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雾化和离心雾化SnAgCu焊粉在焊膏中的腐蚀行为
1
作者 杨士玉 赵明陆 +4 位作者 赵玲彦 胡俊涛 王加俊 李青 符泽卫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8,共7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比研究了超声雾化和离心雾化SnAgCu焊粉在焊膏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焊粉表面光滑,富Ag相均匀分布在其上,离心雾化焊粉表面布满枝晶,富Ag相在晶界聚集;超声雾化焊粉的...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比研究了超声雾化和离心雾化SnAgCu焊粉在焊膏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焊粉表面光滑,富Ag相均匀分布在其上,离心雾化焊粉表面布满枝晶,富Ag相在晶界聚集;超声雾化焊粉的腐蚀发生在较大富Ag相颗粒位置,呈局部点状腐蚀特征,而离心雾化焊粉则显示为全面腐蚀特征,且晶界处腐蚀尤为严重;统计显示,超声雾化焊粉中仅少量粉体出现腐蚀坑,而离心雾化焊粉中所有粉体均因腐蚀发生形貌变化;随储存时间即腐蚀时间延长,离心雾化焊粉表面氧化层减薄更迅速,其耐蚀性劣于超声雾化焊粉。合金相、晶界的分布是造成焊膏储存稳定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膏 储存稳定性 腐蚀 超声雾化焊粉 离心雾化焊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无卤免清洗助焊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伟超 杨晨 +2 位作者 王震东 王加俊 赵玲彦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采用无卤有机酸和有机胺作为活化剂,并添加复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助焊剂各主要成分及配比进行选择和优化设计,研制了一种具有优异助焊性能的无卤免清洗助焊剂。最佳配方为:复配活化剂含量为2.8%,助溶剂含量为18%,... 采用无卤有机酸和有机胺作为活化剂,并添加复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助焊剂各主要成分及配比进行选择和优化设计,研制了一种具有优异助焊性能的无卤免清洗助焊剂。最佳配方为:复配活化剂含量为2.8%,助溶剂含量为18%,成膜剂、表面活性剂含量均为0.4%(均为质量分数)。依照国际电子行业标准对最优配方的助焊剂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液体助焊剂外观呈无色透明,无分层或晶体析出,稳定性好;焊后焊点光亮饱满、无需清洗,铺展面积大,扩展率达到91.45%,助焊性能较好。SEM分析结果表明,助焊剂的焊点可靠性较高,界面IMC层分布清晰且连接牢固。助焊剂中不含卤素,焊后残留较少,腐蚀性较弱。SIR分析结果显示,助焊剂的电气绝缘性能较好,梳形电极上无枝晶生长和变色,SIR值在1.0×10^(8)Ω以上。助焊剂相关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电子行业标准,能较好的满足Sn-Cu系无铅焊料的焊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清洗助焊剂 无卤 正交试验 助焊性能 无铅焊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锡环保复合协效阻燃剂制备及其在PVC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立全 洪建婷 +5 位作者 宁立新 彭雨晴 李爱军 马殿普 王金合 刘立起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9,共17页
通过沉淀包覆法制备不同包覆比例的植酸锡包覆羟基锡酸锌(tin phytate coated zinc hydroxystannate,ZHS@Sn-Phyt)复合协效阻燃剂,并应用在软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中.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 通过沉淀包覆法制备不同包覆比例的植酸锡包覆羟基锡酸锌(tin phytate coated zinc hydroxystannate,ZHS@Sn-Phyt)复合协效阻燃剂,并应用在软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中.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对包覆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同时对PVC复合材料进行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ygen indexand,LOI)、锥形量热(cone calorimetry,CONE)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羟基锡酸锌(zinc hydroxystannate,ZHS)表面和植酸锡(tin phytate,Sn-Phyt)包覆层之间以Sn—O—P—O—Zn离子键的形式形成稳定的包覆结构;当复合阻燃剂中Sn-Phyt∶ZHS质量比为1∶9时,对PVC的阻燃效果最佳,表现出较好的协同阻燃作用,LOI比加入相同份数ZHS的PVC样品增加了1.6%,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热释放总量分别降低了18.9%和31.7%,残炭率提高了6.1%,烟释放总量相差不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6.79 MPa和296.5%,也均优于后者.因此,制备了一种高效绿色阻燃剂用以阻燃PVC,所制备的磷-锡协效阻燃剂具有绿色环保和工艺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锡 羟基锡酸锌 聚氯乙烯 阻燃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与SHAP值的锡冶炼能耗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朝君 彭巨擘 +4 位作者 袁海滨 郑光发 么长慧 章夏冰 冯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锡冶炼过程综合能源消耗占整个锡生产过程90%,存在很大节能潜力。针对锡冶炼过程综合能耗机理模型难以建立、导致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灰狼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GWO-SVR)模型用于锡冶炼过程综合能耗的预测,并以某锡冶炼厂为例,将... 锡冶炼过程综合能源消耗占整个锡生产过程90%,存在很大节能潜力。针对锡冶炼过程综合能耗机理模型难以建立、导致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灰狼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GWO-SVR)模型用于锡冶炼过程综合能耗的预测,并以某锡冶炼厂为例,将所提模型与SVR、RF(随机森林)、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LR(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WO-SVR模型可获得最理想的预测结果,在预测精度上相比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有着巨大优势。此外,使用SHAP值从全局解释和单样本解释两个方面解释所建立的GWO-SVR模型,可视化特征对输出的贡献,增加了GWO-SVR的可解释性,并以此制定可靠的节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冶炼预测模型 模型可解释性 支持向量机回归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甲基锡光照变色现象的研究
5
作者 孙彪 杨士玉 +2 位作者 李青 陈树 何云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9,共7页
硫醇甲基锡(简称甲基锡)是塑料加工过程被广泛使用的热稳定剂,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阳光的照射会发生变色现象。采用氙灯模拟太阳光对甲基锡进行光照变色研究,发现波长280~400 nm的紫外光照射会导致甲基锡变色,氧气的存在可以有效的... 硫醇甲基锡(简称甲基锡)是塑料加工过程被广泛使用的热稳定剂,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阳光的照射会发生变色现象。采用氙灯模拟太阳光对甲基锡进行光照变色研究,发现波长280~400 nm的紫外光照射会导致甲基锡变色,氧气的存在可以有效的抑制甲基锡变色,酸值对发生变色的快慢及程度有明显的影响。甲基锡变色后新生成了醋酸-2-乙基己脂,用石油醚多次溶洗分离得到褐色粉末状的变色物质,经分析表征,其主要成分为硫化亚锡(SnS)、硫化锡(SnS_(2))以及吸附的硫醇锡。推测了甲基锡的光照变色机理,可为解释甲基锡光照变色现象及抑制变色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甲基锡 热稳定剂 变色机理 氙灯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锡和Sn-Ag-Cu合金氧化过程中的微量Zn富集行为
6
作者 梁华鑫 胡俊涛 +3 位作者 贾元伟 唐芸生 杨士玉 张家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4-68,72,共6页
采用纯度为99.9%的精锡原料制备Sn-3.0Ag-0.5Cu(SAC305)合金,对微量Zn元素在精锡和Sn-3.0Ag-0.5Cu合金氧化过程中的表面富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将精锡与SAC305在300℃条件下分别进行动态氧化试验,结果表明,SAC305的渣率低于精锡。用XPS深... 采用纯度为99.9%的精锡原料制备Sn-3.0Ag-0.5Cu(SAC305)合金,对微量Zn元素在精锡和Sn-3.0Ag-0.5Cu合金氧化过程中的表面富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将精锡与SAC305在300℃条件下分别进行动态氧化试验,结果表明,SAC305的渣率低于精锡。用XPS深度剖析法研究300℃静态条件下氧化后的精锡与SAC305的表面氧化情况。结果表明,氧化后的精锡和SAC305表面Zn元素的浓度是精锡原料中的1000倍以上,且SAC305较精锡表面具有更高的Zn元素浓度和更薄的氧化层厚度。综上,认为精锡原料中微量元素Zn在表面的高度富集会对锡及锡合金的氧化行为产生影响。在制备锡基合金焊料时,原料中的Zn元素应该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Sn-3Ag-0.5Cu合金 微量Zn 无铅焊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锌系无铅钎料合金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芳 李才巨 +5 位作者 彭巨擘 易健宏 高鹏 张家涛 关洪达 关一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91-200,共10页
Sn-Zn系无铅钎料因其熔点接近传统Sn-Pb系钎料的熔点、可兼容现有工艺、成本低廉等优点,而成为替代传统Sn-Pb钎料的重要钎料体系之一。然而,Sn-Zn系无铅钎料存在润湿性、抗氧化性、耐蚀性较差等问题,使其实际工程应用受到限制。研究表明... Sn-Zn系无铅钎料因其熔点接近传统Sn-Pb系钎料的熔点、可兼容现有工艺、成本低廉等优点,而成为替代传统Sn-Pb钎料的重要钎料体系之一。然而,Sn-Zn系无铅钎料存在润湿性、抗氧化性、耐蚀性较差等问题,使其实际工程应用受到限制。研究表明,合金化是改善Sn-Zn系无铅钎料性能的有效途径。为改善Sn-Zn钎料的润湿性、抗氧化性、耐蚀性、力学性能及抗蠕变性能等性能,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解决方法。针对Sn-Zn系钎料润湿性差的问题,主要通过合金化方式来减小钎料表面张力和抑制界面处Cu-Sn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为提升Sn-Zn系钎料的抗氧化性能,一方面可以通过添加比Zn更活泼的元素,使之与O_(2)优先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保护膜;另一方面可以向钎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元素,使其与Sn或Zn形成具有抗氧化性的物相。通过合金化方式可以提高Sn-Zn系钎料腐蚀产物的钝化效果、调控富Zn相的形貌以及控制富Zn相的腐蚀扩散行为,从而提高钎料的耐蚀性。通过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以及固溶强化等方法可以提高Sn-Zn系钎料的力学性能,添加一定量的Ni、Sb以及RE等元素则可提高钎料的抗蠕变性能。本文系统归纳了Sn-Zn系无铅钎料合金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Sn-Zn无铅钎料合金化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为制备高性能Sn-Zn系无铅钎料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Zn系无铅钎料 合金化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铋二元合金真空蒸馏气-液平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元伟 陈亮亮 +6 位作者 伍美珍 孔令鑫 陈丽诗 徐宝强 杨斌 张家涛 彭巨擘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新型高性能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简称IBO)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另外,随着IBO的广泛应用,IBO废靶量也将与日俱增。采用真空蒸馏工艺分离提纯时,In与Bi的饱和蒸气压相近,较难获得满意的工艺参数。气-液平衡(VLE)相图可用于指导真... 新型高性能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简称IBO)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另外,随着IBO的广泛应用,IBO废靶量也将与日俱增。采用真空蒸馏工艺分离提纯时,In与Bi的饱和蒸气压相近,较难获得满意的工艺参数。气-液平衡(VLE)相图可用于指导真空蒸馏实践,本文以配置的In-Bi合金为原料进行真空蒸馏实验,以获得In-Bi合金的VLE值,并采用MIVM预测In-Bi合金组元的活度及气液平衡数据,获得以下结论:在压力5~10 Pa、温度1183 K、平衡时间3.17 h条件下,当残留物中In含量为80.80%时,挥发物中铋含量达到97.17%,表明采用真空蒸馏可分离In-Bi合金中的In和Bi;采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预测了In-Bi合金组元的活度,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0139、±0.007,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1.216%、±11.4521%,表明采用MIVM预测In-Bi合金组元的活度是可靠的;采用MIVM预测了In-Bi合金体系的VLE值,与实验值吻合,表明采用MIVM预测铟基合金体系的VLE值是可靠的,且适用于不同摩尔比下的铟基合金,可用于指导真空蒸馏分离铟基合金。本研究为真空蒸馏分离提纯铟基合金或处理含铟复杂物料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Bi合金 In-Bi分离 IBO废靶 真空蒸馏 气-液平衡相图 MIVM 活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酸锌/羟基锡酸锌协同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潘飞 王丽媛 +5 位作者 马殿普 袁英杰 符泽卫 刘艳林 李俊 覃德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0-157,共8页
将膨胀石墨(EG)-氢氧化铝(ATH)-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复合阻燃剂分别与锡酸锌(ZS)、羟基锡酸锌(ZHS)进行复配,制备出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PRUF)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锥量测试、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测试分析了阻... 将膨胀石墨(EG)-氢氧化铝(ATH)-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复合阻燃剂分别与锡酸锌(ZS)、羟基锡酸锌(ZHS)进行复配,制备出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PRUF)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锥量测试、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测试分析了阻燃PRUF的阻燃和抑烟性能,通过压缩强度、比强度、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研究了其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ZS、ZHS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效提升PRUF的阻燃抑烟性能,当ZHS质量分数为4%时,PRUF的阻燃和抑烟性能相比原样提升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 锡酸锌 羟基锡酸锌 阻燃 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下离子型聚合物复合囊泡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吉辰 蔡珊珊 +2 位作者 彭巨擘 李宏飞 段晓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电场作用下离子型聚合物复合囊泡形变与破裂的过程.定量分析了囊泡破裂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包括囊泡的形变程度、破裂速度、组分分布以及破裂后的结构.研究表明,电场强度较弱时,囊泡表面所吸附的聚电解质...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电场作用下离子型聚合物复合囊泡形变与破裂的过程.定量分析了囊泡破裂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包括囊泡的形变程度、破裂速度、组分分布以及破裂后的结构.研究表明,电场强度较弱时,囊泡表面所吸附的聚电解质首先脱落,囊泡由球形结构转变为椭球结构.随着电场强度增大,离聚物的离子侧基发生重新排布,囊泡表面电荷的有序结构被破坏,导致囊泡的结构无法维持而破裂,囊泡塌缩,分裂形成离聚物团簇,并进一步破裂为小尺寸的离聚物聚集体,均匀分散于溶液中.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明确了电场中离子型高分子复合囊泡破裂过程的分子机理,为药物释放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囊泡 离子型聚合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接头金属间化合物层形貌对扩散浓度和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斌 李宏萍 +2 位作者 张旭东 孙学敏 任军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9,共6页
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芯片封装技术中焊点金属间化合物(IMC)界面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模型中Sn钎料与Cu焊盘形成IMC层时Cu原子的扩散过程以及扩散应力大小与分布.结果表明:IMC层与钎料的界面形貌可显著影响Cu原子扩散浓度及应力行为... 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芯片封装技术中焊点金属间化合物(IMC)界面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模型中Sn钎料与Cu焊盘形成IMC层时Cu原子的扩散过程以及扩散应力大小与分布.结果表明:IMC层与钎料的界面形貌可显著影响Cu原子扩散浓度及应力行为.凹凸界面形貌会严重阻碍Cu原子的扩散,且靠近界面影响更为显著;扇贝形界面模型比平坦界面模型更快达到扩散平稳态;最终扇贝界面模型中Cu原子浓度比平坦界面模型中Cu原子浓度小,这使得扇贝界面模型中扩散应力影响区域整体比平坦界面模型中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应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流场下APP/ATH/ZS复合阻燃剂对UHMWPE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英杰 林志豪 +6 位作者 李俊 潘飞 郭航宇 符泽卫 白海龙 彭巨擘 冯彦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将聚磷酸铵(APP)、氢氧化铝(ATH)与锡酸锌(ZS)复配成不同的复合阻燃剂,在基于拉伸流场的偏心转子挤出机(ERE)中将复合阻燃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熔融共混,成功制备出兼具良好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的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极... 将聚磷酸铵(APP)、氢氧化铝(ATH)与锡酸锌(ZS)复配成不同的复合阻燃剂,在基于拉伸流场的偏心转子挤出机(ERE)中将复合阻燃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熔融共混,成功制备出兼具良好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的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热重分析、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拉伸流场有利于填料在UHMWPE中的分散,促进填料与UHMWPE的界面结合;对比UPE/AA-x和UPE/AA-x/ZS-y两种阻燃体系,ZS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释放总量和烟雾释放总量。相较于UPE/AA-20,UPE/AA-19.0/ZS-1.0的烟释放总量(TSR)降低了65.2%,热释放量(THR)由20 MJ/m^(2)降低至10 MJ/m^(2)。残炭率由18.15%提升至22.46%,形成了更加连续完整致密的炭层,综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流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膨胀型阻燃剂 锡酸锌复合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抑烟剂锡酸锌和羟基锡酸锌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殿普 李俊 +3 位作者 彭巨擘 覃德清 袁英杰 符泽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26,共7页
锡酸锌(ZS)和羟基锡酸锌(ZHS)因具有优异的阻燃、抑烟性能,以及无毒无污染的特性,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无机阻燃抑烟剂,有望替代Sb2O3用于材料阻燃。简述了ZS/ZHS的基本特性与阻燃机理,并概述了ZS/ZHS超细化改性、复配改性、表面包覆改性、... 锡酸锌(ZS)和羟基锡酸锌(ZHS)因具有优异的阻燃、抑烟性能,以及无毒无污染的特性,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无机阻燃抑烟剂,有望替代Sb2O3用于材料阻燃。简述了ZS/ZHS的基本特性与阻燃机理,并概述了ZS/ZHS超细化改性、复配改性、表面包覆改性、表面化学修饰和微胶囊化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ZS/ZHS改性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抑烟剂 锡酸锌 羟基锡酸锌 纳米化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锑-锡复配型阻燃剂协同阻燃聚丙烯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殿普 李俊 +5 位作者 潘飞 覃德清 袁英杰 符泽卫 彭巨擘 普友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将溴-锑复配型阻燃剂与羟基锡酸锌(ZHS)进行复配,制备出溴-锑-锡复配的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及烟密度测试分析了阻燃PP的阻燃和抑烟性能,通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研究了其... 将溴-锑复配型阻燃剂与羟基锡酸锌(ZHS)进行复配,制备出溴-锑-锡复配的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及烟密度测试分析了阻燃PP的阻燃和抑烟性能,通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溴-锑-锡复配阻燃剂的加入提升了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阻燃剂总添加量为26%时,阻燃PP复合材料的残炭率提高了10%,LOI从纯PP的18.8%提升至29.0%,UL94垂直燃烧级别达到V-0级,同时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纯PP均有所提升;ZHS的加入提升了PP体系的阻燃和抑烟性能,当ZHS添加量为4.5%时,PP复合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相比于单独添加溴-锑阻燃剂时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十溴二苯乙烷 羟基锡酸锌 三氧化二锑 协同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锡酸锌/锡酸锌的阻燃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袁英杰 张家涛 +2 位作者 彭巨擘 李俊 普友福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综述了几种常见无机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和特性,重点介绍了羟基锡酸锌/锡酸锌的阻燃机理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阻燃剂应用于阻燃塑料和阻燃涂料方面的研究动态,并对未来锡基阻燃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机阻燃剂 羟基锡酸锌 锡酸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哌嗪协同次磷酸铝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殿普 郎丽君 +6 位作者 潘飞 袁英杰 李俊 覃德清 吴景卿 符泽卫 彭巨擘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138,共6页
为提高聚丙烯(PP)的阻燃性能,以焦磷酸哌嗪(PAPP)和次磷酸铝(AHP)为原料,通过熔融挤出的方式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UL94垂直燃烧、热重分析(TG-DTG)、锥形量热(CONE)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PP... 为提高聚丙烯(PP)的阻燃性能,以焦磷酸哌嗪(PAPP)和次磷酸铝(AHP)为原料,通过熔融挤出的方式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UL94垂直燃烧、热重分析(TG-DTG)、锥形量热(CONE)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P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及阻燃抑烟性能进行分析,研究PAPP和AHP不同配比对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PP和AHP膨胀阻燃剂的加入大幅提升了PP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当PAPP和AHP质量比为4∶1,总添加量为25%时,PP复合材料LOI达到31.5%,通过UL94垂直燃烧V-0级,800℃残炭率为23.16%,说明PAPP和AHP两者发挥了较好的协同阻燃作用。此外,其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烟释放速率(SPR)和总烟释放量(TSP)都得到大幅降低,SEM结果表明阻燃成分在PP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连续、致密的膨胀炭层,提升了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磷酸铝 焦磷酸哌嗪 膨胀阻燃剂 协效剂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锡合金真空蒸馏气-液平衡研究
17
作者 伍美珍 陈亮亮 +5 位作者 贾元伟 孔令鑫 陈丽诗 徐宝强 杨斌 张家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47,共6页
在系统压力5~10 Pa、蒸馏温度1470~1570 K条件下,进行铟-锡(In-Sn)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蒸馏温度升高,液相中In含量从14.31%降至0.01%,表明真空蒸馏可有效分离In-Sn合金。采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计算In-Sn合金... 在系统压力5~10 Pa、蒸馏温度1470~1570 K条件下,进行铟-锡(In-Sn)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蒸馏温度升高,液相中In含量从14.31%降至0.01%,表明真空蒸馏可有效分离In-Sn合金。采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计算In-Sn合金组元的活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0113、±0.0154,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1.8134%、±11.7322%,表明采用MIVM预测In-Sn合金组元的活度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采用MIVM预测In-Sn合金体系的气-液平衡(VLE)数据,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表明采用MIVM预测铟基合金体系的VLE是可靠的,可用于指导真空蒸馏分离铟基合金。模型预测与真空蒸馏实验的结合,不仅验证了MIVM的可靠性,还优化了真空蒸馏分离铟基合金的工艺参数,为真空蒸馏分离提纯铟基合金或处理含铟复杂物料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n合金 真空蒸馏 MIVM VLE 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蒸馏-籽晶定向凝固工艺制备半导体用高纯铟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丽诗 伍美珍 +3 位作者 卢兴伟 贾元伟 张家涛 彭巨擘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2,107,共5页
采用真空蒸馏-籽晶定向凝固工艺制备6N及以上高纯铟,考察了蒸馏温度、凝固速度及凝固次数对杂质脱除率的影响,并对半导体用高纯铟进行了表面分析及其纯度测定。结果表明,真空蒸馏温度1273 K、保温时间60 min、定向凝固温度150~170℃、... 采用真空蒸馏-籽晶定向凝固工艺制备6N及以上高纯铟,考察了蒸馏温度、凝固速度及凝固次数对杂质脱除率的影响,并对半导体用高纯铟进行了表面分析及其纯度测定。结果表明,真空蒸馏温度1273 K、保温时间60 min、定向凝固温度150~170℃、籽晶转速5 r/min、坩埚转速15 r/min、凝固速度20 mm/h、凝固次数3次条件下,高纯铟产品纯度达到6N及以上超高纯铟标准,该工艺所得金属铟结晶度高,呈现出片状结构,金属呈单晶相,实现了6N及以上金属铟的稳定结晶,并且金属铟没有腐蚀和表面氧化,该半导体用高纯铟制备工艺所得产品纯度高、制备过程能耗低和效率高,利于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蒸馏 定向凝固 提纯 高纯铟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PP-MPP-PER复配型阻燃剂对PP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飞 鲍庆煌 +5 位作者 马殿普 袁英杰 符泽卫 黄琳 覃德清 李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177,共6页
将焦磷酸哌嗪(PAPP)、三聚氰胺磷酸盐(MPP)、季戊四醇(PER)复配用于聚丙烯(PP)阻燃改性,研究PAPP、MPP、PAPP-MPP、PAPP-MPP-PER阻燃剂对PP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研究其力学性能,采用极限氧指数(L... 将焦磷酸哌嗪(PAPP)、三聚氰胺磷酸盐(MPP)、季戊四醇(PER)复配用于聚丙烯(PP)阻燃改性,研究PAPP、MPP、PAPP-MPP、PAPP-MPP-PER阻燃剂对PP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研究其力学性能,采用极限氧指数(LOI)、UL-94燃烧等级测试、热重分析、烟密度、锥量测试分析阻燃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PAPP-MPP-PER复配能起到良好的阻燃协同作用,能有效地提升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当PAPP-MPP-PER阻燃剂添加量为30%时,LOI达30.8%,UL-94通过V-0级(1.6mm),800℃时残炭率为13.73%,燃烧最大比光密度(DS,max)相比于纯PP降低了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焦磷酸哌嗪 三聚氰胺磷酸盐 季戊四醇 阻燃 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阻燃抑烟剂对聚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殿普 潘飞 +4 位作者 郎丽君 杨婉秋 袁英杰 符泽卫 彭巨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38,145,共7页
采用焦磷酸哌嗪(PAPP)与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以质量比3∶2复配成膨胀阻燃剂(FR),选择三氧化钼(MoO_(3))、八钼酸铵、硼酸锌(ZnB)和三氧化二锑(Sb_(2)O_(3))等8种阻燃抑烟剂作为协效剂,共同用于聚丙烯(PP)阻燃,探究不同阻燃抑烟剂对PP... 采用焦磷酸哌嗪(PAPP)与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以质量比3∶2复配成膨胀阻燃剂(FR),选择三氧化钼(MoO_(3))、八钼酸铵、硼酸锌(ZnB)和三氧化二锑(Sb_(2)O_(3))等8种阻燃抑烟剂作为协效剂,共同用于聚丙烯(PP)阻燃,探究不同阻燃抑烟剂对PP阻燃和抑烟性能的影响,分析实现最佳协同效应的配方组合。实验表明,以次磷酸铝(AHP)为协效剂可实现最佳协同效应,添加23%FR和2%AHP时,其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4.8%,UL94垂直燃烧等级通过V-0,相比于单独添加FR阻燃剂体系(FRPP-1),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总热释放量(THR)都有较大降幅,且成炭性能优异,800℃时残炭率为22.8%。但在抑烟性能方面,锡酸锌(ZS)优于AHP,添加ZS的阻燃体系,PkHRR、THR和最大平均热释放速率(MARHE)相比于FRPP-1降幅分别为24.2%、48.9%和20.9%,烟释放速率峰值(PSPR)和总烟释放量(TSP)降幅分别为48.0%和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焦磷酸哌嗪 阻燃性能 抑烟剂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