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的研究进展和利用潜力
1
作者 钱禛锋 赵昌祖 +3 位作者 万慧兰 何丽莲 王先宏 李富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5-1498,共14页
充分利用甘蔗近缘野生种,是拓宽甘蔗遗传背景和加速甘蔗高贵化育种的重要基础。蔗茅属于甘蔗的近缘野生种,是甘蔗育种的重要野生种质,也是甘蔗属复合体基因组演化和功能基因解析的重要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蔗茅种质资源的采集和研... 充分利用甘蔗近缘野生种,是拓宽甘蔗遗传背景和加速甘蔗高贵化育种的重要基础。蔗茅属于甘蔗的近缘野生种,是甘蔗育种的重要野生种质,也是甘蔗属复合体基因组演化和功能基因解析的重要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蔗茅种质资源的采集和研究,以及甘蔗与蔗茅的属间远缘杂交和抗旱耐冷甘蔗新品种培育取得重要进展。另外,蔗茅的许多优异性状,包括高糖、耐冷和抗旱等的生理及分子响应机制也逐渐被解析。为更好探索蔗茅优异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在甘蔗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综述蔗茅的研究进展和利用现状,分析蔗茅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演化特性,解析蔗茅中蔗糖合成和转运的主要通路及其关键基因的转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蔗茅作为模式植物和生物燃料植物的应用潜力;同时,分析了蔗茅对低温和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特征,讨论了蔗茅在甘蔗育种研究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茅 种质创新 遗传多样性 高糖育种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YC89在不同甘蔗品种中定殖及防治赤腐病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林艳 何丽莲 +4 位作者 罗艳菊 李玉梅 排先迈 刘鲁峰 李富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6-1073,共8页
为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YC89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赤腐病的生防效果,本研究通过抗生素标记法获得遗传特性和拮抗活性稳定的利福平标记菌株YC89R,然后通过浇灌法对其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进行探究,同时评价了YC89菌株对... 为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YC89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赤腐病的生防效果,本研究通过抗生素标记法获得遗传特性和拮抗活性稳定的利福平标记菌株YC89R,然后通过浇灌法对其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进行探究,同时评价了YC89菌株对4个不同甘蔗品种抗赤腐病的防效研究。定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C89在4个甘蔗品种中的根际、根、茎和叶中均能定殖,并且在接种后的30 d仍能回收到标记菌株,其中在根际中的定殖能力最强,其定殖量为8.66×10^(5)~7.03×10^(6) cfu/g,叶中定殖量最少,菌株含量为0.72×10^(3)~3.54×10^(4)cfu/g,菌株在新台糖22号和粤糖93-159中的定殖能力较强。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YC89菌株对新台糖22赤腐病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1.11%。综上表明,YC89菌株在防治甘蔗赤腐病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甘蔗赤腐病 生防菌 定殖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甘蔗汁品质综合评价
3
作者 李先丽 李虹琳 +4 位作者 鄢正美 鲁泽 娄红波 何丽莲 李富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25-334,共10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蔗汁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确立了可滴定酸、果糖、蔗糖、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多酚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17%、14.45%、17.23%、18.17%、16.36%、19.6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桂糖11’‘滇蔗01-106’和‘滇蔗02-38’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14种甘蔗汁分为3类,第一类甘蔗糖含量较高,建议用于榨糖或加工成红糖,第二类甘蔗甜度适中,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三类甘蔗口感好且风味佳,适宜榨汁鲜食,本研究结果为鲜食甘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杂种的染色体和RAPD鉴定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富生 林位夫 何顺长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种F1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杂种F1材料01/47、01/85、01/120的2n=80-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 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种F1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杂种F1材料01/47、01/85、01/120的2n=80-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其中3个引物OPC-19、OPE-2、OPF-4可在杂种F1材料01/64和01/120的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分别为父本3500bp和母本1300bp、父本1350bp和母本900bp、父本550bp和母本900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鉴定 甘蔗 RAPD扩增 RAPD多态性 杂种F1 染色体计数 属间杂交种 分子标记 遗传方式 随机引物 特征谱带 体细胞 真实性 母本 父本 材料 双亲 蔗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生超 杨清辉 +1 位作者 李富生 何顺长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3,共2页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成活率较低 ,是目前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加速甘蔗种苗繁殖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 ,分别从壮苗炼苗、一级苗假植。
关键词 壮苗 炼苗 一级苗假植 大田移栽 甘蔗 腋芽培养苗 假植管理技术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被引量:19
6
作者 范源洪 陈跃 +3 位作者 杨清辉 张跃彬 陈学宽 吴才文 《甘蔗(福建)》 2004年第3期58-64,共7页
"十五"以来,云南组织了大规模的甘蔗高产高糖新良种推广,2001-2004年,已累计推广51.2万hm2,其中2004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2万hm2,使全省良种覆盖率由2000年的19.02%提高到85.1%,基本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取得巨大的社会经... "十五"以来,云南组织了大规模的甘蔗高产高糖新良种推广,2001-2004年,已累计推广51.2万hm2,其中2004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2万hm2,使全省良种覆盖率由2000年的19.02%提高到85.1%,基本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提升了云南蔗糖产业的竞争力。从国内外引进甘蔗品种材料126个,初步制定了规范的甘蔗病害检测方法、标准,以及规范的甘蔗进出口检疫和疫情检测程序;通过试验示范筛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材料23个,为甘蔗新品种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丰富的种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甘蔗 品种类型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基因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徐荣 李富生 何丽莲 《中国糖料》 2018年第5期66-69,72,共5页
干旱是限制甘蔗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选育抗旱性好的甘蔗新品种对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甘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部分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应在进一步挖掘抗旱相关基因的基础... 干旱是限制甘蔗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选育抗旱性好的甘蔗新品种对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甘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部分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应在进一步挖掘抗旱相关基因的基础上,加快抗旱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并探讨多基因共转导对植物抗旱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抗旱基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复合体种质资源野生种的组织培养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富生 杨生超 +1 位作者 萧凤回 杨清辉 《作物品种资源》 1999年第4期26-28,共3页
本文比较了割手密、斑茅、蔗茅、五节芒、河八王等甘蔗种质资源野生种的幼叶组织培养条件, 首次建立了五节芒和河八王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 不同的野生种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继代培养再分化能力及再生苗分化率方面均表现出不同,... 本文比较了割手密、斑茅、蔗茅、五节芒、河八王等甘蔗种质资源野生种的幼叶组织培养条件, 首次建立了五节芒和河八王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 不同的野生种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继代培养再分化能力及再生苗分化率方面均表现出不同, 说明甘蔗近缘野生种间在生理和遗传上存在着对培养条件反应的差异, 不同的资源材料要选择各自适合的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复合体 种质资源 野生种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生超 《中国糖料》 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从甘蔗良种选用、整地播种、肥料施用、田间管理、蔗地覆盖等生产环节综述了甘蔗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甘蔗 抗旱 栽培技术 良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生超 杨清辉 +1 位作者 李富生 何顺长 《甘蔗(福建)》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成活率较低 ,是目前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加速甘蔗种苗繁殖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 ,分别从壮苗炼苗、一级苗假植。
关键词 甘蔗 腋芽培养苗 假植 管理技术 定植 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腋芽苗亚无性系种性比较研究
11
作者 杨生超 杨清辉 +1 位作者 李富生 何顺长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甘蔗 腋芽苗亚无性系 种性 种茎蔗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内生菌B9的鉴定及其促生长机制和定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狄义宁 刘鲁峰 +7 位作者 胡一凡 谢林艳 李咏梅 何鹏杰 崔文艳 何鹏飞 李富生 何丽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6-193,共8页
B9是一株分离于甘蔗品种“云蔗99-91”根部的内生菌,笔者对其种属鉴定与促生长机制开展研究,以期应用于甘蔗生产。试验通过传统方法与16S rRNA等看家基因片段测序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透明圈、酸性钼蓝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法、... B9是一株分离于甘蔗品种“云蔗99-91”根部的内生菌,笔者对其种属鉴定与促生长机制开展研究,以期应用于甘蔗生产。试验通过传统方法与16S rRNA等看家基因片段测序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透明圈、酸性钼蓝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法、GFP荧光标记等方法测定与研究B9菌株固氮、溶磷、解钾、产IAA、嗜铁素等生物学活性及在甘蔗苗内的定殖情况;最后通过回接法研究菌液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与甘蔗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B9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产生IAA和嗜铁素的能力。用B9菌液处理后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与促进根芽组织生长,同时处理组甘蔗苗株在农艺性状与生理生化水平上明显优于无菌清水对照,并且发现B9菌能在甘蔗根茎叶内稳定定殖。本文鉴定了B9菌的种类和功能,阐明了B9菌的促生长机制和定殖能力,为开发生物菌肥并应用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内生菌 枯草芽孢杆菌 促生长机制 定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及其在甘蔗抗逆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禛锋 何丽莲 李富生 《中国糖料》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DREB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胁迫等优异的功能。DREB基因家族庞大且具有相似的保守AP2结构域。不同植物,不同亚组的DREB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本文综述了DREB基因家族的结构、分类,在低温、干旱、高盐、重金... DREB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胁迫等优异的功能。DREB基因家族庞大且具有相似的保守AP2结构域。不同植物,不同亚组的DREB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本文综述了DREB基因家族的结构、分类,在低温、干旱、高盐、重金属和病害的逆境胁迫下参与的信号通路和功能,以及目前在甘蔗及其近缘野生种中的研究现状。同时,也为在蔗茅野生种中开展DREB家族基因的研究及最终运用到抗逆转基因甘蔗的培育上做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DREB转录因子 功能 抗逆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饶席兵 钱禛锋 +6 位作者 曾丹 张蓉琼 吕绍芝 沈庆庆 吴华英 何丽莲 李富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2-751,共10页
低温是影响甘蔗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探究甘蔗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反应特性,筛选强耐寒性甘蔗亲本材料,对指导甘蔗育种及推动甘蔗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8份不同甘蔗品种及1份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99-1无性... 低温是影响甘蔗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探究甘蔗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反应特性,筛选强耐寒性甘蔗亲本材料,对指导甘蔗育种及推动甘蔗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8份不同甘蔗品种及1份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99-1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低温胁迫处理后的生理指标响应,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9份材料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经低温胁迫处理(3℃,3 d)后,绝大部分材料的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以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较CK升高;所有材料的脯氨酸(Pro)含量均较CK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较CK降低;此外,绝大部分材料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较CK升高。并且发现强耐寒性的材料(蔗茅99-1、崖城89-9、ROC10)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能够维持较低的MDA含量,和较高的SS、SP、Pro含量以及POD、CAT活性。结合综合评价值(D),通过聚类分析将9份材料的耐寒能力分别划分为强耐寒类型(蔗茅99-1、崖城89-9、ROC10)、中度耐寒类型(ROC20、粤糖93-159、黄加利、ROC16)和弱耐寒类型(滇蔗01-58、ROC22)3个类群。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不同,强耐寒性甘蔗品种在逆境下能够迅速通过自身调节,合理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进一步清除体内的活性氧(ROS)等有害物质,平衡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本研究为探明甘蔗低温胁迫应答调控机理,选育强耐寒性甘蔗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耐寒性 生理响应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高原甘蔗生长及耐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伍胜 何丽莲 +1 位作者 王先宏 李富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采用田间栽培试验及离体叶片低温胁迫法,研究氮(N)、磷(P)、钾(K)不同配比施肥对新植高原甘蔗新品系YAU01/58的生长及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④(N∶P∶K=2∶1∶2)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和耐寒性等方面的影响较处理①(N∶P∶... 采用田间栽培试验及离体叶片低温胁迫法,研究氮(N)、磷(P)、钾(K)不同配比施肥对新植高原甘蔗新品系YAU01/58的生长及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④(N∶P∶K=2∶1∶2)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和耐寒性等方面的影响较处理①(N∶P∶K=1∶1∶1)、处理②(N∶P∶K=2∶1∶1)、处理③(N∶P∶K=1∶2∶1)为好,说明在均衡施用N、P、K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N、K肥能有效提高甘蔗的耐寒性及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肥 耐寒性 农艺性状 工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促生长效果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鲁峰 狄义宁 +3 位作者 何丽莲 谢林艳 胡一凡 李富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4,275,共9页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浸泡接种玉米种子与甘蔗单芽茎,明确B9的最适促生长密度,观察它们的生长势并测定芽长、根长、株高、生根数和根系重量;通过灌根接种甘蔗组培苗,观察试管组培苗中根系长势,测定盆栽组培苗根长、株高、根系活力、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叶绿素以及光合指标,运用液质联用仪检测无菌上清液中与促生长相关的IAA的含量。【结果】B9菌液稀释后对玉米种子和幼苗均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随着菌液稀释倍数的增加,促生长效果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在1.0×10^6 CFU/mL时,对玉米生长情况的影响达到最佳。甘蔗单芽茎经1.0×10^6 CFU/mL的B9菌液处理后,其相关的形态和农艺性状均显著优于清水对照(P<0.05)。在该密度下,甘蔗组培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CK。在LB培养基B9菌液中,吲哚乙酸含量增加明显,在9 d时达到(95.63±2.33)ng/mL,比空白对照增加1054.9%。在Landy培养基菌液中,同样检测到吲哚乙酸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在9 d时比对照高出2.56倍。【结论】B9菌株对甘蔗和玉米均具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且发酵液中的IAA分泌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IAA 光合指标 液质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腋芽快繁种苗新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富生 杨清辉 +2 位作者 杨生超 何丽莲 何顺长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5,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甘蔗腋芽快繁种苗的关键技术。该技术与常规的幼叶组织培养快繁种苗技术相比 ,具有简化工序、节约原料、降低成本、所得蔗苗健壮、繁殖速度快、变异小等优点 ,因此是目前甘蔗良种快速繁殖的重要手段。同时 ,结合自己在这方面... 本文介绍了甘蔗腋芽快繁种苗的关键技术。该技术与常规的幼叶组织培养快繁种苗技术相比 ,具有简化工序、节约原料、降低成本、所得蔗苗健壮、繁殖速度快、变异小等优点 ,因此是目前甘蔗良种快速繁殖的重要手段。同时 ,结合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腋芽 快速繁殖 种苗 组织培养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份蔗茅与甘蔗杂种F_1材料的ISSR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娄红波 王先宏 +1 位作者 何丽莲 李富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09-1412,共4页
本研究采用12条引物对8份蔗茅与甘蔗杂种F1材料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出133条带,其中11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83.46%,说明栽培甘蔗与蔗茅杂交F1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供试F1代材料与其母本"崖城89-9"及父本"昆明蔗茅&qu... 本研究采用12条引物对8份蔗茅与甘蔗杂种F1材料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出133条带,其中11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83.46%,说明栽培甘蔗与蔗茅杂交F1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供试F1代材料与其母本"崖城89-9"及父本"昆明蔗茅"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7和0.44,且从聚类结果来看,各子代材料均与母本聚为一类,说明母本的遗传物质在子代材料中占绝对优势;结果还表明子代染色体数目类型与聚类结果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茅 F1 ISSR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F_1代真实性的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富生 林位夫 何顺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甘蔗×蔗茅”属间杂交种F1代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杂种F1代材料“01/47,01/85,01/120”的2n=80~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 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甘蔗×蔗茅”属间杂交种F1代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杂种F1代材料“01/47,01/85,01/120”的2n=80~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其中3个引物(OPC-19,OPE-2,OPF-4)可在杂种F1代材料01/64和01/120的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分别为父本3500bp和母本1300bp、父本1350bp和母本900bp、父本550bp和母本900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本 父本 甘蔗 属间杂交 杂种F1代 引物 RAPD多态性 RAPD扩增 染色体遗传 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茅耐寒相关基因EfWRKY51克隆分析及功能验证
20
作者 万慧兰 吴华英 +5 位作者 曾丹 钱禛锋 赵昌祖 廖然超 何丽莲 李富生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8-2059,共12页
WRKY家族基因广泛参与植物的低温胁迫应答,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蔗茅属于甘蔗的近缘野生种,具有优异的耐寒性,但WRKY基因是否参与蔗茅对低温胁迫的应答尚不清楚。本研究从蔗茅中克隆得到EfWRKY51基因(GenBank:UVJ69259.1),该... WRKY家族基因广泛参与植物的低温胁迫应答,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蔗茅属于甘蔗的近缘野生种,具有优异的耐寒性,但WRKY基因是否参与蔗茅对低温胁迫的应答尚不清楚。本研究从蔗茅中克隆得到EfWRKY51基因(GenBank:UVJ69259.1),该基因CDS全长915 bp,编码304个氨基酸。EfWRKY51基因被冷胁迫诱导上调表达,编码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且无转录自激活活性。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获得异源表达EfWRKY51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株系。低温胁迫处理后,转基因烟草株系的叶片萎蔫程度低于野生型,且种子发芽率和根长均显著高于野生型(WT);此外,低温胁迫下转基因株系的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均显著高于WT株系,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WT株系,表明EfWRKY51基因过表达增强了转基因烟草株系的耐寒性。本研究结果为阐明EfWRKY51基因调控蔗茅耐寒性提供了依据,为甘蔗耐寒遗传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茅 EfWRKY51基因 异源表达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