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生”视角的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颖 王艳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0-481,共12页
为科学评价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并解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本研究通过构建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为科学评价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并解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本研究通过构建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显著,评价分数由2012年的0.292上升到2021年的0.418;各子系统上,生产、生活系统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生产系统评价分数由2012年的0.223上升至2021年的0.470,生活系统由2012年的0.260上升至2021年的0.392,而生态系统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评价分数由2012年的0.537下降至2021年的0.442。从空间上来看,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显著,但各地区空间格局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出滇中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的空间格局;生态系统呈现出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地区高于滇东、滇中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生产系统、生活系统都呈现出滇中、滇东北、滇东南高于滇西北、滇西南的空间分异特征。从驱动因素上分析,生活因素是影响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驱动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发展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未来应结合不同区域间子系统的差异,因地制宜,最大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促进整体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时空演化 驱动因素 区域差异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节水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博弈研究
2
作者 王一 王艳伟 黄宜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农业节水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农业节水设施PPP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合理分担问题,基于农业节水设施PPP项目中... 农业节水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利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农业节水设施PPP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合理分担问题,基于农业节水设施PPP项目中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运用演化博弈和Matlab软件对农业节水设施PPP项目中参与方的战略选择及其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其演化稳定性,并以仿真得出的结果为依照,提出促进农村节水设施PPP项目建设及运营的相关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提高社会资本方不承担风险策略的成本会导致社会资本方采取承担风险策略的意愿提升;低程度的奖励会使得公众方承担风险的意愿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设施 PPP项目 演化博弈 风险分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筑文化视阈下创建云南特色魅力村镇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兵 李向东 周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民居。云南民族民居代表了我国民居的典范,其民居中蕴涵的生态建筑文化及其传承价值,对创建云南特色魅力村镇将具重要意义;在当今高速发...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民居。云南民族民居代表了我国民居的典范,其民居中蕴涵的生态建筑文化及其传承价值,对创建云南特色魅力村镇将具重要意义;在当今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与资源有限、人居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为更好地保护、利用、规划、改造、更新民族民居和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提出创建云南魅力村镇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有云南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居住模式,最终实现"魅力西部"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居 生态建筑文化 云南特色 魅力村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新农村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蓉 叶凤芬 吴光平 《云南农业》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云南省山区、半山区农村的给排水工程与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村给排水工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分析、探讨,提出具有实用性、安全性、合理性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体系,以期对今后村镇建设中给排水工程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省新农村 给水工程 排水工程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炜 吴晓敏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134-138,147,共6页
农业庄园经济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及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文章梳理了中西方庄园发展历史文献,总结台湾、安徽、云南等省农业庄园的建设经验。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庄园的产业结... 农业庄园经济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及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文章梳理了中西方庄园发展历史文献,总结台湾、安徽、云南等省农业庄园的建设经验。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庄园的产业结构是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为核心,休闲农业为延伸。并以滇中坝区6个行政村为基础进行庄园建设的土地利用分析,提出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庄园 景观格局 高原特色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谋冬早蔬菜主产地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特征与评价
6
作者 田诗翰 邓毅书 +4 位作者 包立 李佳蓉 苏友波 张乃明 夏运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目的】明确云南元谋露天冬早蔬菜主产地的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区域的土壤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元谋县蔬菜主产区的露天菜地区域选择28个样点,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pH、电导率、含水率、容重以及有机质、全盐、有效... 【目的】明确云南元谋露天冬早蔬菜主产地的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区域的土壤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元谋县蔬菜主产区的露天菜地区域选择28个样点,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pH、电导率、含水率、容重以及有机质、全盐、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交换态钙和交换态镁的含量共11项土壤肥力指标,并采用ArcGIS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选择隶属度函数曲线并确定隶属度函数,根据各项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值和隶属度值计算土壤肥力指标的综合得分;再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对菜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元谋县典型露天菜地土壤的平均pH值为7.54,属于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有机质与交换态镁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土壤电导率、全盐量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土壤肥力单项指标分析显示:元谋老城乡和黄瓜园镇的隶属度值雷达图面积较大,4个乡镇的pH值、速效钾、电导率、全盐量等指标变异较小,而有机质、交换态镁、有效磷等指标变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贡献了原始数据信息总量的70.670%,其中有机质的权重系数最大(0.1128),其次为交换态镁(0.1125)和有效磷(0.1123)。元谋菜地土壤肥力的综合得分为0.247~0.903,其中60.7%的样点低于平均值,主要集中在物茂乡和元马镇。聚类分析显示:全县菜地样点可划分为肥力良好型(39.29%)和肥力中等型(60.71%)。【结论】元谋县大部分区域的露天菜地土壤肥力水平良好,其中,有机质、交换态镁和有效磷对土壤肥力的贡献率较大,在该县菜地土壤肥力中起重要作用,但局部区域的土壤肥力亟待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土壤肥力 空间变异特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华 张福发 +3 位作者 杨林山 李德兴 杜继辉 陈立畅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探索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依托中国知网(CNKI)收录数据库,以“农业机械化”为主题,检索出2014~2023年学界在中文核心、CSSCI和CSCD发表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学术文章,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农业... 为探索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依托中国知网(CNKI)收录数据库,以“农业机械化”为主题,检索出2014~2023年学界在中文核心、CSSCI和CSCD发表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学术文章,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研究者未形成规模化的合作作者群,多数作者均是独立研究;农业机械化领域研究的机构主要以北京、南京、武汉等地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通过农业机械化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归纳出“农业机械”“粮食安全”“中介效应”和“农民增收”4个热点研究领域。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集中在机械化产业链、机械智能化、农机与农艺的融合3个方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中国 农业机械化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云物元模型的云南省农田碳减排能力综合评估
8
作者 陈文婷 张紫涵 王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7,55,共12页
为探究云南省各市(州)农田生态系统碳减排潜力,基于2011-2020年云南省各市(州)农田碳排放相关面板数据,从能源因素、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3个方面建立农田碳减排能力指标体系,使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引入集对分析,云物元... 为探究云南省各市(州)农田生态系统碳减排潜力,基于2011-2020年云南省各市(州)农田碳排放相关面板数据,从能源因素、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3个方面建立农田碳减排能力指标体系,使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引入集对分析,云物元耦合模型与集对分析偏联系数算法,对云南省农田碳减排能力和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1)云南省农田碳减排能力空间布局呈现东南强、西南弱,东西中等的格局,其中产业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产值是影响农田碳减排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2)在农田碳减排能力发展态势分析中发现,云南省整体呈现负向发展态势。通过明确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发展现状与识别重点调控地区,因地制宜规划并制定降低农田碳排放的产业布局与耕种管理措施,为云南发展低碳农业提供参考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碳减排能力评估 碳排放 集对分析 云物元模型 低碳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9
作者 梁玉 盛毓琛 +1 位作者 罗兰 何俊杰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1期56-64,共9页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储量丰富、经济潜力巨大且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合理化利用秸秆资源,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落实国家碳减排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22—2023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及往年云南省农...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储量丰富、经济潜力巨大且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合理化利用秸秆资源,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落实国家碳减排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22—2023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及往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相关数据,从秸秆收集情况、分布情况及处理方式对云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阻碍云南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一是地域性特点影响秸秆资源的供给平衡;二是缺乏完善的收储体系、二次深加工产品、先进加工技术及设备。这些问题限制了秸秆利用产业发展,为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提升云南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秸秆 综合利用 生物质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碱环境下干湿循环对玄武岩力学性能劣化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杨继清 葛子尧 +3 位作者 杨继华 陈积普 谢凤玉 申林方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2-826,共15页
边坡岩体长期受季节性降雨的干湿循环作用,导致岩石风化加剧和力学性能劣化,易引发滑坡灾害。为探究酸碱环境及干湿循环对玄武岩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在pH值为2、4、7、9、11的溶液中分别进行0~40次干湿循环试验,通... 边坡岩体长期受季节性降雨的干湿循环作用,导致岩石风化加剧和力学性能劣化,易引发滑坡灾害。为探究酸碱环境及干湿循环对玄武岩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在pH值为2、4、7、9、11的溶液中分别进行0~40次干湿循环试验,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酸碱环境下干湿循环对玄武岩力学性能劣化规律,并基于统计强度理论建立玄武岩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玄武岩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降低,40次循环后,单轴抗压强度的总劣化度在酸性环境下为59.93%~70.33%,中性环境为56.93%,碱性环境为53.07%~53.73%,弹性模量的下降幅度大于抗压强度,且酸碱环境下的劣化程度依次为酸性>中性>碱性,各环境间的劣化差异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缩小;岩石的破坏形态随循环次数增加显著变化,酸性环境下岩样破碎程度加剧,碱性环境未呈现类似趋势;SEM图像分析显示,酸性环境下岩石缺陷占比率呈三阶段变化,碱性环境下呈两阶段变化,中性环境则呈对数函数变化趋势;基于Weibull分布和统计强度理论构建的玄武岩损伤本构模型能够有效拟合试验数据。研究成果可为玄武岩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滑坡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干湿循环 酸碱环境 力学性能劣化 微观结构 缺陷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滇中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2
11
作者 冯少辉 李靖 +2 位作者 朱振峰 仲远见 雷兴刚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阐明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和内涵,提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以云南滇中为例,构建滇中地区在水循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领域内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对滇中地区的水资源脆弱度进行分析评价。研... 阐明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和内涵,提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以云南滇中为例,构建滇中地区在水循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领域内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对滇中地区的水资源脆弱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滇中地区的水资源脆弱度普遍偏高;除丽江外,其他地区水资源介于中度脆弱与重度脆弱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脆弱性 指标体系 滇中地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段顺琼 王静 +2 位作者 冯少辉 李靖 韩素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9,共5页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05-2007年水资源脆弱性程度为中度脆弱,并呈现一定的恶化趋势,表明目前高原湖泊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著错位情况,亟待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资源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的云南省水资源监测能力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静 何幸 +3 位作者 刘艳慧 张云英 张连根 柏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9,69,共6页
为给云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选择取用水户水量监测覆盖率、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覆盖率等11项指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监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 为给云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选择取用水户水量监测覆盖率、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覆盖率等11项指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监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通过联系度对云南省16个州(市)水资源监测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总体水资源监测能力属于中级,综合情况较好。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结果证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理论严谨,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评价水资源监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对评价 水资源监测 云南省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茶叶产业发展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华 吴晓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为明晰茶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简称中文核心)为样本来源数据库,对主题为“茶产业发展”,时间限定为“2002—2023年”进行高级检索,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 为明晰茶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简称中文核心)为样本来源数据库,对主题为“茶产业发展”,时间限定为“2002—2023年”进行高级检索,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样本进行分析,绘制茶叶产业发展的知识图谱,探索国内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提高国内茶叶产业发展和茶叶产业竞争力提供基础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茶叶产业发展的发文量呈现波状,不同年份之间的发文量差异大;(2)形成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群;(3)研究单位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4)茶产业、茶文化、茶旅融合、产业发展等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茶产业、茶文化、茶旅融合、产业发展等领域的茶产业发展研究形成一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在智慧农业、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等领域相结合是未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 茶叶产业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朗铜多金属矿床矿化类型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继清 罗荣章 +2 位作者 张修硕 张瑞 刘文治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6,98,共7页
普朗铜矿是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对该矿首采区、矿区东部、矿区北部及矿区外围北部四个矿段的矿体特征、矿化特征、围岩蚀变等地质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首采区深部及矿区北段产出矿体均属于典型的斑岩型铜... 普朗铜矿是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对该矿首采区、矿区东部、矿区北部及矿区外围北部四个矿段的矿体特征、矿化特征、围岩蚀变等地质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首采区深部及矿区北段产出矿体均属于典型的斑岩型铜矿,矿体受蚀变控制作用明显,矿(化)体常产于钾化、硅化带、绢英岩化及其叠加部位,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呈正相关;矿区外围东部大脉状矿体及矿区外围北部铅锌矿(化)体属热液脉性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多产于近东西向的节理裂隙中。在对各矿段找矿标志的总结基础上指出首采区的近地表、构造交汇部位及矿区北侧深部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矿化类型 矿床成因 普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证据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艳伟 黄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37,共9页
研究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AEE)的影响对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资源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 研究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AEE)的影响对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资源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过去的农业生态效率会影响当期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2)粮食主产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农业资源错配,地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省份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态势;(3)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存在负面影响,在替换不同的资源错配衡量指标及增加控制变量后,结果仍稳健;(4)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高低及资源错配方向的不同也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资源错配 SBM模型 中国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17
作者 刘蓉 王艳伟 +1 位作者 任飞武 黄宜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6-1340,共15页
【目的】检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及提升农民生计韧性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 【目的】检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及提升农民生计韧性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的平衡面板数据,从暴露性、敏感性、缓冲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组织能力5个方面对农民生计韧性进行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生计韧性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均能极显著促进农民生计韧性(P<0.01,下同),影响系数呈西部>中部>东部的格局,且随相关政策的实施而提升;(2)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可通过提升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促进农民生计韧性,尤其劳动力转移是关键路径;(3)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民生计韧性的作用效应高于东部地区,说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4)随着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推动作用呈非线性变化。其中,改善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是带来显著收益的辅助性手段。【建议】深入认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并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提升农民生计韧性:(1)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配套政策;(2)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投入策略;(3)加强就业保障,提升劳动力转移质量;(4)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计韧性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多功能烤房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18
作者 李峰 饶智 +5 位作者 谭华 位军岗 陈礼梦 任婷 范子铃 李显秋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1-177,共7页
以多功能烤房为对象,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理论,采用Fluent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进风口宽度、托盘与烤房侧壁之间的距离及导风板倾角等关键参数对流场的影响,验证不同结构方案对烤房内部流场稳定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以多功能烤房为对象,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理论,采用Fluent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进风口宽度、托盘与烤房侧壁之间的距离及导风板倾角等关键参数对流场的影响,验证不同结构方案对烤房内部流场稳定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多功能烤房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为进风口宽度2.7 m、托盘与侧壁间距300 mm。设置宽度300 mm、间距200 mm的导风板系统,经测试,当导风板倾角为45°时,烤房内部流场均匀性达到最优状态,气流能够均匀作用于物料表面,显著改善了烘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多功能烤房 流场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区林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洪 张雪岩 丁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2期56-61,共6页
云南省低丘缓坡项目区开发过程中占用林地导致了生态服务价值的损失,同时也加剧了开发建设项目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明确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性,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损益用货币的形式更加直观的推算出来,对项目开发前后的生... 云南省低丘缓坡项目区开发过程中占用林地导致了生态服务价值的损失,同时也加剧了开发建设项目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明确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性,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损益用货币的形式更加直观的推算出来,对项目开发前后的生态效益进行直观的对比,从而能够合理有效地制定更加科学准确的低丘缓坡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开发保护的实质性政策,促进低丘缓坡项目科学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选取了12个在开发建设项目区为案例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服务价值计量模型,对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做出计量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区 林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小型肉牛圈舍热环境适应性和优化研究
20
作者 戴翔 白辉 陈丽宇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0期31-34,共4页
云南滇中地区是云南省肉牛养殖的重要区域,其肉牛养殖以小型养殖户为主,然而,该地区小型养殖户的肉牛圈舍大多由个体自行建造,容易导致热环境适应性不足,难以应对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挑战。本研究以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 云南滇中地区是云南省肉牛养殖的重要区域,其肉牛养殖以小型养殖户为主,然而,该地区小型养殖户的肉牛圈舍大多由个体自行建造,容易导致热环境适应性不足,难以应对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挑战。本研究以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代表,通过实地调研与数值模拟,评估了开敞式、半开敞式和封闭式3种典型圈舍的夏季温湿度指数(THI)及冬季温度值。结果表明,曲靖和楚雄地区半开敞式圈舍适应性较优,红河地区则以开敞式圈舍更适宜。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曲靖地区需增强冬季保温,楚雄地区需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降温通风,红河地区则需重点解决夏季降温问题。本研究为滇中地区小型肉牛圈舍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圈舍 热环境 适应性 温湿度指数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