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生超 杨清辉 李富生 《甘蔗糖业》 2001年第3期27-30,共4页
本文阐述了甘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分析了我国甘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甘蔗农业 可持续发展 涵义 特征 发展策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基因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荣 李富生 何丽莲 《中国糖料》 2018年第5期66-69,72,共5页
干旱是限制甘蔗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选育抗旱性好的甘蔗新品种对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甘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部分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应在进一步挖掘抗旱相关基因的基础... 干旱是限制甘蔗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选育抗旱性好的甘蔗新品种对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甘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部分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应在进一步挖掘抗旱相关基因的基础上,加快抗旱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并探讨多基因共转导对植物抗旱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抗旱基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生超 《中国糖料》 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从甘蔗良种选用、整地播种、肥料施用、田间管理、蔗地覆盖等生产环节综述了甘蔗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甘蔗 抗旱 栽培技术 良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及其在甘蔗抗逆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钱禛锋 何丽莲 李富生 《中国糖料》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DREB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胁迫等优异的功能。DREB基因家族庞大且具有相似的保守AP2结构域。不同植物,不同亚组的DREB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本文综述了DREB基因家族的结构、分类,在低温、干旱、高盐、重金... DREB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胁迫等优异的功能。DREB基因家族庞大且具有相似的保守AP2结构域。不同植物,不同亚组的DREB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本文综述了DREB基因家族的结构、分类,在低温、干旱、高盐、重金属和病害的逆境胁迫下参与的信号通路和功能,以及目前在甘蔗及其近缘野生种中的研究现状。同时,也为在蔗茅野生种中开展DREB家族基因的研究及最终运用到抗逆转基因甘蔗的培育上做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DREB转录因子 功能 抗逆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促生长效果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鲁峰 狄义宁 +3 位作者 何丽莲 谢林艳 胡一凡 李富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4,275,共9页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浸泡接种玉米种子与甘蔗单芽茎,明确B9的最适促生长密度,观察它们的生长势并测定芽长、根长、株高、生根数和根系重量;通过灌根接种甘蔗组培苗,观察试管组培苗中根系长势,测定盆栽组培苗根长、株高、根系活力、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叶绿素以及光合指标,运用液质联用仪检测无菌上清液中与促生长相关的IAA的含量。【结果】B9菌液稀释后对玉米种子和幼苗均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随着菌液稀释倍数的增加,促生长效果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在1.0×10^6 CFU/mL时,对玉米生长情况的影响达到最佳。甘蔗单芽茎经1.0×10^6 CFU/mL的B9菌液处理后,其相关的形态和农艺性状均显著优于清水对照(P<0.05)。在该密度下,甘蔗组培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CK。在LB培养基B9菌液中,吲哚乙酸含量增加明显,在9 d时达到(95.63±2.33)ng/mL,比空白对照增加1054.9%。在Landy培养基菌液中,同样检测到吲哚乙酸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在9 d时比对照高出2.56倍。【结论】B9菌株对甘蔗和玉米均具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且发酵液中的IAA分泌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IAA 光合指标 液质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茅染色体和植物学性状观察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清辉 李富生 +1 位作者 肖凤回 何顺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3-256,共4页
通过对采自滇、蜀、藏、陕、赣、鄂、闽、粤、桂、琼等10个省(区)的35份斑茅无性系的染色体数目和植物学性状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有2n=40和2n=60两种类型.其中2n=40类型的斑茅只有3个无性系,分别采自云南和西... 通过对采自滇、蜀、藏、陕、赣、鄂、闽、粤、桂、琼等10个省(区)的35份斑茅无性系的染色体数目和植物学性状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有2n=40和2n=60两种类型.其中2n=40类型的斑茅只有3个无性系,分别采自云南和西藏.采自其它省(区)的32个无性系都属于2n=60这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染色体 植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考察与植物学性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胡存脉 王先宏 +1 位作者 余兴华 杨清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对西藏东南部和西南部进行割手密、斑茅、蔗茅及滇蔗茅等甘蔗种质资源的考察和采集,共采集到74份资源材料。对所采材料的形态特征及特异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采材料在同一种内不同无性系间的株高、茎径和锤度等性状均有较大差异... 对西藏东南部和西南部进行割手密、斑茅、蔗茅及滇蔗茅等甘蔗种质资源的考察和采集,共采集到74份资源材料。对所采材料的形态特征及特异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采材料在同一种内不同无性系间的株高、茎径和锤度等性状均有较大差异,表明这些资源植物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研究结果进一步扩充了我国的甘蔗种质资源库,为藏南野生甘蔗种质资源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采集 植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甘蔗内生芽孢杆菌的抑菌促生活性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春宇 狄义宁 +4 位作者 黎青虹 刘涵 刘鲁峰 何丽莲 李富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1-768,共8页
【目的】测试3株甘蔗内生细菌的抗病促生长活性,并确定优良菌株的分类学地位,为后续甘蔗生防菌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材料。【方法】以分离自甘蔗栽培种闽糖69-421和滇蔗01-58的3株芽孢杆菌P8、Q2和P7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广谱抑菌... 【目的】测试3株甘蔗内生细菌的抗病促生长活性,并确定优良菌株的分类学地位,为后续甘蔗生防菌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材料。【方法】以分离自甘蔗栽培种闽糖69-421和滇蔗01-58的3株芽孢杆菌P8、Q2和P7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广谱抑菌活性和促生长活性指标;检测菌株的常规生理生化指标,对菌株16S rRNA和GyrA两个看家基因进行测序,采用MEGA软件邻接法对3株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株菌株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烟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icotianae Avern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大斑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离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菌株Q2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81.60%,对其余病原菌抑制率也达到61%以上;其嗜铁素合成能力强于P8和P7;其无机磷利用能力强于P8和P7,可溶性磷含量达166.95 mg/L;培养3 d时,Q2的纤维素酶活性为5.22 U/mL,活性较高,产生纤维素的能力较强。经鉴定,菌株Q2为枯草芽孢杆菌。【结论】甘蔗内生菌枯草芽孢杆菌Q2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其嗜铁素、溶磷和纤维素酶活性高,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抗病促生长生物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促生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内生菌菌剂在宿根甘蔗上的应用
9
作者 何成双 尹以龙 +2 位作者 李富生 李增菊 段明山 《云南农业》 2020年第8期62-63,共2页
通过在宿根甘蔗上应用内生菌(YC89)菌剂参与的减施化肥试验,结果表明,増施500 kg滤泥有机肥具有宿根发株率高、分蘖强、有效茎多、产量高、含糖量高和产值高的特点,每公顷增收5874元,增收明显。
关键词 甘蔗内生菌菌剂 宿根甘蔗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手密RAPD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杨清辉 李富生 肖凤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7-351,共5页
选用6个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作了多态性分析.并对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割手密野生种具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供试的... 选用6个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作了多态性分析.并对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割手密野生种具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供试的32份割手密无性系可划分为9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RAPD 遗传多样性 甘蔗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菌肥在新植蔗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以龙 李富生 +2 位作者 李增菊 何成双 明宗清 《云南农业》 2019年第4期77-78,共2页
通过一年的试验表明,采用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自行研制的甘蔗内生菌(ScBS1)菌剂对甘蔗进行浸种和淋浇,使蔗苗出苗快、长势旺盛、增产明显,且对甘蔗糖分影响不明显,含糖量均能达到15 t/hm^2以上。
关键词 生物有机菌肥 新植甘蔗 蔗苗出苗 长势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