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第16轮甘蔗品种区试开远点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普新援 姚丽 +9 位作者 艾静 张静 任生林 夏红明 赵丽萍 赵俊 赵培方 刘家勇 陈学宽 昝逢刚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31-42,共12页
【目的】评价新选育甘蔗品种(系)在开远点的丰产性、糖分和稳定性,为甘蔗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12份参试材料,‘新台糖22号’为对照,2019—2021年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田间试验,并对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蔗茎产量和蔗糖... 【目的】评价新选育甘蔗品种(系)在开远点的丰产性、糖分和稳定性,为甘蔗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共12份参试材料,‘新台糖22号’为对照,2019—2021年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田间试验,并对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在开远试点,综合评价表现最佳的为‘云蔗121185’、‘云蔗121220’、‘云蔗113898’,与对照相比,蔗茎产量分别增加20.19%、5.92%、3.56%,蔗糖产量分别提高27.13%、14.59%、5.05%;蔗糖分表现最佳的为‘云蔗13165’、‘云蔗103148’,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6.7%、16.26%,蔗糖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43%、6.95%。【结论】在开远试点综合性状较优的品种(系)为‘云蔗121185’、‘云蔗121220’和‘云蔗113898’,可以考虑进一步在开远及临近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性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品种培育应用及对产业的贡献
2
作者 吴才文 武晋宇 +6 位作者 赵培方 昝逢刚 赵俊 刘家勇 姚丽 任生林 张跃彬 《中国糖料》 2025年第3期84-94,共11页
云南是全国第二大蔗区,植蔗面积约27万hm^(2)。近10年年均蔗糖产量203.7万t,在全国占比从2014/2015年榨季的19.5%上升到24.0%以上,其中2021/2022年榨季最高达25.5%。2024年全省主要推广甘蔗品种来源为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地区及四川... 云南是全国第二大蔗区,植蔗面积约27万hm^(2)。近10年年均蔗糖产量203.7万t,在全国占比从2014/2015年榨季的19.5%上升到24.0%以上,其中2021/2022年榨季最高达25.5%。2024年全省主要推广甘蔗品种来源为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地区及四川等5省区,云南当地品种种植面积最大,达15.3万hm^(2),全省占比为54.4%。从不同来源品种生产应用趋势看,云南自育品种推广应用面积上升幅度大,超过4省区育成品种之和,‘新台糖’品种下降速度最快,广东品种逐步下降,广西品种缓慢上升,四川育成品种在云南推广面积始终不大。云南省农业科院甘蔗研究所在云南4家育种单位中育种成效最大,育成登记品种数量占全省90.9%,生产应用面积占自育品种的99.1%,占全省植蔗总面积的54.0%。2024年‘云蔗081609’生产应用面积最大,为12.2万hm^(2),占全省植蔗面积的43.4%,创造了云南历史上单个品种的最大面积和最高占比的新记录。由于‘云蔗’高产高糖品种快速推广应用,全省甘蔗出糖率不断创新高,从10年前2014/2015年榨季的12.43%上升到13.0%以上,2022/2023年榨季达13.28%,创历史新高。建议继续依托云南丰富的甘蔗种质资源,加强亲本创新,培育突破性及宜机化甘蔗新品种,为蔗糖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甘蔗 育种 应用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点DTOPSIS法综合评价 被引量:28
3
作者 昝逢刚 赵培方 +5 位作者 杨昆 刘家勇 赵俊 夏红明 吴才文 陈学宽 《中国糖料》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采用DTOPSIS法对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试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是云蔗03-258、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3-68、赣蔗95-108和云蔗02-2332,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云瑞03-902综合性状较差,... 采用DTOPSIS法对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试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是云蔗03-258、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3-68、赣蔗95-108和云蔗02-2332,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云瑞03-902综合性状较差,不宜在开远蔗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区试 DTOPSIS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第14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昝逢刚 赵丽萍 +4 位作者 李复琴 赵勇 陈建国 刘家勇 陈学宽 《中国糖料》 2017年第5期18-19,共2页
对2015-2016年云南省第14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优的有云蔗05-326、云蔗08-1460、云蔗08-1609和云蔗09-1601,可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第13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昝逢刚 赵丽萍 +11 位作者 覃伟 姚丽 杨昆 朱建荣 赵培方 赵俊 夏红明 吴转娣 刘家勇 吴才文 赵勇 陈学宽 《中国糖料》 2016年第5期25-27,共3页
对2014—2015年云南省第13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优的有云蔗06-193、云蔗08-1145、云蔗08-2060、云蔗05-39和德蔗07-36,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第12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昝逢刚 赵培方 +9 位作者 赵俊 夏红明 刘家勇 吴才文 覃伟 杨昆 姚丽 赵丽萍 李纯佳 陈学宽 《中国糖料》 2014年第4期42-44,共3页
对2012—2014年云南省第12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优的有云蔗06-160、云蔗06-362、云蔗05-211和德蔗06-24,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沧源县甘蔗生产现状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樊仙 刀静梅 +3 位作者 崔雄维 郭家文 张跃彬 刘少春 《中国糖料》 2011年第4期56-58,共3页
对云南省沧源蔗区2010年甘蔗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甘蔗生长需求,但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结构不合理、灌溉条件差、施肥不科学、机械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蔗... 对云南省沧源蔗区2010年甘蔗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甘蔗生长需求,但田间管理存在甘蔗品种结构不合理、灌溉条件差、施肥不科学、机械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亟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蔗农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生产 调查 沧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品种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4
8
作者 刘新龙 马丽 +5 位作者 蔡青 应雄美 陆鑫 苏火生 毛钧 范源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3-708,共6页
为了提高云南甘蔗品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杂交组合配制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从18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对73份云南甘蔗品种和27份中国历年主栽甘蔗品种(不包括云南选育的主栽品种)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聚... 为了提高云南甘蔗品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杂交组合配制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从18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对73份云南甘蔗品种和27份中国历年主栽甘蔗品种(不包括云南选育的主栽品种)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聚类关系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品种芽形、曝光后节间颜色、曝光前节间颜色、芽沟和57号毛群的多样性十分丰富;而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叶片宽度和株高;相似性系数和聚类分析表明品种的相似性处于中等水平,可分成2个大类群4个亚类群及20个小类群,主成份分析表明云南甘蔗品种和中国历年主栽品种可划分为3个明显的基因库,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甘蔗品种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新龙 李旭娟 +3 位作者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范源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4-1222,共9页
以63份云南育种机构常用的甘蔗亲本资源为研究对象,10份甘蔗原始亲本种为外群体,使用30对多态性较高、在甘蔗遗传连锁图谱上分布较为广泛的Genomic-SSR引物对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开展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常用亲本在30个... 以63份云南育种机构常用的甘蔗亲本资源为研究对象,10份甘蔗原始亲本种为外群体,使用30对多态性较高、在甘蔗遗传连锁图谱上分布较为广泛的Genomic-SSR引物对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开展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常用亲本在30个SSR位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获得363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352个,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和多态性信息量分别为96.97%和0.9441;在Jaccard相似性系数方面,云南甘蔗常用亲本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2804~0.7329之间,平均为0.4309,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中来自大陆地区的亲本遗传差异最大,其次为来自国外地区的亲本;UPGMA聚类分析将所有亲本材料分为一大一小两个类群,而大类群又可分为2个亚类群,中国大陆地区一些既是主栽品种又是亲本的材料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引自国外的大部分亲本和一些老的国内自育亲本也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将为上述亲本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全国育种机构在亲本选择和组合配置上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常用亲本 遗传多样性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份云南野生甘蔗种质资源采集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超华 陈学宽 +6 位作者 毛钧 赵培方 赵俊 赵勇 林秀琴 孔春艳 陆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25-3135,共11页
【目的】收集云南野生甘蔗种质资源,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为甘蔗遗传改良提供优良亲本,也为利用和保护甘蔗野生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甘蔗野生种质资源采集按每隔30 km或海拔落差100 m取样1次,记录考察采... 【目的】收集云南野生甘蔗种质资源,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为甘蔗遗传改良提供优良亲本,也为利用和保护甘蔗野生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甘蔗野生种质资源采集按每隔30 km或海拔落差100 m取样1次,记录考察采集路线地理信息,调查表型性状和采集图像,并取地下根茎(地下种芽)样本保存。通过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对6个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甘蔗野生资源考察队历时20 d途经11个县(市)51个乡镇,共采集到191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隶属于3个属5个种,其中滇蔗茅(Erianthusrockii)42份、割手密(Sacchuramspontaneum)53份、芒(Micanthussinensis)20份、斑茅(Erianthusarundinacius)35份、蔗茅(Erianthus fulvus)41份,主要分布于23°12′0″N~25°18′0″N,101°51′0″E~104°36′0″E和海拔208.45~2238.71 m地理区域。甘蔗野生资源种间表型性状变异丰富,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18.33%~51.76%,其中割手密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为40.95%,其次为斑茅,平均变异系数为38.61%,芒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33.80%。纬度和海拔均与叶宽、株高和茎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锤度与经度、纬度和海拔无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聚类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发现滇蔗茅种质第Ⅲ类群(Er2021-29)、割手密种质第Ⅱ类群(Sp2021-25、Sp2021-26和Sp2021-21)、芒种质第Ⅱ类群(Ma2021-15),斑茅种质第Ⅳ类群(Ea2021-8)、蔗茅种质第Ⅰ类群(Ef2021-1)共7份材料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优良。【结论】此次野生甘蔗种质资源采集行动弥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开远)在云南省境内部分县(市)考察盲区系统调查的空白,且采集的191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部分特异材料具有其他甘蔗野生资源所不具备的优异性状,有7份种质综合表现优异,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新平县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火生 陈光 +4 位作者 唐一春 王海平 李荣英 廖祥龙 蔡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8-683,共6页
对云南省新平县3个乡镇的11个村进行了重点调查,实地走访了15个村小组,访问了90户农户,共收集到与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优、特有、特用农业生物资源164份。分析了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和消长情况及原因和... 对云南省新平县3个乡镇的11个村进行了重点调查,实地走访了15个村小组,访问了90户农户,共收集到与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优、特有、特用农业生物资源164份。分析了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和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并针对该地区的农业生物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利用、保护和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新平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科研动向与甘蔗种质资源保存概况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鑫 朱建荣 +1 位作者 周会 蔡青 《中国糖料》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通过到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学习,了解了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的科研动向和甘蔗种质资源保存情况,他们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建议加强与美国在甘蔗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云南的甘蔗科研效率,实现甘蔗... 通过到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学习,了解了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的科研动向和甘蔗种质资源保存情况,他们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建议加强与美国在甘蔗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云南的甘蔗科研效率,实现甘蔗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种质资源 生产现状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育种与路易斯安那州甘蔗生产概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鑫 周会 +1 位作者 朱建荣 蔡青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通过到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学习,全面了解了美国农业部甘蔗研究所的杂交育种工作及路易斯安那州的甘蔗生产情况,并结合云南甘蔗科研实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路易斯安那州 甘蔗 育种 生产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澜沧甘蔗品种改良的成效与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茅苗 吴才文 +3 位作者 张凤云 任生林 赵俊 邱若楠 《中国糖料》 2023年第3期76-82,共7页
澜沧是普洱市最大的植蔗县,2012年以来年均植蔗面积15500 hm^(2),占普洱市甘蔗面积的30%以上,最高时达49.0%;2018年澜沧大规模引进‘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获得成功,生产上创100 hm^(2)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158.4 t/hm^(2)的高产纪... 澜沧是普洱市最大的植蔗县,2012年以来年均植蔗面积15500 hm^(2),占普洱市甘蔗面积的30%以上,最高时达49.0%;2018年澜沧大规模引进‘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获得成功,生产上创100 hm^(2)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158.4 t/hm^(2)的高产纪录,较当地传统老品种增产49.35 t/hm^(2),甘蔗糖分提高1.99个百分点(绝对值),由于表现优良,甘蔗面积快速上升,到2022年占全县总面积的53.9%,同期新台糖品种从46.3%下降到19.5%,成功实现了澜沧甘蔗品种第5次改良。全县甘蔗单产从2017/2018年榨季63.0 t/hm^(2)增加到2021/2022年榨季72.0 t/hm^(2),甘蔗出糖率从11.89%提高到12.97%,从低于全省平均值0.94个百分点,提高到高于全省平均值0.49个百分点。为了避免单一化,建议把单个品种生产规模控制在50%以内,同时加大新品种引进和筛选力度,为澜沧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多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改良 成效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OPSIS法的甘蔗新品种综合评价
15
作者 任生林 张静 +5 位作者 赵丽萍 覃伟 赵培方 赵勇 姚丽 赵俊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6-1834,共9页
为评估2021年国家区试甘蔗新品种在云南开远及云南其他蔗区的适应性,并为云南及其他相似生态蔗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参加第十五轮国家甘蔗区试的13个甘蔗新品种为材料,以桂柳05136和云蔗05-51为对照,在云南开远开展1 a新植2 ... 为评估2021年国家区试甘蔗新品种在云南开远及云南其他蔗区的适应性,并为云南及其他相似生态蔗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参加第十五轮国家甘蔗区试的13个甘蔗新品种为材料,以桂柳05136和云蔗05-51为对照,在云南开远开展1 a新植2 a宿根的比较试验,并基于DTOPSIS法对蔗产量、产糖量、前期平均蔗糖分、全期平均蔗糖分、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枯心苗率和黑穗病发病率等12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DTOPSIS分析结果,各品种的相对接近度(C_(i))依次为柳城1539>云蔗15505>中糖1211>桂柳05136>云蔗05-51>桂糖13334>中蔗14号>中蔗8号>桂糖14811>福农1311808>桂糖161253>福农141854>粤甘59号>桂南亚146210>云瑞14662,其中排前三的品种柳城1539、云蔗15505和中糖1211的C_(i)值分别为0.7413、0.6225和0.5975,这些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且大于对照桂柳05136和云蔗05-51。在参试品种中,柳城1539的蔗产量(141279.00 kg/hm^(2))和产糖量(19930.44 kg/hm^(2))均最高,前期发株快,分蘖好,叶片清秀,生势强、丛生性好,脱叶性较好,枯心苗率、黑穗病发病率均较低;中糖1211有效茎数最多(107226条/hm^(2)),前期发株快,叶片清秀,丰产性好,蔗糖分和产糖量较高,枯心苗率、黑穗病、花叶病发病率均较低;云蔗15505抗病性最强,枯心苗率(2.29%)和黑穗病发病率(0.14%)最低,脱叶性好,抗倒伏,蔗糖分和产糖量较高。甘蔗新品种柳城1539、云蔗15505和中糖1211在田间前期性状、产量性状及抗逆性等方面均展现显著优势,综合表现良好,具备在云南开远及相似生态区大规模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区试 D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及其近缘种质斑茅和割手密不同生长角度根系分布及宿根性分析
16
作者 匡自有 刀静梅 +6 位作者 杨绍林 艾静 王禹童 张仲富 李如丹 邓军 赵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8-661,共14页
为探究甘蔗不同生长角度根系分布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筛选出强宿根甘蔗根系的标志性指标。本研究以宿根性有差异的3个甘蔗品种云蔗08-1609(A)、云蔗05-51(B)、粤糖93-159(C)及强宿根性甘蔗近缘种质斑茅(D)、割手密(E)为材料,大田常规种... 为探究甘蔗不同生长角度根系分布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筛选出强宿根甘蔗根系的标志性指标。本研究以宿根性有差异的3个甘蔗品种云蔗08-1609(A)、云蔗05-51(B)、粤糖93-159(C)及强宿根性甘蔗近缘种质斑茅(D)、割手密(E)为材料,大田常规种植,连续测定一新一宿的根系形态。结果表明:强宿根性甘蔗品种新植伸长期根生物量和数量持续增加,在与竖直方向夹角0°~30°范围内最高,其次是30°~45°;宿根蔗的根生物量和数量较新植蔗明显增加,品种A和B根生物量和数量分布在30°~45°范围内最高,品种C则在45°~65°范围内最高。强宿根性近缘种斑茅、割手密根生物量不论新植还是宿根均远高于甘蔗品种,而根数量则是割手密最多,斑茅根数量与甘蔗品种接近,二者新植在0°~30°范围内根生物量最大;斑茅宿根在3个角度的根数量分布相近,割手密宿根则在30°~45°和45°~65°范围内分布相近。品种A在0°~30°范围内新植伸长后期根数量占比最高(46.43%),其次是在30°~45°范围内宿根伸长后期(42.74%)。割手密和斑茅根数量占比在0°~30°范围内新植伸长期最高,其次是45°~65°宿根伸长期。与宿根能力相关排名前5的指标分别是新植与竖直方向呈0°~30°夹角范围内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长、根鲜质量以及总根数量。在研究甘蔗宿根能力时可参考新植材料与竖直方向夹角0°~30°范围内的根系指标,该角度根鲜质量可作为初步筛选宿根性的关键指标。另外,若无横走茎则可通过宿根与新植的平均单条根鲜质量比值进行宿根性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性 生长角度 根鲜质量 根系生物量 根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野生种滇蔗茅利用研究Ⅲ.滇蔗茅杂种F_1群体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鑫 刘新龙 +4 位作者 毛钧 刘洪博 苏火生 马丽 蔡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9-753,共5页
选用8个数量性状和18个质量性状对滇蔗茅杂种F1群体的表型变异、多样性及聚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有效茎、单茎重及糖分;质量性状的叶鞘背毛群与内叶耳形状多样性丰富,根点排列、芽位、茎形、节间性状... 选用8个数量性状和18个质量性状对滇蔗茅杂种F1群体的表型变异、多样性及聚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有效茎、单茎重及糖分;质量性状的叶鞘背毛群与内叶耳形状多样性丰富,根点排列、芽位、茎形、节间性状、生长裂缝等5个性状均表现一致;聚类分析表明62份后代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和10个亚类群。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为杂交后代的筛选及其杂交或回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蔗茅 种质创新 表型变异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近缘种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超华 陆鑫 +7 位作者 刘洪博 林秀琴 刘新龙 苏火生 马丽 毛钧 李旭娟 蔡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9-1373,共5页
选用6个数量性状和23个质量性状对滇蔗茅野生资源的表型变异、多样性及聚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12.72%~22.38%之间,最大的是田间锤度,为22.38%,其次是茎径,为22.27%,最小的是叶长,为12.72%;质量性状的曝光后节... 选用6个数量性状和23个质量性状对滇蔗茅野生资源的表型变异、多样性及聚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12.72%~22.38%之间,最大的是田间锤度,为22.38%,其次是茎径,为22.27%,最小的是叶长,为12.72%;质量性状的曝光后节间颜色多样性丰富,茎形、芽形、生长裂缝、节间形状、花序形状等5个性状均表现一致;聚类分析表明51份滇蔗茅无性系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和5个亚类群。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为资源杂交利用和优异基因挖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蔗茅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41
19
作者 李文凤 单红丽 +5 位作者 黄应昆 尹炯 王晓燕 罗志明 申科 张荣跃 《中国糖料》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云南甘蔗生产实际,分析探讨了甘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并针对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甘蔗 病虫害 发生动态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云南开远新植试验初报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昆 刘家勇 +3 位作者 赵培方 吴才文 侯朝祥 赵俊 《中国糖料》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2008年第六轮国家甘蔗区域性试验开远新植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福农02-3924、云蔗99-91和RB76-5418;表现一般的品种有:闽糖95-261、闽糖96-6016;表现有缺陷的品种有福农99-20169、赣南99-591、桂辐98-296、桂引6号(B8)、... 2008年第六轮国家甘蔗区域性试验开远新植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福农02-3924、云蔗99-91和RB76-5418;表现一般的品种有:闽糖95-261、闽糖96-6016;表现有缺陷的品种有福农99-20169、赣南99-591、桂辐98-296、桂引6号(B8)、粤甘16号、粤甘18号,因出现重蒲,可能难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蔗茎产量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