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跃明 《云南农业》 1999年第5期2-3,共2页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随着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了上下相联,左右相通,遍布全省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随着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了上下相联,左右相通,遍布全省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农业技术推广 科教兴农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09年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被引量:1
2
《云南农业》 2009年第1期14-14,共1页
为加快全省粮食生产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根据全省山区综合开发现场会议和全省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示范现场会议精神,经云南省农业厅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共同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关键词 云南省农科院 粮食作物 间套种 技术推广 山区综合开发 云南农业大学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云南省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田景梅 刘佳 +6 位作者 杨晓云 李绍祥 张翠萍 张林 刘琨 朱润云 丁明亮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研究种植密度对云南省最新审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弱筋小麦新品种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以‘云麦114’为试验材料,设置基本苗90万株/hm^(2)(A)、135万株/hm^(2)(B)、... 研究种植密度对云南省最新审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弱筋小麦新品种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以‘云麦114’为试验材料,设置基本苗90万株/hm^(2)(A)、135万株/hm^(2)(B)、180万株/hm^(2)(C)、225万株/hm^(2)(D)、270万株/hm^(2)(E)、315万株/hm^(2)(F)和360万株/hm^(2)(G)7个处理,3次重复,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考察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粒型性状、品质性状与茎蘖动态并进行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云麦114’的最高茎蘖数、有效穗以及三叶期、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和七叶期的茎蘖数在7个种植密度下存在极显著差异,成穗率、穗粒数、株高、吸水率、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硬度值在各种植密度下存在显著差异,而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千粒重、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宽比、粒长和粒宽在各种植密度下差异不显著,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变化趋势都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最后降低的趋势;该品种的有效穗以及三叶期、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和七叶期的茎蘖数与其基本苗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778**、0.908**、0.767**、0.924**、0.850**和0.752**),株高和理论产量与其基本苗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36*和0.520*),穗粒数、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与其基本苗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50*、-0.449*和-0.467*),实际产量等其余16个性状与其基本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云麦114’的三叶期、四叶期、五叶期、六叶期和七叶期的茎蘖数、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株高、吸水率、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硬度值等性状,而不会显著影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千粒重、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宽比、粒长和粒宽,过低种植密度不利于该品种产量与品质特性的发挥。该品种在基本苗为135万~360万株/hm^(2)时其产量均稳定在14389.50~16078.50 kg/hm^(2),即保持很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且能够保持其弱筋小麦的品质特性,适宜在云南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推广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麦114’ 弱筋小麦 种植密度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茎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云南省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情况
4
作者 吴叔康 《云南农业》 1999年第5期4-5,共2页
一、超计划完成推广任务1998年省政府下达全省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推广500万亩(其中旱育稀植470万亩,抛秧30万亩)。经过各级各地的努力,超计划完成了推广任务。1998年全省完成旱育秧283万亩,移栽大田52... 一、超计划完成推广任务1998年省政府下达全省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推广500万亩(其中旱育稀植470万亩,抛秧30万亩)。经过各级各地的努力,超计划完成了推广任务。1998年全省完成旱育秧283万亩,移栽大田5258万亩,比1997年扩大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水稻 旱育稀植 抛秧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粮豆高效种植技术推广与展望
5
作者 杨旭 蔡晓琳 +1 位作者 周琰 吴叔康 《南方农机》 2017年第8期52-53,共2页
云南省坚持粮食基本自求平衡的总体要求,从行政主体责任、耕地、科技、补贴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强化了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措施,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云南豆类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13.4%,产量约占全年... 云南省坚持粮食基本自求平衡的总体要求,从行政主体责任、耕地、科技、补贴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强化了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措施,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云南豆类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13.4%,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豆类作物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粮食生产的重要补充,发展豆类作物是云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豆 种植模式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周琰 方一清 +2 位作者 何敏 魏静 王菊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4期229-231,共3页
蚕豆富含丰富的营养、具有多种食用功效,是多种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因而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并因此成为多个地区的经济作物。云南省是全国蚕豆的主产区之一,栽培面积稳中有增,但因蚕豆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 蚕豆富含丰富的营养、具有多种食用功效,是多种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因而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并因此成为多个地区的经济作物。云南省是全国蚕豆的主产区之一,栽培面积稳中有增,但因蚕豆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病虫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云南省栽培蚕豆时,需要结合本省的自然环境状况,科学引入与实施蚕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此实现高产与优产的目标。鉴于此,立足土地选整、种子优选、播种管理、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阐述了云南省蚕豆高产栽培的技术应用方法,旨在提高蚕豆栽培产量及质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为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有力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种植 高产栽培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蚕桑产业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7
作者 张丽 徐浩 +3 位作者 韩昌远 马连坤 宗晓波 张林 《中国蚕业》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通过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云南省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趋势与全国一致,蚕茧产量年均增幅与全国一致,蚕茧单位面积产量年均增幅高于全国。针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存在政策延续扶持... 通过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云南省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趋势与全国一致,蚕茧产量年均增幅与全国一致,蚕茧单位面积产量年均增幅高于全国。针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存在政策延续扶持不足、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基层服务能力弱化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强化蚕种市场监管、加强农技推广建设等巩固和发展云南省蚕桑产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高质量、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区域分布 趋势 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 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琰 《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27-27,30,共2页
随着我国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在增加,绿色食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绿色农业技术能够提供优质的粮食,所以必须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
关键词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 推广 现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旭 吴叔康 +1 位作者 周琰 刘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1期66-67,共2页
稳定发展水稻生产,是确保我省口粮安全的关键。近年来云南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概述了云南省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了水稻育插秧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为水稻... 稳定发展水稻生产,是确保我省口粮安全的关键。近年来云南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概述了云南省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了水稻育插秧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为水稻育插秧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插秧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纲要》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10
作者 杨直 《云南农业》 2002年第8期28-28,共1页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简称《纲要》)(2001~2010年)。《纲要》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简称《纲要》)(2001~2010年)。《纲要》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纲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跨度10年,与“九五”、“八五”的农业发展纲要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既是新形势下农业科技的改革和调整,又是新时期农业科技新的跨越。《纲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云南 示范基地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地膜回收决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9个典型农业县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21
11
作者 郑兆峰 朱润云 +2 位作者 路遥 龙蔚 陈晓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0-896,共7页
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但长期以来重使用、轻回收,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利用云南省9个典型农业县(区)入户调查获得的963份问卷数据,从认知因素和经济因素2个方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地膜回收决... 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但长期以来重使用、轻回收,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利用云南省9个典型农业县(区)入户调查获得的963份问卷数据,从认知因素和经济因素2个方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地膜回收决策影响因素,并分析认知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1)认知因素和经济因素均显著影响农户地膜回收决策,经济因素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2)农户年龄、政府宣传、农户对残膜污染的直接认知、家庭经济状况和政策支持对农户地膜回收决策起正向促进作用;家庭农业从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户地膜回收决策起负向促进作用;农户个体特征中性别和文化程度对地膜回收决策的影响不显著。(3)政府宣传和政策支持在农户地膜回收决策中起到关键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回收 决策 影响因素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AHP模型的云南省热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彤彤 起建凌 +3 位作者 卢迎春 谢萍 朱润云 钱琳刚 《农业展望》 2020年第2期58-64,共7页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逐渐转型,热区农业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热区农业是冬季人民基本生活的支撑,发展热区农业不仅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建立S...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逐渐转型,热区农业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热区农业是冬季人民基本生活的支撑,发展热区农业不仅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建立SWOT-AHP模型,从云南省热区农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云南省热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维度的测度变量,计算各个维度的权重,并比较分析各方面的优先次序,进而绘制热区农业发展战略四边形,定位重心P所在象限,并建立有序数对B,根据重心P和有序数对B所在象限确定云南省热区农业的具体发展战略。云南热区农业发展战略四边形重心位于第一象限[0,π/4),方位角为25°,属于开拓型战略区的实力型,且战略强度系数ρ>0.5,故云南省热区农业应采取积极的开拓型发展战略。建议云南省热区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热区时差农业,打造热区品牌农业,推动热区外向型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农业 区域优势 SWOT-AHP模型 品牌建设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百香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莉 周静媛 +5 位作者 赵晓晨 李跃琼 李永平 周琰 方一清 张丽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2期99-103,共5页
百香果是兼具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的特色经济水果,在山区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云南省百香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继广西、广东之后的第三大产区。为促进云南省百香果产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百... 百香果是兼具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的特色经济水果,在山区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云南省百香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继广西、广东之后的第三大产区。为促进云南省百香果产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省百香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现状 发展建议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对耕地产出率影响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强 起建凌 +2 位作者 陈霞 丁莉 朱润云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年第11期54-59,共6页
本文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背景,结合云南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单位面积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农业从业人员率、有效灌溉率、复种指数、林地覆盖率和财政支农比重这8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法... 本文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背景,结合云南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单位面积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农业从业人员率、有效灌溉率、复种指数、林地覆盖率和财政支农比重这8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这8个指标与耕地产出率的关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从业人员 财政支农 单位耕地面积 农业现代化发展 灰色关联度 化肥施用量 有效灌溉率 复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俊廷 张林 +2 位作者 李永贤 张恒 平秀敏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3期177-180,共4页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鲜食玉米的做法、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云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现状 成效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10年玉米生产抗旱减灾技术意见 被引量:1
16
《云南农业》 2010年第4期6-6,共1页
针对当前特大干旱和全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冷凉地区,玉米生产面l临的“种早不出、种晚不熟”等问题,为确保玉米生产稳定发展,现提出玉米抗旱减灾技术指导意见,请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关键词 玉米生产 减灾技术 抗旱 云南省 高海拔冷凉地区 特大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玉溪宫本温州蜜柑促早花早熟试验
17
作者 姚万福 李赢龙 +12 位作者 张丽 方吉祥 郭云飞 张莉 胡选江 李冬云 聂勇 陈佳军 李怀红 周处巍 周马溶 李钊 张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了实现玉溪市柑橘“成熟上市早中更早,果实品质好中更好”,进而保持住玉溪市柑橘早熟的比较优势,以当地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连续3年对代表性主栽品种宫本温州蜜柑进行了促早花早熟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简易大棚冬... 为了实现玉溪市柑橘“成熟上市早中更早,果实品质好中更好”,进而保持住玉溪市柑橘早熟的比较优势,以当地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连续3年对代表性主栽品种宫本温州蜜柑进行了促早花早熟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简易大棚冬春覆膜增温控水、地膜覆盖、肥水一体化、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等技术后,使果实成熟上市时间从8月上旬提前至6月下旬,提前38~40 d,果实品质明显提升,产量明显提高。提早采收上市带来了显著的市场效益,2021、2022和2023年分别比常规栽培管理增收(净产值增加率)481.89%、690.82%和511.59%。说明在玉溪市利用简易设施辅助栽培可实现柑橘早花早熟,且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管理操作简单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早熟 设施辅助栽培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小春作物抗旱保春管和大春粮食生产抗旱节水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
18
作者 吴叔康 付思明 《云南农业》 2009年第4期8-8,共1页
去年11月中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气温偏高,全省农田失墒面积不断扩大,旱情发展迅速。面对持续的干旱,优化农艺措施是主动抗灾减灾的出路所在,即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节水... 去年11月中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气温偏高,全省农田失墒面积不断扩大,旱情发展迅速。面对持续的干旱,优化农艺措施是主动抗灾减灾的出路所在,即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节水农业技术和抗旱保墒措施,以增强农业节水抗旱综合能力。针对我省的特点,现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请各地根据当地的情况,抓好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 小春作物 节水技术推广 粮食生产 节水农业技术 抗灾减灾 农艺措施 保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冬亚麻种植品种简介及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刘其宁 刘跃明 《农村实用技术》 2005年第10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种植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冬亚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云南省 抗倒伏能力 简介 黑龙江省 199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和周年生产 被引量:47
20
作者 桑月秋 杨琼芬 +5 位作者 刘彦和 卢丽丽 李文娟 周俊 谢开云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3-1008,共6页
通过调研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和周年生产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马铃薯是云南省主要的优势农作物之一,分布在16个州市的128个县市区,总种植面积48.58万hm2,总产量950.8万t。以曲靖市、昆明市和昭通市为主产区,3个主... 通过调研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和周年生产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马铃薯是云南省主要的优势农作物之一,分布在16个州市的128个县市区,总种植面积48.58万hm2,总产量950.8万t。以曲靖市、昆明市和昭通市为主产区,3个主产市的生产面积和产量分别是34.78万hm2和762.1万t,占全省的71.6%和76.4%。全省10大马铃薯主产县生产面积为25.92万hm2,总产量547.6万t,分别占全省的53.4%和57.6%。从周年分布状态来分析,大春马铃薯主要集中在宣威市、会泽县、镇雄县和昭阳区等县(市)种植,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6.1%和66.3%;小春马铃薯主要集中在陆良县、宣威市、广南县和腾冲县等县(市),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8.5%和19.6%;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主要在巧家县、盈江县、建水县和泸水县等县,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6%和8.8%;而秋作马铃薯种植面积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宣威市和陆良县种植,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8%和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马铃薯 区域分布 周年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