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朝佛教行记文学的时代趋向 被引量:4
1
作者 阳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42,共9页
唐朝汉地僧侣前往佛国的求经巡礼活动方兴未艾,现存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先后有玄奘等《大唐西域记》,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常愍《历游天竺记》逸文,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以及《西方记》残卷,慧... 唐朝汉地僧侣前往佛国的求经巡礼活动方兴未艾,现存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先后有玄奘等《大唐西域记》,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常愍《历游天竺记》逸文,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以及《西方记》残卷,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节本,圆照《悟空入竺记》节本。唐朝佛教行记一方面吸收前赋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凭借其文献形态之弥繁、写作意图之迎合、生活广度之拓展、文学手段之更新等进行综合演绎,藉此表现出了某种时代趋向和功能强化,并且昭示了较为显著的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佛教行记 时代趋向 文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叙、劫掠以及佑护——慧立撰著玄奘别传叙事策略管窥 被引量:3
2
作者 阳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14,共11页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五卷为玄奘高足慧立撰著,文本集中叙述玄奘西行求法,史学精神和文学价值兼具,形式上类同僧人行记,实则使用了某种叙事策略。亦即:以梦境来预知人物前景,通过娓娓讲述取经事迹的来龙去脉为传主往返佛国提供合宜...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五卷为玄奘高足慧立撰著,文本集中叙述玄奘西行求法,史学精神和文学价值兼具,形式上类同僧人行记,实则使用了某种叙事策略。亦即:以梦境来预知人物前景,通过娓娓讲述取经事迹的来龙去脉为传主往返佛国提供合宜征候;结合历史记忆和文学想象积极塑造人物正面形象,把劫掠故事化为传主舍身求法的合情考验;乐于演绎特定事件中的佑护情节,并使之成为传主堪承佛统的合理依据,以展示丰富的人文内涵。借助这些手段,慧立撰著玄奘别传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由此影响着《西游记》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立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朝文棷题辞》与清代古文的图景构建
3
作者 傅宇斌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7-173,180,共8页
《国朝文棷题辞》是清代最大的一部当代文话,它有选择性地评论清代古文家三百多人,推崇文能自立之文家,有意识地将古文分成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四类之文,对于释经传史之文颇加推尊。平步青将清代古文分成了三个阶段:顺治、康熙时期... 《国朝文棷题辞》是清代最大的一部当代文话,它有选择性地评论清代古文家三百多人,推崇文能自立之文家,有意识地将古文分成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四类之文,对于释经传史之文颇加推尊。平步青将清代古文分成了三个阶段:顺治、康熙时期的古文一扫晚明文风积习,呈现出百家争流的特点;雍正、乾隆时期的古文流派众多,平步青提出了桐城、阳湖、江西、闽派、浙派五大文派之说;嘉庆迄同治,则表现出以桐城派之扩展与对抗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平步青还从地域和家族两个角度评论了清代古文的特点,重点评论了江西、浙江、江苏、福建等九个地域和其间家族的古文发展史。对于清代的古文文体,平步青对奏疏、表文、文告、制艺文、考据文都有特别的注意,表现出异于时流又相对客观的审美趣味。可以说,《国朝文棷题辞》通过目录体的写作方式,呈现出了清代古文的基本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朝文棷题辞》 平步青 文能自立 古文史 古文流派 古文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