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草原中紫茎泽兰资源现状研究
1
作者 吴鹏 刘金凤 +4 位作者 饶昕 张祖海 任晓东 陈斌 刘洋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紫茎泽兰是云南省主要入侵毒害草之一,为摸清紫茎泽兰在全省草原中的优势分布现状,以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成果为基础数据,对紫茎泽兰优势发生面积、分布现状、生物量、载畜量、NPP、PUE、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因子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是云南省主要入侵毒害草之一,为摸清紫茎泽兰在全省草原中的优势分布现状,以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成果为基础数据,对紫茎泽兰优势发生面积、分布现状、生物量、载畜量、NPP、PUE、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因子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云南省现状草原中的优势发生面积为79494.12 hm^(2),占比6.07%;在9个草原类中均有发生,在热性灌草丛中的分布面积最大,为38586.14 hm^(2),占比48.54%,人工草地最小,为123.24 hm^(2),占比0.16%,高寒草甸的植被盖度最高,为90.00%;斜坡优势发生面积最大,为47169.43 hm^(2),占比59.34%;草原NPP空间分布总体上由南向西北递减,均值为1118.13(g·C)/(m^(2)·a),最高为西双版纳州,最低为昭通市;PUE分布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均值为1.12(g·C)/(m^(2)·mm·a),最高为大理州,最低为丽江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1.57亿元/a,文山州最高,昭通市最低。紫茎泽兰资源量大,分布广泛,合理分类防治和加强利用研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净初级生产力(NPP) 降水利用效率(PUE)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民参与式管理草原初探——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为例
2
作者 杨春 尹俊 《草业与畜牧》 2015年第6期57-59,共3页
对参与式管理的内涵、形式和内容进行简介,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参与式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
关键词 参与式 管理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成效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春 尹俊 《云南农业》 2015年第10期12-14,共3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一项基本政策,标志着我国草原工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对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成效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奖补机制;建...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一项基本政策,标志着我国草原工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对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成效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奖补机制;建立健全草原执法监督体系;加大牧区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奖补政策 成效 扶持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田种草现状与发展建议
4
作者 尹俊 谭鸿明 徐祖林 《云南农业》 2014年第4期8-9,共2页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云南省畜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把云南畜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通过调整和优化畜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推动农田种草步伐,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云南省畜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把云南畜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通过调整和优化畜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推动农田种草步伐,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的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种草 农田 产业化经营 畜牧业 农业现代化 国民经济 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稳步推进
5
作者 《云南林业》 2019年第7期46-47,共2页
开展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是中央和云南省关于“全面开展公共资源清查”和“推进全民所有制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的统一部署;是全面推进我省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权属明晰、保护有序、评价科学、利用合理、监管到位”的草原生态文... 开展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是中央和云南省关于“全面开展公共资源清查”和“推进全民所有制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的统一部署;是全面推进我省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权属明晰、保护有序、评价科学、利用合理、监管到位”的草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查工作 草地资源 云南省 生态文明 全民所有制 自然资源 资源清查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8个品种在云南亚热带地区引种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永进 张晓梅 +4 位作者 任健 尹俊 李晓光 杨永红 蒋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86,共5页
为选择适合云南省种植的优质高产紫花苜蓿新品种,采用随机排列方法在昌宁县对云南省引进的‘巨能801’‘巨能995’‘威斯顿’‘MF4020’‘SR4030’‘维多利亚’‘威神’‘英斯特’累计8个品种开展引种试验,从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 为选择适合云南省种植的优质高产紫花苜蓿新品种,采用随机排列方法在昌宁县对云南省引进的‘巨能801’‘巨能995’‘威斯顿’‘MF4020’‘SR4030’‘维多利亚’‘威神’‘英斯特’累计8个品种开展引种试验,从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生育天数、枯黄期、生长天数、抗逆性、生长速度、产草量与茎叶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1)‘巨能995’‘威斯顿’‘英斯特’3个品种的出苗、分枝最早,生长期均超过250 d;‘MF4020’开花、结荚、成熟最早,生长天数为242 d。(2)‘威斯顿’‘SR4030’产量均最高,分别为83.67 kg/100 m^(2)、79.22 kg/100 m^(2)。(3)根据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在云南省亚热带最适宜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有:‘威斯顿’‘MF4020’‘SR4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生态适应性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大美草原
7
作者 《云南林业》 2019年第7期48-51,共4页
草原执法检查“绿剑行动”。对非法占用草原、非法开垦草原、违反禁牧和草畜平衡规定、滥采乱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行为,组织开展草原执法专项检查。采取草原违法案件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等方式,加大执法监督和整治力度,严厉打击... 草原执法检查“绿剑行动”。对非法占用草原、非法开垦草原、违反禁牧和草畜平衡规定、滥采乱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行为,组织开展草原执法专项检查。采取草原违法案件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等方式,加大执法监督和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资源 执法检查 草畜平衡 野生植物 专项检查 违法案件 地方政府 执法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解草原重视草原
8
作者 《云南林业》 2019年第7期34-37,共4页
云南共有7个草原类,其中,暖性草丛类草原1028.99万亩、暖性灌草丛类草原3625.01万亩;热性草丛类草原4171.63万亩、热性灌草丛类草原7347.35万亩、干热稀树灌草丛类草原1682.91万亩;山地草甸类草原1967.97万亩.
关键词 草原 灌草丛 山地草甸 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纬 刘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60-63,共4页
为分析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介绍了乡土树种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在科学规划与种植、保护与繁育技术和生态教育与公众参与3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景观价值突出和经济性好等特点... 为分析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介绍了乡土树种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在科学规划与种植、保护与繁育技术和生态教育与公众参与3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景观价值突出和经济性好等特点,其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能够为当地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并加以应用和推广,根据其生长习性进行科学规划与种植,加强对乡土树种资源的保护与繁育研究,通过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增强公众保护乡土树种的意识以及提高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研究结果为优化乡土树种选择和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建设 乡土树种 生物多样性 景观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封育和施用牛粪对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健 李永进 +2 位作者 欧阳青 马向丽 代微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7-1202,共6页
以滇西北退化亚山草甸为对象,研究了短期封育和施用牛粪对植被的影响。通过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封育、施用牛粪增加了优良牧草的比例,提高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改变了植物群落组成;封育提高了群落植物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施用牛粪且封... 以滇西北退化亚山草甸为对象,研究了短期封育和施用牛粪对植被的影响。通过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封育、施用牛粪增加了优良牧草的比例,提高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改变了植物群落组成;封育提高了群落植物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施用牛粪且封育处理中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的优势度降低,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没有发生,优势种转变为西南委陵菜、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第4年地上生物量达到了101g·m^(-2),显著高于对照(P<0.05)。另外,封育和施用牛粪还改变了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10~20cm土层中根系所占的比例由5%提高到了10%以上。可见,在短期封育的基础上施用牛粪有利于退化亚高山草甸植被的恢复,对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植物群落 生物量 牛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育和添加牛粪对退化亚高山草甸土壤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永进 代微然 +2 位作者 杨春勐 任健 毕玉芬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86-1491,共6页
为了解封育和添加牛粪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恢复的影响,本研究以滇西北部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延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封育、添加牛粪均显著提高了退化亚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且封育下有机质含量高于添加牛粪处理... 为了解封育和添加牛粪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恢复的影响,本研究以滇西北部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延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封育、添加牛粪均显著提高了退化亚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且封育下有机质含量高于添加牛粪处理;二者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封育、添加牛粪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作用有所不同,封育显著提高了0-10cm土层中全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P<0.05),降低了全钾的含量(P<0.05);牛粪处理则显著降低了0-10cm土壤全氮和速效磷的含量(P<0.05),对全磷、速效钾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封育和添加牛粪措施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共同作用时对0-10cm的全氮、全磷、速效磷的影响最大,对0-30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则存在累积效应。另外,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在土壤中的分布以0-10cm为主,在0-30cm土层中从上往下呈递减趋势。可见,封育和添加牛粪均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有利于退化亚高山草甸土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全氮 全磷 全钾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增温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养分和脲酶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欧阳青 任健 +2 位作者 尹俊 李永进 袁福锦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794-2800,共7页
以滇西北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全球气候变暖,探讨气温增加对0-10、10-20、20-30、30-40cm土壤pH、有机质、有效性氮及速效磷的影响。经过两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开顶式生长室(OTC)作用下,草地表面年均温... 以滇西北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全球气候变暖,探讨气温增加对0-10、10-20、20-30、30-40cm土壤pH、有机质、有效性氮及速效磷的影响。经过两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开顶式生长室(OTC)作用下,草地表面年均温度较对照提高了1.56℃,其中冬季的增温幅度大于夏季。增温对0-40cm土壤pH、速效氮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相反,它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土壤脲酶活性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主要集中在0-10cm土层。增温处理中,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降低了9.6%,脲酶活性降低了38%,速效磷含量则显著增加(P<0.05)。另外,随着草地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呈上升趋势,而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土壤脲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土壤养分 有机质 速效氮 速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和植被特征估算草地生物量 被引量:18
13
作者 姚兴成 曲恬甜 +4 位作者 常文静 尹俊 李永进 孙振中 曾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0-541,共12页
准确估算草地生物量,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草地生物量估算研究大多集中在北方,而南方草地具有类型繁多和分布零散等特征,对其生物量进行评估的报道较少。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应用2012—... 准确估算草地生物量,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草地生物量估算研究大多集中在北方,而南方草地具有类型繁多和分布零散等特征,对其生物量进行评估的报道较少。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应用2012—2014年草地生物量野外调查资料和同期MODIS遥感数据,建立草地地上生物量(AGB)遥感估算模型;再引入草地植被群落特征(高度和盖度)信息对统计模型进行优化,并进行生物量空间反演。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的估算精度由原来的35.0%提升为43.7%;反演得到云南省3年年均AGB的总量介于1 026.86万~1 408.54万t,平均为1 221.11万t;从空间分布上看,云南省草地AGB密度总体上呈现西部高东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格局。本研究首次将遥感植被指数数据与实测植被群落特征参数结合,使估算精度比传统的纯粹光学遥感模拟方法显著提升24.9%,但精确估算大面积的草地AGB,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激光雷达数据或遥感立体影像中提取的植被特征信息应用于草地AGB估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MODIS数据 地上生物量 植被特征信息 空间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市陆栖野生脊椎动物资源分析
14
作者 张如松 张雨 +1 位作者 龚川南 刘洋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6期92-95,107,共5页
通过梳理和查阅普洱市野生动物调查资料、各类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总体规划及相关文献等,结合对部分地区的访问调查,对普洱市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资源及其保护物种分布和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洱... 通过梳理和查阅普洱市野生动物调查资料、各类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总体规划及相关文献等,结合对部分地区的访问调查,对普洱市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资源及其保护物种分布和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洱市有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约837种,隶属33目115科408属,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野生陆栖脊椎动物有97种,极小种群物种有19种。提出普洱市陆栖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丰富,但某些物种的数量却很少,生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直接导致一些动物数量的减少和灭绝,对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资源 物种组成 区系分布 极小种群 生境 普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和质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庆玺 刘莉 +5 位作者 尹亚敏 尹俊 李启娇 郑立文 崔东毅 马向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9-1066,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褪黑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铝毒害的缓解作用,以期为应用褪黑素在酸铝土壤上种植紫花苜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铝性差异显著的紫花苜蓿品种WL525HQ (耐受型)和三得利(敏感型)为材料,采用水培...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褪黑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铝毒害的缓解作用,以期为应用褪黑素在酸铝土壤上种植紫花苜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铝性差异显著的紫花苜蓿品种WL525HQ (耐受型)和三得利(敏感型)为材料,采用水培法育苗,在不同浓度褪黑素(0、5、10、20、50和100μmol/L)预处理后进行铝胁迫,测定紫花苜蓿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根系伸长率、根尖铝含量以及质膜透性。【结果】铝胁迫下,2份材料的生长都受到严重抑制,其根系伸长率、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显著下降(P<0.05);与单独铝胁迫相比,外源褪黑素预处理下上述3个指标值显著增大(P<0.05),且其随褪黑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20μmol/L褪黑素预处理下达到最大值,WL525HQ和三得利的相对根系伸长率分别增加55%和59%,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14%和33%,地下部干质量分别增加47%和54%。铝胁迫下,WL525HQ和三得利的根尖铝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增加,上述3个指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20μmol/L褪黑素预处理下降到最低,此时WL525HQ和三得利的根尖铝含量较铝单独处理分别降低20%和24%,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14%和21%,MDA含量分别降低30%和40%,且WL525HQ的变化趋势较三得利更为明显。【结论】外源褪黑素可有效缓解铝毒对紫花苜蓿造成的损伤,且褪黑素浓度为20μmol/L时缓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紫花苜蓿 褪黑素 生长发育 质膜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实开展退耕还草助力脱贫攻坚
16
作者 《云南林业》 2019年第7期42-45,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习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词 退耕还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系统保护 脱贫 退耕还林还草 保护力 共同体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望的田野
17
作者 《云南林业》 2019年第7期32-33,共2页
草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在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保护生物多样性 陆地生态系统 国家生态安全 涵养水源 水土流失 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 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治理的“巧家模式”
18
作者 《云南农业》 2014年第5期9-10,共2页
巧家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东岸,全县总面积3245 km2,岩溶面积1520.68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6.86%,其中石漠化面积514.66 km2,是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长期以来,巧家县岩溶地区陷入了"越贫越垦,越垦越贫"... 巧家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东岸,全县总面积3245 km2,岩溶面积1520.68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6.86%,其中石漠化面积514.66 km2,是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长期以来,巧家县岩溶地区陷入了"越贫越垦,越垦越贫"的恶性循环,成为了生态最恶劣、经济最贫困的地区。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在国家发改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 草地治理 金沙江下游 国家发改委 云南省 恶性循环 治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