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籽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闵勇 张丽 +2 位作者 郭俊明 古昆 邱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35-2637,共3页
为研究石榴籽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的方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旋光等波谱方法鉴定为:罗汉松脂苷(Ⅰ),牛蒡子苷(Ⅱ),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索酸(Ⅲ),乌索酸(Ⅳ),齐墩果酸(Ⅴ),没食子酸(Ⅵ),β... 为研究石榴籽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的方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旋光等波谱方法鉴定为:罗汉松脂苷(Ⅰ),牛蒡子苷(Ⅱ),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索酸(Ⅲ),乌索酸(Ⅳ),齐墩果酸(Ⅴ),没食子酸(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 木脂素 三萜 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Fe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永茂 项金钟 +2 位作者 李茂琼 张学清 吴兴惠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 /Fe2 O3复合材料 ,并用XRD、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纳米TiO2 /Fe2 O3的红外吸收特性。结果表明 ,纳米TiO2 /Fe2 O3复合材料在 4 0 0cm- 1~ 10 0 0cm- 1内随Fe...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 /Fe2 O3复合材料 ,并用XRD、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纳米TiO2 /Fe2 O3的红外吸收特性。结果表明 ,纳米TiO2 /Fe2 O3复合材料在 4 0 0cm- 1~ 10 0 0cm- 1内随Fe2 O3含量的增加 ,吸收峰明显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 制备 红外吸收性能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钛 氧化铁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纳米棒一维纳米材料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鹤云 李跃华 +2 位作者 柳清菊 吴兴惠 赵怀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14-2517,共4页
在NaCl+KCl熔盐介质中,在610~760℃焙烧利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的SnO2纳米棒前驱物,成功制备了SnO2纳米棒.利用TEM、XRD和XPS对SnO2纳米棒形貌、成分进行了表征和分析,SnO2纳米棒直径为10~60nm,长度从几百个纳米到十几个微米.以SnO2纳... 在NaCl+KCl熔盐介质中,在610~760℃焙烧利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的SnO2纳米棒前驱物,成功制备了SnO2纳米棒.利用TEM、XRD和XPS对SnO2纳米棒形貌、成分进行了表征和分析,SnO2纳米棒直径为10~60nm,长度从几百个纳米到十几个微米.以SnO2纳米棒为原料,分别制备了厚膜气敏元件,考察了其气敏特性.在工作温度为300℃左右时,660℃焙烧制备的SnO2纳米棒元件对乙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好的选择性和响应恢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纳米棒 气敏性能 乙醇 熔盐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和教材编写的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霁良 殷彩霞 +3 位作者 张甦 赵静峰 古昆 陶元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z2期107-108,共2页
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化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应用、推广教材编写和仪器设计的实践中应结合高校实际,实事求是,合理定位.既要大胆改革创新,又要继承传统模式的优点.
关键词 微型化学实验 教育创新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氯配离子在一些化学反应中的两种反应现象与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3,共7页
在一些冶金化学反应中, PdCl2-4 配离子常随反应剂混合方式的不同或盐酸浓度的不同, 显现出两种反应现象。通过分析PdCl2-4 与Na2S的沉淀反应、与铜的置换反应、溶剂萃取反应及离子交换反应过程, 研究了这些反应中发生的两种反应机理。... 在一些冶金化学反应中, PdCl2-4 配离子常随反应剂混合方式的不同或盐酸浓度的不同, 显现出两种反应现象。通过分析PdCl2-4 与Na2S的沉淀反应、与铜的置换反应、溶剂萃取反应及离子交换反应过程, 研究了这些反应中发生的两种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其原因是 PdCl2-4 在六种铂族金属的氯配离子中, 具有最低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最大的动力学活性, 它极易发生水合反应, 导致溶液中出现多种水合氯合配合物物种, 它们以不同的反应机理与反应剂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l4^2- 反应机理 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杨海刚 项金钟 +3 位作者 信思树 方静华 朱艳 吴兴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219-221,共3页
首先介绍了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指出影响物质对电磁波吸收的性能的参数.进而提出通过修正这些参数而达到改善物质对电磁波吸收的性能。同时对国内外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 研究现状 复合材料 相互作用 物质 国内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法制备NiO纳米棒一维材料的研究
7
作者 赵鹤云 杨留方 +2 位作者 朱文杰 柳清菊 吴兴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94-2696,共3页
由NiCl2、NaBH4等组成的微乳液体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NiO纳米棒前驱物,在熔融盐环境中860℃焙烧2.5h前驱体发生氧化反应,成功地制备了NiO纳米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对NiO纳米棒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微乳液 NiO纳米棒 熔盐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安全教育的概念及教材建设实践
8
作者 徐克利 赵逸云 +1 位作者 崔颖 李淑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z2期101-102,共2页
从危险化学品安全控制重要性的角度,探讨了大学化学教学中关于化学品安全教育的意义及迫切性,并对有关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建设实践作了探讨,以利于同行借鉴.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安全教育 多媒体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频技术提高学生化学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9
作者 赵逸云 夏玉 +1 位作者 李俊杰 崔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z2期303-,共1页
在当前我国教育部发文要开展双语教学的形势下,研究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显得很有必要,在此报道了开展《化学专业英语课堂》多媒体视频教学软件的开发,并将其用于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专业英语的... 在当前我国教育部发文要开展双语教学的形势下,研究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显得很有必要,在此报道了开展《化学专业英语课堂》多媒体视频教学软件的开发,并将其用于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上进行有益尝试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专业英语 听力 计算机视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离子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晓海 高云涛 +2 位作者 杜刚 王伟 魏小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4-326,共3页
有关氮、磷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但关于铁离子对滇池藻类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以滇池藻样为对象,实验了不同铁离子浓度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范围铁离子对滇池藻类光合作用的促进或抑制是影响... 有关氮、磷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但关于铁离子对滇池藻类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以滇池藻样为对象,实验了不同铁离子浓度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范围铁离子对滇池藻类光合作用的促进或抑制是影响其生长的最主要因素。实验结果提示,在控制湖泊藻类生长时,除了要注意控制氮、磷之外,还应考虑铁离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铁离子 生长 叶绿素A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冀林仙 石敏先 +1 位作者 隆泉 郑保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9-110,共2页
以水为介质,脲醛树脂为壁材,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拟除虫菊酯微胶囊,详细讨论了反应体系 pH 值、系统调节剂及分散剂和反应体系浓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作用机理。
关键词 树脂微胶囊 制备 反应体系 拟除虫菊酯 原位聚合法 脲醛树脂 作用机理 PH值 分散剂 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纳米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鹤云 杨留方 +2 位作者 朱文杰 柳清菊 吴兴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62,266,共4页
由 SnCl4, NaBH4 和 NaCl、KCl 或 KCl NaCl组成的3种微乳液混合发生反应制备SnO2 前驱物,在熔盐环境中再经 710、760、785 和 900℃等温度焙烧 15min、1h、2h、3h,成功地制备了金红石结构的SnO2 纳米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X 射线衍射... 由 SnCl4, NaBH4 和 NaCl、KCl 或 KCl NaCl组成的3种微乳液混合发生反应制备SnO2 前驱物,在熔盐环境中再经 710、760、785 和 900℃等温度焙烧 15min、1h、2h、3h,成功地制备了金红石结构的SnO2 纳米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X 射线衍射对SnO2 纳米棒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熔盐对 SnO2 纳米棒的影响,用熔盐合成机理对其形成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是成核、长大过程形成了SnO 纳米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棒SnO2 熔盐 微乳液 成核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性信息素(5Z,7E)-十二碳二烯醇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被引量:8
13
作者 陶云海 程伟贤 +1 位作者 张玉顺 古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2-1075,共4页
从简单原料乙炔出发,通过炔对丙烯醛的加成反应得到7-溴代-(4Z,6E)-庚二烯醛,再经乙二醇保护、Pd催化偶联、水解、Wittig反应和还原等步骤,立体选择性地得到松毛虫性信息素(5Z,7E)-十二碳二烯醇,其结构通过IR,NMR和MS等技术得到确认.
关键词 松毛虫性信息素 (5Z 7E)-十二碳二烯醇 立体选择性合成 偶联反应 钯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晓海 段刚 +3 位作者 高云涛 杜刚 铁金刚 王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48,共2页
有关氮、磷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有关其它元素对滇池藻类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滇池藻样为实验对象,实验不同Zn2+浓度对滇池藻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高Zn2+浓度以抑制滇池藻类生长为主,低Zn2+浓度以促进滇... 有关氮、磷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有关其它元素对滇池藻类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滇池藻样为实验对象,实验不同Zn2+浓度对滇池藻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高Zn2+浓度以抑制滇池藻类生长为主,低Zn2+浓度以促进滇池藻类生长为主。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滇池湖藻类生长时,除了要注意控制N,P之外,还应考虑Z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藻类 锌离子 生长 叶绿素A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研究 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隆泉 郑保忠 +1 位作者 周应揆 柳清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4-276,共3页
选择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分别作为细菌和酵母菌的代表菌株,采用三角瓶振荡试验法,对纳米TiO2等4种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及一种微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定量研究,结果... 选择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分别作为细菌和酵母菌的代表菌株,采用三角瓶振荡试验法,对纳米TiO2等4种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及一种微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大大优于微米抗菌剂,并且价格较低的纳米TiO2及纳米ZnO对两种代表菌都表现出很强的抗菌能力,可用来代替价格昂贵的银离子化合物。此外,探讨了相关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菌剂 抗菌性能 抗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ntamarin的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雁丽 杨益东 +3 位作者 李祖强 方甜甜 刘亚敏 卿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研究Santamarin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7株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采用改良MTT法检测Santamarin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小鼠移植性肝癌H22为模型,检测Santamarin对在... 目的研究Santamarin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7株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采用改良MTT法检测Santamarin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小鼠移植性肝癌H22为模型,检测Santamarin对在体肿瘤生长的影响;以pBR322DNA为底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Santamarin对TOPO介导的pBR322DNA解旋反应的影响,以及对pBR322DNA是否具有直接断裂作用。结果Santamarin对7株人肿瘤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0.99~3.61mg·L^-1之间;Santamarin30、90和270mg·kg^-1剂量对S180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1.44%、63.60%和56.37%;对H22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0.77%、39.47%和46.73%。Santamarin在2g·L^-1时完全抑制TOPOⅠ、Ⅱ的活性,但对DNA无直接断裂作用。结论Santamarin具有较为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对DNATOPO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tamarin 抗肿瘤 DNA拓扑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负载贵金属Pd抑制蓝藻的生长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尹海川 柳清菊 +2 位作者 林强 陈善娜 周丽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84-1887,共4页
研究了纳米T iO2和负载Pd纳米T iO2对蓝藻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光照射下,载Pd纳米T iO2能够破坏蓝藻藻囊.与纳米T iO2相比,载Pd纳米T iO2能够更有效地使蓝藻内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及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 研究了纳米T iO2和负载Pd纳米T iO2对蓝藻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光照射下,载Pd纳米T iO2能够破坏蓝藻藻囊.与纳米T iO2相比,载Pd纳米T iO2能够更有效地使蓝藻内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及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超氧自由基增多.研究证明,载Pd纳米T iO2的载Pd量选择1%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负载纳米TiO2 监藻抑制 SOD 超氧阴离子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制备Si/Ge多层膜的结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书康 陈刚 +4 位作者 高立刚 陈亮 俞帆 刘焕林 杨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8-291,共4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制备Si/Ge多层膜,通过X射线小角衍射计算其周期厚度及各子层的厚度,用Raman光谱对Si/Ge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及Si子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Ge多层膜中,当Ge子层的厚度为6. 2nm时, Si子层的结晶质量较好,表明... 采用离子束溅射制备Si/Ge多层膜,通过X射线小角衍射计算其周期厚度及各子层的厚度,用Raman光谱对Si/Ge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及Si子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Ge多层膜中,当Ge子层的厚度为6. 2nm时, Si子层的结晶质量较好,表明适量的Ge含量有诱导Si结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多层膜 离子束溅射 拉曼光谱 制备方法 薄膜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TAB/TBP体系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低浓度Au(I)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项军 陈景 +3 位作者 韦群燕 吴瑾光 李楷中 李奇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58-1962,共5页
以TBP为萃取剂,用新型的柱状萃取装置对水相中加入与Au(I)等摩尔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低浓度氰化金溶液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水相中添加CTAB、有机相TBP的体积、盐析剂NaCl浓度等对TBP萃取Au(I)性能的影响以及载金有机相中金... 以TBP为萃取剂,用新型的柱状萃取装置对水相中加入与Au(I)等摩尔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低浓度氰化金溶液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水相中添加CTAB、有机相TBP的体积、盐析剂NaCl浓度等对TBP萃取Au(I)性能的影响以及载金有机相中金的反萃取。结果表明:在水相中添加CTAB后,TBP对低浓度金的萃取性能大幅度提高;50L含金浓度约为10mg/L的氰化金溶液经3级萃取试验后,金的萃取率大于95%,萃余相浓度小于0.5×10-6。用硫氰化钾对含金浓度约为3g/L的载金有机相进行了反萃取研究,当KSCN浓度大于3mol/L时,对金的反萃率大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柱 KAu(CN)2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磷酸三丁脂 硫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掺杂对Ru-TiO_2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对丁二酸湿式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世鸿 涂学炎 +1 位作者 王伟 李自弘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在TiO2粉末中掺杂SiO2,制备0—20%的SiO2TiO2载体.利用浸渍法在载体上负载Ru,制备Ru/SiO2TiO2催化剂.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晶相以锐钛矿为主,晶粒尺寸为30—50nm.掺杂的SiO2主要为无定型,以5—15nm分散于催化剂中,比表面积随SiO2掺杂量的... 在TiO2粉末中掺杂SiO2,制备0—20%的SiO2TiO2载体.利用浸渍法在载体上负载Ru,制备Ru/SiO2TiO2催化剂.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晶相以锐钛矿为主,晶粒尺寸为30—50nm.掺杂的SiO2主要为无定型,以5—15nm分散于催化剂中,比表面积随SiO2掺杂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但对TiO2的晶体结构无明显影响,也未形成Si—O—Ti键.Ru因粒径细化及含量过低未产生衍射峰.在300ml间歇式反应釜中,反应温度210—270℃,初始氧分压085MPa条件下,对丁二酸(74g·l-1,COD=7000mg·l-1)的催化湿式氧化结果表明,SiO2掺杂量对COD的去除率有显著影响,掺杂10%SiO2的催化剂对COD的去除率最高.在连续十次运行中,COD的去除率保持在85%左右,活性未见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Ru-TiO2 催化剂 湿式氧化活性 COD 对丁二酸 水处理工艺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