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嘉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3期46-49,共4页
从重新认识封山育林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分析了封山育林的特点及封山育林对象。总结了按照培育目的和树种比例分为5种封育类型、3种封育方式。提出了封山育林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封育类型 混交林 林业生态工程 封育方式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林业分类经营现状及完善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廖远宁 张正周 何冬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82-85,共4页
1999年云南省全面推开林业分类经营工作,并于2001年7月全面完成,2004年又组织开展了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并对两类林比例进行了调整。文章分析了在实施分类经营工作中还存在着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地方公益林界定不具体... 1999年云南省全面推开林业分类经营工作,并于2001年7月全面完成,2004年又组织开展了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并对两类林比例进行了调整。文章分析了在实施分类经营工作中还存在着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地方公益林界定不具体,补偿征收对象不明确、补偿对象不明确、效益计量无标准等问题,据此提出了若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分类经营 完善措施 现状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红豆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洪焰泉 刘扬 高成广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3期82-86,共5页
介绍红豆杉在云南省的种类、分布、数量及人工栽植情况,分析当前红豆杉产业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有:产业化水平低,投资面临一定风险,科技创新水平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滞后等.藉此提出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加大科技投入... 介绍红豆杉在云南省的种类、分布、数量及人工栽植情况,分析当前红豆杉产业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有:产业化水平低,投资面临一定风险,科技创新水平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滞后等.藉此提出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整合相关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产业发展 制药 紫杉醇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集体林林权制度现状及改革刍议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春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5期139-141,共3页
简要介绍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阐述云南省集体林林权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刍议云南省在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中应做好9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制度改革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云南省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惠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简要介绍近自然林业的提出及发展过程、近自然林业的特点及优越性。分析了人工林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下降、抗御灾害的能力减弱以及地力衰退等弊端,提出要重视森林质量、对现有人工林进行近自然改造、利用自然力注重天然更新、制定科学模... 简要介绍近自然林业的提出及发展过程、近自然林业的特点及优越性。分析了人工林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下降、抗御灾害的能力减弱以及地力衰退等弊端,提出要重视森林质量、对现有人工林进行近自然改造、利用自然力注重天然更新、制定科学模式和营林方法、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森林生态健康等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经营 人工林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退耕还林实施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杞银凤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134-136,共3页
2000~2004年云南省共完成退耕还林74.86万hm^2。全面总结了退耕还林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实施现状 退耕还林 对策建议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云南省输电线路使用林地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嘉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和输变电线路建设的关系,做到森林资源保护与电力线路建设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输变电线路的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准确测定输变电线路...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和输变电线路建设的关系,做到森林资源保护与电力线路建设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输变电线路的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准确测定输变电线路征占用林地面积的原则、技术要点,并建议分两步实施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占用林地 输变电线路 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管理在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秦毅 毛海凌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64-65,69,共3页
冲突在森林经营管理中通常表现为山林权属纠纷.论述了冲突的概念、分类、发生的一般原因及解决冲突的一般策略,最后介绍了在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用冲突管理理念解决林权纠纷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冲突管理 林权纠纷 解决策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惠荣 刘洁梅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61,共4页
阐述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几点思考:通过完善政策与法规、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地方补偿、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森林生态公益性产品服务体系等途径,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良性运行机... 阐述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几点思考:通过完善政策与法规、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地方补偿、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森林生态公益性产品服务体系等途径,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良性运行机制,为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 基金 制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冲平 李建友 何丕坤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构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 理论思考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A在农村综合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书学 何丁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223-227,共5页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林业调查规划。介绍了村社综合规划的程序及方法。并以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陇川片曼线自然村为例叙述了规划编制过程及结果。
关键词 参与式农村评估 林业调查 PRA 自然保护区 应用 规划编制 综合规划 过程 理念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邱北县木兰园规划设计探讨
12
作者 杨勋章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32-34,共3页
邱北县是木兰科植物在云南的主要分布地之一,把以科研为目的的木兰科植物“基因库”建设与普者黑景区开发相结合,通过园林造景等手段,建成一个集种质资源保存、科研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专类植物园。
关键词 木兰科植物 种质资源 园林造景 示范 基因库 分布 植物园 景区开发 旅游观光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采石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
13
作者 韩文洪 《中国城市林业》 2009年第6期46-48,共3页
打破对采石场传统的绿化模式,将采石场分成平台面和立体面,由于各个"面"的功能、结构、质地与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台""面"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将"平台区"设计为休闲园,利... 打破对采石场传统的绿化模式,将采石场分成平台面和立体面,由于各个"面"的功能、结构、质地与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台""面"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将"平台区"设计为休闲园,利用坡面和挡土墙绿化,设计"藤龙景观",不但恢复生态环境,而且,营造了新的特色景观,不仅为停采的采石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又为城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去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重建 采石场 生态恢复 城郊 绿化模式 生物措施 生态环境 特色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4
作者 吕鹏程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2期90-92,96,共4页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重点为质量、投资、进度3大控制,其监理的方法有旁站、巡回、跟踪、阅看报告、勘察丈量、定期不定期检查、见证取样、提前示范、拍照录像、平行检验等。并以云南省林木种苗基地行政用房为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工程施工阶段 监理 建设 定期检查 见证取样 种苗基地 云南省 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热带森林
15
作者 张冲平 周涛 《热带林业》 2006年第4期48-52,共5页
主要介绍分布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地区范围的热带森林、生物地理区划及其生物多样性等情况,并对其地位作用及评价作了表述。
关键词 云南德宏 热带森林 生物地理区划 生物多样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杨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燕 段安安 +2 位作者 张晏 何承忠 何林西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6-88,共3页
用滇杨成年优树的枝条作为繁殖材料进行初繁试验,结果表明:长度为20 cm和直径为1.9~2.8 cm的穗条成活率较高 树冠下部枝条扦插成活率高于树冠上部。对滇杨枝条梢部和基部进行水培生根对比,生根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滇杨 优树 扦插繁殖 水培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叶片性状变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晏 段安安 +4 位作者 何承忠 韩燕 吴裕 程洪涛 何林西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4-48,共5页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采用扦插繁殖法无性系化,对其1年生苗木的叶片性状变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叶宽、叶片长/叶宽、宽基距/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等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根据单性状可将52个无性系分为不同的表...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采用扦插繁殖法无性系化,对其1年生苗木的叶片性状变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叶宽、叶片长/叶宽、宽基距/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等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根据单性状可将52个无性系分为不同的表型类型;基于欧氏距离聚类可将52个无性系在10聚类水平上聚为4类,无性系叶片性状表型变异与其优树地理来源无关;3个叶片导出性状相互组合构成了滇杨丰富的叶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 优树无性系 叶片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产业化建设与山区脱贫——云南省镇雄县杉树乡林业扶贫案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文洪 《绿色中国(理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M期58-60,共3页
云南省林业厅2002年至2004年挂钩扶贫镇雄县杉树乡,其间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竹藤基地、天保工程、农村能源建设、林下资源开发等林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帮助建立全乡的支柱产业,让当地贫困农民积极参与到林业工程建设中来并从中受益... 云南省林业厅2002年至2004年挂钩扶贫镇雄县杉树乡,其间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竹藤基地、天保工程、农村能源建设、林下资源开发等林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帮助建立全乡的支柱产业,让当地贫困农民积极参与到林业工程建设中来并从中受益,逐渐脱贫致富。文章以杉树乡的林业产业化扶贫为例总结出一些扶贫作法,为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化 镇雄县 杉树乡 扶贫开发 案例 树种选择 资金管理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汤明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26-32,共7页
利用1992~1993年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勐腊县补蚌片区建立的5块望天树林固定样地的观测资料,从物种组成、科属区系特征、水平布局和垂直布局方面对该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仅多样性指数及联合熵H(X,Y)分析了望天... 利用1992~1993年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勐腊县补蚌片区建立的5块望天树林固定样地的观测资料,从物种组成、科属区系特征、水平布局和垂直布局方面对该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仅多样性指数及联合熵H(X,Y)分析了望天树林群落结构的多样性;采用p多样性指数比较了样地间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望天树林物种相当丰富,在5块50m×50m的固定样地内计有种子植物68科176属380种。该群落中热带科有57科,占89.1%,热带属有163属,占92.6%,反映出其强烈的热带性质。根据树高的分布情况,将该群落的地上垂直结构分为5层,即计有乔木3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而对群落内物种的水平分布格局所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所选择的3个主要树种(望天树、木奶果、假海桐)在5块固定样地内均为典型的集群分布。联合熵分析表明,其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为15.8008~21.0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望天树林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方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俊 何丕坤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6,共5页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为林业管理和改革的主体与核心,林农的参与十分重要。从参与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在集体林权改制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可能性、应用的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建议在改革全过程中必须确保有实际意义的真正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方法 集体林 林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