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青素类化合物影响淀粉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斌 王琳 +5 位作者 岳健 苏娟 杨曙方 杨一鋆 牛文博 边媛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51,共9页
花青素类化合物包括原花青素、花青素、花色苷等。其中,原花青素是一种聚多酚类化合物,花青素和花色苷均属黄酮类化合物。当在酸性介质中加热时,原花青素可产生花青素,花青素可通过糖苷键与糖相结合可产生花色苷。在深色谷物、浆果及蔬... 花青素类化合物包括原花青素、花青素、花色苷等。其中,原花青素是一种聚多酚类化合物,花青素和花色苷均属黄酮类化合物。当在酸性介质中加热时,原花青素可产生花青素,花青素可通过糖苷键与糖相结合可产生花色苷。在深色谷物、浆果及蔬菜中,原花青素、花青素、花色苷广泛分布,均具有多种功效。淀粉价格低廉、来源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特性,淀粉基食品的感官品质及营养价值主要由淀粉糊化性质、热力学性质、流变学性质、老化性质及消化性质等变化所决定。对于淀粉与其他化合物共存能够改善淀粉原本性质已有很多研究,但关于花青素类化合物对淀粉性质影响的概述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花青素类化合物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淀粉的糊化焓值,进而影响淀粉的热力学性质,同时降低淀粉的老化焓以及老化率,降低淀粉的消化速率等对淀粉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流变学特性、老化特性和消化性质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利用花青素类化合物等改善淀粉基食品的加工性能、感官和营养品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类化合物 原花青素 花青素 花色苷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和糖分对暗紫贝母生根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字胡润 赵艳娟 +6 位作者 管世超 苏娟 文凤 张玉蓉 王晓 李靖瑞 岳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25-328,共4页
本实验以苗龄为90 d的暗紫贝母芽繁苗为实验材料,在组培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糖分,研究其对暗紫贝母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暗紫贝母的最适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9.4 g·L^(-1)卡拉胶(car)+0... 本实验以苗龄为90 d的暗紫贝母芽繁苗为实验材料,在组培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糖分,研究其对暗紫贝母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暗紫贝母的最适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9.4 g·L^(-1)卡拉胶(car)+0.5 mL·L^(-1)萘乙酸(NAA)+0.5 mL·L^(-1)吲哚丁酸(IBA)+30 g·L^(-1)蔗糖时暗紫贝母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高达81.3%,根系粗壮,且有效根数最多,平均每株有3.4条根系,且没有被污染。本研究为以后建立暗紫贝母组培快繁体系、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优良暗紫贝母种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紫贝母 组织培养 激素 糖分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滇黄精多糖提取及其结构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朋光 孙健 +7 位作者 岳健 苏娟 唐雅园 栾会燕 邱福荣 杨兆杏 向昱 何雪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34-3445,共12页
【目的】通过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相关工艺条件,分析其结构与活性,为滇黄精多糖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黄精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确定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目的】通过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相关工艺条件,分析其结构与活性,为滇黄精多糖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黄精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确定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提取滇黄精多糖的最佳条件;并对滇黄精多糖的功能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与结构特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量及单糖组成等)进行研究。【结果】经响应面分析构建滇黄精多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Y=19.55+0.7A+0.78B+0.89C+0.28AB+1.26AC+0.84BC-1.84A^(2)-4.72B^(2)-2.3C^(2)(R^(2)=0.9860)(Y表示滇黄精多糖得率,A、B、C分别表示微射流压力、料液比和提取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及微射流压力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滇黄精多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微射流压力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滇黄精多糖得率有显著影响(P<0.05),3个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的排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微射流压力;滇黄精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射流压力146 MPa、料液比1∶41、于100℃下提取70 min,在此条件下,滇黄精多糖得率为19.57%,达理论预测值的98.69%。滇黄精多糖是一种由11种单糖组成的吡喃型酸性多糖,相对分子量为35.95 kD,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43、4.07和2.87 mg/mL。【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提取滇黄精多糖的得率高,预测性良好,滇黄精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活性,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多糖 响应面分析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提取工艺 结构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对滇黄精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何雪梅 岳健 +5 位作者 邱福荣 唐雅园 苏娟 赵艳娟 管世超 孙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5-101,共7页
为评价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适用性,通过比较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与常规热水浸提所得滇黄精多糖的得率、结构特征(分子质量、黏度、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功能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 为评价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适用性,通过比较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与常规热水浸提所得滇黄精多糖的得率、结构特征(分子质量、黏度、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功能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α-糖苷酶抑制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明确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提取对滇黄精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滇黄精多糖得率为热水浸提得率的1.63倍;与热水浸提相比,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提取技术降低了滇黄精多糖的分子质量(27.90%)和黏度(29.04%),改变了滇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提高了滇黄精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但对滇黄精多糖主要结构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无明显影响。综上,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在提高滇黄精多糖得率、增强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滇黄精多糖提取方法,本研究可为滇黄精多糖的高效提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滇黄精多糖 提取率 结构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黄精的栽培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翁露 苏娟 +3 位作者 赵艳娟 王晓 李靖瑞 岳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8-10,共3页
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由于近年来需求量增长较快,致使野生黄精被过度挖掘,黄精野生资源减少,影响了黄精的可持续发展。综述黄精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黄精的开... 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由于近年来需求量增长较快,致使野生黄精被过度挖掘,黄精野生资源减少,影响了黄精的可持续发展。综述黄精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黄精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繁育 人工栽培 产品开发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新品种‘青谷1号’的选育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丹 李昆华 +2 位作者 王琳 李巧玉 岳健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50-54,共5页
从云南多地收集的16份野生铁皮石斛材料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1份材料,再通过自交在后代中筛选出优良单株,经过组培扩繁后种植3 a,对该品系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品系的8个外观性状、4个数量性状和1个质量性状都... 从云南多地收集的16份野生铁皮石斛材料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1份材料,再通过自交在后代中筛选出优良单株,经过组培扩繁后种植3 a,对该品系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品系的8个外观性状、4个数量性状和1个质量性状都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多糖含量高达47.65%,且该品系单株和群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都较高。之后,该品系被命名为‘青谷1号’,于2013年通过云南省林业厅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谷1号’铁皮石斛 选育 特异性 一致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的诱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玉蓉 管世超 +3 位作者 王晓 苏娟 赵艳娟 岳健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25-30,共6页
以铁皮石斛无菌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2种铁皮石斛拟原球茎诱导路径,即通过茎段直接诱导以及通过茎段分化的侧芽再诱导,筛选出适合铁皮石斛的拟原球茎(PLBS)诱导培养基,以期能够诱导出大量的拟原球茎,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效率,达... 以铁皮石斛无菌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2种铁皮石斛拟原球茎诱导路径,即通过茎段直接诱导以及通过茎段分化的侧芽再诱导,筛选出适合铁皮石斛的拟原球茎(PLBS)诱导培养基,以期能够诱导出大量的拟原球茎,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效率,达到提高铁皮石斛种苗产量的目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拟原球茎诱导路径下,诱导效率有所不同,筛选出2种诱导效率较高的培养基,通过茎段直接诱导拟原球茎路径条件下,最佳培养基为1/2 MS+1 mg/L 6-BA+0.1 mg/L NAA+0.1 mg/L TDZ+1 g/L水解酪蛋白,诱导率为85%,培养周期为90 d;通过茎段分化侧芽再诱导路径条件下,最佳培养基为1/2 MS+1.5 mg/L 6-BA+0.5 mg/L NAA+1 g/L水解酪蛋白,诱导率为75%,培养周期为75 d。利用侧芽诱导拟原球茎比茎段直接诱导节省时间,在同样的培养基中,茎段诱导拟原球茎比侧芽诱导的诱导率更高。本研究以期为铁皮石斛工厂化育苗提供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拟原球茎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根系促生内生真菌的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昆华 杨丹 +2 位作者 苏娟 李锋 岳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28-129,132,共3页
[目的]开展铁皮石斛根系促生内生真菌的筛选,为铁皮石斛的批量化生产提供生物防治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铁皮石斛根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单一回接试验将已分离内生真菌回接到铁皮石斛组培苗中,40 d后观察铁皮石斛根系... [目的]开展铁皮石斛根系促生内生真菌的筛选,为铁皮石斛的批量化生产提供生物防治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铁皮石斛根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单一回接试验将已分离内生真菌回接到铁皮石斛组培苗中,40 d后观察铁皮石斛根系生长情况,60 d后统计成活率。通过铁皮石斛根系生长指标,筛选出对根系促生作用最显著的内生真菌。[结果]从铁皮石斛根系中共分离得到21株内生真菌,筛选出8株优势促生根系内生真菌,其中回接菌株F5的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99.00%,回接菌株F14的铁皮石斛苗成活率达100.00%,为对照组的395%。[结论]该研究成功解决了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内生真菌 筛选 根系生长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铁皮石斛鲜条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琳 李巧玉 +3 位作者 杨丹 李昆华 张婷婷 岳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473-1477,共5页
为了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条件,建立最佳的石斛多糖提取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提取方式、液料比、醇沉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铁皮石斛鲜条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鲜条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 为了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条件,建立最佳的石斛多糖提取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提取方式、液料比、醇沉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铁皮石斛鲜条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鲜条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加热回流提取方式提取的铁皮石斛鲜条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超声波提取。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方式,铁皮石斛鲜条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31.28 m L·g^(-1)、醇沉浓度95.42%、提取时间3 h,提取3次,铁皮石斛鲜条多糖提取率可达到30.83%。该提取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响应曲面法 多糖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母鳞茎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的控制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 苏娟 +3 位作者 李昆华 韩郸 张万巧 岳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92-1194,1207,共4页
本试验以川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研究了川贝母鳞茎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发生及其控制措施。研究发现,引起川贝母鳞茎褐化的主要原因为创伤和消毒剂作用,可以通过减小伤口、降低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来进行控制,此外,控制褐化的有效措施... 本试验以川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研究了川贝母鳞茎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发生及其控制措施。研究发现,引起川贝母鳞茎褐化的主要原因为创伤和消毒剂作用,可以通过减小伤口、降低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来进行控制,此外,控制褐化的有效措施还有调节培养温度、添加褐化抑制剂。结果表明,外植体采用HgCl2和次氯酸钠消毒8min,置于添加了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培养基中,在光照周期8h·d^-1、温度为(25±2)℃,暗周期16h·d^-1,温度为(15±2)℃条件下培养可以明显降低褐化率,提高组培苗获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鳞茎 组织培养 褐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和天然添加物对大籽雪胆生根的影响
11
作者 字胡润 赵艳娟 +5 位作者 苏娟 符雨帆 管世超 文凤 李靖瑞 岳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887-2890,共4页
为解决大籽雪胆苗在生产初期根部膨大成块状,无有效根的问题,为工厂化规模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云南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培养室苗龄为30 d的正常大籽雪胆生根苗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激素和不同含量香蕉粉添加物的MS培养... 为解决大籽雪胆苗在生产初期根部膨大成块状,无有效根的问题,为工厂化规模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云南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培养室苗龄为30 d的正常大籽雪胆生根苗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激素和不同含量香蕉粉添加物的MS培养基对大籽雪胆幼苗生根影响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籽雪胆培养基中,使用香蕉粉代替激素α-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添加0.3 g·L^(-1)活性炭,可以使生根率达到96.3%,有效根条数为4.2条,根部正常发育无异常膨大。研究还发现,大籽雪胆幼苗的根部膨大与香蕉粉的浓度无关,而是与活性炭及活性炭与NAA的比例有关,这为后续进一步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大籽雪胆幼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籽雪胆 根部膨大 激素 天然添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