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miRNA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洪璐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20~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直接影响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iRNA相对稳定,比组织miRNA容易获取和检测,是肿瘤早期发现、...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20~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直接影响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iRNA相对稳定,比组织miRNA容易获取和检测,是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新一代生物标志物,也是精准医学研究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外周血miRNA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电化学检测、NanoString数字化基因检测、基因芯片和高通量测序等。外周血多种miRNA是非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胰腺癌、头颈鳞状细胞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血液肿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多个外周血miRNA联合检测以及肿瘤特异性miRNA与血清学、影像学等辅助手段联合检测,均可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小RNA 标志物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肿瘤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雪玮 史卫红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8-566,共9页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DNA甲基化成为表观遗传学肿瘤研究的热点。DNA甲基化在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miRNA基因表达调控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DNA甲...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DNA甲基化成为表观遗传学肿瘤研究的热点。DNA甲基化在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miRNA基因表达调控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DNA甲基化与miRNA在肿瘤中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PR结构域蛋白(PRDI-BF1 and RIZ 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PRDM)基因甲基化在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P16、RASSF1A、FHIT等基因甲基化与肺癌密切相关;EGFR甲基化、miRN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长链非编码RNAHOTAIR、TUG1等调控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均与肺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肿瘤 DNA甲基化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多驱动基因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长绍 杨延龙 +5 位作者 丁晓洁 杜亚茜 李权 郭银金 刘俊熙 周永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EGFR、KRAS基因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检出率,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手术标本86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GFR、KRAS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 目的探讨EGFR、KRAS基因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检出率,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手术标本86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GFR、KRAS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并分析EGFR、KRAS、ALK及ROS1基因改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SCLC肿瘤组织中驱动基因总突变率为62.8%(54/86),其中EGFR基因突变占总突变的76.0%(41/54);KRAS基因突变占总突变的9.3%(5/54);ALK基因融合占总突变的13.0%(7/54),其中1例患者存在EGFR 19缺失突变与ALK融合共存;ROS1基因融合占总突变的3.8%(2/54)。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显示,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腺癌患者中突变率高(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吸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KRAS、ALK、ROS1基因改变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NSCLC中EGFR、ALK基因均存在较高的突变率,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KRAS、ROS1基因改变以及驱动基因双突变共存型基因突变率虽低,但其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RAS ALK RO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艳 王熙才 +3 位作者 邹天宁 伍治平 谷玉兰 周永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42-642,共1页
背景与目的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hMAM、CEAmRNA阳性细胞,研究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因素,探讨基因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 背景与目的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hMAM、CEAmRNA阳性细胞,研究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因素,探讨基因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联合检N50例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hMAM、CEAmRNA阳性细胞,并根据基因标记物联合检测的结果随访,分析患者术后的预后因素。3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2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微转移 CK19 HMAM CEA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广泛切除后植皮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义豪 邵为林 +11 位作者 黄瑾 冯燕 李婧 陈秋云 Surendra Parsad Yadav Zia-ul-Haq Nabil 张娅 李根山 张晶 马翔 姚志红 杨祚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其中足底最常见[3]。我国的黑素瘤发生于肢端比例超过60%,并以足底居多[4]。足底黑素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灶切除范围及创面修复是手术的关键。足底黑素瘤切除范围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决定,安全切缘为0.5~2.0 cm。而足底不同部位皮肤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修复,足底负重区需承重,皮瓣是最好的选择,而足底非负重区皮肤肿瘤广泛切除后植皮是常用的修复创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打包技术 负压吸引术 足底非负重区黑素瘤 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源lncRNA在肿瘤及其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田翎含 刘馨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m RNA、miRNA、lnc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肿瘤细胞或肿瘤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将一些肿...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m RNA、miRNA、lnc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肿瘤细胞或肿瘤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将一些肿瘤特有的生物信息转移到邻近细胞,甚至远处细胞,并且通过这种细胞间通信传递肿瘤的特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综述旨在着重讨论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分泌的含lncRNA的外泌体对肿瘤微环境,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2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耿石磊(综述) 王熙才(审阅) 陈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4-1071,共8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mRNA结合来发挥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32作为miRNA家族的重要成员,在不同肿瘤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mRNA结合来发挥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32作为miRNA家族的重要成员,在不同肿瘤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因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本身表达的正反作用双向性,在miRNA领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miR-32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自噬和凋亡均有影响。此外,miR-32与其上游靶基因、肿瘤代谢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miR-32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临床诊治中应用等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小RNA miR-32 生物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杨长绍 杜亚茜 +5 位作者 丁晓洁 杨延龙 李权 郭银金 刘俊熙 周永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该地区的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该地区的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外周血中EGFR基因第18、19、20及2l外显子突变情况,统计分析各类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364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者93例(25.5%)。其中EGFR 18 G719X突变占3.2%(3/93),EGFR 19缺失突变占48.4%(45/93),EGFR 20 S768I、T790M、20ins突变分别占3.2%(3/93)、2.2%(2/93)、3.2%(3/93),EGFR 21 L858R、L861Q突变分别占26.9%(25/93)、1.1%(1/93);双突变比例占11.8%,其中3例样本3.2%(3/93)存在G719X、S768I双突变,4例样本4.3%(4/93)存在19Del、T790M双突变,1例样本1.1%(1/93)存在19Del、L858R双突变,1例样本1.1%(1/93)存在L858R、S768I双突变,2例样本2.2%(2/93)存在S768I、T790M双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相关(P<0.005),而与患者年龄、是否吸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云南地区ⅢB~Ⅳ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女性腺癌突变率较高,且该地区NSCLC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存在外显子19缺失突变为主及双突变率较高的特征。使用ARMS技术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可为临床使用EGFR-TKIs提供准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外周血 突变扩增阻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勇 伍治平 王熙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73-476,共4页
肺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死亡最常见的肿瘤,其5年生存率约为13%,伴有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近十年来,尽管新的放、化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可... 肺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死亡最常见的肿瘤,其5年生存率约为13%,伴有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近十年来,尽管新的放、化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许多证据已表明,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干细胞和肿瘤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肺癌干细胞的研究在肺肿瘤的治疗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干细胞 5年生存率 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 人类生命 远处转移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VEGFR2 DNA疫苗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武翠玲 王熙才 +4 位作者 伍治平 陈艳 金从国 陈晓群 谷玉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66-36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主要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基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口服VEGFR2 DNA疫苗抗C57BL/6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主要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基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口服VEGFR2 DNA疫苗抗C57BL/6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重组DNA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通过观察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大小,记录各组小鼠离体肿瘤湿重,检测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液CD3+、CD8+T细胞水平,评价重组疫苗的抑瘤作用。结果疫苗组、空质粒组、生理盐水组的MVD分别为1.75±1.07、6.89±2.52、7.57±3.75,肿瘤湿重分别为(2.05±1.32)、(4.83±1.47)、(5.12±1.02)g,疫苗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肿瘤后,疫苗组CD3+T细胞仍维持较高水平,其它两组明显下降(P<0.05);疫苗组CD8+T细胞水平较其它两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口服VEGFR2DNA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疫苗可能是通过杀伤肿瘤内皮细胞、抑制血管生成而起到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肺肿瘤 DNA疫苗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梦玲 王熙才 陈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
肺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未明确。研究发现miRNA是肿瘤中的一组重要的调节因子,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异常表达后可作为致癌miRNA或抑癌miRNA参与调控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转移等过程。本文就... 肺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未明确。研究发现miRNA是肿瘤中的一组重要的调节因子,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异常表达后可作为致癌miRNA或抑癌miRNA参与调控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转移等过程。本文就miRNA作为抑癌或致癌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肺癌 抑癌miRNA 致癌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小鼠3LL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5
12
作者 蒋永新 王熙才 +5 位作者 金从国 陈晓群 李佳 伍治平 刘光明 李树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88-491,共4页
背景与目的美洲大蠊系列昆虫药品康复新在体外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3LL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荷3LL肺癌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 背景与目的美洲大蠊系列昆虫药品康复新在体外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3LL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荷3LL肺癌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倍体分析、TUNEL分析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24%及81.08%。流式细胞术检测美洲大蠊提取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其凋亡率也升高,S期及G2/M期细胞数大量减少,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流式细胞术TUNEL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存在。流式细胞法分析3LL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显示,无论是低剂量组还是高剂量组,美洲大蠊提取物均能上调Fas、FasR、p53等凋亡基因表达,下调Bcl-2抑制凋亡基因表达。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LL肺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3LL肺肿瘤 凋亡 FAS FasR P53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Lewis肺癌原位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馨 伍治平 +3 位作者 左曙光 周永春 陈艳 王熙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2-4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原位模型包括小鼠自发性肺肿瘤模型和气道内接种模型等,但自发性肺肿瘤模型耗时较长且成瘤率不能保证,而气道内接种模型成瘤部位及大小不稳定。本研究以3LL细胞系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肺原位,与皮下接种模型比较,探讨其... 背景与目的肺癌原位模型包括小鼠自发性肺肿瘤模型和气道内接种模型等,但自发性肺肿瘤模型耗时较长且成瘤率不能保证,而气道内接种模型成瘤部位及大小不稳定。本研究以3LL细胞系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肺原位,与皮下接种模型比较,探讨其稳定性、转移特性,并建立小鼠肺原位癌模型的优化方法。方法将不同数量级的3LL细胞分别直接接种于C57BL/6小鼠左侧腋下制备皮下接种模型和以Matrigel悬浮后接种于其左肺制备原位接种模型,观察两种模型的生存期,并对小鼠进行解剖后行病理切片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v。结果皮下组成瘤率分别为100%、66.7%、16.7%,未见明显转移。原位组成瘤率分别为100%、100%、83.3%,并可转移至对侧胸廓及肺脏。原位组中位生存期(38d、35d、23d)明显少于皮下接种组(82d、72d、50d)。原位接种组微血管密度(120.2±9.73)高于皮下组(92.6±7.12)。原位接种组肿瘤细胞悬液CD44v表达(26.46±1.56)%高于皮下接种组(23.13±1.02)%。结论以3LL细胞接种于小鼠肺部所建立的肺癌原位模型简单可靠,重复性高,具有较皮下接种模型更强的转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光强 黄云超 +7 位作者 李光剑 李森 周永春 雷玉洁 陈小波 杨凯云 陈颖 杨堃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4,共8页
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 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um cells,BEAS-2B)内的亚细胞分布;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处理BEAS-2B细胞24h后的DNA损伤,了解不同粒径二氧化硅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微米二氧化硅不能进入细胞,纳米二氧化硅赋存在细胞质,纳米二氧化硅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纳米二氧化硅导致比微米二氧化硅更严重的DNA损伤(P<0.05)。结论二氧化硅的粒径决定二氧化硅颗粒物是否能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纳米二氧化硅对细胞遗传毒性比微米二氧化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支气管上皮细胞 亚细胞分布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miR-205-5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艳 向敏 +4 位作者 王熙才 周永春 金从国 刘馨 姚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miR-205-5p的表达水平是否可作为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首诊患者60例,其中无远处转移患者30例,有远处转移患者30例。另外收集健康志...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miR-205-5p的表达水平是否可作为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首诊患者60例,其中无远处转移患者30例,有远处转移患者30例。另外收集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qPCR技术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云南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90、云南宣威肺腺癌细胞XWLC-05以及人外周血有核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外周血有核细胞miR-205-5p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iR-205-5p在BEAS-2B细胞中表达水平低(0.820 8±0.255 3),而在YTMLC-90(17.507 2±1.906 3)和XWLC-05(5.725 2±1.012 0)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5-p在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转移的以及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3 0 vs3.658 8、19.6324,均P<0.01)。外周血有核细胞miR-205-5p的阳性表达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EA、CA125、CA242)无关(P>0.05),而与患者远处转移、TNM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明显相关(P<0.01)。结论:miR-205-5p表达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5-5p 外周血有核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 液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_((n1-7))抗小鼠结肠癌肝转移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明清 杜伟 +4 位作者 王熙才 伍治平 陈艳 王志强 许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41-64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主要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R-2在鼠中为flk-1,本...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主要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R-2在鼠中为flk-1,本研究以减毒沙门氏菌SL3261为载体制备了抗肿瘤血管生成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n1-7),研究该疫苗抗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法扩增鼠VEGFR-2胞外cDNA全长序列flk-1(n1-7),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7)。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氏菌SL3261,制备成以SL3261为载体的口服DNA疫苗。将18只小鼠随机分组,口服接种疫苗两周后,用CT-26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15d后处死小鼠,体视学方法计数肝脏的肿瘤结节数目。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CD4+细胞和CD8+细胞变化。结果: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7),制备成以SL3261为载体的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n1-7)。疫苗组小鼠肝脏内的肿瘤转移病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7),制备成以SL3261为载体的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n1-7)。这种疫苗能抑制小鼠结肠癌的肝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R-2 FLK-1 口服 DNA疫苗 结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肺癌患者中SOX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永春 王熙才 +2 位作者 陈艳 刘馨 黄云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4-637,共4页
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从1930年到1997年上升了600%,1987年首次超过乳腺癌,成为美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2220年我国女性肺癌发病率也持续增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女性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采取有效... 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从1930年到1997年上升了600%,1987年首次超过乳腺癌,成为美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2220年我国女性肺癌发病率也持续增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女性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女性 SOX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永新 王前 +3 位作者 陈晓群 金从国 李佳 邓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2×106),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顺铂组,双氢青蒿素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mg/kg),检测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2×106),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顺铂组,双氢青蒿素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mg/kg),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瘤细胞的DNA倍体分析。结果:双氢青蒿素中、高剂量组体重无生理盐水组增加明显,其抑瘤率分别为53.50%及59.24%;流式细胞术检测双氢青蒿素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影响肿瘤的细胞周期,G0/G期及G2/M期细胞数大量减少,细胞被阻滞在S1期。结论:口服双氢青蒿素对Lewis小鼠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C57BL/6J小鼠 肺肿瘤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和谷胱甘肽对人肺腺癌细胞株XW LC-0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岚 黄云超 +3 位作者 雷玉洁 赵光强 刘馨 金从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51-554,共4页
背景与目的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有毒性。多数研究表明硒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硒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单因素及联合应用对人肺腺癌XWLC-0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XWLC-05细胞,分别用亚硒酸钠(Na2Se... 背景与目的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有毒性。多数研究表明硒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硒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单因素及联合应用对人肺腺癌XWLC-0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XWLC-05细胞,分别用亚硒酸钠(Na2SeO3)、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a2SeO3+GSH 3种因素不同浓度直接作用细胞24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DNA倍体。结果硒或GSH单独使用对XWLC-05细胞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硒和GSH联合使用对XWLC-05细胞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两种药物一起使用时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0.01)。无论是硒单因素还是硒与GSH联合作用,在硒浓度为(0.5-4.0)μg/mL范围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1)。硒单因素、硒和GSH联合因素作用XWLC-05细胞后,部分细胞被诱导凋亡,细胞周期检测发现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结论硒和GSH联合使用可以增强硒或GSH单独使用对XWLC-05细胞的直接抑制效应。其机制是将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不能进入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谷胱甘肽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烟煤中自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细胞的体外毒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光剑 黄云超 +6 位作者 刘拥军 郭律 周永春 杨堃 陈颖 赵光强 雷玉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61-568,共8页
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 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C1烟煤)燃烧产物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这种自然产出的二氧化硅颗粒物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体外毒性。方法①物理法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分离出的颗粒物形态,能谱分析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单颗粒形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其颗粒物粒径分布,BET氮吸附比表面积仪测定颗粒物表面积;②应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分离出的二氧化硅处理组(实验组)、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组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处理组(对照组)的细胞成活率变化,测定经刺激24h-72h后细胞内活性氧化酶(ROS)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①我们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出二氧化硅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粒径大小不一,30nm到120nm的颗粒物占86.8%,形态各异,表面不光滑,赋存有铝、钙和铁等元素;②相同浓度下,与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相比,自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有更高的体外毒性。结论①物理法能从C1烟煤底灰中分离出天然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物,且不改变原有的形貌特征和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②天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因形貌不规则、高比表面积和复杂的化学组分可能比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烟煤 纳米二氧化硅 分离 形貌特征 体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