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华宁县东山林场的树种最优配置
1
作者 李学新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2年第1期5-9,4,共6页
本文应用多目标数学规划理论建立了林场树种配置及经营面积的最佳控制模型,使林场森林的永续利用问题得到调整和控制,并且给出了一个用数学规划求解的运用实例。
关键词 林场 树种 配置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4种材用丛生竹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宏健 杜凡 +1 位作者 张福兴 徐启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89-193,共5页
通过对龙竹、甜龙竹、黄竹和油勒竹4种云南村用丛生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检测分析认为,其饱湿含水率、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随竹种和秆高部位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气干含水率、饱湿密度的差异不大;干缩率特别是径向干缩率随... 通过对龙竹、甜龙竹、黄竹和油勒竹4种云南村用丛生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检测分析认为,其饱湿含水率、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随竹种和秆高部位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气干含水率、饱湿密度的差异不大;干缩率特别是径向干缩率随竹种不同而显著有异,但与竹秆部位无明显关系;径向干缩率大于弦向干缩率,竹青端的弦向干缩率大于竹黄端的弦向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和弦向抗弯强度的竹秆部位差异较竹种间的差异为大.上述差异的存在是确定以丛生竹为原料的各种竹人造板的结构、生产工艺和成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密度 干缩率 力学性质 丛生竹 材用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4种材用丛生竹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7
3
作者 杜凡 张宏健 徐启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9-82,共4页
以维管束密度和纤维比量的检测分析结果为依据,认定云南4种材用丛生竹(龙竹、甜龙竹、黄竹和油勒竹)的结构具较大差异;同一竹种沿竹秆径向和纵向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且径向上的不均匀性远较纵向上的不均匀性为高,但竹材梢部的结构... 以维管束密度和纤维比量的检测分析结果为依据,认定云南4种材用丛生竹(龙竹、甜龙竹、黄竹和油勒竹)的结构具较大差异;同一竹种沿竹秆径向和纵向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且径向上的不均匀性远较纵向上的不均匀性为高,但竹材梢部的结构均匀性较其基部的为好.4种竹种的维管束密度与纤维比量的分布规律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却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为云南竹材的工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束密度 纤维比量 丛生竹 材用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几种主要薪炭林树种热值测试初报 被引量:5
4
作者 郑畹 武国华 盛家舒 《云南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55-58,共4页
采用GR3500型微电脑氧弹式热量计测试结果,蓝桉、直干桉、赤桉、圣诞树、新银合欢、铁刀木、刺槐等7个树种的干、皮生物质燃烧值均较高,3~4年生时主干材平均热值3800kcal/kg~4100kcal/kg,树皮热值3400kcal/kg~4000kcal/kg。
关键词 薪炭林 树种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安宁市建立城市林业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文萍 孙丽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位于昆明西南 32km的安宁市属于昆明的卫星城市 ,由于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污染严重 ;市内矿产资源丰富 ,采矿点多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人口增长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等原因需要建设城市林业 ,以期改善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位于昆明西南 32km的安宁市属于昆明的卫星城市 ,由于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污染严重 ;市内矿产资源丰富 ,采矿点多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人口增长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等原因需要建设城市林业 ,以期改善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论述了发展城市林业的有利条件包括优越的气候条件 ;丰富的植物资源 ;政府重视 ;资金到位 ;并有专业造林队伍 ,其人员、技术均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发展对策 安宁 城市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紫荆矮林的植物结构及生态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子牛 毛芳芳 《云南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65-69,共5页
云南紫荆(CercisyunnanensisHuetcheng)是1种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和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在对滇中云南紫荆集中分布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云南紫荆矮林群落的植物成分和生态特征,对该树种的生物... 云南紫荆(CercisyunnanensisHuetcheng)是1种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和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在对滇中云南紫荆集中分布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云南紫荆矮林群落的植物成分和生态特征,对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适宜的生境条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云南紫荆的引种驯化及栽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紫荆 矮林 植物结构 生态特征 紫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锈革菌属真菌及新记录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士忠 周彤燊 +2 位作者 王琳 姚晓丽 翟建伟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3-58,共6页
经研究云南省有锈革菌属真菌 1 6种 ,占我国该属真菌已知种 ( 2 9种 )的 5 5 .2 %.给出了云南有分布的 5个中国新记录种的特征集要、必要的讨论和 1
关键词 云南 锈革菌属真菌 形态特征 新记录种 分种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铁杉干燥过程中变色的控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荣文 董明光 《木材工业》 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
云南铁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色问题是困扰许多木业企业的一个技术难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 ,从其木材组分入手 ,分析了在干燥过程中云南铁杉变色的原因 ,制定了减轻变色程度的干燥工艺措施 ,使铁杉干燥过程中的变色率降至 10 %以... 云南铁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色问题是困扰许多木业企业的一个技术难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 ,从其木材组分入手 ,分析了在干燥过程中云南铁杉变色的原因 ,制定了减轻变色程度的干燥工艺措施 ,使铁杉干燥过程中的变色率降至 10 %以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铁杉 干燥 木材 变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云南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弘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介绍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云南 森林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组织领导 基础设施建设 人才培养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山茶花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丽萍 蒋兴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A02期96-99,共4页
云南山茶花主要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繁殖,包括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技术。文章重点阐述云南山茶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地栽、盆栽、浇水与施肥、修剪与整形、疏蕾、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措施。
关键词 云南山茶花 嫁接繁殖 栽培管理 观赏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1∶3000大比例尺航片编制云南油杉一元材积表试验
11
作者 孙维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1999年第3期7-10,共4页
用1∶3000大比例尺航片,在金殿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林内随机抽取50株林木,在航片上和现地对主要测树因子进行量测试验,试验结果经检验其冠幅量测精度97%,胸径与冠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1,航片量测冠幅和材积亦呈线性... 用1∶3000大比例尺航片,在金殿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林内随机抽取50株林木,在航片上和现地对主要测树因子进行量测试验,试验结果经检验其冠幅量测精度97%,胸径与冠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1,航片量测冠幅和材积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2,用冠幅跟材积这种相关关系编制出的航片一元材积表精度达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例尺航片 航片立体量测 云南油杉 一元材积表 编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林地土壤化学响应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宋洪涛 张劲峰 +4 位作者 田昆 郭华 陈华丽 刘忠杰 薛阳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65-70,共6页
探讨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植物群落不同的植被演替阶段,其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与之相响应。随着其植被的正向演替,林地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均向良性发展:土壤的pH值逐渐降低... 探讨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植物群落不同的植被演替阶段,其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与之相响应。随着其植被的正向演替,林地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均向良性发展:土壤的pH值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全N及水解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K含量在演替顶极前期达最大含量,到演替顶极期有所下降;速效P含量在演替过程中有所变化,但随其植被演替的变化不明显,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林地上层土壤养分增加较之下层土壤增加率要大。该地区土壤化学性质变化与其群落的良性发展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亚高山地区 黄背栎林 植被演替过程 林地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燃烧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玉敏 李军伟 《森林防火》 1999年第3期38-39,共2页
通过对7个不同树种(云南林、黑荆树、圣诞树、润楠、女贞、石楠和朴树)的绝干含水率、石油醚提取物和灰分含量的规定,结呆表明:云南松的燃烧性最强;朴树的燃烧性次之;树种燃烧性随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关键词 树种 燃烧性 森林火灾 林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椿香槐组织培养研究
14
作者 邓莉兰 陶仕珍 袁留富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9-20,25,共3页
经过愈伤组织的诱导 ,不定芽和根系的培养 ,最终培养形成永椿香槐完整植株 .经过筛选 ,使用新长出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材料 ,在MS +6 -BA 1 5 0mg/L +NAA 0 2 0mg/L +3 %蔗糖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和不定芽 ,在White +IBA 1 0 0mg/L ... 经过愈伤组织的诱导 ,不定芽和根系的培养 ,最终培养形成永椿香槐完整植株 .经过筛选 ,使用新长出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材料 ,在MS +6 -BA 1 5 0mg/L +NAA 0 2 0mg/L +3 %蔗糖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和不定芽 ,在White +IBA 1 0 0mg/L +1 5 %蔗糖培养基中诱导根突 ,在 1 / 2MS +IBA 1 0 0mg/L +1 5 %蔗糖培养基中培养根 ,是永椿香槐组织培养最适宜的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椿香槐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茎段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图书情报人员的继续教育
15
作者 王艳萍 唐尚渡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249-250,共2页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作为信息服务业主角的图书情报人员,只有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针对图书情报人员继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应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 图书情报人员 继续教育 适应 素质 信息服务业 主角 目标 业主 信息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燃烧性的研究
16
作者 谢玉敏 李军伟 《森林防火》 2000年第3期38-39,
通过对7个不同树种(云南松、黑荆树、圣诞树、润楠、女贞、石楠和朴树)的绝干含水率、石油醚提取物和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极的燃烧性最强;朴树的燃烧性次之;树种燃烧性随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关键词 树种 燃烧性 研究
全文增补中
构筑“三江并流”地区的生物安全屏障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尚渡 王艳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272-274,共3页
分析了“三江并流”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脆弱的生态体系,警示人们必须警惕外来生物对“三江并流”地区的入侵。揭示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建议构筑“三江并流”地区生物安全屏障。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屏障 生态体系 构筑 生物安全 外来入侵物种 生物多样性 外来生物 危害 脆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管理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训锋 徐昀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是"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实施周边地区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理论和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实践周边地区管理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各利益相关群... 在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是"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实施周边地区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理论和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实践周边地区管理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各利益相关群体是主体;周边地区管理计划既是一个独立的区域综合发展计划,又是保护区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周边地区 管理策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 管理计划 公众意识教育 管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志昆 《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3期3-4,10,共3页
介绍了利用经纬仪测量竖直角和中丝读数 ,推导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计算方法 ,该法与常规视距测量相比 ,推导严谨 ,实测精度较高 ,且不受地形限制 ,方便快捷。随着高精度的电子经纬仪的开发应用 ,可以大大提高本方法的测量精度 ,... 介绍了利用经纬仪测量竖直角和中丝读数 ,推导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计算方法 ,该法与常规视距测量相比 ,推导严谨 ,实测精度较高 ,且不受地形限制 ,方便快捷。随着高精度的电子经纬仪的开发应用 ,可以大大提高本方法的测量精度 ,甚至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可取代全站仪进行所有的功能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纬仪 测量技术 水平距离 高差 倾角法 测量原理 实证分析 竖直角 中丝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计算机园林表现图的绘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龙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利用成熟软件对园林表现图的绘制流程 ,包括三维建模→渲染→图像处理 3个过程。阐述了园林表现图制作与流行的建筑表现图的制作异同 ;分析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 ;总结了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计算机 园林表现图 绘制 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