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植物麻疯树嫁接改良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何璐 虞泓 +2 位作者 范源洪 沙毓沧 袁理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0-862,共3页
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研究和开发上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麻疯树已大量上山种植,但缺乏良种和技术保障。在麻疯树适应种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进行不同时间嫁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等... 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研究和开发上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麻疯树已大量上山种植,但缺乏良种和技术保障。在麻疯树适应种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进行不同时间嫁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等试验,比较嫁接前后植株形态、结果性状、抗病性等变化,研究影响麻疯树嫁接成活率的因子,以期为麻疯树规模种植后的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嫁接技术 芽接 枝接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疯树(Jatropha curcas)资源生态地理分布及评价 被引量:38
2
作者 袁理春 赵琪 +8 位作者 康平德 杨丽云 赵菊 苟平 武奎 杨方旭 杨兴汝 李文昌 范源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283-1286,共4页
对云南省麻疯树的分布区、资源量和粗脂肪含量开展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麻疯树资源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红河流域的260乡(镇),呈零星分布,不同产地种子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单株间亦存在差异;81个种群所采种仁中,永仁县... 对云南省麻疯树的分布区、资源量和粗脂肪含量开展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麻疯树资源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红河流域的260乡(镇),呈零星分布,不同产地种子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单株间亦存在差异;81个种群所采种仁中,永仁县永兴乡种仁粗脂肪含量最高达67.00%,屏边白河最低为34.88%。评述了云南省的小桐子资源状况,并术其资源及利用的价值优势,论述了云南麻疯树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资源 云南 分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杂交育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璐 张德 +7 位作者 段曰汤 陈艺齐 张磊 苟平 王耘 齐冸伦 李建忠 袁理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2-1426,共5页
对金沙江干热区麻疯树生物特性、开花特性、结实特性进行观测,并开展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麻疯树在本区域生长发育较好,可持续开花结果至1月初,雌雄花比例可达1∶10左右。通过麻疯树杂交育种试验,研究了麻疯树雌... 对金沙江干热区麻疯树生物特性、开花特性、结实特性进行观测,并开展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麻疯树在本区域生长发育较好,可持续开花结果至1月初,雌雄花比例可达1∶10左右。通过麻疯树杂交育种试验,研究了麻疯树雌雄花分辨、雌花可授粉时间、套袋材料及去袋时间等特性。通过对金沙江干热区麻疯树主要特性和杂交育种技术试验研究,有利于提高育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区 麻疯树 特性 杂交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文昌 高梅 +1 位作者 郭蓉 邓剑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83-1786,共4页
滇蓖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宿生蓖麻新品种。在2009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5494.58 kg/hm2,比对照品种TCO-202增产43.91%,与对照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2010年至2011年度两年多点试验中比对照TCO-202增产25.91%... 滇蓖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宿生蓖麻新品种。在2009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5494.58 kg/hm2,比对照品种TCO-202增产43.91%,与对照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2010年至2011年度两年多点试验中比对照TCO-202增产25.91%,同年,在云南、缅甸开展的生产实验中产量高达5238.6 kg/hm2。该品种2011年通过云南省同行专家田间鉴定,2012年通过云南省林业厅新品种注册登记,注册编号为20120049号。本品种适宜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新品种 滇蓖2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风树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磊 李文昌 +2 位作者 苟平 齐冸伦 袁理春 《中国热带农业》 2011年第6期34-35,共2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开发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当前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课题。麻风树作为新能源家族中的一员,现已从提炼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上升成为航空煤油以及某些化工产品不可替代的高级原料。云南是我国...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开发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当前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课题。麻风树作为新能源家族中的一员,现已从提炼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上升成为航空煤油以及某些化工产品不可替代的高级原料。云南是我国麻风树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现有面积140多万亩,位居全国之首。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作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的主要参与单位,先后参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麻风树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32B0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化新能源专项"云南麻风树生物能源原料高效生产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农业部项目"热带能源作物种质资源"(11RZZY-20)等项目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之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特刊登他们的部分研究报告,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现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高新技术产业化 生物质能源 生产基地建设 矿物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风树资源本底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袁理春 张磊 +4 位作者 何璐 高梅 苟平 李建忠 范源洪 《中国热带农业》 2011年第6期36-39,共4页
麻风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亮桐(云南)、黄肿树(广东)、假花生(广西)、吗哄罕(傣名)、南洋油桐(日本),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风树属植物,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福建等热带和亚热带... 麻风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亮桐(云南)、黄肿树(广东)、假花生(广西)、吗哄罕(傣名)、南洋油桐(日本),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风树属植物,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福建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云南是我国麻风树集中分布和产业发展的中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亚热带地区 资源 产业发展 集中分布 中心地 广东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及周边地区麻疯树种子的油脂评价及利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梅 郭蓉 +2 位作者 范源洪 袁理春 李文昌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52-55,共4页
2008年8~11月对云南及周边麻疯树种质资源调查并收集200余份种子,进行了种子和种仁含油量评价;通过选取代表样地,即云南双柏南布河边及昆明东川区炭窑子,进行了工业出油率评价,发现种子工业出油率33.38%~44.90%;选取6个代表样地评价了... 2008年8~11月对云南及周边麻疯树种质资源调查并收集200余份种子,进行了种子和种仁含油量评价;通过选取代表样地,即云南双柏南布河边及昆明东川区炭窑子,进行了工业出油率评价,发现种子工业出油率33.38%~44.90%;选取6个代表样地评价了种质资源的生物学性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四川宁南种子千粒重713.90 g,6个样地平均种仁含油量60.52%,云南宾川种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9.68%;云南育种工作者利用收集的种质资源,以高产、种壳薄脆、高含油量等为选育目标,其中选育出麻疯树高产品种2个、高含油量品种4个、高油酸品种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云南 油脂 评价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良种“苏薯8号”等在云南玉溪的产量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福 徐宁生 +1 位作者 宋云华 薛美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2007年2月在玉溪农职院科技园引进8个省外优良脱毒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54.2 ... 2007年2月在玉溪农职院科技园引进8个省外优良脱毒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54.2 t/h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有较大的引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甘薯 产量 品质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根部内生真菌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5
9
作者 袁理春 赵琪 +7 位作者 张克华 杨顺林 瞿文林 张明忠 金杰 何璐 陈新云 范源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8,共4页
从能源植物麻疯树的根部凸起部分韧皮部、木质部中分离到内生真菌42株,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基因克隆后测序,并将所测序列提交到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酸数据库(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Gen-ba... 从能源植物麻疯树的根部凸起部分韧皮部、木质部中分离到内生真菌42株,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基因克隆后测序,并将所测序列提交到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酸数据库(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Gen-bank),通过Blast程序将该序列与数据库已有的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2个菌株分别与Genbank中的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枝顶霉孢霉属Acremonium、镰孢霉菌Fusarium、木霉属Trichoderma、毛霉属Mucor、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曲霉菌属Aspergillus和茎点菌属Phoma具有高度同源性(达到99%以上),其中拟盘多毛孢为优势属,其次为青霉属和茎点菌属。表明麻疯树内生真菌有着丰富的多样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雨养抗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理春 张德 +3 位作者 韩学琴 何璐 陈艺齐 范源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10-2015,共6页
通过6种雨养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的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水分对麻疯树生长影响较大,采用雨养种植模式都能有效截留雨水,促进麻疯树快速生长,但竹节沟种植模式对麻疯树增长高度最大,达到228.3 cm,是对照的1.5倍,其次是隔坡水平沟模... 通过6种雨养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的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水分对麻疯树生长影响较大,采用雨养种植模式都能有效截留雨水,促进麻疯树快速生长,但竹节沟种植模式对麻疯树增长高度最大,达到228.3 cm,是对照的1.5倍,其次是隔坡水平沟模式;同样采用雨养种植模式的麻疯树自10月才开始有落叶,较对照推迟了1个月,其中竹节沟模式和隔坡水平沟模式的麻疯树11月才开始落叶,较对照推迟了2个月,而且竹节沟模式没有完全进入休眠状态,仍然表现为生长状态。说明水分对麻疯树生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干热区种植麻疯树时,雨养种植技术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最经济有效的原料基地建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雨养抗旱 栽培模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树菌根育苗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艺齐 张磊 +3 位作者 高梅 苟平 齐冸伦 袁理春 《中国热带农业》 2011年第6期42-43,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麻风树菌根育苗方法,包括菌根剂准备、种苗处理、菌根剂接种、移栽和接种苗管护步骤。结果表明,该接种菌根菌能提高麻风树的抗逆性、适应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麻风树种苗移栽成活率,促进生殖生长,增加产量。
关键词 麻风树 菌根菌 育苗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树反坡开带雨养造林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艺齐 张德 +3 位作者 李文昌 苟平 齐冸伦 袁理春 《中国热带农业》 2011年第6期43-44,共2页
本文针对在无灌溉水源的旱坡地种植麻风树存在开带平缓的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反坡开带雨养造林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无任何灌溉水源的情况下,造林苗木的成活率达到97.7%,保苗率达到93.2%,苗木树年生长量达到1.26m,比常规种植均有大幅... 本文针对在无灌溉水源的旱坡地种植麻风树存在开带平缓的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反坡开带雨养造林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无任何灌溉水源的情况下,造林苗木的成活率达到97.7%,保苗率达到93.2%,苗木树年生长量达到1.26m,比常规种植均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反坡开带 雨养造林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侵害性灌、草固体燃料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红山 金杰 +3 位作者 韩学琴 张德 张磊 袁理春 《中国热带农业》 2012年第4期56-58,共3页
将肿柄菊、紫茎泽兰、银合欢等速生、侵害性灌、草植物就地碳化,测定燃值,并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成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灌木银合欢碳化成型后燃值稍低于矿物煤产品,燃烧时间>2h;肿柄菊和紫茎泽兰碳化成型后燃值稍低于3000kcal/kg,... 将肿柄菊、紫茎泽兰、银合欢等速生、侵害性灌、草植物就地碳化,测定燃值,并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成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灌木银合欢碳化成型后燃值稍低于矿物煤产品,燃烧时间>2h;肿柄菊和紫茎泽兰碳化成型后燃值稍低于3000kcal/kg,燃烧时间<2h;而采用二元和三元混配成型的燃料,在银合欢混配成分大于其他成分时,燃值都>3000kcal/kg,燃烧时间超过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 侵害性灌 草植物 碳化 成型燃料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地理种源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学琴 金杰 +3 位作者 张德 陈艺齐 何璐 袁理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44-47,共4页
通过对14份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的对比种植试验,比较当年植株生长量及种子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植株生长量和种子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YD、QY-01、Tc002、002、007地理种源营养生长量较大,其株高达到176~192 cm,地径达7.43~8.52 cm... 通过对14份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的对比种植试验,比较当年植株生长量及种子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植株生长量和种子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YD、QY-01、Tc002、002、007地理种源营养生长量较大,其株高达到176~192 cm,地径达7.43~8.52 cm,植株冠幅面积达到190 cm×190 cm;而REP-7、REP-3、REP-2、YS078、BC001地理种源种子产量较高,每亩种子产量达到18.18~29.36 kg。试验为进一步品种选育提供了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地理种源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粮经作物与麻疯树的间种模式及效果评价
15
作者 袁理春 张德 +3 位作者 刘海刚 韩学琴 何璐 范源洪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麻疯树生长需第四年至第五年才成林进入丰产期。因此,在麻疯树原料基地建设过程中,麻疯树种植第一年很少开花结果,第二、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前3年植株种子产量较小,经济效益也低。但未成林株行距空隙较大,辅以矮杆粮经作物间种,可以有... 麻疯树生长需第四年至第五年才成林进入丰产期。因此,在麻疯树原料基地建设过程中,麻疯树种植第一年很少开花结果,第二、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前3年植株种子产量较小,经济效益也低。但未成林株行距空隙较大,辅以矮杆粮经作物间种,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花生、大豆、甘薯、玫瑰茄、玉米和续随子6种粮经作物与麻疯树间种的技术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提高麻疯树原料基地建设中土地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粮经作物 间种 续随子 丰产期 矮杆 基地建设 种子产量 甘薯藤 苗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经作物与麻风树间种技术
16
作者 袁理春 张德 +3 位作者 李文昌 苟平 齐冸伦 范源洪 《中国热带农业》 2011年第6期40-41,共2页
麻风树(atropha curcas L.)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低热河谷地区,其生长的环境区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强烈退化,植被恢复困难。
关键词 技术 作物 生态环境 植被覆盖率 资源丰富 水土流失 植被恢复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实生苗种植管护技术
17
作者 袁理春 张德 +4 位作者 韩学琴 陈艺齐 何璐 陈光丽 范源洪 《中国热带农业》 2012年第4期79-80,共2页
通过对麻疯树种子育苗、栽培管护技术的研究,提出麻疯树实生苗规范种植、管护技术,以提高种植成活率和造林质量。
关键词 麻疯树 实生苗 种植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荚黄芪与麻疯树的间种技术
18
作者 韩学琴 张德 +6 位作者 金杰 邓红山 苟平 王耘 齐冸伦 李建忠 袁理春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小桐子、膏桐、假花生、南洋油桐等,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原产于中美洲,现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也有分布。麻疯树是一...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小桐子、膏桐、假花生、南洋油桐等,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原产于中美洲,现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也有分布。麻疯树是一种耐旱、耐贫瘠的多年生、多用途树种,除能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外,其种子、树汁在医药、化工、蛋白饲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尤其是从其种子中压榨得到的粗脂肪混合物,经进一步化工转化可获得理想的环保型机械燃油,称为生物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间种技术 膜荚黄芪 多用途树种 热带地区 拉丁美洲 生态环境 蛋白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引进的红薯优良品种介绍
19
作者 徐宁生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48-49,共2页
据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2006年云南省红薯种植面积10.13万hm^2,总产169.60万t,单产16.8t/hm^2,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t/hm^2。如果经过努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马铃薯单产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 品种介绍 红薯 农业技术推广 种植面积 云南省 单产 平均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红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明福 徐宁生 +1 位作者 宋云华 薛美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57-1561,共5页
引进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 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品种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结薯数及大中薯数、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 引进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 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品种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结薯数及大中薯数、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最高,达54.15 t/h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 引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