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76个微卫星标记分析滇南小耳猪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1
作者 霍金龙 霍海龙 +4 位作者 苗永旺 李大林 刘丽仙 刘建平 李云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38-643,共6页
滇南小耳猪是云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其数量大,分布广。为了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情况,以对其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布在家猪19条染色体上的76个微卫星标记对该猪群体54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检测。... 滇南小耳猪是云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其数量大,分布广。为了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情况,以对其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布在家猪19条染色体上的76个微卫星标记对该猪群体54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检测。共检测到338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2~8个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9560~5.71432:间,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4.4474±1.204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3.5091±0.9197)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及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917±0.09797和0.6388±0.1142。研究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滇南小耳猪 遗传多样性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对干巴菌侵染云南松幼苗形成菌根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光飞 余婷 +2 位作者 杨小雨 景跃波 沙涛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6期23-26,共4页
通过人工接种试验,设置4种不同栽培基质,探索不同基质条件下,干巴菌侵染云南松幼苗形成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条件下干巴菌侵染云南松幼苗形成菌根的侵染率、菌根数以及根系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C3(蛭石)和C4(珍珠岩:蛭石:红... 通过人工接种试验,设置4种不同栽培基质,探索不同基质条件下,干巴菌侵染云南松幼苗形成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条件下干巴菌侵染云南松幼苗形成菌根的侵染率、菌根数以及根系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C3(蛭石)和C4(珍珠岩:蛭石:红土=1:1:1)最好,侵染率分别为100%和80%;C1(珍珠岩)最差,侵染率仅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干巴菌 外生菌根 云南松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建华 董锦艳 宋洪川 《农业与技术》 2006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综述了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种类,降解的原理和方式,以及影响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因素,提出了在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方面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微生物 微生物源酶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对木霉生防菌株的抑制作用及这种作用的解除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传坤 莫明和 张克勤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通过测试 80份不同来源的土壤对 15株木霉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研究土壤的抑真菌作用 .结果显示木霉在土壤中的萌发受到强烈的抑制 (孢子平均萌发率仅为 2 6% ) ,具有显著的普遍性 .但是 ,高温灭菌处理后 ,土壤的抑真菌作用能够部分甚... 通过测试 80份不同来源的土壤对 15株木霉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研究土壤的抑真菌作用 .结果显示木霉在土壤中的萌发受到强烈的抑制 (孢子平均萌发率仅为 2 6% ) ,具有显著的普遍性 .但是 ,高温灭菌处理后 ,土壤的抑真菌作用能够部分甚至完全消除 .另外 ,将葡萄糖或糖蜜作为额外碳源与木霉孢子同时添加到土壤中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木霉 生物防治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段受体结合蛋白(SPA-SPG)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在IgG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孟照辉 林兵 +1 位作者 谢月辉 张克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 ,遴选编码SPA及SPG蛋白的基因 ,进行密码子优化 ,将目的基因分割成互为重叠的小片段寡聚核苷酸链 ,采用一步升温后T4DNA连接酶连接的方法 ,合成了编码SPA及SPG蛋白的融合基因 .将其克隆到pSK质粒进行扩增 ,经测序、修正... 利用生物信息学 ,遴选编码SPA及SPG蛋白的基因 ,进行密码子优化 ,将目的基因分割成互为重叠的小片段寡聚核苷酸链 ,采用一步升温后T4DNA连接酶连接的方法 ,合成了编码SPA及SPG蛋白的融合基因 .将其克隆到pSK质粒进行扩增 ,经测序、修正后再克隆到表达载体 ,高效表达了带His6的融合蛋白———蛋白AG .将蛋白AG共价结合到表面带羧基的磁粒上 ,形成蛋白AG磁粒复合物 ,用此复合物可在 1h内从大鼠、小鼠、人、猕猴、马、羊及猪等常用实验动物血清中纯化Ig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段受体结合蛋白 SPA-SPG 融合基因合成 蛋白AG磁粒 IGG 纯化 受体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l中吐温40在冷轧钢表面的缓蚀和吸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白玮 李向红 +2 位作者 邓书端 肯生叶 李蕾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用失重法研究了在1.0~8.0 mol/L盐酸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40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及缓蚀作用。研究表明,虽然吐温40对冷轧钢的缓蚀随盐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有所下降,但吐温40是冷轧钢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的良好缓蚀剂,且用量较小... 用失重法研究了在1.0~8.0 mol/L盐酸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40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及缓蚀作用。研究表明,虽然吐温40对冷轧钢的缓蚀随盐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有所下降,但吐温40是冷轧钢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的良好缓蚀剂,且用量较小,最大缓蚀率可达92.47%。通过吸附理论和试验数据得到了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吐温40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且吸附过程为放热伴随熵减少的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吐温40 吸附 缓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链格孢AlCy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渗透胁迫适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义勇 祝明亮 +3 位作者 路则宝 毕薇 张克勤 杨金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41,共9页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tobaccobrown-spotdisease)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基因钓鱼(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tobaccobrown-spotdisease)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基因钓鱼(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已克隆到的AlCyP1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一个亲环蛋白基因AlCyP1的表达量在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中存在明显差异;应用DNA步移(DNAwalking)方法克隆得到AlCyP1基因的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中存在2个翻译起始密码子,可以编码产生2种不同长度的多肽,长、短多肽产物分别具有222和188个氨基酸,其中短多肽起始于长多肽的第35个密码子;另外,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AlCyP1和其他真菌的亲环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达50.0%~61.3%;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AlCyP1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该基因通过表达水平的改变参与了长柄链格孢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链格孢 基因差异表达 亲环蛋白AlCyP1 渗透胁迫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黄铁矿单矿物的中等嗜热菌浸出 被引量:8
8
作者 邓敬石 阮仁满 《有色金属》 CSCD 2004年第2期64-68,共5页
使用中等嗜热菌S .t浸出镍黄铁矿单矿物。结果表明 ,在酸性溶液中 ,镍黄铁矿自发氧化分解 ,8d镍浸出率仅12 48% ,加入细菌 ,镍浸出率达 44 41% ,添加酵母提取物后镍浸出率提高到 63 67%。S .t浸出镍黄铁矿单矿物最适 pH值 2 0左右 ... 使用中等嗜热菌S .t浸出镍黄铁矿单矿物。结果表明 ,在酸性溶液中 ,镍黄铁矿自发氧化分解 ,8d镍浸出率仅12 48% ,加入细菌 ,镍浸出率达 44 41% ,添加酵母提取物后镍浸出率提高到 63 67%。S .t浸出镍黄铁矿单矿物最适 pH值 2 0左右 ,接种量以 5 %~ 10 %为宜 ,酵母提取物最适添加量为 0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黄铁矿 中等嗜热菌 浸出 冶金技术 细菌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低浓度乙酸中硫脲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肯生叶 白玮 +3 位作者 李蕾 田凯 刘晓芳 王兴伟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65-767,共3页
采用极化曲线法及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在30℃、0.05mol/L乙酸(HAc)溶液中硫脲(TU)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常温低浓度乙酸溶液中TU对冷轧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且缓蚀率随着TU浓度(5~30mg/L)的升高而增大,但TU浓度高于30mg/L... 采用极化曲线法及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在30℃、0.05mol/L乙酸(HAc)溶液中硫脲(TU)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常温低浓度乙酸溶液中TU对冷轧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且缓蚀率随着TU浓度(5~30mg/L)的升高而增大,但TU浓度高于30mg/L时缓蚀率有下降趋势。极化曲线表明硫脲在乙酸溶液中为混合型缓蚀剂,在5~50mg/L浓度范围内,缓蚀作用存在极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钢 乙酸 硫脲 缓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猴属物种高海拔适应遗传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黎 吴仲义 张亚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6-676,共1页
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是亚洲疣猴亚科中特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金丝猴属包括5个近缘物种:滇金丝猴(R.bieti)、怒江金丝猴(R.strykeri)、川金丝猴(R.roxellana)、黔金丝猴(R.brelichia)和越南金丝猴(R.a... 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是亚洲疣猴亚科中特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金丝猴属包括5个近缘物种:滇金丝猴(R.bieti)、怒江金丝猴(R.strykeri)、川金丝猴(R.roxellana)、黔金丝猴(R.brelichia)和越南金丝猴(R.avunculus)。所有物种均被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物种。除了重要保护生物学价值,金丝猴属物种还发展出以树叶为食的特化食性,而且占据了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生境类型(800~45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猴 生境类型 生物学价值 猴科 近缘 遗传机制 比较基因组学 进化基因组学 缺氧反应 功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链格孢四个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1
作者 罗义勇 刘卫红 +3 位作者 柳陈坚 毕薇 张克勤 杨金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3-222,共10页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 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抗性的分子机理,前期克隆了16个DCFs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为了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选取4个差异...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 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抗性的分子机理,前期克隆了16个DCFs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为了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选取4个差异表达基因,即AlATP7、AlCIT1、AlGLUT和AlHSP88,应用DNA walking技术对它们两侧的未知序列进行克隆。DNA测序和Blast搜索表明,AlATP7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12 bp,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169个氨基酸;AlCIT1、AlGLUT和AlHSP88基因未克隆到全长序列,5′末端还有200-300 bp才到达翻译起始密码子ATG;在这些DNA序列中,AlCIT1基因长1 214 bp,含1个内含子,编码386个氨基酸;AlGLUT基因长1 308 bp,含1个内含子,编码417个氨基酸;AlHSP88基因长2 087bp,含2个内含子,编码628个氨基酸。与其他丝状真菌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AlATP7和线粒体ATP合酶D亚基、Al-CIT1和柠檬酸合成酶、AlGLUT和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FS)类型葡萄糖转运子、AlHSP88和热休克蛋白HSP88分别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时,还对4个DCFs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基于这些蛋白功能的文献报道和前期的研究,推测A.longipes存在着一种新的DCFs抗性机制:A.longipes利用MFS类型葡萄糖转运子将DCFs排除到细胞外解毒,线粒体ATP合酶和柠檬酸合成酶参与能量供给,而热休克蛋白AlHSP88可能在该机制中促进一些重要蛋白的正确折叠和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链格孢 线粒体 ATP合酶D亚基 柠檬酸合成酶 主要易化子超家族类型葡萄糖转运子 热休克蛋白HSP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铈对镁合金在硝酸铵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12
作者 白玮 肯生叶 +3 位作者 李蕾 高更瑞 叶艳青 王彦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9-751,共3页
采用失重法、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在1 mol/L硝酸铵溶液中,稀土盐硝酸铈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硝酸铵溶液中,硝酸铈能较好地减缓镁合金的腐蚀;硝酸铈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随其添加浓度的增加先增大,以后略... 采用失重法、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在1 mol/L硝酸铵溶液中,稀土盐硝酸铈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硝酸铵溶液中,硝酸铈能较好地减缓镁合金的腐蚀;硝酸铈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随其添加浓度的增加先增大,以后略有减小,硝酸铈浓度为1×10-3mol/L时,缓蚀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铵 镁合金 硝酸铈 腐蚀 缓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在不同浓度沼液中发芽的研究
13
作者 胡觉 谢建 +1 位作者 董锦艳 宋洪川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54-56,共3页
对小桐子在不同浓度沼液中发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质量分数,下同)沼液有利于小桐子发芽以及茎和叶的生长;5%,10%,20%,40%的沼液能降低小桐子种子的腐烂率;10%沼液对小桐子茎和叶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有极明显的抑制... 对小桐子在不同浓度沼液中发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质量分数,下同)沼液有利于小桐子发芽以及茎和叶的生长;5%,10%,20%,40%的沼液能降低小桐子种子的腐烂率;10%沼液对小桐子茎和叶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20%以上的沼液抑制小桐子发芽和茎、叶生长,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沼液 浓度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头菌的分离纯化及ITS序列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红英 杨明挚 +2 位作者 张汉波 乔云倩 沙涛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3期41-43,共3页
对采集于云南省弥勒县的青头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于PDA、改良MMN及实验室改良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分离比较。结果显示,改良MMN培养基对菌柄分离效果最佳,分离物经ITS序列测定,系统发育分析为青头菌。
关键词 青头菌 ITS序列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非遗传多型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宪词 于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8-809,共12页
非遗传多型性是指同一基因型或同一基因组通过外界环境诱导可产生两种或者多种不连续表型的现象。该现象在昆虫中已有报道,如变态、季节性非遗传多型、社会性昆虫的等级制等。昆虫通过非遗传多型性做出应答,通过表型改变来适应环境并利... 非遗传多型性是指同一基因型或同一基因组通过外界环境诱导可产生两种或者多种不连续表型的现象。该现象在昆虫中已有报道,如变态、季节性非遗传多型、社会性昆虫的等级制等。昆虫通过非遗传多型性做出应答,通过表型改变来适应环境并利用周围环境物质以达到躲避天敌从而进行生存繁衍的目的。因此,非遗传多型性是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几十年来,非遗传多型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最初对现象的描述,到诱导该现象产生的可能因素的实验验证,至目前大数据时代下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基因敲除和RNA干扰等技术揭示其分子机制。本文对近年来非遗传多型性在昆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多型性 昆虫 环境因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伞属真菌的杀线虫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正蛟 孟帅 刘亚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19-20,27,共3页
研究了10种鬼伞属真菌对全齿复活线虫的毒杀活性,并用HPLC法分析了杀线虫毒素在各真菌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有7种鬼伞属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杀线虫活性,且杀线虫活性与其杀线虫毒素的分布呈正相关。
关键词 鬼伞属 杀线虫活性 杀线虫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吴萸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17
作者 李燕 许耀军 +4 位作者 祖雪丹 李晓莉 张芮菡 张兴杰 肖伟烈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4-61,共8页
综合利用各种分离提取技术对芸香科植物华南吴萸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纯化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柠檬苦素(1)、6α-乙酰氧基-12α-羟基吴茱萸内酯醇(2)、12α-hydroxyevodol(3)、12α-羟基... 综合利用各种分离提取技术对芸香科植物华南吴萸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纯化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柠檬苦素(1)、6α-乙酰氧基-12α-羟基吴茱萸内酯醇(2)、12α-hydroxyevodol(3)、12α-羟基柠檬苦素(4)、臭辣树交酯A(5)、β-别隐品碱(6)、瑞特西宁(7)、野花椒甲素(8)、bis(2-ethylhexyl)benzene-1,2-dicarboxylate(9)、bejolghotin G(10)、lynoiresinol(11)、(-)-(7R,7′R,7′′S,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12)、3′,6-dipropyl apigenin(13)。其中化合物6、8、9和12为首次从吴茱萸属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南吴萸中分离得到。并对其化合物进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的抑制率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LDH释放的抑制活性较好,证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吴萸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