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8-41,共4页
在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本文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上,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加以改革,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2
作者 许朝惠 谢笑天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6-29,共4页
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云南省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定量、定性和综合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关于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归纳出目前关于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云南省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定量、定性和综合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关于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归纳出目前关于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梳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以裨益于学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高等职业教育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升本”考试的现状及其改革 被引量:9
3
作者 苟顺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9-33,共5页
对国内14个省市高等职业教育"专升本"考试方案的分析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升本"考试存在着招生主体错位、考试内容偏颇、考试形式单一、升本考试与专科教育脱节等问题。同时,我国高职专升本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 对国内14个省市高等职业教育"专升本"考试方案的分析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升本"考试存在着招生主体错位、考试内容偏颇、考试形式单一、升本考试与专科教育脱节等问题。同时,我国高职专升本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如学校自主招生、建立推荐学校和招生学校的合作关系、重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合理实施"中期选拔"等。未来发展中,我国高职专升本考试应赋予职教特色突出的本科院校招生权,拓宽高职生的升本通道,抓好本专科学校课程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升本”考试 教育衔接 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系统思维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泽强 谢笑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2,共5页
在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一问题上应形成系统思维,充分把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前提、关键、载体和组织保障。具体而言,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同时归属普高、高职两大体系;要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关键,并通过立法和利益共享机制进... 在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一问题上应形成系统思维,充分把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前提、关键、载体和组织保障。具体而言,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同时归属普高、高职两大体系;要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关键,并通过立法和利益共享机制进行保障;要科学认识"应用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目标管理,为大学转型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建设 系统思维 地方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坤 王胜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23-27,共5页
以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学校、主题、合作方式为划分依据,通过梳理和归纳,发现2018年获奖具有获奖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成正相关、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多方合作的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基于"互联网+&qu... 以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学校、主题、合作方式为划分依据,通过梳理和归纳,发现2018年获奖具有获奖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成正相关、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多方合作的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成果越来越多等特征;在未来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评审项目适当向西部倾斜、要尊重一线教师的贡献率、注重教学成果奖的转化等,最终达到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教学成果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华 《民族音乐》 2010年第3期106-107,共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大约...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大约占在校大学生的30%-40%,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大约有10%左右,而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现状 教育现状 音乐教育 高素质人才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心理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大学强烈呼唤教育家型校长
7
作者 方泽强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2,共6页
地方大学亟需教育家型校长,这是由地方大学的学术定位、办学条件和发展挑战决定的。当前,某些地方大学校长缺乏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缺乏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缺乏卓越的学术才华和改革谋划能力,难以推动地方大学快速发展。... 地方大学亟需教育家型校长,这是由地方大学的学术定位、办学条件和发展挑战决定的。当前,某些地方大学校长缺乏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缺乏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缺乏卓越的学术才华和改革谋划能力,难以推动地方大学快速发展。教育家型校长任职地方大学后应有所担当:要应用好大学规律、提出并践行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发展卓越学术、推动大学主动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善于经营,如此才能使地方大学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型校长 地方大学 办学理念 育人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颖维 《成才之路》 2021年第24期8-9,共2页
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及国际化,能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文章阐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取得的实践成果、及其产教融合的重要内涵,并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 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及国际化,能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文章阐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取得的实践成果、及其产教融合的重要内涵,并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上提出了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高效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中国-东盟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宇航 赵茂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新时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关键性作用。乡村振兴背景下,检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状况可以发现,在培育过程中存在农民认识度不足和参与度较低、培训的教育教学质量较差和培育机制不健全等现实...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新时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关键性作用。乡村振兴背景下,检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状况可以发现,在培育过程中存在农民认识度不足和参与度较低、培训的教育教学质量较差和培育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强化政策宣传,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培训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健全培育机制等突围路径,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困境 突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修订的政策议程与展望
10
作者 刘宇航 牛元帅 黄小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9-46,共8页
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不仅是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是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之举。基于多源流理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修订主要源于三重动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供需矛盾、“兼职教师管理”的现... 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不仅是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是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之举。基于多源流理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修订主要源于三重动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供需矛盾、“兼职教师管理”的现实矛盾和“校热企冷”的深层矛盾构成的“问题源流”;相关政策的推动、政策提案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撑构成的“政策源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民情绪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师资队伍的殷切期待构成的“政治源流”。三条源流两两交织并产生多层次耦合效应——经过问题源流与政治源流的碰撞后产生初步耦合,政策源流与问题源流的交汇后实现接续耦合,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的汇聚后实现深度耦合,最终三源流耦合交融的合力共同推开“政策之窗”。未来,应以问题源流为导向,关注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的现实困厄;以政策源流为补充,优化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政策的选择空间;以政治源流为动力,发挥国家重要战略的引领性作用;以三源流耦合为契机,把握政策创新的关键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职业学校 兼职教师 政策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坤 魏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36,共6页
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关乎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通过深入分析挖掘政策文本、相关文献、访谈资料,初步确立了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经验验证,修正指标体系,最终构建出了... 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关乎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通过深入分析挖掘政策文本、相关文献、访谈资料,初步确立了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经验验证,修正指标体系,最终构建出了由知识素养、实践能力、条件许可、教学能力、职业精神、个性倾向、自我发展、品德素养8个维度以及维度下23项胜任力要素组成的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胜任力模型,以期为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企业兼职教师 胜任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大学的批判与自我批判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泽强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8,共5页
当前地方大学存在官僚化、务虚化、平庸化等十大乱象,乱象源于地方大学自我批判缺失。一方面,地方大学自我批判先天不足,后天培育受阻;另一方面,地方大学自我批判因缺乏外部监督而旁落。事实上,自我批判之于地方大学的生存、发展和创新... 当前地方大学存在官僚化、务虚化、平庸化等十大乱象,乱象源于地方大学自我批判缺失。一方面,地方大学自我批判先天不足,后天培育受阻;另一方面,地方大学自我批判因缺乏外部监督而旁落。事实上,自我批判之于地方大学的生存、发展和创新有重要价值,所以,亟须培育。地方大学应建立好领导班子,完善校内立法和制度建设,积极作为,对公众负责;同时,政府和社会加强对大学的外部监督,将有助于铸造地方大学的自我批判,并遏制大学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大学 自我批判 学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一条独特、有卓越影响力的学科建设道路——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想述评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泽强 《山东高等教育》 2015年第8期87-96,共10页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想可归纳为五点:立足高等教育实践,把实践作为学科建设的起点;推动学科理论研究,把理论建构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互促进发展;倡导本土意识和中国学科特色发展,反对依附主义;推动高等教...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想可归纳为五点:立足高等教育实践,把实践作为学科建设的起点;推动学科理论研究,把理论建构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互促进发展;倡导本土意识和中国学科特色发展,反对依附主义;推动高等教育学国际化,提升学科影响力。实践证明,潘懋元的学科建设思想具有重要功用:指出高等教育的独特性,奠定了学科的学术根基;提出并通过实践成功走出一条独特的、有创造性的学科建设道路;丰富和强化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学科建设一般法则;由本土走向国际的思想开拓了学科发展的广阔空间;思行统一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今后,应坚持和践行潘懋元的学科建设思想,助推我国高等教育学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思想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水平大学:内涵、指向与方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泽强 刘红鸽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第2期15-21,共7页
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当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行动。就概念而言,区域高水平大学具有相对性、范围指定性、总体水平性、多样性和文化性等内涵;就理论和实践而言,区域高水平大学具有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就建设内容而言,理念... 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当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行动。就概念而言,区域高水平大学具有相对性、范围指定性、总体水平性、多样性和文化性等内涵;就理论和实践而言,区域高水平大学具有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就建设内容而言,理念形塑、校长选用、制度建设、文化养成、对外合作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就建设方略而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由内到外与由外到内、独立发展与联合发展、区域内—外融合发展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应为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水平大学 内涵 指向 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困境、转向与路径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丽 《当代职业教育》 2021年第4期69-75,共7页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培养主体上,重学校轻行业企业;在培养目标上,重形式轻内涵;在培养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培养范式上,重教...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培养主体上,重学校轻行业企业;在培养目标上,重形式轻内涵;在培养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培养范式上,重教书轻育人。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发生了转向,培养目标从单一导向转向多元发展、培养内容从"双基论"转向"核心素养"、培养范式从"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实践家"。基于此,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提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追寻职业意义,树立培养大国工匠的责任意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兼顾情感和智力培养;增加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反思实践家;建立积极保障制度,促进主体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积极心理学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山地牧业融合发展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馨 王娟 孙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4期133-134,212,共3页
云南省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全国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发展以畜牧业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收集整理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山地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云南省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全国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发展以畜牧业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收集整理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山地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理念加大产业融合、加大企业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产品营销和宣传力度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山地牧业 融合发展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方猪产业发展现状初步调查与建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娟 杨繁 +3 位作者 杨馨 赵智勇 信爱国 孙强 《养猪》 2022年第2期63-66,共4页
云南作为我国畜禽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加强地方猪的保护和利用对促进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地方猪产业发展现状,调查16家地方猪养殖企业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遗传资源收集和保护力度还不足、规模化程度... 云南作为我国畜禽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加强地方猪的保护和利用对促进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地方猪产业发展现状,调查16家地方猪养殖企业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遗传资源收集和保护力度还不足、规模化程度不高、养殖方式相对落后、特色品牌建设滞后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大遗传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力度、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行动、加大科技投入的建议,以为云南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 产业现状 调查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
18
作者 赵婷婷 方泽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4-50,共7页
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研究发现: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差距较大,且区域内某些省份高等教育规模质量... 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研究发现: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差距较大,且区域内某些省份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发展不协调。为此,一是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二是区域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如通过设分校、建民办高校等举措提高区域内高等教育规模及质量。三是创建区域高校联盟,提升区域高等教育质量。四是依托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三大区域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寻
19
作者 牛元帅 黄鑫 苏琳雅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1期9-10,共2页
小学阶段是人生启蒙的关键阶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全面实施之际,探寻小学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围绕小学生的认知特... 小学阶段是人生启蒙的关键阶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全面实施之际,探寻小学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围绕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小学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为小学生扣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粒扣子”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阶段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视角下鲁迅小说中的身体空间意象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淑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鲁迅小说中,身体空间意象多次、反复出现,主要有头发(辫子)、伤疤、眼睛(光)、脸(色)。本文从权力的视角出发,透视这些身体空间意象中隐匿的权力,揭示身体在权力运作和角斗中所遭受的创伤,发掘权力背后的文化资本。值得注意的是,作用... 在鲁迅小说中,身体空间意象多次、反复出现,主要有头发(辫子)、伤疤、眼睛(光)、脸(色)。本文从权力的视角出发,透视这些身体空间意象中隐匿的权力,揭示身体在权力运作和角斗中所遭受的创伤,发掘权力背后的文化资本。值得注意的是,作用于这些身体空间意象的权力,不仅有宏观的国家权力,也有微观的规训权力,在双重权力的控制下,人物的身体空间发生扭曲变形,直至消灭。由此可见,鲁迅小说中人物生存境遇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身体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