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保山市红火蚁的发生概况与防控措施
1
作者 孟继枝 沈云峰 +4 位作者 李向永 谢显彪 陈福寿 赵雪晴 尹艳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54-56,共3页
介绍保山市红火蚁2020年发生以来分布、扩散和发生特点,总结红火蚁防控措施,分析红火蚁群防群治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红火蚁的可持续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山市 红火蚁 发生概况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罹病香蕉假茎象甲苏格兰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明碧 王永芬 +5 位作者 吴丽 余宏伟 番华彩 曾莉 徐胜涛 郑泗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6,共15页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和昆明市东川区罹病的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进行了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比对,确定分离到的4个菌株均为苏格兰白僵菌Beauveria caledonica。通过对这4个分离株的离体培养条件探索及毒...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和昆明市东川区罹病的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进行了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比对,确定分离到的4个菌株均为苏格兰白僵菌Beauveria caledonica。通过对这4个分离株的离体培养条件探索及毒力测定,表明离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光周期L∥D=24 h∥0 h、温度25℃、在加有虫粉的PDA培养基上培养18 d,此条件下的4个菌株菌落直径和产孢量最高,其中Cs-1达到(65.17±0.74)mm和1.01×10^(8)个/cm^(2),乳糖和牛肉膏分别为最适碳、氮源。生物测定结果表明,Cs-1菌株在接种浓度为1×10^(9)个/mL时对香蕉假茎象甲致死中时(LT_(50))最短,为9.254 d,致死中浓度(LC_(50))为3.618×10^(6)个/mL,20 d后的致死率为86.67%。本研究首次在云南蕉园发现并鉴定的4株昆虫病原真菌均为苏格兰白僵菌,Cs-1菌株对香蕉假茎象甲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可望今后应用于香蕉假茎象甲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假茎象甲 苏格兰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3
作者 赵国安 陈星建 +7 位作者 孟继枝 谢显彪 杨园耘 朱富仙 鲁凤书 胡春亮 沈云峰 赵雪晴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
梳理了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在保山市境内的种群消长态势与发生扩散特点。2019年1月以来,保山市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年度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田间被害株率与百株虫量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一个生产周期中,玉米喇叭口—抽... 梳理了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在保山市境内的种群消长态势与发生扩散特点。2019年1月以来,保山市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年度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田间被害株率与百株虫量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一个生产周期中,玉米喇叭口—抽雄吐丝期受害较重;除玉米外,草地贪夜蛾还危害甘蔗、皇竹草、高粱、苏丹草;全市1450 m以下的热区和次热区是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针对未来如何在保山市实现草地贪夜蛾的绿色安全防控,提出了相应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特点 防控对策 保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火蚁入侵云南10年的发生状况与防控策略探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6 位作者 谌爱东 王德海 李庆红 韩伟君 陈福寿 赵雪晴 李燕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6-1364,共9页
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云南已发生10年了,本文基于2013年12月至2022年6月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统计报表统计数据,分析了红火蚁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发生现状,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 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云南已发生10年了,本文基于2013年12月至2022年6月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统计报表统计数据,分析了红火蚁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发生现状,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云南省红火蚁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 现状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防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雪晴 张浩 +8 位作者 刘莹 尹艳琼 马娇 李向永 贾笛迩 陈福寿 张红梅 王燕 谌爱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S01期26-30,共5页
为筛选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周年高效灭除方法。本试验通过覆防草膜、揭防草膜、无防草膜3种处理方式和覆防草膜药液滴灌给药方式,选用不同剂量饵剂全域撒施和13125 kg·hm^(-2)药液滴灌(1500倍液)处理,评价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 为筛选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周年高效灭除方法。本试验通过覆防草膜、揭防草膜、无防草膜3种处理方式和覆防草膜药液滴灌给药方式,选用不同剂量饵剂全域撒施和13125 kg·hm^(-2)药液滴灌(1500倍液)处理,评价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季连续2次用药,果园覆膜与否对饵剂短期防效影响较小;饵剂全域撒施按7.5 kg·hm^(-2)的量能有效防控红火蚁活动工蚁,明显降低处理区的发生级别,可作为最佳使用剂量推荐使用;在进行红火蚁防控时,应向处理区外延伸施药至少5 m以上,才能确保防除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防控方法 报告 标准化种植 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区红火蚁药剂防控研究
6
作者 杨子祥 包玲凤 +2 位作者 苏银玲 刘莹 赵雪晴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8-40,44,共4页
红火蚁是元谋干热河谷区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入侵生物,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干热河谷区的红火蚁防治药剂,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蚁巢的防控效果,药后7 d以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的最好,其次是0.73%氟蚁腙... 红火蚁是元谋干热河谷区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入侵生物,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干热河谷区的红火蚁防治药剂,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蚁巢的防控效果,药后7 d以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的最好,其次是0.73%氟蚁腙饵剂,平均防效分别为100.00%和93.75%,药后14和21 d时,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的防效均达100.00%,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为93.75%;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在施药后1 d时单个蚁巢工蚁的虫口减退率达100.00%,且显著高于除0.1%呋虫胺饵剂处理以外的其他处理,施药后7 d供试药剂的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但在施药后21 d时其虫口减退率均出现下降。因此,可交替使用7种供试药剂进行红火蚁的防控,建议先撒施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0.73%氟蚁腙饵剂、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等控制红火蚁,然后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灌巢彻底铲除红火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区 红火蚁 药剂 防治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及重要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检测
7
作者 何迟 丁明亮 +3 位作者 李明菊 秦世宏 王琼仙 殷慧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5-1064,共10页
【目的】明确云南省小麦主要育成品种抗条锈性及重要抗条锈基因的分布状况,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2019—2022年连续3年分别在云南省小麦条锈病常年重发区昆明市嵩明县和曲靖市师宗县2个试验... 【目的】明确云南省小麦主要育成品种抗条锈性及重要抗条锈基因的分布状况,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2019—2022年连续3年分别在云南省小麦条锈病常年重发区昆明市嵩明县和曲靖市师宗县2个试验点对73个云南小麦育成品种及拟检测的抗条锈近等基因系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利用分子标记检测Yr5、Yr9、Yr10、Yr15、Yr17、Yr18和Yr26等重要抗条锈基因在供试品种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在73个供试品种中,凤麦34田间表现高抗,占供试品种的1.4%;墨巴66、云麦34、凤麦39、云麦56、云麦68、云麦110、云麦112、滇麦7号、云麦80和云麦83等10个品种表现慢锈,占供试品种的13.7%;其余62个品种表现感病,占供试品种的84.9%。73个供试品种中均未检测到Yr5和Yr15基因,其中,42个品种(占57.5%)检测到Yr9基因,17个品种(占23.3%)检测到Yr17基因,11个品种(占15.1%)检测到Yr18基因,7个品种(占9.6%)检测到Yr26基因,5个品种(占6.8%)检测到Yr10基因。【结论】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整体抗条锈性水平较低,对少数表现慢锈且生产上仍在利用的品种,如云麦56、云麦68、云麦110、云麦112、滇麦7号、云麦80和云麦83等,建议在生产上加大应用。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主要携带的抗条锈基因有Yr9、Yr17、Yr18、Yr26和Yr10等,但抗性均已失效,应压缩应用或与其他有效抗病基因聚合使用,并引入当前有效的抗条锈基因Yr5和Yr15到云南小麦生产品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成株期 抗性评价 抗条锈基因 分子检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江县红火蚁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8
作者 杨林仙 尹定云 +4 位作者 郑红芳 李向永 陈福寿 赵雪晴 尹艳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介绍双江县红火蚁自2014年入侵以来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根据历年疫情监测数据分析了双江县红火蚁的发生和防治现状,并针对红火蚁的重点发生区域开展了普查和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双江县2镇4乡2个农场除大文乡、邦丙乡外均发现红火蚁,... 介绍双江县红火蚁自2014年入侵以来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根据历年疫情监测数据分析了双江县红火蚁的发生和防治现状,并针对红火蚁的重点发生区域开展了普查和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双江县2镇4乡2个农场除大文乡、邦丙乡外均发现红火蚁,其中勐库镇、勐勐镇和沙河乡重度发生,在农田、林地、村庄普遍发生,农田田埂、沟渠和交通沿线蚁巢密度高。通过总结防控措施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江县红火蚁综合防控对策措施建议,以期为阻截红火蚁传播、扩散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虫害防控 双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弥渡县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24
9
作者 尹艳琼 郑丽萍 +6 位作者 李峰奇 马庭矗 宋文宏 陈钫 陈福寿 刘莹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66,共8页
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 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噻虫嗪、噻虫胺、虫螨腈、苏云菌杆菌、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噻虫·高氯氟和阿维·灭蝇胺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番茄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大棚番茄地发生尤其严重,为害株达100%,百叶幼虫量55.00~101.67头/百叶,周诱蛾量4.70~61.20头/板,果子的为害率达19.33%,最高达40%。田间药效的结果表明:33%阿维·灭蝇胺SC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达74.30%,其次30%虫螨腈SC、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S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药后3 d防效64.25%、67.98%、54.85%,药后5 d防效79.08%、79.00%、73.45%,药后7 d防效81.60%、80.45%、65.70%。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在弥渡县大棚发生为害较为严重,性诱剂对成虫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虫螨腈、阿维·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灭蝇胺可作为幼虫的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发生情况 田间防效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草地贪夜蛾冬春季虫源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雪晴 张红梅 +9 位作者 刘莹 尹艳琼 李向永 陈福寿 谌爱东 沈云峰 李秋阳 杨毅娟 安智燕 马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230,共8页
云南是我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降落区、周年繁殖区和北迁南回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基于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全省气象数据,并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对冬春季虫源分布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全省129个县/... 云南是我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降落区、周年繁殖区和北迁南回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基于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全省气象数据,并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对冬春季虫源分布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全省129个县/区/市中有45个县/区/市为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适宜区,有64个县/区/市为幼虫冬春季发生区。周年繁殖适宜区和幼虫冬春季发生区主要分布在25°N以南的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区大部区域,以及西部怒江和北部金沙江沿岸部分地区。2)云南东西部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和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典型的区域特点:西部至南部普遍发生,种群数量高,为害严重,有虫田率超过90%,平均受害株率为30%~59%,平均百株虫量为20~47头;东南局部区域发生轻,平均被害株率13.01%,百株虫量12头;中部及以北地区除河谷热区外,冬春季未见有草地贪夜蛾为害。调查结果与虫源分布区预测结果重合度较高。3)玉米种植分布和生育期对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同时,用药水平及种植模式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对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与预警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区域 影响因子 冬春季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 TR4侵染对不同抗性香蕉种质淀粉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丁月 尹可锁 +6 位作者 朱酉正捷 郑泗军 徐胜涛 张文龙 冯臣成 尹顺利 刘立娜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0-148,共9页
枯萎病作为一种对香蕉产业具有毁灭性影响的病害,一直是香蕉病害防控关注的焦点。为探究根组织中淀粉含量在寄主香蕉响应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将6个不同抗病、感病香蕉种质人工接种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Foc TR4),测定接种后... 枯萎病作为一种对香蕉产业具有毁灭性影响的病害,一直是香蕉病害防控关注的焦点。为探究根组织中淀粉含量在寄主香蕉响应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将6个不同抗病、感病香蕉种质人工接种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Foc TR4),测定接种后不同时间点根组织中的淀粉含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香蕉种质在接种Foc TR4后,根组织中的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相比感病种质,抗病种质淀粉含量对Foc TR4侵染的响应变化更明显,在测定时间范围内,达到峰值的时间比感病种质提前了7 d。抗病种质Pahang、Mbwazirume、GCTCV-119的淀粉含量在7、14、21、28 d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81.0%、97.0%、127.6%、94.8%,高于感病种质Gros Michel、Ibwi、Baxi Jiao的平均变化率42.5%、32.1%、46.1%、72.9%,表明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香蕉根组织淀粉含量变化率与枯萎病抗性显著正相关。综上,根组织淀粉在香蕉响应枯萎病菌侵染的机制中具有重要功能,不同香蕉种质根组织淀粉含量的变化率决定了其对Foc TR4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 香蕉 淀粉含量 抗病 感病 FocTR4 根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蕉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尹可锁 杨宝明 +2 位作者 郑泗军 徐胜涛 李迅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53-55,共3页
香蕉是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也是热区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文章介绍了云南香蕉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云南香蕉产业面对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了合理规划种植区,发展特色品种,绿色种植,错峰上市,突出高原山地... 香蕉是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也是热区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文章介绍了云南香蕉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云南香蕉产业面对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了合理规划种植区,发展特色品种,绿色种植,错峰上市,突出高原山地香蕉品质特色,加强以枯萎病防控、抗性品种和生态调控等技术的研究,推广轻简化技术,打造绿色品牌和加强香蕉副产物利用等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香蕉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的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枯萎病菌株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立娜 杨宝明 +12 位作者 王永芬 曾莉 黄玉玲 李永平 尹可锁 李迅东 彭学彬 徐胜涛 番华彩 白亭亭 张晶 李舒 郑泗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8,73,共7页
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引进的11份香蕉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内接种不同浓度的云南枯萎病菌野生型菌株TR4(15-1),通过球茎解剖调查和病情指数分析,结合已报道香蕉种质资源对其他来源TR4菌株的抗病性评估,筛选对云南菌株TR4(15-1)抗性较... 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引进的11份香蕉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内接种不同浓度的云南枯萎病菌野生型菌株TR4(15-1),通过球茎解剖调查和病情指数分析,结合已报道香蕉种质资源对其他来源TR4菌株的抗病性评估,筛选对云南菌株TR4(15-1)抗性较好的香蕉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接种菌株TR4(15-1)常规浓度(1×10^(6)个孢子/mL)条件下,Kazirakwe、Igitsiri、Mbwazirume、Inkira、Pahang是云南菌株TR4(15-1)的抗病种质,接种20d的病情指数范围为20.31~29.27;Akpakpak、GCTCV-119和Gros Michel为中抗种质;Baxi Jiao、Banksii和Ibwi是感病种质。在TR4(15-1)高浓度(1×10^(8)个孢子/mL)侵染下,常规浓度筛选到的5份抗病种质仍然表现为抗病,GCTCV-119、Gros Michel、Baxi Jiao、Banksii和Ibwi为感病种质。结合不同浓度病原菌侵染的病害调查分析,11份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菌株TR4(15-1)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TR4(15-1)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Kazirakwe>Inkira>Pahang>Akpakpak>Igitsiri>Mbwazirume。本研究筛选的6份香蕉种质资源,即Kazirakwe、Inkira、Pahang、Akpakpak、Igitsiri、Mbwazirume对云南菌株TR4(15-1)具有较好抗病性,为广谱性抗病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种质资源 枯萎病菌 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TR4 抗病性 云南 强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稻飞虱的发生和防控情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Khin Nyein CHAN 尹艳琼 +3 位作者 李向永 刘莹 赵雪晴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7-1426,共10页
稻飞虱是缅甸水稻种植区常见且分布广泛的一类害虫,可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稻飞虱的爆发与高产品种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具有一致性,同时其种群变化也与天气条件有关。近年来,缅甸中部部分省份稻飞虱大量孳生,在一定程度上,这与氮肥... 稻飞虱是缅甸水稻种植区常见且分布广泛的一类害虫,可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稻飞虱的爆发与高产品种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具有一致性,同时其种群变化也与天气条件有关。近年来,缅甸中部部分省份稻飞虱大量孳生,在一定程度上,这与氮肥施用水平有关。雨季稻飞虱种群增加,7月和8月为高峰期。在缅甸,主要通过培育抗虫、抗旱、抗逆等水稻品种来防控稻飞虱。同时用诱虫灯进行早期入侵的虫源的监测,必要时,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缅甸部分农场还采用了病虫害综合管理系统(IPM),以建立健康、安全、可调节的水稻生态系统及可持续的病虫害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暴发 种群变化 防控策略 I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处理玉米种子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建 赵声莲 +4 位作者 赵雪晴 李向永 吴嫦娟 刘莹 尹艳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应用丸粒化包衣和拌种处理评价4种杀虫剂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和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效果最佳的种子处理药剂和用药剂量,为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提供保苗新技术。结果表明,药种比为10∶1000的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 应用丸粒化包衣和拌种处理评价4种杀虫剂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和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效果最佳的种子处理药剂和用药剂量,为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提供保苗新技术。结果表明,药种比为10∶1000的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理和药种比为2.5∶1000的25%乙基多杀菌素拌种处理不影响出苗率,其余处理对出苗率均有影响;在测试的4个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丸粒化包衣处理防效最好、持效期长;其次是溴酰·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效较差的是氟虫氰,其防效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增加逐渐减弱。乙基多杀菌素丸粒化包衣处理优于拌种处理,药种比为30∶1000的氯虫苯甲酰胺防效相对稳定。田间自然种群筛选结果药种比为2.5∶1000的乙基多杀菌素和30∶1000的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增长有控制的作用。推荐药种比为2.5∶1000的乙基多杀菌素和30∶1000的氯虫苯甲酰胺和3∶1000溴酰·噻虫嗪作为玉米种子处理药剂,通过丸粒化包衣或拌种处理,均可有效防控播后25 d以内草地贪夜蛾对玉米苗期的危害,药剂处理对出苗率有影响,注意适当增加用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丸粒化包衣 种子处理 玉米 草地贪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个不同生态型香蕉品种在云南主产区的田间评价及综合排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芬 杨宝明 +3 位作者 何平 曾莉 王永斌 郑泗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筛选适合云南本地种植的抗病香蕉品种,对10个国内主栽香蕉品种在云南西双版纳枯萎病病区的田间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不同香蕉品种田间发病情况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排名第1的品种是热科2号,具有假茎相对粗壮、叶柄和叶片最... 为了筛选适合云南本地种植的抗病香蕉品种,对10个国内主栽香蕉品种在云南西双版纳枯萎病病区的田间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不同香蕉品种田间发病情况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排名第1的品种是热科2号,具有假茎相对粗壮、叶柄和叶片最长、病毒病发病率较低等优良性状;排名第2的品种是桂蕉2号,具有假茎相对粗壮、叶柄最粗、净光合速率较大和枯萎病表现为抗性等优良性状;排名第3的品种是中蕉4号,具有假茎较粗壮、功能叶片数最多、气孔导度较大、蒸腾速率较大、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大等优良性状。本试验得到适宜在该试验地区种植的最优品种,为香蕉栽培和育种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农艺性状 田间评价 综合排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杀虫剂对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的室内和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灿 杨林仙 +9 位作者 罗茜艳 陆静 崔凯 赵亚梅 尹定云 李向永 刘莹 赵雪晴 谌爱东 尹艳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7-2223,共7页
[目的]明确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和7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并对白背飞虱主要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田间防治白背飞虱的药剂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稻茎浸渍法开展白背飞... [目的]明确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和7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并对白背飞虱主要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田间防治白背飞虱的药剂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稻茎浸渍法开展白背飞虱对7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测定室内毒力LC_(50)和抗性倍数RR;采用植保无人机的施药方式对7种杀虫剂开展防治白背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分析药后3和7 d白背飞虱的百株虫量和校正防效,以及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百株虫量和校正虫口减退率。[结果]抗药性监测:与敏感种群比较,10%三氟苯嘧啶SC、25%吡蚜酮SC、60%烯啶虫胺SP、22%氟啶虫胺腈SC、25%噻虫嗪WG、25%吡虫啉SP和25%呋虫胺OD对滇西南白背飞虱种群的LC_(50)分别为0.18、1.31、0.84、2.40、0.66、0.96和6.43 mg/L,抗性倍数RR分别为0.42、2.74、3.07、4.83、6.87、8.81和31.99倍。该种群对呋虫胺为中等抗性,对吡虫啉和噻虫嗪为低抗性,对其余药剂敏感。田间药效试验:7种杀虫剂药后7 d对白背飞虱的校正防效为85.35%~95.91%,其中氟啶虫胺腈的防效相对较差,其余药剂间防效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天敌安全性评价:药后7 d白背飞虱的主要天敌蜘蛛类和黑肩绿盲蝽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0.37%~51.10%和43.90%~86.10%,7种药剂对蜘蛛类和黑肩绿盲蝽均会产生药害,其中对蜘蛛相对较安全,对黑肩绿盲蝽相对欠安全。[结论]7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滇西南白背飞虱种群效果良好,推荐作为常用田间防治药剂使用。其中,吡蚜酮和三氟苯嘧啶防效更佳,对天敌安全性较好。应注意将呋虫胺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杀虫剂 田间药效 抗药性监测 天敌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贡菜生理性病害和药肥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18
作者 陈侃 郑宽瑜 +3 位作者 李进斌 黄文科 张艳明 邵宏婷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S1期37-40,共4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新兴的贡菜优势产区,在高种植效益的驱动下,种植户常年连作和粗放管理成为普遍现象,导致贡菜连作障碍等生理性病害、药肥害日趋严重。通过科学识别贡菜生理性病害及药肥害,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前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新兴的贡菜优势产区,在高种植效益的驱动下,种植户常年连作和粗放管理成为普遍现象,导致贡菜连作障碍等生理性病害、药肥害日趋严重。通过科学识别贡菜生理性病害及药肥害,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前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进行预防,可提高贡菜品质,确保贡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贡菜 生理性病害 药肥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减量使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可锁 刘立娜 +3 位作者 杨宝明 李永平 郑泗军 李迅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5-259,265,共6页
为了降低吡虫啉在香蕉果实中的残留风险,探索减量使用方法,在香蕉蓟马防控窗口期,试验比较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WG)与9种低毒药剂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进行了该吡虫啉制剂的不同稀释倍数及与不同药剂组合使用对蓟马的防治试验。结果表... 为了降低吡虫啉在香蕉果实中的残留风险,探索减量使用方法,在香蕉蓟马防控窗口期,试验比较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WG)与9种低毒药剂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进行了该吡虫啉制剂的不同稀释倍数及与不同药剂组合使用对蓟马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9种对比药剂中,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3000倍液,20%氟啶虫酰胺SC 2000倍液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1500倍液的防效最好,达80%以上,与70%吡虫啉WG 30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70%吡虫啉WG 5000倍药液的防效为85.7%,与1500倍药液和3000倍药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7000倍药液的防效。70%吡虫啉WG的5000倍液分别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EW)的15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1500倍液、25%噻虫嗪WG的2000倍液和70%啶虫脒WG的5000倍液组合使用,4种不同药剂组合处理的防效均达81.4%以上,与施用2次70%吡虫啉WG 50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通过科学选择替换吡虫啉的药剂,合理使用70%吡虫啉WG的剂量,在香蕉蓟马防控窗口期与其他药剂组合交替使用,既能有效防治蓟马,又可实现蕉园中吡虫啉减量施用的目标,为降低香蕉果实中吡虫啉的残留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黄胸蓟马 吡虫啉 减量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热带雨林生态区红火蚁蚁巢和工蚁的灭杀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雪晴 李琼芬 +8 位作者 王燕 刘莹 尹艳琼 陈福寿 谢志英 李向永 张红梅 李大军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2-1568,共7页
为筛选出适用于云南热带雨林生态区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防治药剂,通过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蚁巢田间灭除效果试验测定。结果表明,20%多杀霉素悬浮剂(SC)、30%螺虫·噻虫嗪悬浮剂(SC)、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10%溴虫... 为筛选出适用于云南热带雨林生态区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防治药剂,通过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蚁巢田间灭除效果试验测定。结果表明,20%多杀霉素悬浮剂(SC)、30%螺虫·噻虫嗪悬浮剂(SC)、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和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GR)对红火蚁蚁巢处理效果较好,药后1 d和10 d虫口减退率分别在95%和90%以上。其中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1%联苯·噻虫嗪GR可作为红火蚁巢点处置的首选药剂;0.05%茚虫威饵剂(EB)速效性差,但药后10 d虫口减退率上升到86.8%。1.8%阿维菌素乳油(EC)药后1 d和10 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3%和81%。这2种药剂可与前5种药剂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杀虫剂 蚁巢和工蚁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