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囊菌门赤壳科指赤壳属(Dactylonectria)真菌引起云南地区苹果根腐病初报
1
作者 毕潮龙 莫艳芳 +5 位作者 普特 施竹凤 裴卫华 吴德喜 陈齐斌 杨佩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1,137,共6页
云南苹果主产区根腐病发生为害严重,病原真菌种类复杂。为明确其病原真菌种类及分布,以及是否有新病原的存在,在云南苹果主产区进行病样采集,运用组织分离法获取病原菌,通过科赫法则验证致病性;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病原菌生物学分类... 云南苹果主产区根腐病发生为害严重,病原真菌种类复杂。为明确其病原真菌种类及分布,以及是否有新病原的存在,在云南苹果主产区进行病样采集,运用组织分离法获取病原菌,通过科赫法则验证致病性;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病原菌生物学分类地位,进一步基于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β-tubulin(β-tub)和histone H3(HIS3)多位点基因序列联合建进化树的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昆明市富民县、丽江市古城区和宁蒗县分离得到3株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3株真菌均能使苹果根部出现腐烂症状。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将其鉴定为指赤壳属(Dactylonectria)的D.macrodidyma、D.estremocensis和D.torresensis。这是病原D.macrodidyma和D.estremocensis引起苹果根腐病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为病害的发生流行监测和综合防治技术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根腐病 Dactylonectria macrodidyma Dactylonectria estremocensis Dactylonectria torresensis ITS β-TUB HI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芒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2
作者 张治萍 张竹青 +5 位作者 窦敏 范福园 任云贵 刘波 沙素飞 李健强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2016年-2022年,采集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主要芒果种植基地疑似枯萎病样品60份,通过对疑似样品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征、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对8株代表性分离物(MG-1-1,MG-1-3,MG-1-7,MG-1-10,MG-2-1,MG-2-4,MG-2-8,... 2016年-2022年,采集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主要芒果种植基地疑似枯萎病样品60份,通过对疑似样品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征、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对8株代表性分离物(MG-1-1,MG-1-3,MG-1-7,MG-1-10,MG-2-1,MG-2-4,MG-2-8,MG-2-10)进行鉴定。结果表明:8株分离物在MYEA培养基上散发出果香味,形成大量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团,子囊孢子帽盔状;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物的βT1、RPBII、MS204和FG1093序列与长喙壳属真菌Ceratocystis manginecans菌株序列相似性为100%,4个基因片段串联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8株分离物与源自阿曼和印度尼西亚的C.manginecans聚为一支,ML和BI分析支持率分别为93和0.98。选取2个分离物(MG-1-10和MG-2-8)进行致病性测定,均能引起芒果幼苗发病且症状与田间相似。综上,本研究明确了引起云南芒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Ceratocystis manginec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枯萎病 病原鉴定 Ceratocystis manginec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国星 陶玫 何霞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8-69,共2页
从择业观念、心态、自我定位、自身能力和心理障碍等主观因素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主观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会泽县某铅锌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文 刘奇 +4 位作者 王豹 王晟 刘志宗 张乃明 李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6-1044,共9页
为探究我国典型铅锌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全面了解其污染水平与重金属污染来源,在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会泽县者海镇均匀布设221个采样点,测定土壤中Cd、Pb、Cr、Cu、Zn的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I_(geo))和内梅罗综合... 为探究我国典型铅锌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全面了解其污染水平与重金属污染来源,在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会泽县者海镇均匀布设221个采样点,测定土壤中Cd、Pb、Cr、Cu、Zn的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I_(geo))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评价,并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受体模型(PMF)定量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Cd、Pb、Cr、Cu和Zn的含量多数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5种元素地累积指数递减趋势为Cd>Zn>Pb>Cu>Cr,元素Cd属于重度污染,在土壤中积累明显。研究区土壤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4.1,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源解析结果显示,两种模型源解析结果差异较小,APCS-MLR模型识别出4种污染源及其贡献率:工业和交通源(29.5%)、农业源(31.3%)、母质源(23.7%)和未知源(15.4%);PMF模型识别出4种污染源及其贡献率:工业源(30.0%),母质源(29.2%),交通源(11.9%),农业源(28.9%)。总体来看,PMF模型较APCS-MLR模型更加精细;工农业活动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区Cd污染较为严重,可采取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等措施进行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耕地土壤 重金属 风险评价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2022年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在云南主要烟区的发生与分布
5
作者 杨亚辉 杨洁 +6 位作者 罗恒明 刘芳 吕婧 陈平 陈海如 陈小姣 李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2,331,共8页
烟草丛顶病(tobacco bushy top disease,TBTD)是一种由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及其卫星RNA(tobacco bushy top virus satellite RNA,TBTVsatRNA)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及其伴随RNA(to... 烟草丛顶病(tobacco bushy top disease,TBTD)是一种由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及其卫星RNA(tobacco bushy top virus satellite RNA,TBTVsatRNA)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及其伴随RNA(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 associated RNA,TVDVaRNA)共同侵染引起的危险性病害,曾在云南很多烟区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对烟草丛顶病及其相关病原物在云南烟草上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力图对烟草丛顶病及其相关病原物的发生与分布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2022年,烟草丛顶病在云南各大烟区仅零星发生,2019年以来已很难发现。烟草丛顶病的相关病原物主要在曾经暴发流行过病害的楚雄、保山和大理发现,且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在烟草上并不总是同时被检出,其中引起烟草丛顶病典型症状的TBTV+TVDV+TBTVsatRNA+TVDVaRNA检出率在5%以下,TVDV的检出率最高,达30.44%,TBTVsatRNA的检出率最低,为7.68%。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不能同时感染同一烟株可能是当前烟草丛顶病很少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毒 烟草扭脉病毒 烟草丛顶病毒卫星RNA 烟草扭脉病毒伴随RNA 发生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基因的中国云南省烟草TMV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赵正婷 盖晓彤 +4 位作者 张俊蕾 夏振远 刘弟 姜宁 刘雅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60,共13页
为探明云南烟草上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特征,本研究使用T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采自云南各烟区的疑似烟草花叶病样品进行检测,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38个TMV CP基因序列,对其进... 为探明云南烟草上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特征,本研究使用T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采自云南各烟区的疑似烟草花叶病样品进行检测,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38个TMV CP基因序列,对其进行了一致性比对,及系统发育、错配分布、遗传变异、群体多样性等分析。变异分析显示,138条CP基因序列共有变异位点数122个,占总位点数的25.42%,变异类型只有核苷酸替换,核酸多样性为0.018,单倍型多样性为0.970;一致性比对结果显示,138条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为96%~100%;重组分析未检测到重组信号;对来自云南烟草,NCBI上其他地区烟草及云南地区其他寄主的TMV分离物的CP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TMV分离物在进化上可分为4个组,本试验获得的分离物分布在1、2、3组,其中只有来源昭通地区的分离物倾向于聚成簇,表明云南烟草TMV分离物的适应性进化受地理适应性所驱动,与寄主适应性基本无关;错配分布分析显示,云南烟草TMV群体呈多峰分布,表明该群体近期未经历群体扩张事件;群体间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除昭通和曲靖烟草TMV群体与其他TMV群体之间很容易发生遗传漂变促使群体发生遗传分化外,其余大部分TMV群体之间的基因流都可以抵制遗传漂变。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云南各烟区TMV分离物群体遗传变异情况,研究结果可为TMV的抗病育种和制定更为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云南 烟草花叶病毒 CP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扭脉病毒云南分离物rt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7
作者 杨亚辉 杨洁 +3 位作者 陈平 陈海如 陈小姣 李凡 《植物医学》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探究来自云南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的烟草扭脉病毒(TVDV)各分离物间rtp基因序列差异,分析烟草丛顶病近年在田间发生趋势减缓的原因.以2020—2022年从云南楚雄、大理、保山及红河采集的染病烟草样品为材料,对TVDV的rtp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 探究来自云南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的烟草扭脉病毒(TVDV)各分离物间rtp基因序列差异,分析烟草丛顶病近年在田间发生趋势减缓的原因.以2020—2022年从云南楚雄、大理、保山及红河采集的染病烟草样品为材料,对TVDV的rtp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共得到TVDV 7个不同分离物的rtp基因序列,长度均为2172 nt,包含618 nt的cp基因及1554 nt的rtd区;推导的TVDVRTP蛋白共编码722个氨基酸,其中包含CP蛋白的205个氨基酸,RTD的517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发现,获得的7个TVDV分离物与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TVDV分离物间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8.71%~100%,不同TVDV分离物间C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8.05%~100%,存在4个氨基酸的差异.获得的7个TVDV分离物与GenBank数据库登录的其他TVDV分离物间rtd区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6.68%~99.81%,RT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6.52%~100%,存在39个氨基酸的差异.这些TVDV分离物rtp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对TVDV的蚜虫传播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烟草丛顶病在田间的发生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扭脉病毒 烟草丛顶病 通读蛋白 分子变异 蚜虫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对草地螟的营养作用及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倩倩 王蕾 +3 位作者 李克斌 曹雅忠 尹姣 肖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1,共6页
植食性昆虫可以在取食后通过消化分解和吸收从食物中获得营养从而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同植物中营养物质成分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差别。本文通过用藜(灰菜)、大豆、向日葵、玉米和马铃薯叶片分别饲喂草地螟,发现取食不同寄主植物不仅... 植食性昆虫可以在取食后通过消化分解和吸收从食物中获得营养从而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同植物中营养物质成分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差别。本文通过用藜(灰菜)、大豆、向日葵、玉米和马铃薯叶片分别饲喂草地螟,发现取食不同寄主植物不仅显著影响草地螟幼虫的相对取食量、相对生长率和食物利用率(P<0.05),而且中肠消化酶活性也不相同。幼虫取食最喜食的藜时,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幼虫,其中肠消化酶活性也最高;而饲喂草地螟幼虫不喜食的马铃薯和玉米时,幼虫无论取食量、生长率还是食物利用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中肠消化酶活性较低,但是某些酶活性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这可能是昆虫对不适寄主的一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营养效应 相对生长率 相对取食量 食物利用率 中肠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柠檬花期蓟马种类调查及药剂防治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自然 张宏瑞 +3 位作者 岳建强 郭俊 彭满秀 高俊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8-180,共3页
蓟马在柠檬开花初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均可对柠檬花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进行了德宏柠檬花期蓟马为害观察、标本采集、种类鉴定,以及大田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为害柠檬花的蓟马有9种,分别为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杜鹃... 蓟马在柠檬开花初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均可对柠檬花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进行了德宏柠檬花期蓟马为害观察、标本采集、种类鉴定,以及大田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为害柠檬花的蓟马有9种,分别为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杜鹃蓟马(T.andrewsi)、色蓟马(T.coloratus)、棕榈蓟马(T.palmi)、黄蓟马(T.flavus)、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intonsa)、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和蓟马属一种(Thrips sp.),其中以黄胸蓟马为柠檬花期蓟马的优势种。供试的7种药剂中,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500倍液、24%灭多威水剂2 000倍液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其施药后3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3.07%、90.90%和81.57%,校正防效分别为95.36%、93.91%和87.64%;施药后5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90%、95.32%和92.75%,校正防效分别为98.75%、97.21%和95.68%。药剂筛选试验为柠檬花期蓟马的大田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花期 蓟马 黄胸蓟马 优势种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引种乳木果现状及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传光 罗婷 +4 位作者 贠新华 王凯博 彭明俊 方贤胜 温绍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4,111,共4页
乳木果适生于干旱或半干旱的环境,是科研及应用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对引种地53年生乳木果树的生长状况及其种仁油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木果树能很好地适应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53年生乳木果树的平均胸径为28. 0 ... 乳木果适生于干旱或半干旱的环境,是科研及应用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对引种地53年生乳木果树的生长状况及其种仁油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木果树能很好地适应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53年生乳木果树的平均胸径为28. 0 cm,西南坡长势最好,明显优于南坡、西坡和山顶;人工种植的乳木果树提前10年挂果,种仁含油率高于原产地,达60%;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基本与原产地相同,主要为硬脂酸46. 80%、油酸42. 22%、亚油酸5. 41%。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适合乳木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木果 乳木果油 引种 酯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平 杜宇 +1 位作者 李正跃 蒋小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9-104,共6页
以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s)为依据,通过对云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的分析,总结国内外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的研究成果,建立云南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中的目标层(R值)包含了5个准则层(Pi),其下级... 以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s)为依据,通过对云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的分析,总结国内外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的研究成果,建立云南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中的目标层(R值)包含了5个准则层(Pi),其下级为指标层(Pij),由17个多指标因子组成,并根据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R值的分值范围在0和3之间,并对其进行4个等级分级:0.5(不包含)以下为低度风险,0.5~1.5(不包含)为中度风险,1.5~2.5(不包含)为高度风险,2.5以上为极高风险,以此为据确定云南入侵有害生物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榴树上的一种新害虫—井上蛀果斑螟 被引量:22
12
作者 白玲玲 李正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新害虫 石榴树 云南省 鳞翅目幼虫 经济损失 石榴园 建水县 红河州 杀虫剂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FER-village模型分析洱海流域不同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13
作者 李志刚 郑毅 +5 位作者 梁启斌 王艳霞 侯磊 李晓琳 胡丹 王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82,共12页
为分析洱海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不同类型农牧系统氮素损失差异,依据农村主要产业发展类型,将洱海流域村庄划分为种植型、养殖型和农牧结合型3大类型,并进一步依据主要种植作物类型、畜禽养殖类型以及不同种养结合形式,划分1... 为分析洱海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不同类型农牧系统氮素损失差异,依据农村主要产业发展类型,将洱海流域村庄划分为种植型、养殖型和农牧结合型3大类型,并进一步依据主要种植作物类型、畜禽养殖类型以及不同种养结合形式,划分16个亚类。最后运用村级尺度的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定量洱海流域不同农牧系统氮素投入特征、养分利用效率及环境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单位产品氮素投入量以养殖型最高(5.65~8.92 t),农牧结合型最低(1.92~2.96 t)。其中养殖型以养殖羊亚类氮素投入最高,农牧结合型中以林果+羊亚类投入最低;氮素利用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种植型(30.0%~48.8%)、农牧结合型(19.0%~30.8%)、养殖型(5.5%~10.4%)。种植型、农牧结合型、养殖型对应的最高氮素利用效率亚类分别为玉米、林果+羊、家禽;单位产品氮素环境排放量以养殖型最高(5.22~9.03 t),农牧结合型最低(0.66~1.27 t)。其中养殖型以养殖羊亚类氮单位产品氮素环境排放量最高,而农牧结合型中立体种养模式均较低(0.66~0.86 t)。氨挥发是所有类型农村农牧系统主要环境排放形式。洱海西部和北部存在较多高污染排放村,环境风险大,且高污染村以畜禽养殖为主。洱海流域农牧体系氮素投入量较高且养分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环境排放强度高,未来可结合高原湖泊流域特征,进一步推行立体种养模式,从而实现区域农牧系统与环境保护协同的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系统 NUFER-village模型 洱海流域 氮素流失 立体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榴蓟马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凌 陈斌 +4 位作者 张宏瑞 李正跃 杨仕生 陆进 朱文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133,共4页
2007-2008年对云南甜石榴和酸石榴两种石榴上蓟马种类及其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为害石榴的蓟马有10种,分别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丽花蓟马(F.intonsa)、黄蓟马(Thripsflavus)、黄... 2007-2008年对云南甜石榴和酸石榴两种石榴上蓟马种类及其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为害石榴的蓟马有10种,分别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丽花蓟马(F.intonsa)、黄蓟马(Thripsflavus)、黄胸蓟马(T.hawaiiensis)、棕榈蓟马(T.palmi)、烟蓟马(T.tabaci)、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和Thripssp.,其中西花蓟马是云南石榴蓟马的优势种。不同石榴品种上蓟马种类不同,甜石榴上有西花蓟马、丽花蓟马、黄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黄胸蓟马、端大蓟马、茶黄硬蓟马和蓟马属1种,酸石榴上蓟马种类有西花蓟马、丽花蓟马、黄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端大蓟马、茶黄硬蓟马、华简管蓟马和蓟马属1种,黄胸蓟马仅在甜石榴上发生为害。在石榴不同生育时期,发生为害不同,其中成虫和若虫集中为害花,造成麻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西花蓟马 棕榈蓟马 种类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气候相似性的谷斑皮蠹在云南适生区的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平 蒋小龙 +2 位作者 李正跃 杜宇 昝庆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8,共5页
根据谷斑皮蠹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利用气候相似距原理分析该虫在气候因子影响下云南可能适生分布地区,结合运用GIS对谷斑皮蠹的寄主在云南分布的分析,利用GIS将气候适生区和寄主分布区图层叠加,得出了谷斑皮蠹在云南的可能适生区... 根据谷斑皮蠹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利用气候相似距原理分析该虫在气候因子影响下云南可能适生分布地区,结合运用GIS对谷斑皮蠹的寄主在云南分布的分析,利用GIS将气候适生区和寄主分布区图层叠加,得出了谷斑皮蠹在云南的可能适生区。结果表明,谷斑皮蠹在云南可能的适宜分布范围主要在云南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适生区主要有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楚雄、临沧、德宏等地区,云南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无明显的谷斑皮蠹适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斑皮蠹 气候相似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适生区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毛叶枣主要真菌病害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国辉 王兰 +1 位作者 赵明富 何月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文对云南省毛叶枣的主要真菌病害作了介绍,主要为炭疽病、白粉病、疫病、黑斑病和煤污病。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毛叶枣 真菌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铃薯粉痂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霞 杨艳丽 罗文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f.sp.subterranea)是引起马铃薯粉痂病的病原。本试验对云南省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粉痂菌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病原菌进行了描述。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了典型的海绵状蜂窝结构;扫描... 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f.sp.subterranea)是引起马铃薯粉痂病的病原。本试验对云南省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粉痂菌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病原菌进行了描述。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了典型的海绵状蜂窝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休眠孢子囊结构与国外观察的一致,证明了马铃薯粉痂菌在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粉痂菌 休眠孢子囊 病原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为害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49
18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17 位作者 冼晓青 刘万学 李萍 刘万才 刘慧 冯晓东 吕志创 王玉生 黄聪 郭建洋 万方浩 马德英 张晓明 桂富荣 李亚红 罗荣 王慧卿 王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8,共8页
番茄潜叶蛾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寄主植物达11科50种,喜食茄科植物,嗜食番茄,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番茄潜叶蛾主要借助农产品(尤其是番茄果实)的贸易活动快速跨区跨境传播扩散,截至2021年该虫已在五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发生,21... 番茄潜叶蛾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寄主植物达11科50种,喜食茄科植物,嗜食番茄,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番茄潜叶蛾主要借助农产品(尤其是番茄果实)的贸易活动快速跨区跨境传播扩散,截至2021年该虫已在五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发生,21个国家和地区疑似发生。我国于2017年首次在新疆发现番茄潜叶蛾为害露地番茄,2018年在云南发现其在保护地发生,截至2022年3月该虫已扩散传播至我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我国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等茄科作物生产安全的潜在威胁巨大。本文概述了番茄潜叶蛾扩散分布、生物学、发生为害、经济生态影响,以及防治对策、控制技术等,以期为该虫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重大农业入侵物种 茄科作物 发生和为害 经济生态影响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DNA-COⅠ的云南西花蓟马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登荣 宋文菲 +3 位作者 袁盛勇 田学军 和绍禹 张宏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9,共5页
西花蓟马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之一,为了解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测定了云南6个地理种群141个个体的mtDNA-COⅠ基因片段。结果表明:在比对的433bp基因片段中,变异位点19个,共检测出5个共享单倍型,单倍型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证... 西花蓟马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之一,为了解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测定了云南6个地理种群141个个体的mtDNA-COⅠ基因片段。结果表明:在比对的433bp基因片段中,变异位点19个,共检测出5个共享单倍型,单倍型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证实了云南西花蓟马为一个复合种群。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较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各地理种群西花蓟马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21 19,种群间变异多为负值,表明云南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种群间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mtDNA-COⅠ 遗传分化 复合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铃薯粉痂病发生情况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霞 杨艳丽 罗文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7,共5页
马铃薯粉痂病由Spongospora subterraneaf.sp.subterranea引起,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2004年调查了昭通市和会泽县7个乡镇,8个马铃薯品种的粉痂病发生情况。在调查的品种中,会-2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27%。会泽县马铃薯... 马铃薯粉痂病由Spongospora subterraneaf.sp.subterranea引起,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2004年调查了昭通市和会泽县7个乡镇,8个马铃薯品种的粉痂病发生情况。在调查的品种中,会-2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27%。会泽县马铃薯粉痂病平均发病率59%,昭通市马铃薯粉痂病平均发病率35%。分析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与发病率的关系。PB06发病率与土壤中氮、有机质呈正相关,与磷、钾、pH呈负相关,其中与钾含量相关系数为0.693。会-2发病率与土壤pH、钾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858,其中与钾含量相关性显著;与磷、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7、0.323;与氮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粉痂病 发病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