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森林防火隔离带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彪 陈启良 +3 位作者 王劲 马诚 王秋华 吴兴兴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介绍了云南省森林防火隔离带发展历程,探讨了云南省森林防火隔离带发展状况,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根据云南省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和管护,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关键词 森林防火 隔离带 林火管理 路网密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灾害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以云南省盐津县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绍辉 李靖 +3 位作者 马长乐 李世友 张志华 章皖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020-8021,8026,共3页
介绍了云南省盐津县受冰雪灾害后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冰雪灾害 盐津县 林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的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正宇 毛世华 +1 位作者 李世友 王秋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5,共6页
为对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开展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研读标准规范、调查现状及专家访谈等方式展开研究,以隔火能力、通行能力、管理养护和生态保护4个评价维度为标准层,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6个评价指标及其权... 为对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开展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研读标准规范、调查现状及专家访谈等方式展开研究,以隔火能力、通行能力、管理养护和生态保护4个评价维度为标准层,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6个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构建了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滇西北某林场的森林防火应急道路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查明了该路段存在的多项技术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应急道路 综合评价体系 森林防火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4
作者 罗仕秋 李浩铭 +3 位作者 徐先银 陈光剑 刘恩德 向建英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1,共8页
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中高原中部,主要保护对象为滇中地区典型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掌握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组成现状,本研究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 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中高原中部,主要保护对象为滇中地区典型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掌握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组成现状,本研究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的植被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32个群丛。此次调查新记录了1个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以及7个群系,其中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新增黄毛青冈林及滇石栎林2个群系,进一步完善了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紫溪山拥有滇中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滇中地区极其重要的“水塔”和生态屏障。因此,加强紫溪山的生态保护,对滇中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紫溪山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木蠹象及其天敌昆虫的潜在分布区及其适生性
5
作者 张炎 黄导 +2 位作者 谢华 唐绍荣 李宗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5-133,共9页
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and Zhang)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并导致其大量死亡,对当地森林生态建设及生物安全造成威胁。依据收集的云南木蠹象及其主要天敌昆虫——茧蜂的有效地理分... 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and Zhang)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并导致其大量死亡,对当地森林生态建设及生物安全造成威胁。依据收集的云南木蠹象及其主要天敌昆虫——茧蜂的有效地理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因子,利用Biomod2组合物种分布模型,分析云南木蠹象及茧蜂在当前(1970—2000年)及未来(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气候情境下的潜在分布区及其适生性变化。结果表明:云南木蠹象在当前气候背景下的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横断山脉周边的滇西北山区、滇中高原、贵州毕节、四川盆地周边山区丘陵以及西藏东南部,茧蜂则以滇中高原为中心,覆盖除川西高原外的云、贵、川、渝大部分区域。在未来气候情境下,云南木蠹象的适宜分布区将明显向西部高海拔地区扩张,茧蜂则由原有适生区向四周扩张。两者的适生重叠区面积不断萎缩,且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增高而大幅度降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明显改变云南木蠹象及其天敌昆虫的适生分布区,尤其是西部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建议在这些地区开展云南木蠹象的普查和防控工作,加强检疫,以应对害虫扩散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木蠹象 茧蜂 组合物种模型 潜在分布区 适生重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森林火源特点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龙腾腾 高仲亮 王秋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森林火源特点。[方法]对2004—2014年云南省产生的森林火灾次数及火源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省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都是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但非生产性火源所占比重更大。生产性火源中烧荒烧炭影响最大;非生... [目的]探讨云南省森林火源特点。[方法]对2004—2014年云南省产生的森林火灾次数及火源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省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都是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但非生产性火源所占比重更大。生产性火源中烧荒烧炭影响最大;非生产性火源中,野外吸烟、小孩玩火、上坟烧纸、取暖做饭和智障弄火是主要火源。其中,非生产性火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和时段性特点,季节主要集中在3—5月,时段主要集中在09:00—13:00和15:00—20:00。[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省森林防火的火源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源特点 生产性火源 非生产性火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樟基质添加对牛樟芝生长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宝元朵 黄兴连 +3 位作者 杨志娟 武自强 张颖 郑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探讨云南樟基质添加对牛樟芝生长特性的影响,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添加云南樟10种浓度(0.125~64 g/L)的嫩枝、嫩叶及其混合物,恒温培养30 d,分析其菌落直径、菌丝密度、菌落颜色、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度、生长指数、生物量、SOD活性... 为探讨云南樟基质添加对牛樟芝生长特性的影响,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添加云南樟10种浓度(0.125~64 g/L)的嫩枝、嫩叶及其混合物,恒温培养30 d,分析其菌落直径、菌丝密度、菌落颜色、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度、生长指数、生物量、SOD活性、TT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添加云南樟嫩枝条件下,当添加浓度为1~8 g/L时,牛樟芝的生长特性和生物量较优;添加浓度分别为2~4 g/L和2 g/L时,牛樟芝的SOD活性和TT含量显著优于CK。在添加云南樟嫩叶条件下,当添加浓度分别为1~4、1~16 g/L时,其生长特性和生物量较优;添加浓度为0.5~2 g/L时,其SOD活性和TT含量显著优于CK。在添加云南樟枝叶混合物条件下,当添加浓度分别为2~16、4~16、16~32、8~32 g/L时,其生长特性、生物量、SOD活性和TT含量均保持在较优水平。可见,添加云南樟4 g/L嫩叶基质,对牛樟芝生长指标和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优,其菌落直径达83.40 mm,菌丝生长速度达2.78 mm/d,生物量达0.23 g;添加云南樟2 g/L嫩枝基质,显著提高了牛樟芝的SOD活性;添加云南樟16 g/L枝叶混合基质,则显著促进了牛樟芝的总三萜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云南樟 固体培养 SOD 总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烧除对云南松纯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8
作者 闫想想 白万辉 +3 位作者 方向阳 李晓娜 张武 王秋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6-20,150,共6页
通过外业调查,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云南松纯林中分别设置3个计划烧除样地和3个未烧除样地(对照),9个计划烧除样方和9个未烧除样方,分层测定计划烧除样地内的林火烈度等火行为特征。记录植物种类,测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高度、盖度,分析... 通过外业调查,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云南松纯林中分别设置3个计划烧除样地和3个未烧除样地(对照),9个计划烧除样方和9个未烧除样方,分层测定计划烧除样地内的林火烈度等火行为特征。记录植物种类,测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高度、盖度,分析其科属分布特点、相对重要值、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时间内,计划烧除使得物种数量降低,主要灌木的重要值上升;短时间内计划烧除使得植被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Pielo均匀度指数升高;短时间内计划烧除降低了植物多样性,但使主要灌木的优势度和均匀度增加。研究计划烧除对云南松纯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能为计划烧除提供科学依据,为林火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火 计划烧除 植物多样性 云南松 新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灾碳释放研究综述
9
作者 刘明星 吴思平 +5 位作者 杨春 杨文良 朱熙隆 许师瑛 周明 王秋华 《森林防火》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森林火灾会释放大量CO和CO_(2)等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碳平衡,对全球大气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破坏,是推动大量含碳温室气体释放、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从森林火灾碳释放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研... 森林火灾会释放大量CO和CO_(2)等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碳平衡,对全球大气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破坏,是推动大量含碳温室气体释放、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从森林火灾碳释放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阐述了对森林火灾碳释放的研究结果,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森林火灾碳释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并为制定更加科学、系统的碳减排策略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治理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碳释放 气候变暖 碳密度 碳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森林火灾综合防控研究
10
作者 任航 王洪荣 +7 位作者 张文 李晓娜 姚平 洪瑞成 朱熙隆 许师瑛 王静 王秋华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26-32,共7页
基于四川省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数据,针对四川省森林火灾现状,分析原因,结合火环境(地形地貌、气候和植被可燃物等)和火源等,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火险区划与分级管理、构建可燃物管理体系、建立四级责... 基于四川省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数据,针对四川省森林火灾现状,分析原因,结合火环境(地形地貌、气候和植被可燃物等)和火源等,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火险区划与分级管理、构建可燃物管理体系、建立四级责任与驻防网络、整合资源提升预警监测能力、明确重点单位责任并争取科研项目支持等策略,有助于提升四川森林火灾防控水平,为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险区划 可燃物调控 综合防控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卫星热点与林火格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忠坚 李晓娜 +3 位作者 周汝良 叶江霞 徐盛基 赵春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137,共6页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7—2013年监测到的云南省卫星热点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核密度法量化分析了2007—2013年云南省卫星监测热点与林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热点年平均密度为0.0058个/...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7—2013年监测到的云南省卫星热点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核密度法量化分析了2007—2013年云南省卫星监测热点与林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热点年平均密度为0.0058个/km2,林火年平均密度为0.0009起/km2;热点和林火的空间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聚集性,均可分为低密度区 (〈 0.0064, 〈 0.0032)、中密度区 (0.0064~0.0177, 0.0032~0.0122) 和高密度区 (0.0177~0.0687, 0.0122~0.0414);云南省热点和林火聚集分布格局差异性突出,热点高密度区集中于省内农林业重点开发区域,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红河州和文山州;相对而言,林火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滇中的云南松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以及滇西北的高山针叶林区。而滇南、滇西南地区虽然热点密度较高,但因气候相对湿润,林火密度反而较低。本研究可以为云南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火灾扑救能力建设及日常巡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监测 热点 林火 密度 空间格局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71
12
作者 李娅 韩长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167,共6页
云南省核桃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全国核桃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采用2000~2009年有关全国和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从云南省核桃产业的分布区域与产量角度... 云南省核桃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全国核桃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采用2000~2009年有关全国和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从云南省核桃产业的分布区域与产量角度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同时比较分析了云南省和其他省份核桃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了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产业 现状 对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竹子害虫初报 被引量:6
13
作者 和秋菊 易传辉 +2 位作者 杨宇明 孙茂盛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478-6480,6812,共4页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其中尤以竹蠹螟(Omphisasp.)、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和笋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危害严重。为促进云南省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对该省竹子病虫害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竹子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松墨天牛地理分布及危害程度调查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正会 段艳 +2 位作者 史胜利 赵宇翔 冯士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7-43,共7页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为了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路线调查法、查迹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云南省松墨天牛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程度。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尚未发现松墨天牛的县市区13个,占10.1%;有松墨天牛分布的...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为了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路线调查法、查迹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云南省松墨天牛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程度。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尚未发现松墨天牛的县市区13个,占10.1%;有松墨天牛分布的县市区116个,占89.9%。其中轻度危害的县市区85个(65.9%),中度危害的县市区16个(12.4%),重度危害的县市区15个(11.6%);松墨天牛的垂直分布范围为649~3255m,海拔高差2606m;危害的寄主树种有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马尾松和华山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地理分布 危害等级 寄主植物 松材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地区松墨天牛生活史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正会 段艳 +2 位作者 郭萧 陈龙官 冯士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3-58,64,共7页
为防治松墨天牛和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林间观察法、查迹调查法和木材解剖法,在12个观测点比较研究云南省不同地区松墨天牛的生活史。松墨天牛在云南省各地1年发生1代,幼虫5龄,以3~4龄幼虫在木质部越冬。成虫期3月下旬至7月上旬,卵期4... 为防治松墨天牛和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林间观察法、查迹调查法和木材解剖法,在12个观测点比较研究云南省不同地区松墨天牛的生活史。松墨天牛在云南省各地1年发生1代,幼虫5龄,以3~4龄幼虫在木质部越冬。成虫期3月下旬至7月上旬,卵期4月中旬至7月中旬,皮下幼虫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木质部幼虫期7月下旬至次年6月中旬。7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皮下幼虫陆续蛀入木质部时期,蛹期3月上旬至6月下旬。松墨天牛在云南省各地的发育进程不尽相同,主要受气温因素的制约,从滇西南向滇东北方向依次推迟。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伐除虫害木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松墨天牛 生活史 松材线虫 松树萎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涌智 黄忠 马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85-14787,共3页
[目的]了解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范围。[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省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建立了Maxent生态位模型,并通过将其投影到地理空间预测了该病菌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范围。[结果... [目的]了解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范围。[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省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建立了Maxent生态位模型,并通过将其投影到地理空间预测了该病菌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范围。[结果]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为云南省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最冷月份最低温对该病原菌的预测分布有重要影响,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次之。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得出AUC值为0.998,表明预测结果是可靠的。[结论]为防止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传播和科学评估其危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受损银荆林带阻火效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彪 闫想想 +2 位作者 王秋华 陈启良 吴秋杰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60-64,68,共6页
在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林区受损银荆林带设置标准地和样方,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分析,从银荆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防火林带受损率、受损规律以及林下可燃物的变化4个方面对银荆林带的阻火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荆防火林带平均受损率为65.7... 在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林区受损银荆林带设置标准地和样方,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分析,从银荆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防火林带受损率、受损规律以及林下可燃物的变化4个方面对银荆林带的阻火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荆防火林带平均受损率为65.79%,受损银荆的胸径略大于存活银荆;未清理过林下可燃物的受损银荆防火林带林下可燃物含水率为10.38%,单位面积可燃物重量为0.80 kg/m2,且燃烧速度快、火焰及温度高、火势蔓延迅速、烧损率大,已不具备防火阻隔性能,反而会成为火灾蔓延的通道;清理过林下可燃物的银荆防火林带林下可燃物少,能有效阻隔火势的蔓延,虽受损但仍具有一定的防火效能。依据当下防火形势,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及时修复受损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加大森林防火投入、引进新技术等森林防火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银荆 生物防火林带 阻火效能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18
作者 李晓艳 熊忠平 +2 位作者 彭卫红 朱琼 佟友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97-97,107,共2页
为掌握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发生、发展和早期防控,该文利用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适生范围区。并结合Arc GIS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适生范围分为4个等... 为掌握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发生、发展和早期防控,该文利用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的适生范围区。并结合Arc GIS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云南省适生范围分为4个等级并用不同颜色进行了直观表示。利用ROC曲线分析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其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分别为0.994和0.997,远大于随机分布模型的AUC值0.5,说明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MAXENT 潜在分布区 ARC GIS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宜生境分布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煜林 吕建平 +4 位作者 潘嫦艳 廖周洋 侯墨林 邓忠坚 张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71-3580,共10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生境分布变化,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和监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和ArcGIS 10.7,模拟...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生境分布变化,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和监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和ArcGIS 10.7,模拟草地贪夜蛾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生境分布变化。【结果】将9种物种分布模型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模型AUC、TSS和Kappa均值分别为0.994、0.980和0.943,其中,广义线性模型(GBM)、广义增强模型(GLM)、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是预测草地贪夜蛾生境分布的最优模型,表现最差的模型是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SRE),未能通过模型精度检验。影响草地贪夜蛾分布的4个重要环境变量因子为坡度、海拔、年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当前时期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生生境面积为32.94万km2,占云南省总面积的83.61%。在未来气候模拟条件下,适生区面积扩张,尤其是低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扩张均值分别为27.84%和12.80%;非适生区和中适生区面积减少,下降均值分别为19.69%和32.92%。【结论】基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预测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非适生区面积收缩,适生区有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趋势,气候变化导致虫害的风险增大,应密切监控虫灾严重区域及新发地的虫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BioMod2组合模型 生境分布变化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海峰 周汝良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6期64-67,共4页
对云南省各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着相关机构管理职能不清,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部分保护区有名无实、界线不清、保护价值与保护级别不相符等问题。藉此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提升... 对云南省各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着相关机构管理职能不清,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部分保护区有名无实、界线不清、保护价值与保护级别不相符等问题。藉此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提升科学技术在建设、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加大资金投入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建设 管理体制 生态补偿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