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雪灾害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以云南省盐津县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绍辉 李靖 +3 位作者 马长乐 李世友 张志华 章皖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020-8021,8026,共3页
介绍了云南省盐津县受冰雪灾害后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冰雪灾害 盐津县 林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竹子害虫初报 被引量:6
2
作者 和秋菊 易传辉 +2 位作者 杨宇明 孙茂盛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478-6480,6812,共4页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其中尤以竹蠹螟(Omphisasp.)、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和笋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危害严重。为促进云南省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对该省竹子病虫害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竹子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林下腐朽树桩阴燃持火力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世友 马瑞杰 +1 位作者 马爱丽 张桥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477-15478,共2页
[目的]为科学地防控云南松林下森林火灾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腐朽树桩进行了阴燃试验,采集了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通过分析树桩的物理性质、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和现象,从阴燃时间、最高温度、30... [目的]为科学地防控云南松林下森林火灾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腐朽树桩进行了阴燃试验,采集了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通过分析树桩的物理性质、阴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和现象,从阴燃时间、最高温度、30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3个方面研究了树桩阴燃的持火力。[结果]云南松林下树桩阴燃持火力强,具有保存火种作用。[结论]根据树桩的阴燃持火力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树桩 阴燃 持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春季常见野生绿色草本植物及其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世友 刘文胜 +3 位作者 刘亮 张桥蓉 马爱丽 马长乐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2期77-79,82,共4页
分析昆明地区森林火灾形势及生物防火必要性,提出了具有生物防火开发利用价值草本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昆明市郊区分属于18科的具有防火利用价值的40种春季常见野生绿色草本植物,并采用100℃烘干恒重法测定其含水率.初步分析这... 分析昆明地区森林火灾形势及生物防火必要性,提出了具有生物防火开发利用价值草本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昆明市郊区分属于18科的具有防火利用价值的40种春季常见野生绿色草本植物,并采用100℃烘干恒重法测定其含水率.初步分析这些植物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提出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营建绿色防火草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绿色草本植物 森林防火 生物防火 昆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云南松和华山松林林窗与林缘主要易燃植物的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世友 张桥蓉 +4 位作者 蔡德稳 湛兴奎 张尚书 滕云贵 马长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89-2490,共2页
在分析滇中地区云南松和华山松林火灾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林窗、林缘易燃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云南松和华山松林林窗主要易燃植物28种,分属于12科,25属,提出了在林窗和林缘种植难燃植物、封山育林、修枝和可燃物的安全利用等森... 在分析滇中地区云南松和华山松林火灾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林窗、林缘易燃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云南松和华山松林林窗主要易燃植物28种,分属于12科,25属,提出了在林窗和林缘种植难燃植物、封山育林、修枝和可燃物的安全利用等森林防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华山松 林窗 林缘 易燃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和华山松针叶耐火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世友 年有春 +3 位作者 马爱丽 胡小龙 王少名 张桥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0,共3页
在森林防火期内,用自行设计的耐火试验装置对云南松和华山松的带叶小枝进行耐火性试验,并实时电脑采集针叶的受热温度,试验结束,立刻取出样品,冷却后用4%红四氮唑溶液染色判别针叶的死活,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松针叶的耐火性强于华山松针叶... 在森林防火期内,用自行设计的耐火试验装置对云南松和华山松的带叶小枝进行耐火性试验,并实时电脑采集针叶的受热温度,试验结束,立刻取出样品,冷却后用4%红四氮唑溶液染色判别针叶的死活,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松针叶的耐火性强于华山松针叶,并且枝径越大的针叶耐火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华山松 针叶 耐火性 森林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世友 马爱丽 +3 位作者 刘会龙 杨清 张凯 张桥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研究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载量对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对不同含水率的可燃物进行了7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试验过程中各测定的温度变化曲线,提出了可燃物层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计算方法,即试验台水平方向上... 为研究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载量对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对不同含水率的可燃物进行了7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试验过程中各测定的温度变化曲线,提出了可燃物层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计算方法,即试验台水平方向上两热电偶的距离除以两热电偶测到最高温的时间差,计算和分析表明,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燃烧的初始蔓延速度随可燃物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可燃物的载量对初始蔓延速度影响不大,含水率为7.64%的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的初始蔓延速度为0.020 0~0.023 1 m/s,平均为0.021 6 m/s,该速度接近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在森林防火期的最大初始蔓延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细小可燃物 载量 燃烧床 初始蔓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酸水溶液对云南木蠹象幼虫拒食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代艳梅 吴伟 +2 位作者 刘德波 文灿 张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37-5039,共3页
[目的]为防治云南木蠹象找到无公害的新型药剂。[方法]按内比法将90%壬酸配成所需浓度,用非选择性拒食法测定药剂的拒食作用,以幼虫校正死亡率为指标评价拒食效果。[结果]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1=4.883+0.292x,相关系数为0.408,... [目的]为防治云南木蠹象找到无公害的新型药剂。[方法]按内比法将90%壬酸配成所需浓度,用非选择性拒食法测定药剂的拒食作用,以幼虫校正死亡率为指标评价拒食效果。[结果]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1=4.883+0.292x,相关系数为0.408,LC50=2.517 7 mg/L,其拒食率回归方程为y2=4.562+0.337x,相关系数为0.423,AFC50=19.952 6 mg/L。喷枝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3=4.388+0.793x,相关系数为0.373,LC50=5.915 6 mg/L,其拒食率回归方程为y4=5.175+0.274x,相关系数为0.420,AFC50=0.229 6 mg/L。2 000 mg/L壬酸水溶液的初始死亡率和最高死亡率最高,达到最高死亡率的时间最佳,1 000 mg/L次之。2 000mg/L壬酸水溶液的致死中时间最短,为6.9 d,而对照的致死中时间最长,为53.7 d。[结论]2 000和1 000 mg/L壬酸水溶液的拒食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木蠹象 壬酸 拒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竺永金 潘启强 +5 位作者 陈健鑫 魏玉倩 张颖 马焕成 胡亚萍 伍建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1-622,共12页
【目的】调查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围山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踏查法对该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并对其资源情况进行评价。... 【目的】调查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围山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踏查法对该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并对其资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大围山保护区大型真菌288种,隶属于55科139属;其中优势科为红菇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蘑菇科、珊瑚菌科、蜡伞科、小皮伞科、鹅膏菌科和口蘑科;优势属为红菇属、乳菇属、鹅膏属、小皮伞属、湿伞属、栓孔菌属、粉褶菌属、乳牛肝菌属、小菇属、韧革菌属、牛肝菌属、蜡伞属和蜡蘑属。经济价值分析显示:食用菌73种,药用菌74种,食药用菌43种,毒菌34种。【结论】大围山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今后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且在该保护区发现的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效地开发利用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食用菌 药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文葡萄柚黄龙病病原分子检测及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龙娇 伍建榕 +2 位作者 叶维雁 刘惠民 李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确定云南林科院普文林场葡萄柚试验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引种的葡萄柚品种是否感染黄龙病以及其病原类型,采集116个柑桔黄龙病疑似病样进行PCR检测、16S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16个样品中共有96个样品感染黄龙病,总感... 为确定云南林科院普文林场葡萄柚试验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引种的葡萄柚品种是否感染黄龙病以及其病原类型,采集116个柑桔黄龙病疑似病样进行PCR检测、16S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16个样品中共有96个样品感染黄龙病,总感病率达到82.8%;在该试验园分离出的黄龙病菌16SrDNA的序列一致性达到100%,与NCBI中的柑桔黄龙病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柑桔黄龙病非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fricanus)和柑桔黄龙病美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mericanus)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00%、97.6%-98.5%和96.0%-96.7%。该试验园葡萄柚上的柑桔黄龙病菌属于亚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 柑桔黄龙病 病原分子检测 16Sr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敌畏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海艳 杨红燕 +2 位作者 周伟 张庆 李姌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2-56,共5页
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1—22℃条件下,DDVP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24,48,72,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4.82,102.33,81.28,51.29mg/... 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1—22℃条件下,DDVP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24,48,72,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4.82,102.33,81.28,51.29mg/L,并呈线性关系,安全浓度(SC)为5.13mg/L;敌敌畏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行为有显著影响,但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与敌敌畏浓度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试验 云南小狭口蛙 敌敌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地区红花油茶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被引量:23
12
作者 伍建榕 穆丽娇 +3 位作者 林梅 杨光富 付文 段成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对我国云南山茶的原生种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f.simpex Sealy的重点分布区和主要栽培区的18个县(乡)进行了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23种主要病害和5种主要虫害。
关键词 滇西 红花油茶 病虫害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皮的阻燃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世友 杨孝淋 +2 位作者 李生红 王少名 王秋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9,共5页
在对滇中地区云南油杉、旱冬瓜、云南松、直杆蓝桉、华山松5个主要造林树种树皮进行结构特征分析、工业分析和热辐射作用下树皮质量变化、内表面温度变化测定的基础上,提出树皮的阻燃性参数FRP;按照FRP值大小对5种树皮的阻燃性由强到弱... 在对滇中地区云南油杉、旱冬瓜、云南松、直杆蓝桉、华山松5个主要造林树种树皮进行结构特征分析、工业分析和热辐射作用下树皮质量变化、内表面温度变化测定的基础上,提出树皮的阻燃性参数FRP;按照FRP值大小对5种树皮的阻燃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旱冬瓜、云南油杉、云南松、直杆蓝桉、华山松。根据5种树皮的阻燃性和林木耐火性差异提出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结构 阻燃性参数 耐火性 森林消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根瘤菌对台湾相思生长和抗旱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沙桦欣 伍建榕 +3 位作者 马焕成 周利平 王芳 张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2,共6页
干热河谷地区是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而豆科树种是该地区能天然更新的少数树种之一,共生的根瘤菌及其与树种耐旱性的关系值得研究。本研究选取能进行共生固氮的台湾相思树种与野外分离到的相思树种根瘤菌进行共生结瘤试验... 干热河谷地区是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而豆科树种是该地区能天然更新的少数树种之一,共生的根瘤菌及其与树种耐旱性的关系值得研究。本研究选取能进行共生固氮的台湾相思树种与野外分离到的相思树种根瘤菌进行共生结瘤试验,并进行干旱模拟实验,通过生物量测定,显微结构观察,揭示该地区台湾相思树种干旱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对能够与相思树种共生结瘤的根瘤菌进行分子鉴定和多样性分析,为发掘优良的根瘤菌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在各PEG质量浓度梯度下,与根瘤菌共生结瘤的台湾相思幼苗比未接种过根瘤菌没有结瘤的台湾相思幼苗表现出更强的耐旱能力;通过分子鉴定得出,15株供试菌株分别属于快生根瘤菌属(Rhizobium)、中慢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说明干热河谷地区台湾相思树种根瘤菌有着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因此推论台湾相思与根瘤菌形成共生系统有助于其在干热河谷生存和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台湾相思 耐旱性 根瘤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娅 武自强 +5 位作者 景跃波 庞静 赵永红 李翠萍 曾郁珉 伍建榕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0,共5页
从西南桦幼苗猝倒病的病苗中分离获得频率最高的猝倒病病原菌,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引起西南桦幼苗猝倒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病菌rDNA-ITS基因,获得一长度为560~634 bp的DNA片段,... 从西南桦幼苗猝倒病的病苗中分离获得频率最高的猝倒病病原菌,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引起西南桦幼苗猝倒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病菌rDNA-ITS基因,获得一长度为560~634 bp的DNA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与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序列的同源性均达到了99%;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发病率高达100%。综合两种方法鉴定结果,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是该地区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苗木猝倒病 病原菌 rDNA—ITS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娅 朱潇逸 +5 位作者 景跃波 庞静 赵永红 李翠萍 曾郁珉 伍建榕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4,共6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平板法对西南桦猝倒病发生区健康苗木组织、根际土壤及咖啡壳堆肥化基质进行菌种分离和分子鉴定。将分离获得的17株菌株与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平板对峙实验,筛选病原拮抗菌。结果表明...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平板法对西南桦猝倒病发生区健康苗木组织、根际土壤及咖啡壳堆肥化基质进行菌种分离和分子鉴定。将分离获得的17株菌株与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平板对峙实验,筛选病原拮抗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真菌5#、7#及细菌BJ、JC1对西南桦苗木猝倒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其中真菌5#和7#的抑菌率分别为91.30%和90.12%;细菌BJ和JC1抑菌带较宽,对峙4天分别达0.4 cm和0.5 cm,抑菌率分别为80.4%和78.6%,且BJ抑菌效果更好;真菌与细菌比较,拮抗真菌5#和7#比拮抗细菌BJ和JC1抑制热区西南桦苗木猝倒病菌效果更好。通过对峙实验筛选出的5#、7#、BJ和JC1拮抗菌,对热区防治苗木猝倒病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猝倒病 筛选 生防菌 抑菌率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径级藏柏树干的耐火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世友 胡小龙 +4 位作者 马爱丽 舒清态 舒立福 朱丽 张桥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在森林防火紧要期,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藏柏(Cupressus torulosa)进行了不同温度、时间作用下的树干耐火性试验,用含4%红四氮唑的溶液对高温作用后的树干韧皮部进行了染色,经勾绘、扫描后用Photoshop软件将死亡的韧皮部处理成易于计算机... 在森林防火紧要期,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藏柏(Cupressus torulosa)进行了不同温度、时间作用下的树干耐火性试验,用含4%红四氮唑的溶液对高温作用后的树干韧皮部进行了染色,经勾绘、扫描后用Photoshop软件将死亡的韧皮部处理成易于计算机识别的纯色,用Visual Basic 6.0编写的程序计算了树干韧皮部的死亡率,建立了藏柏树干韧皮部死亡率与树干直径、受热温度、受热时间的关系模型。分析表明,影响藏柏树干耐火性的因子依次为受热时间、受热温度、树干直径。根据藏柏树干的耐火性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消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柏 韧皮部 耐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草本植物燃烧性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世友 马长乐 +3 位作者 范珍珍 袁俊杰 王文元 杨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8,共4页
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白三叶、车前草、月见草、马蹄金、黄花酢浆草、常春藤和火绒草7种草本植物进行了燃烧试验,采集了样品燃烧过程中的烟气温度变化和质量变化数据,分析和计算表明,7种草本植物燃烧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车前草、... 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白三叶、车前草、月见草、马蹄金、黄花酢浆草、常春藤和火绒草7种草本植物进行了燃烧试验,采集了样品燃烧过程中的烟气温度变化和质量变化数据,分析和计算表明,7种草本植物燃烧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车前草、马蹄金、常春藤、火绒草、月见草、黄花酢浆草、白三叶,结合这7种植物的生物学性、生态学性、物候学性和利用价值,初步认为白三叶、马蹄金2种植物是较好的防火草本植物,其中白三叶是营造防火草带的首选植物,常春藤、月见草、火绒草的燃烧性差,可以用于生物防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生物防火 燃烧性参数 燃烧性排序 白三叶 马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泉清 伍建榕 +3 位作者 张俊忠 韩庆莉 刘丽 马焕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7-52,57,共7页
用Biolog生态平板分析法,对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900-1800m梯度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海拔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的变化随着... 用Biolog生态平板分析法,对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900-1800m梯度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海拔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的变化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利用的丰富度指数(S)、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大。旱冬瓜林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随着海拔上升逐渐增加;所采集的6个梯度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对于羧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利用程度较高,对其他种类化合物利用程度较低;Biolog-Eco微平板反应72h后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代谢基质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60.3%,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有10种,氨基酸化合物与羧酸化合物各占5种;主成分2的贡献率21.3%,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芳香化合物。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分布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中部膨胀”这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普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冬瓜林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Biolog-Eco微平板反应 碳源代谢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植物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向楠 伍建榕 +2 位作者 郑艳玲 田斌 马焕成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
木棉(Bombax ceiba L.)隶属于木棉科木棉属,又名红棉、英雄树、斑芝树、攀枝花等,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高大落叶乔木,集观赏、经济、药用价值于一身。文章分析木棉的物种分布情况,所表现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性质,所包含的化学物... 木棉(Bombax ceiba L.)隶属于木棉科木棉属,又名红棉、英雄树、斑芝树、攀枝花等,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高大落叶乔木,集观赏、经济、药用价值于一身。文章分析木棉的物种分布情况,所表现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性质,所包含的化学物质和所具有的药理用途,木棉纤维的结构特点,农业栽培和繁殖技术等方面内容。探究木棉的研究现状,分析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藉此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生物学特性 纤维结构 育种与繁殖 栽培管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