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及其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淳 罗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7,共10页
自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以来,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其增减变化开始进入民族研究的视野。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观察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脉络来看,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变动有三个特征:一是云南... 自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以来,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及其增减变化开始进入民族研究的视野。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观察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脉络来看,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变动有三个特征:一是云南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规模参差不齐;二是云南各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均;三是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出现超"常规"的大幅度波动。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不同因素包括内在导因与外在差异,受经济、文化、政策三个因素影响,非自然变动、自然增长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两个关键指针,但在未来,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作用将趋于稳定,而非自然增长因素作用在一系列民族政策"利好"作用的诱导下还将有可能放大,甚至再度成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 数量增长 人口普查数据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少生奖励政策的实施与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淳 陈梅 徐晓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4,F0003,共4页
新近推出的计划生育少生奖励政策是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大举措。自实施以来,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对新形势下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同时调研发现,该政策在实施中也还存在一... 新近推出的计划生育少生奖励政策是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大举措。自实施以来,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对新形势下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同时调研发现,该政策在实施中也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 新政策 少生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超百万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差异与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晏月平 吕昭河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8,共10页
以全国"四普"至"六普"数据为依据,以超百万人口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发展态势、典型特征及分孩次变化规律。我国人口过百万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地理区域差异大,随孩次递增出生性别... 以全国"四普"至"六普"数据为依据,以超百万人口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发展态势、典型特征及分孩次变化规律。我国人口过百万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地理区域差异大,随孩次递增出生性别比攀升明显,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出生性别比呈正相关变化。分析了少数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长效治理机制、提高女性生存能力与社会地位、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等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超百万少数民族 出生性别比 区域差异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与重心变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晏月平 李新宇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4,共9页
运用人口重心与普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与重心变动。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偏远、内陆山区和高原地区,区域人口比重与人口重心由西向东逐年偏移;人口集中度显著高于汉族,离散度低于汉族;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迁移人口... 运用人口重心与普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与重心变动。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偏远、内陆山区和高原地区,区域人口比重与人口重心由西向东逐年偏移;人口集中度显著高于汉族,离散度低于汉族;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迁移人口以经济型为主,相对凝固致流动率偏低。上述特征一方面使得某些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聚集区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同时因某些移民决策不当容易带来传统文化消失,甚至与流入地产生利益冲突;另一方面,某些地区人口增速缓慢,导致难以吸引或留住促进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探讨民族人口分布变动态势,对合理规划空间人口、科学制订民族人口政策,实现民族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等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重心 人口迁移 人口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口发展与人口效率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晏月平 王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14,共1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既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人口转变加速推进、人口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关键时期,由此形成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现实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人口发展水平和人口效率为研究视角,建立指... 改革开放四十年,既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人口转变加速推进、人口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关键时期,由此形成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现实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人口发展水平和人口效率为研究视角,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衡量中国人口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人口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从人口发展阶段前期(初期)逐渐过渡至实现阶段前期(即高位期),人口规模对人口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人口结构对人口发展水平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对人口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相对稳定。同时,1978年至2014年,中国人口效率不断提高;2014-2017年,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和经济"减速换挡"重合期,人口效率较2013年累计下降66%。整体看,中国人口发展状况不断向好,要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人口发展战略由"生育"向涵盖"生育""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全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人口发展战略 人口发展水平 人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特点的人口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昭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1-26,共6页
云南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特点的人口学分析吕昭河民族之间通婚现象的人口学研究至今仍然鲜有涉足,作为一个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混居的边疆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通婚关系是较多的,就现实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人口影响力。一般而言,... 云南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特点的人口学分析吕昭河民族之间通婚现象的人口学研究至今仍然鲜有涉足,作为一个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混居的边疆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通婚关系是较多的,就现实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人口影响力。一般而言,由于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受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家庭 民族通婚 云南汉族 民族间通婚 人口学 异族通婚 利益导向 家庭人口 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淳 严乃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43-48,共6页
利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展现过去近20年间云南各民族妇女的生育状况,比较并剖析各民族妇女的生育水平,进而对各民族妇女的生育模式进行归类,可以展现未来各民族妇女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的走向。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妇女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五千万人口的云南情势及其影响——兼析规模与结构兼顾的人口统筹观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淳 彭姣 《西北人口》 CSSCI 2019年第1期11-19,共9页
文章通过梳理和观察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全面展现云南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演变态势,揭示当代云南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格局,在此基础上预设三个方案,对未来云南人口走势进行预测,据以预判未来云南人口增长趋势及其规模结构变化,同时研... 文章通过梳理和观察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全面展现云南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演变态势,揭示当代云南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格局,在此基础上预设三个方案,对未来云南人口走势进行预测,据以预判未来云南人口增长趋势及其规模结构变化,同时研判这种人口增长趋势及其规模结构变化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倡导规模与结构兼顾的人口统筹观,探寻云南5000万人口规模到来时可能呈现的社会经济效应,为云南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人口 五千万 人口规模与结构 统筹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震 吕昭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应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方法 ,在相应假设条件下 ,通过设立动态人口—经济运行模型 ,从人口作为消费者影响资本积累和作为劳动者影响生产两方面入手 ,借助人口增长的模拟 ,可以定量分析出云南省人口控制下生育率迅速下降对云南省经济增长... 应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方法 ,在相应假设条件下 ,通过设立动态人口—经济运行模型 ,从人口作为消费者影响资本积累和作为劳动者影响生产两方面入手 ,借助人口增长的模拟 ,可以定量分析出云南省人口控制下生育率迅速下降对云南省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提高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下降 模型 定量分析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之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穆光宗 陈家华 +4 位作者 沈续雷 郭志仪 刘传江 吕昭河 武继磊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5期33-47,共15页
关键词 人口发展 功能区 规划 环境承载能力 评价 国土利用 可持续发展 和谐相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口经济性保障来源的东西部比较——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晏月平 赵冉冉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36-45,共10页
文章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老年人口生活来源的东西部比较分析发现,东西部老龄化速度不一,西部地区有4个省份还未或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东部地区仅有广东1个省的老年人口比例在10%以下;且两地区经济性保障来源差异与城乡差异明... 文章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老年人口生活来源的东西部比较分析发现,东西部老龄化速度不一,西部地区有4个省份还未或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东部地区仅有广东1个省的老年人口比例在10%以下;且两地区经济性保障来源差异与城乡差异明显,只有劳动收入1项西部高于东部,其他东部均高于西部。由于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分阶段、有步骤地,在中国未富先老、老年人口高峰期来临前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养老,切实解决养老问题,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经济性保障 东西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萨斯的忧虑与当代国人的困惑——关于人口价值观的历史回望与现实重塑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淳 王丛雷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9,共13页
马尔萨斯的忧虑在于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增长的趋势而引发生存危机,当代国人的困惑在于人口政策放宽后生育率依然低迷、与政策预期差距明显。无论"马氏之忧"还是"国人之惑"都是基于数量大小或规模增减而形成的人口... 马尔萨斯的忧虑在于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增长的趋势而引发生存危机,当代国人的困惑在于人口政策放宽后生育率依然低迷、与政策预期差距明显。无论"马氏之忧"还是"国人之惑"都是基于数量大小或规模增减而形成的人口价值观,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却显存认识的局限性。面对当下中国人口演进新格局,我们需要跳出基于人口数量增减逻辑的价值评判框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依准,从三个层面重塑与时俱进的人口价值观:一是保持人口规模在代际转换间的相对平稳;二是追求人口结构在时空流变中的互动协调;三是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萨斯 人口价值观 人口增长 低生育 人口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城”“镇”化解析——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观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罗淳 舒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1,共9页
"城镇化"语境应是中国版的Urbanization,是本土化的"城市化"概念。但不宜将"城"与"镇"混为一谈。本文试图依据人口普查设置的"市人口"和"镇人口"指标划分,解析中国"... "城镇化"语境应是中国版的Urbanization,是本土化的"城市化"概念。但不宜将"城"与"镇"混为一谈。本文试图依据人口普查设置的"市人口"和"镇人口"指标划分,解析中国"市""镇"人口规模变化及其消长关系;比较"市""镇"人口聚居密度及集聚能效;观测"市"与"镇"对外来人口的吸纳能力及其年龄构成差异。据以阐析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来自"市""镇"两个层面的人口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市人口 镇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转变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兼以中国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3,共6页
人口老龄化其实是人口转变所必然引致的一个人口学后果 ,是人口转变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继下降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一次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不仅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由高向低的下降过程 ,同时也是人口... 人口老龄化其实是人口转变所必然引致的一个人口学后果 ,是人口转变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继下降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一次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不仅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由高向低的下降过程 ,同时也是人口年龄结构由低向高的“抬升” ,即“老化”过程。当然 ,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在发生时间上并不同步 ,前者始于死亡率的下降 ,后者始于出生率的下降 ,由于两者初始下降所存在的“时滞”效应 ,因而人口老龄化的显现在时间上总是晚于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演进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一般讲 ,在人口转变初期出现的是人口年轻化 ,或称“逆老龄化” ;到了人口转变中期 ,出现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相对意义的“底部老龄化” ;当人口转变进入后期阶段 ,代之而起的将是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绝对意义的“顶端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老龄化 年龄结构 中国 出生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艾滋病防治的多重困境与法律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晏月平 廖炼忠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93,112,共8页
儿童艾滋感染者是当代我国艾滋病快速转播中一个正在凸现的群体。以母婴传播为主要途径的儿童艾滋病,在其防治与当前的法律环境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预防检测、医学治疗和生存救助等,同时也缺乏有效的针对儿童艾滋的法律保障。在坚持切... 儿童艾滋感染者是当代我国艾滋病快速转播中一个正在凸现的群体。以母婴传播为主要途径的儿童艾滋病,在其防治与当前的法律环境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预防检测、医学治疗和生存救助等,同时也缺乏有效的针对儿童艾滋的法律保障。在坚持切断母婴垂直传播作为遏制艾滋病向儿童传播的有效途径上,呼吁尽快建设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保护儿童艾滋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艾滋感染者 防治 多重困境 法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感染人群的人口学分析--以我国10省市区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晏月平 李忠骥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85,64,共14页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后,陆续扩散到全国31个省市区。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学界大多基于传染病的防治与治疗等视角对新冠肺炎疫情展开研究,本文选取公布新冠肺炎患者个体信息最为详细的10省区市作...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后,陆续扩散到全国31个省市区。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学界大多基于传染病的防治与治疗等视角对新冠肺炎疫情展开研究,本文选取公布新冠肺炎患者个体信息最为详细的10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新冠肺炎病毒自身传播性强、感染率高、潜伏期长等特征为基础,从人口学视角出发,归纳并总结新冠肺炎感染群体所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并深入分析其原因。这一定意义上,有助于相关部门客观掌握新冠疫情发展趋势,科学评估疫情风险,灵活、具体地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感染群体 疫情防治 人口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状况论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48,共6页
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状况论析罗淳一、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状况的历史与现状自全国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明显快于汉族的事实即为全社会所关注,而这种过速增长的直接导因就是生育。但以往少数民族生育问题专题研究始终相对... 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状况论析罗淳一、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状况的历史与现状自全国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明显快于汉族的事实即为全社会所关注,而这种过速增长的直接导因就是生育。但以往少数民族生育问题专题研究始终相对薄弱和零散。据此、全面而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生育模式 少数民族人口 生育率 少数民族妇女 妇女生育 少数民族地区 计划生育工作 基诺族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边境开放口岸流动人口的作用及其管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光灿 沈淑珍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42,32,共6页
论边境开放口岸流动人口的作用及其管理李光灿,沈淑珍人口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变化自古有之,但其流动变化的地域范围、规模大小、流动频率等状况,却受政治、经济、意识观念、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人... 论边境开放口岸流动人口的作用及其管理李光灿,沈淑珍人口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变化自古有之,但其流动变化的地域范围、规模大小、流动频率等状况,却受政治、经济、意识观念、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人口流动的范围、规馍、频率等日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边境口岸地区 开放口岸 人口流动 文化交流 社会治安管理 云南 生育管理 边境地区 消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现代化:一个历史过程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昭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5,共8页
人口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明确的时间和价值限定的社会变化过程。因此,理解人口现代化的性质和特点,需要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进行整体考察。人口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伴随始终,并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其... 人口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明确的时间和价值限定的社会变化过程。因此,理解人口现代化的性质和特点,需要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进行整体考察。人口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伴随始终,并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其本质是实践问题。由于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的具体经历不同,人口现代化范式与非范式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因而,探索人口现代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及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现代化 历史过程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部人口再生产与人口转变差距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淳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5期59-66,共8页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异;自然地理条件的殊异;以及民族文化的反差,是影响东西部人口再生产及其转变的重要致因,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东西部人口再生产状况及其转变差距。
关键词 东西部 人口冉生产与人口转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