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测序在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
作者 米其利 李雪梅 +4 位作者 管莹 高茜 桂永发 朱洲海 夭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02-308,共7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投入到对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中。高通量测序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数据产出通量高、分析全面、灵敏、快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中。本文对高通量测序的操作流程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投入到对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中。高通量测序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数据产出通量高、分析全面、灵敏、快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中。本文对高通量测序的操作流程及其在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评价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食品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生态学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催化2个酯分子相互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蒋举兴 王家俊 +3 位作者 段焰青 刘亚 王文元 吴少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19-1925,共7页
从印楝植物内生真菌Phomopsis sp.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4-acetoxymultiplolide(1)和1-acetoxymultiplolide(2)在室温及水存在下能够相互转化.提出二者相互转化最可能的4个途径(机理A^D).在B3LYP/6-311+G(d,p)水平进行气相条件的优化,结果... 从印楝植物内生真菌Phomopsis sp.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4-acetoxymultiplolide(1)和1-acetoxymultiplolide(2)在室温及水存在下能够相互转化.提出二者相互转化最可能的4个途径(机理A^D).在B3LYP/6-311+G(d,p)水平进行气相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无水催化的机理A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均显著大于120 kJ/mol,2个分子水催化的机理D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则显著降低.计算结果显示水的溶剂化效应能进一步降低机理D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在MP2/6-311++G(2d,2p)//B3LYP/6-311+G(d,p)水平计算了单点能,得到在水相时机理D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分别为106.24和107.37 kJ/mol.因此,机理D是化合物1和2在室温下及水存在时相互转化最可能的途径,该途径是一种特殊的水催化分子内酯的醇解反应,也是一种经典的亲核加成反应,通过一种新的叔醇中间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酯交换反应 水催化 活化能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二级微扰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二高温热泉原核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华兰 王涛 +3 位作者 李沁元 张东华 彭谦 崔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480-13481,13531,共3页
直接提取腾冲大滚锅热泉壁、龙陵大沸泉泉底沉积物总DNA,PCR扩增获得古菌和细菌16S rDNA的V_8高变区片段,进行DGGE分析。结果显示,细菌和古菌在2个高温热泉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存在,而且2个热泉古菌的DGGE条带差异度较大,而细菌在2个高温... 直接提取腾冲大滚锅热泉壁、龙陵大沸泉泉底沉积物总DNA,PCR扩增获得古菌和细菌16S rDNA的V_8高变区片段,进行DGGE分析。结果显示,细菌和古菌在2个高温热泉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存在,而且2个热泉古菌的DGGE条带差异度较大,而细菌在2个高温热泉中数量较多,而且相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泉 DGGE 细菌 古菌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YIM34165发酵提取物抗水稻恶苗病菌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尚慧 欧敏功 +5 位作者 杨佩文 李铭刚 李一青 崔晓龙 文孟良 李家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5,共3页
从云南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YIM34165,优选3种不同培养基(1号、61号和301号)进行发酵,测定其发酵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61号培养基的发酵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4.27%,活体平均... 从云南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YIM34165,优选3种不同培养基(1号、61号和301号)进行发酵,测定其发酵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61号培养基的发酵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4.27%,活体平均防治效果为8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发酵提取物 水稻恶苗病 抗病活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接种后固氮放线菌基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熊智 张成刚 +1 位作者 张忠泽 姜成林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放线菌Frankia与放线菌根植物在根瘤中共生的现象发生在8科24属被子植物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Frankia可分为4个族,其菌株对寄主植物有明显的偏好性.用大理旱冬瓜根瘤接种昆明和武定旱冬瓜幼苗,收集幼苗上的根瘤,再对幼苗接种数次.用武... 放线菌Frankia与放线菌根植物在根瘤中共生的现象发生在8科24属被子植物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Frankia可分为4个族,其菌株对寄主植物有明显的偏好性.用大理旱冬瓜根瘤接种昆明和武定旱冬瓜幼苗,收集幼苗上的根瘤,再对幼苗接种数次.用武定旱冬瓜和川滇桤木幼苗做同样实验,最后对Frankia的16SrRNA基因进行ARDRA分析,发现接种幼苗根瘤中Frankia与接种根瘤中Frankia产生相同的16SrRNA基因ARDRA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放线菌 交叉接种试验 基因稳定性 ARDRA技术 基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乌拉尔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评价
6
作者 熊财智 曹金凤 +2 位作者 赵江源 李铭刚 丁建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49-152,共4页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野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部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GG5-1,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Neocosmospora rubicola。通过生长速率法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野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部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GG5-1,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Neocosmospora rubicola。通过生长速率法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进行抑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内生真菌GG5-1大米发酵提取物在0.1 mg/mL对油菜菌核病菌有强烈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97.28±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加工及储存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兴 杨莹 +5 位作者 李珊辉 张天栋 颜克亮 刘晓敏 肖敏 陈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5-18,45,共5页
[目的]研究卷烟加工及储存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以云烟(软珍,R)不同制丝工艺的加工工序及储存过程的烟叶表面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尽管不同制丝工艺... [目的]研究卷烟加工及储存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以云烟(软珍,R)不同制丝工艺的加工工序及储存过程的烟叶表面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尽管不同制丝工艺在相同加工工序中微生物群落丰富度不尽相同,但主要高丰富度微生物类群的种类比较一致;此外,烟叶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储存时间下,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具有类似的趋势。[结论]该研究对从微生物角度改进烟叶制丝工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表明烟叶的储存时间可能是影响微生物后期群落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丝工艺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飞龙斩血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8
作者 杨本寿 韩秀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6期496-500,共5页
从飞龙斩血内分离得到一株广谱、高活性抑菌内生真菌F-46/2,其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24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木霉属Trichoderma中的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的特征基本一致... 从飞龙斩血内分离得到一株广谱、高活性抑菌内生真菌F-46/2,其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24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木霉属Trichoderma中的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的特征基本一致。ITS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同源性高达98%,因此将菌株F-46/2命名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F-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康氏木霉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出窖糟醅细菌区系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涛 田时平 +4 位作者 赵东 游玲 冯瑞章 王松 崔晓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3-197,共5页
分别建立多粮浓香型白酒窖池的窖泥和出窖糟醅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在利用DOTUR1.53软件对691条有效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序列进行Blastn和EzTaxon相似性分析。发现窖泥和出窖糟醅中均存在丰富的细菌多样性;窖泥中180条序列分别... 分别建立多粮浓香型白酒窖池的窖泥和出窖糟醅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在利用DOTUR1.53软件对691条有效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序列进行Blastn和EzTaxon相似性分析。发现窖泥和出窖糟醅中均存在丰富的细菌多样性;窖泥中180条序列分别与糟醅中264条序列100%相似,各占2个克隆文库序列总数的51.14%和77.88%,这些序列主要属于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erratia、Clostridium和一些潜在新类群。结果显示:多粮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泥和糟醅具有较高相似度的细菌区系,其间存在较大规模的细菌相互扩散,发生相互扩散的细菌包括Lactobacillus、Serratia和Clostridium等属的菌株及大量潜在新分类单位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浓香型白酒 窖泥 出窖糟醅 16S rDNA克隆文库 细菌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分析青梅发酵酒和浸泡酒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杨红亚 吴少华 +1 位作者 王兴红 彭谦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3,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青梅发酵酒和浸泡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青梅发酵酒中的64个香气成分,除苯甲醇(8.119%)外,其他主要成分均由酵母发酵产生。青梅酒中还有4-羟基苯乙醇、4-羟基丁酸乙酯。从青梅浸泡酒中鉴定出48种挥发性化...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青梅发酵酒和浸泡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青梅发酵酒中的64个香气成分,除苯甲醇(8.119%)外,其他主要成分均由酵母发酵产生。青梅酒中还有4-羟基苯乙醇、4-羟基丁酸乙酯。从青梅浸泡酒中鉴定出4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以棕榈酸乙酯(14.493%)、亚油酸乙酯(11.652%)、油酸乙酯(9.244%)等高级脂肪酸酯、苯甲醛(10.870%)等成分为主。青梅的典型香气成分苯甲醛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青梅 发酵酒 浸泡酒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分泌型铁载体真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江源 邹雪峰 +5 位作者 何翔 张庆 杨济达 朱红业 杨佩文 李铭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30,共8页
为筛选对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好的天然产物,本文以分泌型铁载体产生菌云南木霉Trichoderma yunnanense 2-14F2和拟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pseudobassiana 2-8F2为材料,考察其铁载体活性物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采用CAS检测法及全波段紫外... 为筛选对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好的天然产物,本文以分泌型铁载体产生菌云南木霉Trichoderma yunnanense 2-14F2和拟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pseudobassiana 2-8F2为材料,考察其铁载体活性物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采用CAS检测法及全波段紫外光吸收法判定铁载体化学结构类型及其活性。采用Sephadex-LH20凝胶划段法分离活性物质。采用平板扩散及96孔板倍半稀释法检测铁载体活性物质对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盆栽法检测活性物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结果显示,菌株2-14F2和2-8F2产铁载体活性单位(SU)分别为62.02%和52.06%,铁载体化学结构类型均为异羟肟酸盐型(hydroxamates)。当铁载体活性物质浓度为0.15 mg/mL时,两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抑菌率分别为73.26%(2-14F2)和37.23%(2-8F2);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1.36%(2-14F2)与50.27%(2-8F2)。此外,当两菌株铁载体活性物质中含1 mol/L FeCl_(3)溶液时,抑菌率及防治效果均显著下降,表明其生物活性与铁载体及环境铁离子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分泌铁载体菌株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载体 真菌 番茄青枯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动物血发酵酱油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兴红 杨红亚 +1 位作者 钟佳 王晓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各种屠宰动物血是一种资源量很大的蛋白质,营养丰富,在食品开发方面,大规模利用动物血的报道不多,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动物血制作酱油的新工艺。利用动物血制作酱油的主要优点是质量高、成本低。采用本文报道的工艺制作的血酱油成功地消... 各种屠宰动物血是一种资源量很大的蛋白质,营养丰富,在食品开发方面,大规模利用动物血的报道不多,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动物血制作酱油的新工艺。利用动物血制作酱油的主要优点是质量高、成本低。采用本文报道的工艺制作的血酱油成功地消除了血的腥臭气,并且酱香浓郁,产品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了优质酱油的水平,氨基氮含量达到1.1g/100mL,为屠宰动物血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酵母和乳酸菌进行后处理,对血酱油的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增香处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血 酱油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圆盘菌属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及4个已知种的新分布
13
作者 杨丽芬 杨建 +6 位作者 郭建伟 陈吉岳 李世福 刘艳红 叶太珍 张克勤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晶圆盘菌属(Hyalorbilia)以檗晶圆盘菌[Hyalorbilia berberidis(Velen.)Baral]为模式种,由BARAL&MARSON建立于2000年。目前,已有12个种正式报道。本研究首次记录了来自中国的梭孢晶圆盘菌(H.fusispora),该种关键特征为梭形子囊孢... 晶圆盘菌属(Hyalorbilia)以檗晶圆盘菌[Hyalorbilia berberidis(Velen.)Baral]为模式种,由BARAL&MARSON建立于2000年。目前,已有12个种正式报道。本研究首次记录了来自中国的梭孢晶圆盘菌(H.fusispora),该种关键特征为梭形子囊孢子,[4.2(4.5)~6.1(6.3)]×[1.3(1.6)~1.6(1.8)]μm,孢子两端对称分布有4~6个直径0.4~0.5μm的球形孢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盘菌属 梭孢晶圆盘菌 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森林环境对铁载体子囊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宇鹏 赵江源 +3 位作者 杨佩文 何翔 文孟良 李铭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8-305,共8页
为了收集并定向发掘铁载体功能微生物资源,对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中的产铁载体微生物进行纯培养筛选、分离和鉴定,结合土壤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锚定活性菌株在群落结构中的位置,并据此分... 为了收集并定向发掘铁载体功能微生物资源,对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中的产铁载体微生物进行纯培养筛选、分离和鉴定,结合土壤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锚定活性菌株在群落结构中的位置,并据此分析活性菌株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纯培养,从哀牢山低海拔河谷灌木林及次生林区域和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土壤中筛选、分离和鉴定出的产铁载体真菌活性菌株,均为子囊菌门微生物,分属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木霉属(Trichoderma)、篮状菌属(Talaromyces)及白僵菌属(Beauveria)。这些微生物主要分离自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其中的土样大多具备高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低p H值及低铁含量的特性。结合ITS高通测序结果,以上活性真菌菌株均有对应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活性菌株相关属OTU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霉属的分布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曲霉属的分布与p H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质量含水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木霉属及篮状菌属的分布与所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白僵菌属、绿僵菌属的分布与p H值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原始森林环境对微生物具有选择性影响,其中的产铁载体子囊菌是一类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功能性资源,其在原始森林土壤矿物质利用和有机质形成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囊菌 活性菌株 铁载体 环境因子 聚类分析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