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引进甘蔗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昝逢刚 吴才文 +6 位作者 赵培方 赵俊 夏红明 杨昆 姚丽 覃伟 刘家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9-1373,共5页
为提高国外引进甘蔗种质的利用效率,为甘蔗种质的杂交和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以104份国外引进甘蔗种质为材料,分析其22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研究其种间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04份国外甘蔗种质的质量性状在曝光后节间颜色、芽形... 为提高国外引进甘蔗种质的利用效率,为甘蔗种质的杂交和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以104份国外引进甘蔗种质为材料,分析其22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研究其种间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04份国外甘蔗种质的质量性状在曝光后节间颜色、芽形、57号毛群、蒲心、曝光前节间颜色、内叶耳和脱叶性的多样性十分丰富;数量性状中有效茎和分蘖的遗传变异较大;聚类结果把104份种质分为3个大类群、5个亚类群及8个小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引进 甘蔗种质 表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实生苗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5 位作者 覃伟 昝逢刚 杨昆 赵培方 赵俊 吴才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0-475,共6页
采用桶栽方式,研究甘蔗实生苗根系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根长、根交叉数受母本、父本和组合的影响显著,根表面积受母本和父本的影响显著,根系干重受组合的影响显著;亲本及组合的选配方式对根系遗传力大小的贡献率表现为母本、组合... 采用桶栽方式,研究甘蔗实生苗根系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根长、根交叉数受母本、父本和组合的影响显著,根表面积受母本和父本的影响显著,根系干重受组合的影响显著;亲本及组合的选配方式对根系遗传力大小的贡献率表现为母本、组合、父本依次减小;9个根系性状中,根交叉数、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干重、根体积的遗传力均大于60%;在所选用的亲本中,用新台糖22号、桂糖92–66作母本,用CP72–1210、川糖89–103作父本,其后代的根系性状表现较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可作为甘蔗根系育种的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根系 实生苗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5个主要甘蔗品种蔗叶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智能 杨柳 +5 位作者 杨婷 易湘艳 李沈雪 黄雪娟 吴才文 沈石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3-97,共5页
试验旨在分析蔗叶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蔗叶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选取云南5个主要的甘蔗品种ROC 22、粤糖93-159、柳城05-136、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剥叶模式下的非功能蔗叶,经干燥预处理后,对样品的水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蛋白质... 试验旨在分析蔗叶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蔗叶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选取云南5个主要的甘蔗品种ROC 22、粤糖93-159、柳城05-136、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剥叶模式下的非功能蔗叶,经干燥预处理后,对样品的水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蛋白质(CP)、粗脂肪(EE)、抗营养因子、pH值、发热量、纤维分和有机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品种蔗叶平均含水量为72.38%,干重水分在6.98%~7.16%,ROC 22与粤糖93-159蔗叶含水量显著低于云蔗05-51、云蔗08-1609和柳城05-136(P<0.05)。不同品种甘蔗叶片经过预处理后,干叶干物质(DM)含量在92.84%~93.02%。5个甘蔗品种伸长中期的蔗叶WSC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云蔗05-01、云蔗08-1609、ROC 22、柳城05-136和粤糖93-159;CP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ROC 22、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粤糖93-159。粤糖93-159和柳城05-136蔗叶中EE含量最低,云蔗05-51最高。5个甘蔗品种蔗叶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低的是云蔗05-51,最高是ROC 22;ROC 22与云蔗08-1609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在46.90%及以上,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P<0.05)。云蔗05-51的蔗叶纤维素含量最低,柳城05-136的蔗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低,粤糖93-159的蔗叶半纤维素含量最高,ROC22的蔗叶木质素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最高。云蔗05-51蔗叶的发热量最低,ROC 22最高。蔗叶中乙酸和乳酸含量范围分别为1.16%~1.38%、0.85%~0.99%,含有少量丙酸和丁酸,5个甘蔗品种蔗叶中平均有机酸含量为2.28%。蔗叶pH值呈弱酸性,范围在5.58~5.69。研究表明,伸长中期蔗叶的基本成分因品种不同而差异显著,基本成分与蔗梢相近,可直接作为青贮饲草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叶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甘蔗种质工艺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俊 吴才文 +5 位作者 赵培方 夏红明 暂逢刚 杨昆 李复琴 刘家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6-481,共6页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Q、VMC、FR、RB、CP、TCP等系列113份引进甘蔗种质的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数、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蔗产量、锤度、蔗糖分、简纯度、纤维分、含糖量等13个工艺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Q、VMC、FR、RB、CP、TCP等系列113份引进甘蔗种质的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数、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蔗产量、锤度、蔗糖分、简纯度、纤维分、含糖量等13个工艺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蔗产量与株高、有效茎、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分与锤度、简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茎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宿根发株数与出苗率、分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工、农艺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糖分因子、发株与纤维分因子、分蘖因子、茎径因子,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75.16%。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对113份引进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Ⅰ类群属高纤维、低产种质;Ⅱ类群属出苗发株差、低产种质;Ⅲ类群属强宿根、高产种质;Ⅳ类群种质可作为能源甘蔗育种亲本进行杂交利用;Ⅴ类群属于高产、低糖种质;Ⅵ类群属低产、高糖种质;Ⅶ类群属于丰产、高糖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工艺性状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pH对甘蔗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6 位作者 赵培方 昝逢刚 赵俊 姚丽 杨昆 李纯佳 吴才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采用桶栽方式,研究不同pH(5.0、7.0、8.5)营养液对甘蔗组合RB85–5156×云瑞05–407、云瑞06–3501×Tolodo、粤糖94–128×赣蔗75–65、ROC6×云瑞05–733、VMC87–95×云瑞05–171(分别记为A、B、C、D、E)实生苗... 采用桶栽方式,研究不同pH(5.0、7.0、8.5)营养液对甘蔗组合RB85–5156×云瑞05–407、云瑞06–3501×Tolodo、粤糖94–128×赣蔗75–65、ROC6×云瑞05–733、VMC87–95×云瑞05–171(分别记为A、B、C、D、E)实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pH 7.0处理下,B组合实生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茎径最大,在pH 8.5处理下,A、C、D、E组合实生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最大;②C、D、E组合实生苗的根系活力在pH 5.0时最高,B组合实生苗的根系活力在pH 7.0时最高。整体而言,A、B、C、D、E组合实生苗在营养液pH 7.0和pH 8.5处理下的根系形态和植株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实生苗 根系 营养液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髙糖甘蔗品种云引4号的选育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俊 吴才文 +4 位作者 陈学宽 赵培方 刘家勇 夏红明 李复琴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云引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0年从澳大利亚引进,通过多年的适应性研究、试验筛选而出的中晚熟高产高糖品种,该品种新宿萌芽、分蘖皆好,有效茎多,丰产性突出。经国家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云引4号平均蔗茎产量10... 云引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0年从澳大利亚引进,通过多年的适应性研究、试验筛选而出的中晚熟高产高糖品种,该品种新宿萌芽、分蘖皆好,有效茎多,丰产性突出。经国家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云引4号平均蔗茎产量106.86 t/hm2,比新台糖10号(ck1)增产8.11%,比新台糖16号或闽糖70-611(ck2)增产18.78%;11月至次年2月平均糖分14.98%,峰值可达16.5%以上;含糖量达15.63 t/hm2,分别比ck1、ck2增产9.0%和16.04%;适应性较广,在云南、广西、广东等气候类型相近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地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云引4号 引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素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9 位作者 昝逢刚 赵培方 赵俊 朱建荣 杨昆 覃伟 姚丽 夏红明 陈学宽 吴才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0-594,共5页
采用盆栽方法,以ROC22、云蔗06–407、云蔗05–211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磷浓度分别为0.2、1 000μmol/L,分别记为P1、P2)对3个甘蔗品种(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06–407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茎径、冠鲜... 采用盆栽方法,以ROC22、云蔗06–407、云蔗05–211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磷浓度分别为0.2、1 000μmol/L,分别记为P1、P2)对3个甘蔗品种(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06–407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比P2处理分别增加了19.50%、31.63%、11.11%、42.25%、14.21%、39.99%和36.31%,ROC22、云蔗05–211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均低于P2处理;在P2处理下,ROC22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在P1和P2处理下,云蔗06–407的磷利用效率均较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06–407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P2处理下,ROC22、云蔗05–211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根系形态 磷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对3个甘蔗品种(系)根系形态及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3 位作者 昝逢刚 夏红明 覃伟 赵培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1126,共7页
探索磷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发掘磷高效甘蔗品种提供依据。以ROC10、ROC22和云蔗05-194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种植,设低磷和高磷两个处理,研究3个甘蔗品种(系)的生长、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根系磷效率。结果表明:与低磷处理相比较,高磷水平下... 探索磷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发掘磷高效甘蔗品种提供依据。以ROC10、ROC22和云蔗05-194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种植,设低磷和高磷两个处理,研究3个甘蔗品种(系)的生长、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根系磷效率。结果表明:与低磷处理相比较,高磷水平下ROC22和云蔗05-194的株高增加6.91%、34.99%,植株干质量增加22.59%、44.92%。在低磷水平下ROC10的株高、植株干质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比高磷水平下分别增加19.08%、20.37%、68.90%、74.48%、99.62%。本研究表明,在低磷处理下,ROC10的根系和植株生长较好,表现为相对耐低磷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根系形态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引进甘蔗品种同异分析法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俊 吴才文 +4 位作者 刘家勇 李俊 赵培方 夏红明 杨昆 《中国糖料》 2012年第2期39-40,42,共3页
采用同异分析方法对9个引进甘蔗品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P44、C266-70与理想品种联系度分别为0.7676、0.7625,说明其田间综合表现优良,与理想品种最接近,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SP80-0185、VMC71-39、SP80-1836和Q151四个品种与理... 采用同异分析方法对9个引进甘蔗品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P44、C266-70与理想品种联系度分别为0.7676、0.7625,说明其田间综合表现优良,与理想品种最接近,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SP80-0185、VMC71-39、SP80-1836和Q151四个品种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在0.70~0.75之间,综合表现一般;Q117、FR97-137、FR98-194三个品种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小于0.65,综合表现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同异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与干旱条件下甘蔗工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与品种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俊 白亚东 +7 位作者 赵兴东 杨丽华 卢顺才 李秀梅 马云飞 李梅会 王少河 范源洪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9-586,共8页
以8个云蔗(CYZ06–407、CYZ05–226、CYZ04–622、CYZ04–724、CYZ03–258、CYZ03–103、CYZ02–588、CYZ01–1413),3个新台糖系列(ROC22、ROC16、ROC10),2个粤糖系列(CYT93–159、CYT00–236),1个桂糖品种(CGT11),1个古巴引进品种(C266... 以8个云蔗(CYZ06–407、CYZ05–226、CYZ04–622、CYZ04–724、CYZ03–258、CYZ03–103、CYZ02–588、CYZ01–1413),3个新台糖系列(ROC22、ROC16、ROC10),2个粤糖系列(CYT93–159、CYT00–236),1个桂糖品种(CGT11),1个古巴引进品种(C266–70)等甘蔗品种为材料,设自然降雨(干旱)、正常灌水(灌溉)2个处理,通过测定蔗产量、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糖产量、蔗糖分、锤度、简纯度、纤维分10个工、农艺性状指标,采用抗旱指数(DRI)、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干旱、灌溉条件下甘蔗工、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并对参试品种的抗旱性、抗旱类型进行综合评价与划分。结果表明:干旱、灌溉条件下,糖产量与蔗产量、有效茎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茎重呈显著正相关;干旱条件下,糖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溉条件下,糖产量与蔗糖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参试品种10个工、农艺性状抗旱指数的主成分析将10个指标简化为产量因子、糖分因子、单株因子和品质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287%;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对参试品种抗旱性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5个类群,C266–70抗旱性突出,CYZ03–258、CYZ04–622抗旱性强,ROC22、CGT11抗旱性较强,CYT00–236、CYZ03–103、CYZ04–724、CYZ02–588、CYZ05–226、ROC16抗旱性中等,CYZ01–1413、CYT93–159、CYZ06–407、ROC10抗旱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旱性 抗旱指数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云蔗系列甘蔗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白亚东 赵俊 +5 位作者 杨桂林 赵兴东 卢顺才 李秀梅 杨丽华 张燕艳 《中国糖料》 2016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了筛选出抗旱、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分别在水浇地、旱地栽培条件下,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分析法对10个云蔗系列甘蔗品种(系)9个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蔗06-407、云蔗03-103、云蔗03-258、云蔗05-226四个品种(系)水浇地... 为了筛选出抗旱、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分别在水浇地、旱地栽培条件下,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分析法对10个云蔗系列甘蔗品种(系)9个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蔗06-407、云蔗03-103、云蔗03-258、云蔗05-226四个品种(系)水浇地、旱地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ROC22号或与其相当,应加强跟踪试验与观察并适时进行种苗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剂发酵蔗梢饲料的品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智能 杨柳 +4 位作者 杨婷 应雄美 郭家文 尚试雄 沈石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1,共4页
试验研究广谱性发酵菌剂对蔗梢青贮效果的影响。选取ROC 22蔗梢为试验材料,以5个不同产地的发酵菌剂进行青贮(菌剂发酵组,A~E),设置空白组(未发酵组,CK1)和对照组(自然发酵组,CK2)。对各组样品的水分、pH值、发热量、微生物菌群、蛋白... 试验研究广谱性发酵菌剂对蔗梢青贮效果的影响。选取ROC 22蔗梢为试验材料,以5个不同产地的发酵菌剂进行青贮(菌剂发酵组,A~E),设置空白组(未发酵组,CK1)和对照组(自然发酵组,CK2)。对各组样品的水分、pH值、发热量、微生物菌群、蛋白质、粗脂肪、抗营养因子、纤维分析及发酵后的有机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青贮后,蔗梢的营养品质、抗营养因子及纤维得到改善,微生物菌群丰富,有机酸提高、pH值降低,有助于延长保鲜期。研究表明,菌剂发酵D组青贮饲料品质最佳,菌剂发酵组青贮饲料在各个指标上均优于自然发酵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梢 菌剂 青贮 品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