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3例肺大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梁锐 孙保存 +6 位作者 陈天星 张连郁 闫庆娜 王志强 罗丽琳 唐铭 金克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26-929,共4页
分析总结肺大细胞癌(large cell 1ung carcinoma,L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83例L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LCLC占同期肺癌... 分析总结肺大细胞癌(large cell 1ung carcinoma,L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83例L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LCLC占同期肺癌的5.4%(83/1 551)。男性6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0.4岁;肿瘤最大径平均4.6 cm;影像学多表现为周围型。术前通过痰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肺穿刺活检3种手段,只有4例4.8%(4/83)明确诊断或考虑为LCLC。63例76%(63/83)患者行手术切除,以肺叶切除术为主。术后病理学诊断包括39例经典型LCLC、3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复合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8例基底细胞样癌、2例透明细胞癌和1例淋巴上皮瘤样癌。LCLC各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点。有75%(62/83)L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LCLC发病率低,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LCLC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诊断。LCLC治疗以手术为主,提高LCLC的确诊率和进一步细分病理亚型对规范LCLC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癌 肺癌 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时增强MRI与病理对照评价猪心肌梗死模型失活心肌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新湘 杨达宽 +4 位作者 袁曙光 杨宣涛 段丽芬 尚芸芸 郝金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延时增强MRI(DE-MRI)检测失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利用15只滇南小耳猪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别于24h、72h、1周行心脏DE-MR检查,观察高信号部位、节段数与透壁程度;之后行TTC染色和病理检查。结果10只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成功,术... 目的探讨延时增强MRI(DE-MRI)检测失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利用15只滇南小耳猪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别于24h、72h、1周行心脏DE-MR检查,观察高信号部位、节段数与透壁程度;之后行TTC染色和病理检查。结果10只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成功,术前DE-MR检查未见异常,术后检测到30个异常高信号心肌节段,其检测节段数及部位与TTC染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梗死心肌节段透壁程度的判断,两者相关且存在一致性(Chi-Squaretest,P<0.05;K>0.75),但对判断透壁程度,DE-MRI所显示高信号透壁程度分级高于TTC染色(McNemartest,P<0.05)。结论DE-MRI能准确检测梗死心肌,并能清楚描述梗死心肌节段的透壁程度;但应注意急性期梗死区有被"放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死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肢体移植皮肤活检的病理学观察
3
作者 陈天星 杨宣涛 +2 位作者 陈建伟 杨慧 刘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31-733,共3页
目的 在大型动物 (猪 )上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 ,探讨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组织学改变 ,以及皮肤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 对 9只不同窝的猪进行前肢移植 ,其中 3例为未用药组 ,6例为用药组。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对移植体的皮肤进行了 7... 目的 在大型动物 (猪 )上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 ,探讨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组织学改变 ,以及皮肤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 对 9只不同窝的猪进行前肢移植 ,其中 3例为未用药组 ,6例为用药组。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对移植体的皮肤进行了 72次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 ,以术前皮肤为对照。采用S P免疫组化法进行CD3、CD4、CD8检测。结果 术后皮肤均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未用药组发生了严重排斥反应 ,移植肢体在 1周内坏死。用药组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下 ,移植肢体获得了长期存活。皮肤的排斥反应中CD3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10 0 % ) ;CD4及CD8表达分别为 (2 3 6 1% )及(9 72 % ) ,主要表达在发生严重排斥反应的病例中。结论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下可获得长期存活。皮肤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排斥反应的可靠依据。皮肤的排斥反应可能主要为一种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移植 移植物排斥 皮肤 免疫抑制剂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中KRAS、NRAS、PIK3CA、BRAF突变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激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婷 张娟娟 +4 位作者 王晚璞 韦红果 魏金玲 张勇 王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究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中KRAS、NRAS、PIK3CA、BRAF的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激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4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包括23例普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2... 目的探究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中KRAS、NRAS、PIK3CA、BRAF的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激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4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包括23例普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27例微乳头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和14例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类KRAS、NRAS、PIK3CA及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状态;分析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激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64例肿瘤组织中共检测出36例突变,其中KRAS突变21例、BRAF突变12例、PIK3CA突变2例、NRAS突变1例。KRAS、BRAF突变常见于≤35岁的年轻女性。在KRAS突变亚型中,G12S、G12D突变常见于微乳头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P<0.05),G12C、G12R、G12V、G12A、G13C突变常见于普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P<0.05),G13D突变仅在低级别浆液性癌中检出。BRAF突变均见于疾病早期阶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均为76.6%(49/64),普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与微乳头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阳性率相似,但均明显高于低级别浆液性癌(P<0.05)。KRAS G13D突变与孕激素受体低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各基因突变之间相互排斥。KRAS突变是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致癌驱动因子,不同突变亚型与组织学类型、孕激素受体表达状态有关。BRAF突变率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降低,与多种良好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能对疾病的进展有保护作用。PIK3CA、NRAS突变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KRAS 基因 NRAS 基因 PIK3CA 基因 BRAF 卵巢浆液性肿瘤 激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超声法和传统方法处理病理组织制片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雷琎 王媛媛 +3 位作者 王一星 宋蜀玲 崔静 杨举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2-985,共4页
在常规外检工作中,需要对离体组织进行福尔马林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和浸蜡四个步骤,使组织细胞在形态学和成分上保持与活体状态相似,以便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传统组织处理法耗时长,一般约需12 h以上 [1] 。为缩短组织处理的时间... 在常规外检工作中,需要对离体组织进行福尔马林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和浸蜡四个步骤,使组织细胞在形态学和成分上保持与活体状态相似,以便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传统组织处理法耗时长,一般约需12 h以上 [1] 。为缩短组织处理的时间,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快速组织处理的方法,如70年代的微波组织处理法 [2] 和现在较新的超声组织处理法 [3] 。超声组织处理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大大提高了组织处理液的渗透能力,同时还改进了快速组织处理过程中操作繁琐和一次性处理样本少等缺点,但其所制切片的效果究竟如何,能否达到传统切片的效果,目前缺乏系统的比较实验。本文将目前较新的全自动超声组织处理方法与传统的组织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该项技术在常规病理技术中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法 脱水 病理切片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癌基因蛋白产物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天星 罗尧生 +2 位作者 杨正中 刘伟 张会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37-439,I05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癌变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于石蜡切片对43例甲状腺癌、17例腺瘤、19例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了c-erbB-2、p21、p53、Bcl-2、c-myc、p16癌基因产物的检测。结果:癌组织...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癌变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于石蜡切片对43例甲状腺癌、17例腺瘤、19例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了c-erbB-2、p21、p53、Bcl-2、c-myc、p16癌基因产物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1种或1种以上基因产物表达与腺瘤及瘤旁组织间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p21表达随癌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p53表达随癌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减少,与c-erbB-2间呈负相关(P<0.05)。在淋巴结转移病例中c-erbB-2阳性率增高明显(P<0.05)。结论:6种癌基因均分别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变的发生可由多种基因相互作用所致。c-erbB-2、p21可能在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的癌变中起重要作用。癌基因产物检测为临床病理诊断、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癌基因 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和VEGF-C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天星 杨宣涛 +1 位作者 陈建伟 杨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 C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44例甲状腺癌中VEGF、VEGF C的表达情况,并以17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VEGF、VEGF- C在甲状腺癌中呈高水平表达(88.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 C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44例甲状腺癌中VEGF、VEGF C的表达情况,并以17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VEGF、VEGF- C在甲状腺癌中呈高水平表达(88. 6%、81. 8% )。VEGF表达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减低而增高, 9例死亡病例均为阳性表达;VEGF- C表达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减低而减低,乳头状癌阳性表达(88 .9% )高于其它类型,VEGF- C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92. 0%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 4% ) (P<0. 05)。9例死亡病例中7例为阳性表达,且7例同时VEGF呈阳性表达。结论 VEGF、VEGF- C表达与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及预后可能有一定关系,VEGF- C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胎盘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桂清 杨宣涛 +2 位作者 张乃羚 杨惠 刘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在晚期妊娠胎盘绒毛的表达及在子痫前期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取正常足月胎盘36例和子痫前期胎盘30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绒毛cathepsin B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胎盘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catheps...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在晚期妊娠胎盘绒毛的表达及在子痫前期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取正常足月胎盘36例和子痫前期胎盘30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绒毛cathepsin B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胎盘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cathepsin B在晚期妊娠胎盘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有高表达。正常足月胎盘cathepsin B表达阴性(-)1例(2.7%),弱阳性(+)16例(43.2%),阳性(~)20例(54.1%);子痫前期胎盘cathepsin B表达阴性(-)5例(16.7%),弱阳性(+)16例(53.3%),阳性(~)9例(30.0%),cathepsin B在子痫前期胎盘阴性率表达较正常足月胎盘高,而阳性率表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thepsin B在晚期妊娠胎盘中仍然有高表达,cathepsin B在正常足月妊娠和子痫前期胎盘表达的差异提示cathepsin B不仅参与了正常妊娠的维持,cathepsin B表达降低导致的滋养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组织蛋白酶B 绒毛 晚期妊娠 子痫前期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99m)Tc-MIBI显像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陆智祥 江勇 +6 位作者 余大富 米岚 迟昆萍 王凡 吕梁 吴晓群 孙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32-3735,共4页
目的:了解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过程中监测疗效的价值。方法:17例NHL患者化疗后行99m Tc-MIBI SPECT/CT扫描;用软件Image J计算NHL病灶(T)与双肩三角肌中部(NT)的MIBI摄取亮度比值T/NT%和滞留指... 目的:了解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过程中监测疗效的价值。方法:17例NHL患者化疗后行99m Tc-MIBI SPECT/CT扫描;用软件Image J计算NHL病灶(T)与双肩三角肌中部(NT)的MIBI摄取亮度比值T/NT%和滞留指数(RI);用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NHL病灶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和P-糖蛋白(P-gp)含量。结果:NHL病灶化疗后,T/NT%和RI与化疗疗程均呈正相关(P=0.046和0.003);完全缓解组5例比部分缓解组12例的T/NT%显著降低(P=0.044);化疗前MRP1和P-gp含量分别与化疗后T/NT%和RI均呈反相关(P=0.049和0.022)。结论 :一般而言,化疗疗程越多、化疗疗效越差的NHL病灶摄取MIBI越少,但化疗前病灶P-gp和MRP1蛋白含量越高,化疗过程中摄取MIBI越多,化疗疗效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MIBI P-GP M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T1、CD147、CD44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超男 彭浩 +2 位作者 王平 杨慧 周建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1,MCT1)、CD147、CD44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表达相关性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取经病理确诊的50例NSCLC患者癌组织(肺癌组)...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1,MCT1)、CD147、CD44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表达相关性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取经病理确诊的50例NSCLC患者癌组织(肺癌组)、远癌组织(距肿瘤边缘大于5 cm,远癌组)和21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T1、CD147、CD44蛋白表达。结果:(1)肺癌组中MCT1、CD147、CD44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远癌组和对照组(P<0.05);(2)MCT1在肺癌细胞膜中表达与CD147、CD44蛋白表达(χ2=7.284,P=0.007;χ2=6.522,P=0.011)均存在相关性;(3)MCT1、CD147、CD44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PTNM分期均无关,但与肿瘤的组织类型(χ2=12.888,P=0.039;χ2=3.997,P=0.043;χ2=3.982,P=0.000;χ2=7.670,P=0.035)、淋巴转移(χ2=13.406,P=0.021;χ2=13.406,P=0.021;χ2=11.809,P=0.039;χ2=12.493,P=0.000)显著相关,另外MCT1(细胞膜)蛋白表达还与肿瘤分化程度(χ2=7.135,P=0.013)及吸烟史(χ2=6.623,P=0.010)显著相关,CD44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χ2=5.486,P=0.000)。结论:在NSCLC患者组织中MCT1、CD147、CD44蛋白表达均高于癌周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统计结果显示3者在NSCLC细胞膜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MCT1、CD147、CD44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它们可能作为检测NSCLC和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羧酸转运蛋白1 CD147 CD44 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ras及p16基因异常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跃兰 刘燕青 +5 位作者 邓民芳 陈利馨 李琳 杨正中 谭德勇 赖建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ras癌基因及p16抑癌基因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36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ras、p16基因... 目的:探讨ras癌基因及p16抑癌基因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36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ras、p16基因及表达状况。结果:卵巢癌及对照组ras癌基因无突变及缺失。卵巢癌ras p21阳性表达80.6%,卵巢良性肿瘤仅有25%弱阳性表达,正常卵巢阴性表达,P< 0.01、P< 0.001,差异非常显著;卵巢癌及对照组p16基因无突变,卵巢癌p16缺失9例占25%,p16蛋白阳性表达降低,仅13.9%,强阳性表达27.8%,11例晚期卵巢癌阴性表达占30.6%;卵巢良性肿瘤p16蛋白弱阳性表达占45%,阳性表达降低占40%,对照组p16蛋白80%阳性表达,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与正常对照比较阳性表达,P< 0.001、P< 0.05,差异显著。结论:本组卵巢上皮癌ras癌基因无突变,但ras p21过表达、p16基因25%缺失,无突变,p16蛋白表达降低,ras癌基因及p16抑癌基因异常,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RAS基因 P16基因 基因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幼年性粒层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天星 罗华 杨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幼年性粒层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交界性病变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13
作者 杨慧 徐敏洁 +1 位作者 陈天星 王晚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12-717,共6页
目的:分析和鉴定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交界性病变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新的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118例。实验组分别为PTC 43例(含经典型40例... 目的:分析和鉴定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交界性病变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新的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118例。实验组分别为PTC 43例(含经典型40例、滤泡亚型3例)、交界性病变33例(具有PTC样细胞核及乳头状结构,而缺乏包膜、血管侵犯,未发生转移的病例。其中8例合并非典型腺瘤),对照组为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42例。每组用10例冰冻样本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经PDQUEST 7.3图像分析软件检测3组的表达差异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和Swiss-Prot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选择其中6种差异表达蛋白用118例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进行验证。结果:3组样本两两比较共发现24个蛋白差异点,通过质谱分析鉴定出18种差异表达蛋白。IHC染色显示6种蛋白keratin,typeⅡcytoskeletal 8(CK8)、keratin,typeⅠcytoskeletal 18(CK18)、60 k Da heat shock protein(HSP60)、actin,cytoplasmic 2(γ-Actin)、14-3-3 protein beta/alpha(14-3-3β/α)和14-3-3 protein epsilon(14-3-3ε)定位于细胞浆;在PTC中6种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01),同时CK8、CK18、HSP60和γ-actin的表达高于交界性病变组(P<0.01);在交界性病变中,除CK8无明显变化外,其它5种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蛋白质组学分析有助于发现新的PTC和交界性病变的蛋白标志物,IHC染色进一步确认这些蛋白在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模式,更有利于PTC的早期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交界性病变 差异表达蛋白 蛋白质组学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癌股二头肌间转移一例
14
作者 杨祚璋 谢琳 +3 位作者 李少莹 许建波 李琳 杨承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肺鳞癌 股二头肌 癌转移 手术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软骨肉瘤手拇指及足小趾皮下转移1例
15
作者 杨祚璋 谢琳 +4 位作者 许建波 李琳 陈云 张丽娟 袁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髋臼软骨肉瘤 手拇指 足小趾皮 肉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报道
16
作者 陈天星 杨慧 +1 位作者 杨宣涛 陈建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胆囊 上皮样血管肉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is1在结直肠腺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邹云莲 杨慧 +2 位作者 朱军 张进萍 严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3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meis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meis1在结直肠腺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meis1在正常肠黏膜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随着腺瘤癌的... 目的:探讨meis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meis1在结直肠腺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meis1在正常肠黏膜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随着腺瘤癌的发展表达下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肠黏膜、腺瘤及癌中meis1的表达率分别为92.9%、87.5%及63.1%,腺癌与正常、腺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meis1表达部位随着正常黏膜向腺瘤癌发展过程中出现典型的胞核至胞浆异位,且异位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eis1的表达下调及胞浆异位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Meis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1例报道
18
作者 陈天星 陈建伟 汪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脾脏肿瘤 脾血管肉瘤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结肠肝曲血管内皮肉瘤1例
19
作者 迟昆萍 刘素香 李雅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升结肠肝曲血管内皮肉瘤 病理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士欣 华映坤 +5 位作者 王林坪 杨慧 鲁俊 吕超绍 董旭东 撒亚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脐带Wharton’s jelly剪成约0.5 mm3种植到培养瓶,3 h后添加培养液。细胞达90%融合时用胰酶消化传代。用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用流式检测细胞膜表型;...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脐带Wharton’s jelly剪成约0.5 mm3种植到培养瓶,3 h后添加培养液。细胞达90%融合时用胰酶消化传代。用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用流式检测细胞膜表型;用诱导液检测其分化为脂肪样细胞和神经样细胞的潜能。结果培养6 d左右,细胞从组织块游出,为长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后细胞增殖加快,呈放射状分布。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CD90等为阳性,而CD34等为阴性;波形蛋白呈强阳性。成脂诱导后,细胞质出现脂滴,油红O染色为阳性。经黄芪诱导24 h,细胞表达Nestin和NF,而NSE和GFAP为阴性。结论人脐带Wharton’s jelly中有间充质干细胞,且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Wharton’sjelly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