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德宏山地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学梅 丁家盛 +6 位作者 张碧胜 岳元保 张培花 银馨 张晓梅 陈以相 王根权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探究农药减量增效的植保实践方案,为玉米虫害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调查了云南德宏芒市勐戛镇山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情况,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进行了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 探究农药减量增效的植保实践方案,为玉米虫害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调查了云南德宏芒市勐戛镇山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情况,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进行了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2种农药的药效试验。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为害,玉米不同生育期的被害株率、被害指数、百株虫量和不同虫龄比例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为害最重。2种不同施药模式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有显著的影响,施药后3~14 d玉米的被害株率、被害指数均呈显著减小的变化趋势。2种不同施药模式下同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相对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但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具有省工、省时、省药的优势。草地贪夜蛾防治对玉米增产具有积极的作用,不同试验处理下参试品种‘云瑞62’的产量均显著提高,较对照处理增产25.28%~28.93%。综上所述,在草地贪夜蛾的大面积统防统治上推荐应用无人机飞防喷雾技术来保护植物,另外还需要开展全面普查和实施田间管理实践以防止玉米虫害爆发,这些措施对于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尤为重要,今后要注重加强该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玉米 草地贪夜蛾 田间药效试验 植保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 被引量:18
2
作者 汤印 郭井菲 +4 位作者 王勤英 太红坤 高祖鹏 何康来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59,共6页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加速对我国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的发掘与防治潜能的评估,我们于2019年9月-11月对云南省德宏州玉米和小麦上...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加速对我国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的发掘与防治潜能的评估,我们于2019年9月-11月对云南省德宏州玉米和小麦上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开展田间调查并对采集到的天敌进行分子鉴定。共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分别为斯氏侧沟茧蜂Microplitis similis Lyle、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en和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laphygmae Ferrière,田间最高自然寄生率分别为12.00%、22.30%和5.33%。另外,田间调查发现在玉米和大豆上斯氏侧沟茧蜂还可寄生与草地贪夜蛾同属的斜纹夜蛾S.litura幼虫;在大豆和杂草上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可寄生甜菜夜蛾S.exigua幼虫。本研究将为今后开展草地贪夜蛾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寄生蜂 寄生率 斯氏侧沟茧蜂 半闭弯尾姬蜂 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主要危害区域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太红坤 白树雄 +5 位作者 顾中量 刘峙 王根权 李翱 张峰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利用亚洲玉米螟信息素监测亚洲玉米螟在云南省德宏州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发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低海拔(〈1 000m)地区亚洲玉米螟全年均有发生,二是在高海拔(〉1 200m)地区集中在4-8月份发生为害。亚洲玉米... 利用亚洲玉米螟信息素监测亚洲玉米螟在云南省德宏州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发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低海拔(〈1 000m)地区亚洲玉米螟全年均有发生,二是在高海拔(〉1 200m)地区集中在4-8月份发生为害。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世代重叠严重,因海拔高度不同,每年发生4-7代。高海拔地区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低海拔地区部分幼虫不滞育,但种群数量较低。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分布较广,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发生严重地区亚洲玉米螟为害率最高可达97%,为害级别多为3-4级,集中分布于东经97°51′-97°60′区间,呈带状分布。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在不同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为害率和为害级别分别是57.75%和4级。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之间亚洲玉米螟发生概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在901-1 100m和1 301-1 500m海拔和24°46′-25°59′纬度之间发生概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州 亚洲玉米螟 发生动态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小麦条锈菌越夏调查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培花 王春丽 +5 位作者 刘林 赵剑锋 太红坤 杨静 李成云 顾中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量直接影响着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了明确云南省德宏州是否是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菌源地,2010年和2011年在德宏州芒市江东乡海拔1 600、1 700、1 800、1 900m和2 000m处设置了小麦条锈病菌源观察圃,对观测圃中... 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量直接影响着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了明确云南省德宏州是否是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菌源地,2010年和2011年在德宏州芒市江东乡海拔1 600、1 700、1 800、1 900m和2 000m处设置了小麦条锈病菌源观察圃,对观测圃中小麦品种和周围落粒自生麦苗上条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实时记录各观察点的温湿度。结果表明:(1)海拔2 000m的菌源观察圃能观测到小麦条锈菌越夏和越冬的情况,越冬菌源量和春季条锈病的发病情况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海拔1 900m及以上的地区最高日平均温度和旬平均温度均低于22℃,为小麦条锈菌的越夏区域;1 600~〈1 900m的区域内其最高日平均温度在22℃至25℃之间,最高旬平均温度均大于20℃小于23℃,符合小麦条锈菌越夏的理论温度要求;并且海拔1 900m及以上地区的菌源观察圃中可观察到小麦条锈菌越夏。以上结论证实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是小麦条锈菌的越夏菌源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越夏 菌源地 云南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德宏州甘蔗上的生物学习性及为害状观察 被引量:26
5
作者 太红坤 郭井菲 +8 位作者 杨世常 张峰 刘杰 杨煜卿 宋梅 夏银果 何珂 蔺乔仙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79,89,共6页
自草地贪夜蛾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普洱、德宏和保山后,2019年4月17日在德宏州陇川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苗。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甘蔗主栽区陇川县的5个乡镇均发生草地贪夜蛾为害,单作田被害株率为2.49%,幼虫数为0.07头/m^... 自草地贪夜蛾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普洱、德宏和保山后,2019年4月17日在德宏州陇川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苗。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甘蔗主栽区陇川县的5个乡镇均发生草地贪夜蛾为害,单作田被害株率为2.49%,幼虫数为0.07头/m^2。不同乡镇甘蔗苗的被害株率存在显著差异(F=2.918,P=0.042),但宿根蔗和新植蔗的被害株率无显著差异(F=3.551,P=0.072)。在盈江县甘蔗主栽区平原镇的3个村民小组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甘蔗与玉米间作田甘蔗和玉米的被害株率分别是10.07%和60.11%,百株虫量分别是2.82头和23.97头,甘蔗和玉米的被害株率(t=3.221,P=0.032)和百株虫量(t=3.975,P=0.016)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甘蔗间作玉米田与甘蔗单作田相比,间作田甘蔗的被害株率显著高于单作田(t=4.728,P=0.0)。草地贪夜蛾田间发生世代重叠严重。幼虫主要取食蔗苗的叶片、生长点和茎基部,1~3龄幼虫潜藏在蔗苗心叶中取食叶肉,4~6龄幼虫白天喜潜藏于土壤表层蛀食蔗苗茎基部造成枯心苗,高龄幼虫还会咬断蔗苗生长点形成断苗,啃食蔗叶形成缺刻或孔洞。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可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并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甘蔗 生物学习性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特派团推动云南芒市优质米产业绿色发展
6
作者 寸定安 洪琼芬 +1 位作者 王文伟 朗月团哏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2-13,共2页
云南省芒市基于科技特派团服务基层项目,组建了芒市优质米产业联盟,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同时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学习培训,提升了芒市水稻生产水平。同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发展思路,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科技特派团 米产业 绿色发展 产业联盟 产业结构 芒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对云南德宏玉米经济损失评估及防治措施调查 被引量:15
7
作者 万敏 太红坤 +8 位作者 顾蕊 王根权 刘峙 米倩倩 张金平 李红梅 王振营 聂凤英 张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0-226,233,共8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快速蔓延为害,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351份玉米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以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为基础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估算了2019年...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快速蔓延为害,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351份玉米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以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为基础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估算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分析了农户实际采用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399.29万元,其中,玉米产量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66.51万元,农户防治投入增加和政府宣传、培训和防治等费用支出约为1032.78万元。本研究不但为了解草地贪夜蛾对我国不同地区作物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例证,也为因地制宜地制定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农户调查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德宏为害生姜初报 被引量:6
8
作者 太红坤 银馨 +7 位作者 刘宏珺 白树雄 龚琪 岳元保 高锐 瞿生龙 董雪梅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云南江城县,随后逐步向国内扩散传播,同时为害作物种类也陆续增多。1月份入侵德宏主要为害玉米,4月份为害甘蔗,至2019年9月11日,发现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混合发生为害生姜。本文介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为...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云南江城县,随后逐步向国内扩散传播,同时为害作物种类也陆续增多。1月份入侵德宏主要为害玉米,4月份为害甘蔗,至2019年9月11日,发现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混合发生为害生姜。本文介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为害程度和生姜的受害症状。草地贪夜蛾为害株率及百株虫量分别为58.4%和42.2头,发生量比斜纹夜蛾高,形成田间相对优势种群。建议准确区分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田间为害情况,有效提供预测预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斜纹夜蛾 生姜 为害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剑锋 顾中量 +2 位作者 王根权 张培花 吴德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169-169,174,共2页
为评价德宏州种植的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收集近年在德宏州主栽的65个水稻品种参照国家标准进行田间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5个品种中,仅有深优9734和深优549等2个品种前期、后期均表现为抗病;内5优317、内香优1号... 为评价德宏州种植的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收集近年在德宏州主栽的65个水稻品种参照国家标准进行田间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5个品种中,仅有深优9734和深优549等2个品种前期、后期均表现为抗病;内5优317、内香优1号、内香8516、内5优5399、冈优6366等5个品种前期抗病、后期易感病;其余58个品种(占89.2%)前期、后期均易感病。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德宏州种植的水稻对稻瘟病抗性差,且穗颈瘟抗病等级低于叶瘟等级,表明稻瘟病后期危害高于前期危害,穗颈瘟的防治工作需要更加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稻瘟病 抗性评价 云南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杂交籼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学梅 李翱 +3 位作者 陈以相 王根权 杨荣教 丁家盛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4期456-465,共10页
为探讨云南省德宏州籼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采用单相关、偏相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2020年德宏州品比试验中的42个水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 为探讨云南省德宏州籼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采用单相关、偏相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2020年德宏州品比试验中的42个水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穗数因子、粒数因子、粒重因子和穗长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29%。根据各品种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排序,锦两优906、泸优164、花优33分列前3位。聚类分析将42个品种聚为5个类群,第Ⅵ类可作为生产上高产栽培的优势品种,第Ⅴ类可作为早熟高产育种的优异资源。依据各类型品种的特征,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高产育种目标和栽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番茄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其毒源种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培花 王根权 +2 位作者 李翱 银馨 岳元保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脉...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脉突、蕨叶、叶片发紫,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为5%~30%,甚者达80%以上,个别田块达100%。在检测的85份样品中,有58份番茄样品感染了所检测病毒,病毒检出率为68.24%,病毒种类有12种,其中以双生病毒科的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为主,占27.06%,其他依次是番茄斑萎病毒属番茄环纹斑点病毒(22.41%)、烟草曲茎病毒(7.06%)、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5.17%)、越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病毒病 发病情况 毒源种类 云南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芳 丁家盛 申世友 《农家科技》 2024年第7期40-42,共3页
本文探讨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途径。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在于提高总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产业经济价值。然而,存在农户观念守旧、农村劳动力减少、管... 本文探讨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途径。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在于提高总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产业经济价值。然而,存在农户观念守旧、农村劳动力减少、管理体系不完善和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包括加强部门协作、增加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建立新技术种植补助,以及扶持玉米种植大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些举措有望促进玉米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植技术 推广应用 农户经济 农村发展 技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云南主要稻区病毒病调查及RSV的分子变异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水英 谭冠林 +7 位作者 任国敏 李梅蓉 李月月 兰平秀 桂富荣 王海宁 朱书生 李凡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45,共11页
于2013-2014连续两年对云南主要水稻种植区的水稻病毒病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为害云南水稻的病毒病主要有水稻条纹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矮缩病和水稻齿叶矮缩病。其中,条纹叶枯病是当前为害云南水稻最严重的病毒病,部分田块... 于2013-2014连续两年对云南主要水稻种植区的水稻病毒病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为害云南水稻的病毒病主要有水稻条纹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矮缩病和水稻齿叶矮缩病。其中,条纹叶枯病是当前为害云南水稻最严重的病毒病,部分田块最高发病率可达15.0%;其次是水稻矮缩病,调查田块最高发病率达10.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平均发病率达5.3%;水稻齿叶矮缩病只在局部地区发生且发病率都不高。对云南当前发生较普遍的RSV不同分离物RNA3基因间隔区(IR3)及RNA4基因间隔区(IR4)开展了分子变异分析。根据不同RSV分离物IR3、IR4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所分析的RSV分离物均可被划分为两个组,部分云南分离物和云南以外的中国、日本、韩国分离物聚在Ⅰ组,其余绝大多数云南分离物单独聚在Ⅱ组。不同RSV分离物的IR3和IR4长度差异较大,按每10个核苷酸的长度差异进行划分,均可划分为A、B、C三种不同的类型。部分RSV云南分离物IR3、IR4中有17-21nt的序列与其水稻、小麦和大麦等寄主的部分序列相同,这可能是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与寄主植物发生了重组。云南RSV分离物的IR3、IR4分子变异较大,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生态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毒病 水稻条纹病毒 基因间隔区 分子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小麦抗条锈基因及生产品种在云南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明菊 杨子林 +9 位作者 杨莲 顾中量 吉勇 韦丽莉 张翼亮 张培花 宋文宏 张庆 赵剑锋 刘太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168,共8页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12-2013年,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12-2013年,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结果表明:Yr27、Yr(7,22,23,Le1,Le2)和Yr(30,Sk,QYR3,QYR4,QYR5,QYR6,QYR7)在云南2年6点都表现稳定的抗性;Yr15、Yr25、YrSu92和Yr(27,Slk)在2年6点中,仅1个点感病且病情指数较低;Yr17、Yr18、Yr24、Yr26、Yr30、Yr32、YrA、YrSp、Yr(1,Ky1,Ky2)、Yr(3a,V23,+)、Yr(A,H)、Yr(Ab,Alb)、Yr(Gui1,Gui2,Gui3)、Yr(8,19,Com)或2年在相同或不同点表现感病,或1年在2点以上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有丧失趋势;Yr1,Yr2,Yr5,Yr6,Yr7,Yr8,Yr9,Yr10,YrSu,Yr(3a,4a,16),Yr(3a,ND,+),Yr(10,Mor),Yr(17,29,P1,P2),Yr(Ju1,Ju2,Ju3,Ju4),在2年2点以上都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可能已经丧失。当前在国内被认为有效的抗条锈基因Yr5,Yr10,Yr15和Yr26中,除Yr15抗性相对稳定外,其余3个田间抗性已逐渐丧失。67个国内生产品种或抗源,或多或少,或1年或2年都表现感病,条锈病抗性水平很低,寻找新的抗源并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条锈基因 品种 抗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螟赤眼蜂防治云南亚洲玉米螟的田间效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太红坤 白树雄 +4 位作者 韩永连 许三卫 刘峙 张峰 王振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云南省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在德宏州盈江县勐弄乡勐典村和苏典乡勐嘎村开展了释放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防治亚洲玉米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对亚...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云南省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在德宏州盈江县勐弄乡勐典村和苏典乡勐嘎村开展了释放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防治亚洲玉米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显著,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74.27%和76.30%,被害株减退率分别为62.28%和66.50%,百秆活虫减退率71.76%和76.74%,虫孔减退率分别为63.83%和75.24%,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5.96%和72.82%;总平均挽回产量损失率7.79%,平均每公顷挽回经济损失420.06元,投入产出比1: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玉米螟赤眼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冬季甜玉米上的生物学习性及为害状观察 被引量:37
16
作者 太红坤 郭井菲 +7 位作者 张峰 王根权 安智燕 张婷 苏华亮 许君林 杨立秋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5,共5页
田间调查表明,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省后,在德宏州4县市冬季甜玉米上均有发生为害,世代重叠严重。5月份以前主要为害冬季甜玉米,平均被害株率和百株虫量分别为4.55%和5.72头。成虫喜产卵于玉米心叶上部正面,1~6龄幼虫可取食为害... 田间调查表明,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省后,在德宏州4县市冬季甜玉米上均有发生为害,世代重叠严重。5月份以前主要为害冬季甜玉米,平均被害株率和百株虫量分别为4.55%和5.72头。成虫喜产卵于玉米心叶上部正面,1~6龄幼虫可取食为害玉米的生长点、叶片、雄穗和果穗。其中1~3龄幼虫具有聚集为害习性和趋嫩性,常取食幼嫩的心叶叶肉,4~6龄幼虫常啃食叶片和雄穗,咬断生长点,在心叶期和抽雄期形成典型被害状。心叶期和抽雄期玉米被害株率较高,且抽雄期被害株率显著高于苗期和灌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冬季甜玉米 生物学习性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5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浦仕献 杨雅婷 +6 位作者 张培花 李锐 马艳 彭莞云 杨静 李成云 刘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5-30,共6页
用7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标记(条中23,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V26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1 206份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条中33号生理小种(CYR33)在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 用7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标记(条中23,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V26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1 206份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条中33号生理小种(CYR33)在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检出率都是最高的,其检出率都在90%以上,是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小种;在用近几年新出现的新菌系V26新菌系检测云南的小麦条锈菌时,发现V26新菌系在云南小麦条锈菌中的检出率也较高,各地的检出率均达72.0%以上,后期有可能上升为小麦条锈菌的优势小种;另外,单个病斑能够检出1-7个不等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而且95%以上的样品能够从单个病斑上检出3个或3个以上的生理小种,这暗示着小麦条锈病存在多个小种复合侵染的情况且很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性杂草薇甘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太红坤 顾中量 +1 位作者 徐云川 陈润芝 《农业灾害研究》 2011年第2期59-62,共4页
针对云南省德宏州薇甘菊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及防效差的情况,从薇甘菊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利用前景和风险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概述,并提出防控策略。
关键词 薇甘菊 检疫 外来入侵生物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滇重楼生态复合种植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学梅 陈以相 +2 位作者 王根权 银馨 岳元保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5期81-81,共1页
该文依据不同植物的分层现象和生态位互补效应的理论,论述了一种滇重楼生态复合种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风险小、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优点,显著提高了林地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滇西南 滇重楼 生态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潞西市菠萝蜜大树移植最佳时间初探
20
作者 涂晓川 徐云川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4期139-141,144,共4页
菠萝蜜是著名的热带果树,也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南方城市绿化中.但由于菠萝蜜大树移植较难成活,难于达到目前"大树进城,速成景观"的城市绿化要求.结合当前云南省潞西市正在开展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潞西市菠... 菠萝蜜是著名的热带果树,也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南方城市绿化中.但由于菠萝蜜大树移植较难成活,难于达到目前"大树进城,速成景观"的城市绿化要求.结合当前云南省潞西市正在开展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潞西市菠萝蜜大树移植的最佳时间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菠萝蜜大树最佳移植时间为4~7月和11月,配合木箱包装移植技术成活率可达9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大树移植 成活率 最佳移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