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铜尾矿规模化消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国彬 肖庆飞 +5 位作者 田厚源 姚子灏 周强 刘向阳 金赛珍 王梦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183,共15页
当前,我国铜尾矿排放量超3亿t/a,加之往年累计堆存,体量巨大,安全、环保、经济、土地等压力持续攀升。为了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铜尾矿规模化消纳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铜尾矿资源禀赋和赋存特点,以江西德兴市、安徽铜陵市... 当前,我国铜尾矿排放量超3亿t/a,加之往年累计堆存,体量巨大,安全、环保、经济、土地等压力持续攀升。为了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铜尾矿规模化消纳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铜尾矿资源禀赋和赋存特点,以江西德兴市、安徽铜陵市、内蒙古赤峰市和湖北大冶市等选铜区块为主要产出地,硅酸盐矿物、SiO_(2)、A1_(2)O_(3)以及Fe_(2)O_(3)、CaO、Na_(2)O和K_(2)O等为铜尾矿的主要成分;其次,着重并详细地评述了利用铜尾矿资源制造新材料和新产品、建筑材料、用于充填、合成硅肥、土壤改良和土地复垦等方面的规模化消纳研究进展,其中新材料和新产品主要包括玻璃、陶瓷和透水材料,而建筑材料方面主要论述了砖瓦、水泥、混凝土、路基、免烧墙体、陶瓷墙板和铸石等;最后,对当前研究存在的现象和未来研究规划提出了合理建议,如制作建筑材料时,要保证产品对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固化作用,防止重金属元素随水溶出外溢,污染周边环境。以期对提高铜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资源 规模化消纳 非金属元素矿物 回收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贫细硫化铜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2
作者 田小松 赵志强 +3 位作者 赵洵 梁泽跃 戴惠新 王飞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云南某低品位细粒嵌布的铜矿石铜、硫品位分别为0.161%和9.704%,有价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分离富集难度较大。为实现该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选厂原选矿流程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磨浮试验。结果表明:矿... 云南某低品位细粒嵌布的铜矿石铜、硫品位分别为0.161%和9.704%,有价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分离富集难度较大。为实现该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选厂原选矿流程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磨浮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磨矿—1粗2扫铜硫混合浮选—混浮粗精矿再磨—1粗3精2扫铜硫分离浮选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14.69%、铜回收率63.15%的铜精矿,硫品位29.16%、硫回收率75.10%的硫精矿,试验铜精矿品位较现场提高近3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显著优于现场生产指标,达到了理想的综合回收铜硫效果。研究结果可作为工艺流程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贫细硫化铜矿石 铜硫混浮 混合精矿再磨 铜硫分离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捕收剂浮选铁尾矿中低品位云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昊子 童雄 +2 位作者 谢贤 杨波 戚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47-2053,共7页
云母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资源,以云南铁尾矿中的低品位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MLA)对原样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白云母是主要的目的矿物,黑云母少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钠长... 云母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资源,以云南铁尾矿中的低品位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MLA)对原样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白云母是主要的目的矿物,黑云母少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钠长石、赤铁矿和绿泥石。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阴-阳离子捕收剂组合、阴-阳离子捕收剂的配比和捕收剂用量等对云母浮选的影响,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胺(DDA)为最佳的捕收剂组合,其最佳的用量配比为2∶1、最佳用量分别为40 g/t和20 g/t。再磨能有效提升粗精矿的回收率,最佳的再磨细度为-45μm占90%。最终,采用一粗一扫五精的浮选闭路流程,可获得钾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7.82%和64.74%的云母精矿。XRD及化学分析显示,云母在精矿中得到了较好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云母 MLA 浮选 阴-阳捕收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铅尾矿中回收载银方铅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彬 杨波 +1 位作者 童雄 贾素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5-370,共6页
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RD和SEM-EDS等技术对尾矿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尾矿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铅、银,含量分别为0.67%、16.51 g/t,银主要呈细粒状或者类质同相赋存于方铅矿中,载银方铅矿为主要回收对象。在此基础上... 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RD和SEM-EDS等技术对尾矿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尾矿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铅、银,含量分别为0.67%、16.51 g/t,银主要呈细粒状或者类质同相赋存于方铅矿中,载银方铅矿为主要回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尾矿中载银方铅矿的回收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讨论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用量,精选矿浆p H值等因素对浮选工艺的影响,确定了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用量为80 g/t,石灰作为精选调整剂,矿浆p H=11.0的药剂制度。通过"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三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铅、银品位分别为6.41%、147.09 g/t,回收率分别为63.38%、58.59%的精矿,实现了铅锌尾矿中铅、银的有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尾矿 方铅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某低品位复杂难选铁锡矿石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小松 武立伟 +4 位作者 赵洵 梁泽跃 戴惠新 吕玉辰 王飞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缅甸某低品位铁锡矿石含铁29.79%、锡0.495%,脉石成分主要为Si O_(2),主要有价矿物为磁铁矿和锡石,二者紧密共生,粒度较细。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工艺,基于原矿性质研究,采用湿式弱磁选铁—锡石回收(摇床重选—摇床中矿再磨后高... 缅甸某低品位铁锡矿石含铁29.79%、锡0.495%,脉石成分主要为Si O_(2),主要有价矿物为磁铁矿和锡石,二者紧密共生,粒度较细。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工艺,基于原矿性质研究,采用湿式弱磁选铁—锡石回收(摇床重选—摇床中矿再磨后高梯度强磁选除铁—摇床重选)—锡综合粗精矿浮选脱硫磁选除铁(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最终可获得锡品位57.956%、锡回收率69.08%的锡精矿,铁品位65.21%、铁回收率48.22%的铁精矿,硫品位46.35%、硫回收率38.31%的硫精矿,铁、锡和硫精矿所含杂质均未超标,总尾矿的锡品位降至0.153%,实现了铁锡矿石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铁锡矿 弱磁选 高梯度磁选 摇床重选 再磨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矿资源概述及选矿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黎洁 谢贤 +3 位作者 吕晋芳 康博文 李博琦 朱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分析了铌的性质、用途、资源现状、分布特征以及矿床类型,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铌矿的选矿工艺,并对铌矿浮选药剂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铌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和加拿大,其中巴西铌储量占总储量80%。铌矿床成因复杂、类型种类较多,可开采... 分析了铌的性质、用途、资源现状、分布特征以及矿床类型,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铌矿的选矿工艺,并对铌矿浮选药剂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铌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和加拿大,其中巴西铌储量占总储量80%。铌矿床成因复杂、类型种类较多,可开采和具有开采潜力的铌矿多与碳酸岩有关。国外铌矿主要是烧绿石,品位较高,选别工艺简单;国内铌矿成分复杂、嵌布粒度细,分选难度大,多采用联合工艺流程综合回收铌矿和伴生矿物,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目前,大多数浮选研究是采用常规药剂改变铌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的可浮性差异,效果不理想,应加强药剂改性、组合用药以及药剂与铌矿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矿 选矿工艺 药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及其在尾矿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康博文 谢贤 +3 位作者 陈铁华 许乌鹏 赵楚 黎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1,共6页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以铝硅酸盐固体为主要原料,碱液为激发剂,硅酸钠为结构模板剂制作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地质聚合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学界对其合成机理及其在工业固体废料处理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以铝硅酸盐固体为主要原料,碱液为激发剂,硅酸钠为结构模板剂制作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地质聚合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学界对其合成机理及其在工业固体废料处理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地质聚合反应的机理及过程,简述了地质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特点。此外,对地质聚合物在尾矿治理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地质聚合机理 铝硅酸盐 尾矿治理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某高硫高砷金矿碱浸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文杰 赵瑜 +2 位作者 童雄 张胜东 谢贤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7,共7页
针对缅甸某高硫高砷金矿中毒砂和黄铁矿包裹金浸出率低的问题,采用碱浸预处理工艺处理该矿石。确定了磨矿时间、固液比等工艺条件,重点考察预处理过程中的pH、催化剂ZNT用量、时间、氧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OH... 针对缅甸某高硫高砷金矿中毒砂和黄铁矿包裹金浸出率低的问题,采用碱浸预处理工艺处理该矿石。确定了磨矿时间、固液比等工艺条件,重点考察预处理过程中的pH、催化剂ZNT用量、时间、氧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OH调节pH=13,磨矿细度−38μm含量占90%,再添加10 kg/t催化剂ZNT,40 kg/t氧化剂H_(2)O_(2),在固液比1:6的条件下预处理12 h,能有效去除包裹金的硫和砷。预处理后的矿样在浸金药剂(1^(#)金虎提金剂)20 kg/t、矿浆pH=13的条件下浸出24 h,金浸出率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高硫高砷 金矿 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矿浮选中矿脱镁浸渣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子轩 谢贤 +2 位作者 韩彬 童雄 黎继永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5-1732,共8页
以金川铜镍矿浮选中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RD衍射分析、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等工艺矿物学检测手段,对试样性质进行了研究。经过酸浸脱镁,浸渣中镍品位为2.06%,铜品位为2.05%。为高效回收其中的铜、镍,在工艺矿物学分析基础... 以金川铜镍矿浮选中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RD衍射分析、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等工艺矿物学检测手段,对试样性质进行了研究。经过酸浸脱镁,浸渣中镍品位为2.06%,铜品位为2.05%。为高效回收其中的铜、镍,在工艺矿物学分析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37 mm占80%的情况下,采用两次粗选的试验流程处理该试样,可获得镍精矿品位3.17%,镍精矿含铜2.83%,镍、铜回收率分别为95.46%、91.78%。试验确定的工艺流程较简单,有效的回收了试样中的有价金属铜、镍,是该试样中铜、镍的理想回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 脱镁 浸渣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碱下氯化氨抑制铜活化黄铁矿浮选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胜东 谢贤 童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8,86,共8页
通过单泡浮选、吸附量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以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低碱环境下氯化铵抑制黄铁矿硫酸铜活化浮选的机理。单矿物和混合矿浮选结果表明,低碱条件下氯化铵能够有效抑制黄铁矿的铜活化浮选、提高锌硫分离效果。黄... 通过单泡浮选、吸附量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以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低碱环境下氯化铵抑制黄铁矿硫酸铜活化浮选的机理。单矿物和混合矿浮选结果表明,低碱条件下氯化铵能够有效抑制黄铁矿的铜活化浮选、提高锌硫分离效果。黄铁矿表面产物分析以及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氯化铵抑制黄铁矿的铜活化浮选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在低碱性环境下,加入氯化铵后产生的酸碱缓冲对NH3-NH4+能够维持体系pH值,从而维持黄铁矿表面的羟基化程度,使黄铁矿被亲水抑制;NH3(aq)与Cu2+发生配合反应生成铜氨配合物的趋势很大,其能够与黄铁矿表面竞争消耗铜离子,削弱黄铁矿表面的铜离子吸附活化过程。为实现低碱锌硫浮选分离工艺提供了新思路,为在工业中实现低碱锌硫分离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竞争吸附 氯化铵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某含碳金矿工艺矿物学及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杰 朱辉 +1 位作者 陈桃 童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143,共9页
以老挝某含碳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等对原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含金2.97 g/t、有机碳0.28%、硫0.8%,是典型含硫高碳难处理金矿。其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毒砂、闪锌... 以老挝某含碳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等对原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含金2.97 g/t、有机碳0.28%、硫0.8%,是典型含硫高碳难处理金矿。其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毒砂、闪锌矿等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斜长石、白(绢)云母、铁白云石为主,矿物成分较复杂。原矿中金绝大部分以自然金形式存在,且超过93%被其它物质包裹,主要嵌布于硫化矿物中。原矿中自然金粒度不均匀,-19+4.75μm粒级区间的自然金占比达到90.31%,未发现粗粒金。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浮选—焙烧—浸出”处理工艺路线,经过浮选后得到的精金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29.21 g/t、88.97%,浮选后的精金矿经过焙烧,直接浸出金的浸出率达到89.86%。显著提高原矿中金的浸出率,为该类型金矿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工艺矿物学 高碳 浮选 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碛物工艺矿物学特征对铜钼矿浮选矿浆的影响
12
作者 李雄 蓝卓越 +3 位作者 杨婉婷 李云川 谢峰 简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80-4194,共15页
云南迪庆普朗铜矿采用自然崩落法采矿,由于采空区地表塌陷的原因致使大量冰碛物进入矿井,造成矿石提前贫化和泥化,对后续的选别作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针对普朗铜矿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的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和粒度分布,并在... 云南迪庆普朗铜矿采用自然崩落法采矿,由于采空区地表塌陷的原因致使大量冰碛物进入矿井,造成矿石提前贫化和泥化,对后续的选别作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针对普朗铜矿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的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和粒度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单矿物浮选试验和流变测量,分析冰碛物等矿泥对矿浆环境的影响,强化浮选过程的矿浆环境调整。结果说明:由于水玻璃在冰碛物/水界面发生了选择性吸附,因而对冰碛物有抑制作用;当冰碛物的单组分矿物绿泥石、钾长石和角闪石存在时,辉钼矿的浮选分离效率较高。非极性类硫化矿捕收剂MCO和水玻璃对黄铜矿和辉钼矿矿浆的表观黏度影响较小,但是对冰碛物矿浆的表观黏度影响较大。冰碛物的表观黏度随着MCO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但随着水玻璃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表明水玻璃弱化了冰碛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水玻璃覆盖诱导的冰碛物颗粒间疏水缔合略有降低,冰碛物颗粒间较强的范德华力是形成复杂微观结构的主要原因,外部能量输入部分破坏细小冰碛物颗粒的聚集。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矿浆黏度进一步增加,这是因为冰碛物溶解后产生的大量Ca^(2+)使得矿浆的黏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 工艺矿物学 冰碛物 矿浆 流变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某选厂铁精矿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博琦 谢贤 +3 位作者 纪翠翠 朱辉 黎洁 宋强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5,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铁矿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5%。我国铁矿资源整体禀赋较差,生产的铁精矿中常伴有含硫矿物,在冶炼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有害气体SO2,且影响钢铁产品的性能。因此采用选矿手段进行预先脱硫。试验所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铁矿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5%。我国铁矿资源整体禀赋较差,生产的铁精矿中常伴有含硫矿物,在冶炼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有害气体SO2,且影响钢铁产品的性能。因此采用选矿手段进行预先脱硫。试验所用矿样来自吉林某选厂的高硫铁精矿,Fe品位为66.19%,S品位为0.64%。含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少量为赤铁矿、磁黄铁矿和铁铝榴石,硫的主要载体为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试验采用磨矿后浮选和直接浮选两种工艺对其进行脱硫。利用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磨矿后浮选工艺粗选最佳药剂制度为:硫酸800g/t、X-43200g/t、丁黄400g/t、松醇油30g/t。最终获得硫品位0.104%、铁品位66.86%的脱硫铁精矿。直接浮选采用一粗三扫浮选工艺,最终获得硫品位0.112%、铁品位67.04%的脱硫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矿 脱硫 磨矿浮选 正交试验 直接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铜铅矿物分离过程铅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康博文 谢贤 +2 位作者 陈国举 范培强 宋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硫化铜铅矿物的天然可浮性接近且在浮选时部分含铜矿物溶解的铜离子会对方铅矿产生活化,因而硫化铜铅矿物的分离是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难点。随着社会对铜铅等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增大,方铅矿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无机抑制... 硫化铜铅矿物的天然可浮性接近且在浮选时部分含铜矿物溶解的铜离子会对方铅矿产生活化,因而硫化铜铅矿物的分离是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难点。随着社会对铜铅等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增大,方铅矿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2方面介绍了铜铅分离浮选常用的铅抑制剂。无机抑制剂主要为亚硫酸盐(二氧化硫及亚硫酸)、重铬酸盐,重铬酸盐因有毒性和污染环境,正逐渐被少铬和无铬工艺替代。有机抑制剂主要通过络合矿浆中的活化离子、吸附于方铅矿表面使得矿物表面亲水、与捕收剂发生竞争吸附以减少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等方式抑制方铅矿,有机抑制剂由于低毒、高效、对环境污染小,得到推广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抑制剂抑制机理的研究,减少重铬酸盐的使用,研发和推广新型、高效、绿色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分离 方铅矿 无机抑制剂 有机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硅酸盐型铜镍矿酸浸脱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继永 童雄 +2 位作者 韩彬 谢贤 杨子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6-1052,共7页
对来自金川的浮选中矿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中矿铜镍含量较低,有害杂质MgO含量很高,矿粒本身和它在矿石中嵌布粒度都很细,共伴生关系复杂,难浮矿粒多,决定采用酸浸脱镁的方法处理。在硫酸浓度为14.5%、浸出温度为75℃、浸... 对来自金川的浮选中矿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中矿铜镍含量较低,有害杂质MgO含量很高,矿粒本身和它在矿石中嵌布粒度都很细,共伴生关系复杂,难浮矿粒多,决定采用酸浸脱镁的方法处理。在硫酸浓度为14.5%、浸出温度为75℃、浸出时间为240 min、搅拌转速为300 r/min、液固比为5∶1、磨矿细度80%的最佳条件下,有用矿物铜、镍含量得到明显的富集,均从1.3富集到2.0左右;有害杂质MgO的含量得到大幅度降低,从原来的20.87下降到5.87%,而铜、镍的损失率仅为5.73%和4.23%且显著消除了矿物颗粒间的"异相凝聚"现象,为后续工艺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 酸浸 镁质硅酸盐 金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铜贫铁矿石选铜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原琳 谢贤 +1 位作者 童雄 杨子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76,共3页
云南某低铜贫铁矿石铜含量为0.35%、铁含量为19.22%,91.43%的铜为硫化铜。对该矿石中铜的选矿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的情况下,以TX-31为浮铜捕收剂,经1粗2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和... 云南某低铜贫铁矿石铜含量为0.35%、铁含量为19.22%,91.43%的铜为硫化铜。对该矿石中铜的选矿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的情况下,以TX-31为浮铜捕收剂,经1粗2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为22.48%和91.20%的铜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的回收,选铜铁损失率仅为2.18%,为后续选铁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铜贫铁矿石 浮选选铜 新型捕收剂TX-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卡林型金矿微生物预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国彬 蓝卓越 +2 位作者 赵清平 崔永琦 蔡鑫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72,共10页
卡林型金矿储量巨大、分布广泛,是一种典型的难处理金矿资源。用微生物预氧化技术处理该类矿石,具有潜在优势。从卡林型金矿资源的特点、微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预氧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等方面进行评述,对影响微生物预氧化... 卡林型金矿储量巨大、分布广泛,是一种典型的难处理金矿资源。用微生物预氧化技术处理该类矿石,具有潜在优势。从卡林型金矿资源的特点、微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预氧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等方面进行评述,对影响微生物预氧化过程的矿石性质、设备、菌种以及其他生产工艺参数等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微生物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微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微生物 细菌 预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铅矿浮选及磨矿过程中电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国彬 蓝卓越 +4 位作者 武立伟 席欣月 王瑞康 赵清平 崔永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3-1417,共15页
方铅矿是一种主要的含铅矿物,具有半导体性质,其浮选涉及到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方铅矿表面氧化、pH变化、电位改变、药剂分子氧化及其与矿物表面作用等。本文全面分析了方铅矿磨矿及浮选电化学行为的各种影... 方铅矿是一种主要的含铅矿物,具有半导体性质,其浮选涉及到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方铅矿表面氧化、pH变化、电位改变、药剂分子氧化及其与矿物表面作用等。本文全面分析了方铅矿磨矿及浮选电化学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如电化学研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方铅矿浮选的电化学特征,通过调节和控制矿浆电位、溶解氧和矿浆pH等参数条件,以改善浮选矿浆体系,优化浮选指标。此外,要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尽量减少Ge、Hg、Tl等有毒有害元素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浮选 电化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含量对方铅矿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彬 蓝卓越 +3 位作者 王瑞康 赵清平 杨迪 李博琦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5期749-760,共12页
为了阐明银含量对方铅矿浮选的影响,提高含银方铅矿中伴生银的综合回收效率,通过全面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对含银方铅矿的资源状况、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进行了总结。首先,从不同维度和层面(从试验到模拟、从宏观到微观)综述了银含量对方铅... 为了阐明银含量对方铅矿浮选的影响,提高含银方铅矿中伴生银的综合回收效率,通过全面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对含银方铅矿的资源状况、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进行了总结。首先,从不同维度和层面(从试验到模拟、从宏观到微观)综述了银含量对方铅矿的影响,其中包括银含量对方铅矿浮选行为及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然后,评述了前人利用红外光谱、微热动力学、电化学和量子化学等分析方法开展的有关银含量对方铅矿浮选行为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上述分析方法相互验证,均证实银矿物对方铅矿的浮选有促进作用,且银含量与促进程度呈正相关。最后,针对含银方铅矿今后研究方向和银铅锌矿资源开发,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如:在现场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石灰调浆,如必须使用时,应控制好石灰用量,从而减少伴生银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含量 方铅矿 浮选行为 促进作用 石灰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高结合率氧化铜矿选冶联合试验 被引量:17
20
作者 崔毅琦 孟奇 +2 位作者 王飞旺 童雄 董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50-2555,共6页
云南某难选铜矿石属于低品位高结合率氧化铜矿,采用选冶联合工艺实现该铜矿的高效回收。研究结果表明:磨矿粒度<0.074 mm的颗粒占80%(质量分数),调整剂水玻璃用量为600 g/t,组合捕收剂丁黄药+异戊基黄药用量(质量比1:1)为260 g/t,铜... 云南某难选铜矿石属于低品位高结合率氧化铜矿,采用选冶联合工艺实现该铜矿的高效回收。研究结果表明:磨矿粒度<0.074 mm的颗粒占80%(质量分数),调整剂水玻璃用量为600 g/t,组合捕收剂丁黄药+异戊基黄药用量(质量比1:1)为260 g/t,铜回收指标最佳,经2次粗选、1次扫选、3次精选闭路试验获得的铜精矿中铜品位(质量分数)为12.89%,回收率(质量分数)42.78%。浮选尾矿用硫酸浸出,当磨矿粒度<0.045 mm的颗粒占80%(质量分数)、硫酸用量为15 kg/t、液固质量比2:1、转速为200 r/min、浸出时间为2 h时,铜浸出率(质量分数)为91.52%,铜的综合回收率达9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矿 选冶联合流程 浮选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