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某难选氧硫混合铜矿石的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锦仙 马原琳 +2 位作者 杨林 吕超 阚赛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8-263,共6页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矿石氧化率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钙镁等易泥化脉石含量高,为充分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混浮尾矿再选氧化铜”流程开展了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条件下...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矿石氧化率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钙镁等易泥化脉石含量高,为充分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混浮尾矿再选氧化铜”流程开展了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条件下,应用新型捕收剂KM23和起泡剂730A选出混合铜硫精矿,应用组合抑制剂石灰+LY分离浮选出硫化铜矿物,应用组合活化剂硫化钠+氯化铵浮选出氧化铜矿物,最终获得铜品位为22.56%、铜回收率为42.91%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为20.64%、铜回收率为27.18%的氧化铜精矿,铜综合回收率为70.09%。有价金属银在铜精矿中富集,硫化铜精矿含银145.7 g/t、氧化铜精矿含银91.17 g/t。研究结果可作为该矿石开发利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硫混合铜矿石 先硫后氧 硫化浮选 新型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型螯合捕收剂分选云南某氧化铅锌矿石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祖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93,共5页
云南某高铅、高锌、高银氧化铅锌矿主要成分为异极矿和白铅矿,其含量分别为58.31%和22.79%,且银含量高达352.90 g/t。为了解决冶炼前的铅锌互含问题,以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制的新型螯合捕收剂C6403为白铅矿浮选捕收剂,进行了异极矿和白铅... 云南某高铅、高锌、高银氧化铅锌矿主要成分为异极矿和白铅矿,其含量分别为58.31%和22.79%,且银含量高达352.90 g/t。为了解决冶炼前的铅锌互含问题,以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制的新型螯合捕收剂C6403为白铅矿浮选捕收剂,进行了异极矿和白铅矿的高效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粗2精、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的铅精矿铅品位为42.04%、含锌9.63%、含银668.15 g/t、铅回收率为83.22%、银回收率为66.23%,获得的锌精矿锌品位为43.51%、含铅4.56%、含银183.30 g/t、锌回收率为89.36%、银回收率为33.77%,铅精矿、锌精矿的质量均达到了冶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铅锌矿 异极矿 白铅矿 铅锌分离 硫化法 螯合捕收剂C64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高铁氧化铅锌矿选冶工艺回收铅、锌及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简胜 杨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9,43,共4页
对云南某高铁氧化铅锌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选冶结合新工艺能综合回收铅、锌及铁。采用常规硫化浮选工艺能得到铅品位为50.43%、铅回收率为72.46%的铅精矿;选铅尾矿采用配煤高温还原-磁选工艺,能得到铁品位为87%左右、铁回... 对云南某高铁氧化铅锌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选冶结合新工艺能综合回收铅、锌及铁。采用常规硫化浮选工艺能得到铅品位为50.43%、铅回收率为72.46%的铅精矿;选铅尾矿采用配煤高温还原-磁选工艺,能得到铁品位为87%左右、铁回收率在90%左右的金属铁粉,锌在高温还原过程中的挥发率高达90%左右。该选冶新工艺能为开发利用此类难选氧化铅锌矿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铅锌矿 硫化浮选 高温还原-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含碳铅锌矿浮选回收铅锌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晶 简胜 +2 位作者 王少东 乔吉波 吕晋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采用优先浮选碳-铅硫混选分离-锌硫混选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对云南某含碳铅锌矿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获得了铅精矿、锌精矿,并有效回收了硫。铅精矿中铅品位47.72%、锌品位4.25%、铅回收率48.05%、锌回收率0.38%,锌精矿中锌品位50.27%、... 采用优先浮选碳-铅硫混选分离-锌硫混选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对云南某含碳铅锌矿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获得了铅精矿、锌精矿,并有效回收了硫。铅精矿中铅品位47.72%、锌品位4.25%、铅回收率48.05%、锌回收率0.38%,锌精矿中锌品位50.27%、铅品位0.72%、锌回收率94.21%、铅回收率15.13%。铅、锌在碳产品中损失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含碳铅锌矿 铅硫分离 锌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铅锌矿清洁浮选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晶 王少东 +2 位作者 乔吉波 简胜 阚赛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2,56,共5页
对某嵌布粒度不均匀的铜铅锌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铜铅混选-铜铅分离-尾矿选锌的浮选工艺流程,采用硫化钠作铜铅分离调整剂,可得到含铜19.87%、铜回收率83.46%的铜精矿,含铅54.19%、铅回收率83.57%的铅精矿和含锌52.57%、... 对某嵌布粒度不均匀的铜铅锌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铜铅混选-铜铅分离-尾矿选锌的浮选工艺流程,采用硫化钠作铜铅分离调整剂,可得到含铜19.87%、铜回收率83.46%的铜精矿,含铅54.19%、铅回收率83.57%的铅精矿和含锌52.57%、锌回收率89.39%的锌精矿。矿石中的伴生银大多富集于各浮选精矿中,银在铜、铅和锌精矿中的含量分别为165.2,537.6和15.1 g/t,银总回收率77.19%。各有价金属都得到了很好地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浮选 铜铅锌矿 铜铅分离 硫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铜矿低碱条件下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简胜 张晶 +1 位作者 乔吉波 王少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66,共4页
在对云南某铜矿进行系统浮选试验的基础上,比较了铜硫混选-铜硫分离、直接浮选不分离两种不同的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浮选不分离工艺,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四次精选,可以获得含铜21.00%、回收率87.73%的铜精矿... 在对云南某铜矿进行系统浮选试验的基础上,比较了铜硫混选-铜硫分离、直接浮选不分离两种不同的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浮选不分离工艺,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四次精选,可以获得含铜21.00%、回收率87.73%的铜精矿。浮选尾矿再用磁选回收铁,可以获得铁品位55.89%、铁回收率21.59%的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铜硫混选 再磨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捕收剂CL-07+CJ常温浮选某中低品位磷矿石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祖旭 李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6,共4页
滇池周边拥有巨量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为了高效开发这些资源,并解决磷矿石浮选常规捕收剂常温下分散性和溶解性差的问题,用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制的新型常温捕收剂CL-07+CJ,对滇池附近某磷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在磨矿细度为... 滇池周边拥有巨量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为了高效开发这些资源,并解决磷矿石浮选常规捕收剂常温下分散性和溶解性差的问题,用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制的新型常温捕收剂CL-07+CJ,对滇池附近某磷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60.4%,浮选温度为15℃,脉石矿物抑制剂Na2SiO3粗选用量为2.0 kg/t,矿浆pH调整剂NaOH粗选用量为0.8 kg/t,磷矿物捕收剂CL-07+CJ粗选用量为0.4+0.14 kg/t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浮选,可获得P2O5品位为34.60%、P2O5回收率为94.10%的磷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品位磷矿 常温浮选 捕收剂CL-07+C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型捕收剂G7浮选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祖旭 李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79,共4页
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铝土矿正浮选捕收剂G7,为检验其在提高精矿指标、耐低温、易消泡脱水方面的优越性能,以云南某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Al2O3和Si O2含量分别为67.51%和12.64%、铝... 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铝土矿正浮选捕收剂G7,为检验其在提高精矿指标、耐低温、易消泡脱水方面的优越性能,以云南某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Al2O3和Si O2含量分别为67.51%和12.64%、铝硅比为5.34的铝土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矿浆温度为3℃和20℃的情况下,采用2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分别可获得Al2O3品位和回收率为75.51%和89.13%,铝硅比为15.63的优质精矿和Al2O3品位和回收率为76.25%和90.28%、铝硅比为16.68的优质精矿。精矿指标分析和浮选过程观察表明,G7是一种性能优良、稳定、高效且适应性强的铝土矿浮选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脱硅 铝硅比 新型捕收剂G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硅酸盐型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祖旭 汤优优 李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63-1768,共6页
随着富矿开采日渐枯竭,贫矿开发的重要性越发显著。本文以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某硅酸盐型低品位铁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根据原矿性质特点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分别进行了弱磁选以及弱磁尾矿的强磁选、摇床重选及还... 随着富矿开采日渐枯竭,贫矿开发的重要性越发显著。本文以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某硅酸盐型低品位铁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根据原矿性质特点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分别进行了弱磁选以及弱磁尾矿的强磁选、摇床重选及还原焙烧—弱磁选等试验,并最终确定了弱磁选提磁铁矿和还原焙烧—弱磁选提赤铁矿、褐铁矿的选矿流程。通过两步磁选,获得的铁精矿平均铁品位为60.07%,铁回收率为7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磁选 硅酸盐型 还原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海拔复杂铜硫矿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玫华 简胜 +3 位作者 吴海军 张晶 杨东 刘朝兴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5,56,共6页
采用两段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对某高海拔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两段铜硫混合浮选采用异步浮选方法,使用对铜选择性好的KMY-1铜捕收剂进行铜硫分离,可高效回收微细粒级嵌布难选铜矿物。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 采用两段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对某高海拔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两段铜硫混合浮选采用异步浮选方法,使用对铜选择性好的KMY-1铜捕收剂进行铜硫分离,可高效回收微细粒级嵌布难选铜矿物。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3.06%、铜回收率78.29%的铜精矿,比现场生产流程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92百分点和9.59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 次生铜 异步浮选 混合浮选 铜捕收剂 铜精矿 工艺优化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时间对微细铜粉粒度和形貌的影响
11
作者 张玮 张永平 +2 位作者 和晓才 刁微之 闫森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制备微细铜粉,研究球磨时间对微细铜粉粒度分布和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低于20 h,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铜粉粒径分布指标(D_(30)、D_(50)和D_(90))持续下降,铜粉团聚不明显。球磨时间超过20 h后,随着球磨时... 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制备微细铜粉,研究球磨时间对微细铜粉粒度分布和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低于20 h,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铜粉粒径分布指标(D_(30)、D_(50)和D_(90))持续下降,铜粉团聚不明显。球磨时间超过20 h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铜粉团聚明显,球磨铜粉均匀性降低。当球磨时间设定为20 h,球磨铜粉粒度分布、物相组成和外观形貌最佳,此时,球磨铜粉均匀性提高,粉体表面相对平整,粒径分布跨度达到最小值(D_(δ)=1.723),比表面积为0.796 m^(2)·g^(-1),中位径(D_(50))为9.9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时间 微细铜粉 粒度分布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品位铝土矿铝硅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林 张锦仙 +1 位作者 吕超 马原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云南文山某低品位铝土矿Al_(2)O_(3)及SiO_(2)含量分别为44.35%、10.52%,Fe及TiO_(2)含量分别为13.36%、4.64%,属于高铁高钛、低铝低硅型铝土矿;可回收铝矿物主要以一水硬铝石相态存在,铁矿物主要包括赤铁矿与针铁矿,钛矿物主要以锐钛... 云南文山某低品位铝土矿Al_(2)O_(3)及SiO_(2)含量分别为44.35%、10.52%,Fe及TiO_(2)含量分别为13.36%、4.64%,属于高铁高钛、低铝低硅型铝土矿;可回收铝矿物主要以一水硬铝石相态存在,铁矿物主要包括赤铁矿与针铁矿,钛矿物主要以锐钛矿相态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对该矿石进行了铝硅浮选分离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捕收剂种类与用量、磨矿细度、调整剂用量、抑制剂种类与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以改性组合脂肪酸KYB为捕收剂,硅酸钠+GY-3为组合抑制剂,碳酸钠为调整剂的药剂制度。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0%的条件下,采用“1粗2精1扫”闭路试验可获得铝精矿Al_(2)O_(3)含量为53.34%、铝硅比为9.79、Al_(2)O_(3)回收率为81.62%的技术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该类铝土矿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铝土矿 高铁高钛 铝硅分离 改性脂肪酸 组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堆积型高铁铝土矿铝、硅、铁分离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林 张锦仙 +1 位作者 阚赛琼 吕超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78,83,共5页
云南某堆积型高铁铝土矿Al2O3含量42.13%、SiO2含量15.73%、TFe含量17.44%、铝硅比2.68。采用正浮选分离铝和硅,研究了pH值调整剂用量、抑制剂种类与用量、捕收剂用量及磨矿细度等对浮选脱硅效果的影响,适宜工艺条件下的浮选闭路试验获... 云南某堆积型高铁铝土矿Al2O3含量42.13%、SiO2含量15.73%、TFe含量17.44%、铝硅比2.68。采用正浮选分离铝和硅,研究了pH值调整剂用量、抑制剂种类与用量、捕收剂用量及磨矿细度等对浮选脱硅效果的影响,适宜工艺条件下的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Al2O3品位52.16%、铝硅比7.69、Al2O3回收率70.30%、TFe含量20.89%的浮选铝精矿。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对浮选铝精矿开展铝铁分离探索试验研究,最终获得铝硅比8.70、Al2O3品位69.34%的铝精矿以及TFe品位52.34%、作业回收率76.03%的铁粗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铝土矿 浮选 铝硅比 铝精矿 磁化焙烧 磁选 脱硅 铝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黄铁矿抑制剂在铅硫分离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林 梁溢强 阚赛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44,47,共4页
以云南某高硫铅锌矿的铅硫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在电位调控浮选思路指导下,采用NaOH作为矿浆pH值及电位调整剂,以新型易溶高效黄铁矿抑制剂LY⁃3替代石灰,对选矿厂铅硫混合精矿进行铅硫浮选分离,试验技术指标良好,成功实现了对石灰的全替... 以云南某高硫铅锌矿的铅硫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在电位调控浮选思路指导下,采用NaOH作为矿浆pH值及电位调整剂,以新型易溶高效黄铁矿抑制剂LY⁃3替代石灰,对选矿厂铅硫混合精矿进行铅硫浮选分离,试验技术指标良好,成功实现了对石灰的全替代,解决了使用石灰带来的生产问题,降低了回水处理成本,同步提高了银综合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黄铁矿 电位调控 抑制剂 铅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高硫低品位铅锌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超 张晶 +1 位作者 杨林 张曙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6-211,共6页
云南某高硫铅锌矿是现采矿区下部发现的新矿体,为确定合理的开发工艺流程,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观测、MLA分析等方法对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有价元素主要为Pb、Zn、Fe和S,含量分别为3.20%、3.04%、26.36%... 云南某高硫铅锌矿是现采矿区下部发现的新矿体,为确定合理的开发工艺流程,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观测、MLA分析等方法对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有价元素主要为Pb、Zn、Fe和S,含量分别为3.20%、3.04%、26.36%和30.84%,属于高硫低品位铅锌矿石;②矿石组成复杂,约有26种组成矿物,有用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和铁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高岭石和蒙脱石等;③矿石具稠密浸染构造、块状构造、脉状构造,矿物主要具包含结构、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乳浊结构、内部解理结构等;④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复杂,黄铁矿、方铅矿和铁闪锌矿共生关系紧密,且相互包裹现象明显。矿石中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同时有用矿物含量差异大,这是不利于矿物分选的主要因素之一。推荐的选别流程为铅硫等可浮选+铅硫分离—锌硫等可浮选+锌硫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 铅锌矿 低品位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锦仙 吕超 杨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锌品位1.02%、锡品位0.86%,硫和碳含量分别为14.02%、1.68%。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闪锌矿、锡石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和绢云母等。为确定矿石合理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预先脱碳—... 内蒙古某含碳高硫锌锡矿石锌品位1.02%、锡品位0.86%,硫和碳含量分别为14.02%、1.68%。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闪锌矿、锡石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和绢云母等。为确定矿石合理的开发利用工艺,采用预先脱碳—浮重联合工艺流程开展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预先脱碳、1粗1扫1精锌硫混选、1粗1扫3精锌硫分离浮选流程处理,闭路试验可得到Zn品位为45.16%、Zn回收率为71.19%的锌精矿,S品位为46.92%、S回收率81.91%的硫精矿;浮选尾矿采用摇床重选,经粗选、精选、复选和中矿再选,可获得Sn品位45.52%、Sn回收率81.99%的锡精矿,以及Sn品位3.13%、Sn回收率11.09%的锡中矿。所设计试验流程较好地解决了矿石中有机碳对浮选的不利影响,综合回收了有价矿物,可为同类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 高硫 锌硫混选 锡石 摇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钼低品位硫化铜矿综合回收钼的选矿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曙光 简胜 +4 位作者 唐鑫 王少东 张晶 刘玫华 李腾飞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针对南美某含钼0.027%、含铜0.45%的低品位铜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应用适宜的浮选药剂,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6.93%、铜回收率81.96%的铜精矿和钼品位25.32%、钼回收率76.24%的钼精矿,铜、钼资源得到... 针对南美某含钼0.027%、含铜0.45%的低品位铜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应用适宜的浮选药剂,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6.93%、铜回收率81.96%的铜精矿和钼品位25.32%、钼回收率76.24%的钼精矿,铜、钼资源得到有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钼矿 浮选 滑石 低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加压联合浸出工艺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中高效浸出锌锗 被引量:24
18
作者 付维琴 杨大锦 +3 位作者 邹维 刘俊场 牟兴兵 翟忠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1,共4页
采用常压-加压联合浸出工艺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中高效浸出锌、锗,研究了浸出时间和温度、硫酸用量、液固比等对锌、锗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锗浸出率分别为96.92%、89.72%。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硫酸 加压浸出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某含硫铁铜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乔吉波 王少东 +1 位作者 简胜 梁溢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49,53,共5页
针对澳大利亚某含硫铁铜矿样,采用先浮选硫化矿物、后磁选铁矿物的原则工艺,可在有效降低铁精矿中硫含量的同时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硫。在原矿磨至-0.074 mm粒级占70%后铜硫混选,粗精矿再磨至-0.074 mm粒级占95%后铜硫分离,铜硫混选尾... 针对澳大利亚某含硫铁铜矿样,采用先浮选硫化矿物、后磁选铁矿物的原则工艺,可在有效降低铁精矿中硫含量的同时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硫。在原矿磨至-0.074 mm粒级占70%后铜硫混选,粗精矿再磨至-0.074 mm粒级占95%后铜硫分离,铜硫混选尾矿再弱磁选的闭路试验中,可以获得铜精矿品位19.93%、铜回收率80.35%,硫精矿品位32.75%、硫回收率41.13%,铁精矿铁品位71.45%、铁回收率89.44%(铁精矿含硫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铁铜矿 浮选 磁选 粗精矿再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酸从锌铅锡烟尘中浸出锌及富集铅锡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维 刘俊场 +3 位作者 付维琴 牟兴兵 谢天鉴 翟忠标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研究了用硫酸从火法处理电镀污泥所得富含锌铅锡烟尘中浸出锌并富集铅、锡,考察了硫酸质量浓度、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逆流酸浸工艺,在液固体积质量比3/1、温度80℃、浸出时间1h、一段浸... 研究了用硫酸从火法处理电镀污泥所得富含锌铅锡烟尘中浸出锌并富集铅、锡,考察了硫酸质量浓度、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逆流酸浸工艺,在液固体积质量比3/1、温度80℃、浸出时间1h、一段浸出硫酸质量浓度30g/L、二段浸出硫酸质量浓度110g/L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6.44%,渣中锌质量分数降至0.91%,渣中铅、锡分别富集至20.13%和36.86%。通过锌的浸出及铅锡富集,实现了有价金属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铅锡烟尘 硫酸 浸出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