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推荐的10个品种、10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家银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33-33,共1页
2021年2月26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会议,向社会推荐品种和项目如下:110个品种云粳39号,云瑞121,云豆1183,云荞1号,云油杂51号,云蔗05-51,云抗1号,云朝天椒117,云松花8号,云红花七号。
关键词 朝天椒 乡村振兴 科技支撑 推荐品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科技支撑 产业扶贫结硕果--“十三五”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纪实
2
作者 徐兴才 曾江 +1 位作者 杨凯杰 赵丹丹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围绕省内各贫困县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助力贫困地区打造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每年派出专家1200余人次服务全省贫困地区,积极帮助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围绕省内各贫困县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助力贫困地区打造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每年派出专家1200余人次服务全省贫困地区,积极帮助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搭建一批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对接平台,创建科技成果示范基地,良种良法结合年均推广作物品种130个,集成推广实用技术120项,培养产业科技带头人5500名,为云南省的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科技扶贫 支柱产业 科技成果 全产业链 脱贫攻坚 科技带头人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2011年学术年会
3
作者 杨妍 孙玲 钱金良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在促进云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推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农业科技桥头堡和现代化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全省“三农”发展,由云南省农业科学...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在促进云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推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农业科技桥头堡和现代化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全省“三农”发展,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承办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1年学术年会于2011年12月22日至23日在昆明云安会都隆重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学术年会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委员会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Kaya恒等式扩展与LMDI指数分解方法
4
作者 张晓娇 毛昭庆 +1 位作者 万思琦 董晓波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01-108,共8页
运用IPCC经典碳排放计算理论,从农用物资投入、土壤氮排放、水稻种植和禽畜养殖4个方面对2005—2021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并运用LMDI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云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波动式上升状态,... 运用IPCC经典碳排放计算理论,从农用物资投入、土壤氮排放、水稻种植和禽畜养殖4个方面对2005—2021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并运用LMDI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云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波动式上升状态,可分为“波动下降—持续上升—波动下降”3个不同阶段,2021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增加了22.38%,年均增长率为1.27%。(2)2021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构成要素中,占比按高低排序为禽畜养殖(73.19%)、农用物资投入(14.42%)和农作物生长(12.39%)。(3)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是导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农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农村人口对农业碳减排起到促进作用。据此,应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驱动因素 云南省 LMDI模型 区域差异 禽畜养殖 农业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战略下云南省农业碳汇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思琦 袁媛 +3 位作者 伏成秀 董云峰 鄢文光 董晓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通过估算2012—2021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结果表明,碳汇量从2012年的2888.46万t增加到2021年的3054.97万t,但是农业的净碳汇量却从2012年的1897.88万t减少到2021年的1656.46万t,在农业碳源中农用地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最大,2... 通过估算2012—2021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结果表明,碳汇量从2012年的2888.46万t增加到2021年的3054.97万t,但是农业的净碳汇量却从2012年的1897.88万t减少到2021年的1656.46万t,在农业碳源中农用地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最大,2012年农用地生产碳排放占71.62%,2021年上升到74.19%;研究发现农用地生产碳排放在持续增长,农作物碳吸收的增长速度慢于碳排放,说明农业生产方式仍为低碳发展的重点改进方向。建议农业的减排从种植、施肥、灌溉等技术进行重点方向创新技术发展,同时做好因地制宜的政策引导,联动资源做好技术、资金、人力等要素的支持,大力促进云南省农业减排增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低碳农业 碳源 碳汇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娇 李春林 +3 位作者 毛昭庆 张素芳 陈智 鄢文光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84-92,共9页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系统测算了2009—2022年云南省农业领域四大主要碳源(农用物资投入、农作物种植、稻田管理及禽畜养殖)的碳排放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剖析了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对2023—2030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和分...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系统测算了2009—2022年云南省农业领域四大主要碳源(农用物资投入、农作物种植、稻田管理及禽畜养殖)的碳排放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剖析了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对2023—2030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分为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缓慢上升3个阶段,2016年达到碳排放峰值(4406.77万t),曲靖、红河和文山农业碳排放量连续多年位居前列,普洱、曲靖和保山农业碳排放量增幅均在20%以上;(2)禽畜养殖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禽畜主导型、禽畜强势型和均衡型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变核密度中心变动趋势一致,均呈现先向右移后向左移的动态特征,且区域间差异呈现扩大态势;(3)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预计呈稳步下降态势,2030年农业碳排放量预计为3395.06万t,降幅为2.05%,怒江、迪庆、昆明和玉溪降幅达10%以上。为了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应聚焦禽畜养殖规模优化管理,因地制宜实施碳减排策略,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预测 核密度分析 云南省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雁 鄢文光 +3 位作者 陈蕊 毛昭庆 王雪娇 陈良正 《中国种业》 2021年第8期19-25,共7页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要资源之一。云南省位于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是享誉世界的天然农业基因宝藏,具有许多极其珍贵的生物特有属和种。对云...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要资源之一。云南省位于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是享誉世界的天然农业基因宝藏,具有许多极其珍贵的生物特有属和种。对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成效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全省资源家底不清、资源保存与鉴定设施差、特有资源消失风险加剧、优异资源发掘利用滞后、资源引进输出情况不明、有效交流与共享不畅等问题,并重点围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开发创制、育种利用、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搜集保存 鉴定评价 育种利用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云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对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关所 王亚朋 杜春燕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对于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云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困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业创新...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对于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云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困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业创新人才短缺、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提出推动绿色生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夯实农业基础的政策建议,为云南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农业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近效应、贸易便利性与显性比较优势视角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对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施婕 王雪娇 +2 位作者 李隆伟 李冬梅 李梁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中国和东盟已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云南省作为连接东盟的重要窗口,探索提升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2010—2022年云南省与东盟十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基于改... 中国和东盟已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云南省作为连接东盟的重要窗口,探索提升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2010—2022年云南省与东盟十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引力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邻近效应、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显性比较优势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贸易对象国的市场规模、人口密度及地理接壤情况。鉴于此,提出了发挥云南省地理区位优势,促进区域贸易发展;加强与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合作,优化双边贸易环境;提升云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贸易规模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潜力充分释放,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农产品贸易 邻近效应 贸易便利化水平 显性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罗雁 陈良正 张思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37-2142,共6页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广大山区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山区的发展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广大山区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山区的发展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云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提出了推进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这对云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云南山区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庄园经济发展经验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良正 冯露 +3 位作者 罗雁 董晓波 袁媛 李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432-3438,共7页
总结了越南、台湾等地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经济的经验,越南庄园经济的特点为经营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劳工普遍被雇佣;台湾地区庄园经济成功的经验可概括为"政府发动、农会推动、农民行动"。在分析我国现代农业庄园经济... 总结了越南、台湾等地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经济的经验,越南庄园经济的特点为经营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劳工普遍被雇佣;台湾地区庄园经济成功的经验可概括为"政府发动、农会推动、农民行动"。在分析我国现代农业庄园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庄园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庄园经济发展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确保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庄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完善规划指导,加强规范管理;二是着力抓好"土地、资金、技术"3个关键环节的机制体制创新,突破庄园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加大投入,全面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推动庄园经济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园经济 高原特色农业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政策创新探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良正 陈蕊 +3 位作者 王雪娇 李隆伟 毛昭庆 李学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38-145,共8页
系统梳理了云南特色农业的探索历程,总结了现行农业政策对高原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分析研究了政策体系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下一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支持政策修订完善的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 产业政策创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低纬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对云南的启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雁 杨妍 +4 位作者 陈蕊 武卫 钱敏 陈良正 李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971-6975,6978,共6页
介绍了低纬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分析了国外低纬高原地区主要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教训,如印度农业的"三大革命"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巴西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墨西哥"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去农业化"使其农业... 介绍了低纬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分析了国外低纬高原地区主要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教训,如印度农业的"三大革命"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巴西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墨西哥"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去农业化"使其农业丧失比较优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南非等国家十分重视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云南高原农业自然和社会资源条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建议:应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发展山区有机生态农业和秋季农业;强化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特色现代农业 启示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艺齐 董晓波 +2 位作者 陈蕊 钱敏 袁媛 《中国热带农业》 2019年第5期15-20,共6页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创新农业类型发展的需要。文章阐述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绿色发展路径中存在的阻碍因素,提出技术革新、生态名片、核心品牌、产业集群四大绿色发展路径和相...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创新农业类型发展的需要。文章阐述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绿色发展路径中存在的阻碍因素,提出技术革新、生态名片、核心品牌、产业集群四大绿色发展路径和相应对策措施,旨在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高原特色农业 绿色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伏成秀 张庆 +2 位作者 杨济达 董云峰 龚发萍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农业科技创新是云南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关键。巩固脱贫攻坚战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决于农业现代化,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云南农业发展首要贡献因素。分析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归纳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 农业科技创新是云南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关键。巩固脱贫攻坚战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决于农业现代化,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云南农业发展首要贡献因素。分析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归纳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增强投入规模和强度、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农业创新型市场主体、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云南 农业科技创新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模式、经验与路径研究——以云南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探索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晓波 王俊春 +2 位作者 钱敏 左鑫 袁媛 《中国热带农业》 2023年第1期68-73,48,共7页
通过凝练12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模式与案例,总结提升其发展中的共性经验、难点与问题,提出从“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的“一条龙、两个转向、三条路线、四个产业、五个机制”路径建议,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 通过凝练12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模式与案例,总结提升其发展中的共性经验、难点与问题,提出从“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的“一条龙、两个转向、三条路线、四个产业、五个机制”路径建议,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产业兴旺 有效衔接 模式经验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对云南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雁 李学林 +2 位作者 江惠琼 林郁 龚秀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409-413,共5页
纵观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云南是农业大省,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简要阐述了农业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分析了农业科技对云南农业和农业... 纵观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云南是农业大省,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简要阐述了农业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分析了农业科技对云南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云南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县域经济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18
作者 毛昭庆 张晓娇 +5 位作者 袁媛 鄢文光 万思琦 李春林 卢燕 董晓波 《农学学报》 2025年第7期84-92,共9页
为了明确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比较优势特征,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采用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 为了明确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比较优势特征,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采用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集中于东北部和南部,尤其以曲靖、昭通和文山最为显著。(2)曲靖、昭通、文山、普洱和临沧对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贡献最大,该区域集中了全省玉米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3)曲靖、昭通、文山、大理和红河对全省玉米产量贡献最大,该区域集中了全省玉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4)云南省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总体呈上升态势,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总体均呈平稳态势,整体形成以昭通、曲靖等东北地区,文山等东南地区,临沧等西南地区和怒江、迪庆等西北地区为主的综合优势产区,规模比较优势加速了综合比较优势“极化效应”的不断增强。为加快云南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持续保障玉米种植优势产区的政策支持,逐步挖掘玉米种植比较优势产区的生产潜力,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非优势产区的玉米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玉米 种植区域 比较优势 生产规模指数 生产集中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研究
19
作者 陈艺齐 孙聪聪 +2 位作者 钱敏 陈蕊 袁媛 《农学学报》 2018年第8期84-88,共5页
为了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环节拓展,推进县乡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本研究指出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弱势、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乏力、地方政策支持产业... 为了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环节拓展,推进县乡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本研究指出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弱势、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乏力、地方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足的问题,提出构建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经营主体、相关技术支撑、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 特色农业 体系构建 产业融合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 被引量:7
20
作者 龚秀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农业信息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在阐述我国及云南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快云南农业信息化服务体... 农业信息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在阐述我国及云南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快云南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