该区域陆栖脊椎动物名录进行整理、更新及分析,包括分类、保护级别、濒危等级、区系及分布型等。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陆栖脊椎动物一共有4个纲,26个目,61个科,126个属,181种,其中,两栖纲1目4科7属9种,爬行纲3目5科12属15种,鸟纲13目33科79属118种,哺乳纲9目19科28属39种。在181种陆栖脊椎动物中,东洋种为110种(占60.77%),古北种为24种(占13.26%),广布种为47种(占25.97%)。通过对各类群进行分析发现,该地鸟类相对丰富,哺乳类次之,两栖类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栖脊椎动物 野外调查 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林键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21期102-103,共2页
牛养殖是畜牧养殖的常见类型,对拓宽农村创收渠道、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牛养殖过程中,如果引种工作不规范、饲养管理不到位、消毒防疫不及时等,极易导致牛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牛呼吸道疾病主要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 牛养殖是畜牧养殖的常见类型,对拓宽农村创收渠道、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牛养殖过程中,如果引种工作不规范、饲养管理不到位、消毒防疫不及时等,极易导致牛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牛呼吸道疾病主要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流涎流泪、眼鼻分泌物增多等为临床表现,具有高致死率、高发病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消毒防疫 牛养殖 牛呼吸道疾病 牛群 引种工作 畜牧养殖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种猪与地方猪、培育猪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研究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凤鸣 李瑞玺 +10 位作者 朱石安 杨俊 戈应华 赵江林 吴林健 王艳梅 刘钟声 周才松 孙林坤 张峰 张军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8期7-11,共5页
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地方猪和培育猪资源优势,挖掘种猪生产潜力。试验共设6个杂交组合,对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进行测定。其结果表明,较好的外本杂交组合模式应首先用巴克夏公猪与诺邓猪杂交、巴克夏公猪与昭通猪... 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地方猪和培育猪资源优势,挖掘种猪生产潜力。试验共设6个杂交组合,对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进行测定。其结果表明,较好的外本杂交组合模式应首先用巴克夏公猪与诺邓猪杂交、巴克夏公猪与昭通猪杂交制种,再用杜洛克外种公猪作终端父本与之杂交,生产杜巴诺邓杂和杜巴昭杂肥猪提供市场较为理想;较好的外培杂交组合模式应首先用约克夏或长白公猪与滇陆猪杂交制种,再用杜洛克外种公猪作终端父本与之杂交,生产杜约滇陆杂和杜长滇陆杂肥猪提供市场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 培育猪 外种猪 杂交组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热的诊断与防治
6
作者 杨建学 沈元春 +1 位作者 高春国 缪祥虎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第6期51-52,共2页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izootic fever virus)引起的牛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并且易感程度呈现年龄差异性。临床症状以突然高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流涎、后驱出现跛行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对于牛流行...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izootic fever virus)引起的牛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并且易感程度呈现年龄差异性。临床症状以突然高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流涎、后驱出现跛行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对于牛流行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采取对症治疗方法,以缓解和减轻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热 临床症状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