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师生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效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颜泽海 陶云 +2 位作者 舒婕 高窦平 雷蕾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5,共8页
教学效能评价是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施行,开展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抓手之一。“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效能发挥如何”是学生、教师和学校... 教学效能评价是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施行,开展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抓手之一。“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效能发挥如何”是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5所职业院校师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效能调查,发现参与过混合式教学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值比未参与过混合式教学的学生期望值更高;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成绩优异学生和后进生中更受欢迎;男女教师对提升混合式教学水平的方式存在差异;混合式教学在求助意愿增强、提升提问积极性、促进教学反思、教学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与教师期望存在差距。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职业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混合式教学 教学效能评价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职校园绿化管理模式研究
2
作者 杨泽旭 《绿色科技》 2020年第3期45-46,58,共3页
通过对云南高职校园绿化管理模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以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校园绿化建管相结合的模式为例,探讨了实现校园绿化建设与后期管养有机结合,营造舒适的校园环境,以更好地为"立德树人"服务。
关键词 高职 校园绿化 管理模式 建管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磁流变液制备与流变特性研究
3
作者 朱启晨 吴张永 蒋佳骏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2-10120,共9页
利用纳米磁流体作为磁流变液的基础载液是提高磁流变效应的有效手段。然而,高稳定纳米复合磁流变液的制备仍然是一大难题,包括纳米磁流体的制备与复合颗粒的团聚问题。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为分散剂,制备了Fe_(3)O_(4)硅油基纳米磁流体... 利用纳米磁流体作为磁流变液的基础载液是提高磁流变效应的有效手段。然而,高稳定纳米复合磁流变液的制备仍然是一大难题,包括纳米磁流体的制备与复合颗粒的团聚问题。研究以硅烷偶联剂KH550为分散剂,制备了Fe_(3)O_(4)硅油基纳米磁流体,并通过分散剂共包覆工艺得到了新型纳米复合磁流变液。利用XRD、FI-IR、TEM、FE-SEM、VSM等手段对表面形貌、物相构成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新型纳米复合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和再分散性。结果表明,微米级颗粒的表面改性明显改善了纳米复合磁流变液的稳定性与再分散性,当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为8%时,沉降稳定性和再分散性达到最佳;新型纳米复合磁流变液表现出更佳的耐温性能,可在-40~120℃的温度范围内长期稳定。研究了新型纳米复合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磁流变液相比,纳米复合磁流变液表现出更高的离态粘度和磁流变效应,静态屈服应力和动态屈服应力均随纳米颗粒浓度和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纳米磁流体 稳定性 再分散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同时停靠地铁列车和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其线路布设方案
4
作者 张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中低运量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一些城市的主城区与副中心衔接区域内逐渐显示出必要性。为此,有必要对既能停靠地铁列车又能停靠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线路布设进行研究。[方法]以不接入出入段线的地铁B型车、100... [目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中低运量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一些城市的主城区与副中心衔接区域内逐渐显示出必要性。为此,有必要对既能停靠地铁列车又能停靠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线路布设进行研究。[方法]以不接入出入段线的地铁B型车、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案例,根据地铁和有轨电车间的接驳需求,分析了两种制式间无缝衔接的技术难点。从折返形式上提出了4种复合车站站型方案,分别为方案1(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2(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3(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方案4(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岛式站台、侧式站台的布置要求,进一步细分了各方案的组合方式,并对各种组合方式的车站布置型式、配线设置、折返方式、换乘距离等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复合站台站型及线路布置形式可为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与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提供参考,为乘客同站台换乘两种制式轨道交通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也为有轨电车和地铁间跨线运行及场段资源共享等提供了线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有轨电车 制式融合 车站站型 配线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森林城市时空格局与区域发展协同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妍方 杨畅宇 +1 位作者 董李勤 程静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抓手,研究其时空格局与区域协同发展,可为绿色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家森林城市发展历程,结合“胡焕庸线”进行空间格局和演进态势分析,同时将2019年...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抓手,研究其时空格局与区域协同发展,可为绿色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家森林城市发展历程,结合“胡焕庸线”进行空间格局和演进态势分析,同时将2019年森林城市数量分别与2019年的经济发展和2018年绿色发展进行矩阵分析。结果显示:(1)国家森林城市在空间格局上,与“胡焕庸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呈现分布不均的特点。(2)在发展演化上,东部地区数量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3)森林城市较多且绿色经济发展较为明显的省份数量占32.3%,总体来说,GDP越高,森林城市数量越多,森林城市数量与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化明显,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递减的态势。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战略是森林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在未来的森林城市建设中将进一步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空间格局 布局演化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期雨水径流氮磷去除效果的生物滞留设施填料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彤 冯燕 +2 位作者 何明智 古正刚 柏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6,共5页
针对生物滞留设施对于初期雨水径流中磷与氨氮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设置了四组填料层改良装置。装置填料层中沙砾、红壤土、钢渣-稻壳炭组合填料比例分别为:1号,80%∶10%∶10%;2号,80%∶3%∶17%;3号,90%∶3%∶7%;4号,85%∶5%∶10%。通过... 针对生物滞留设施对于初期雨水径流中磷与氨氮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设置了四组填料层改良装置。装置填料层中沙砾、红壤土、钢渣-稻壳炭组合填料比例分别为:1号,80%∶10%∶10%;2号,80%∶3%∶17%;3号,90%∶3%∶7%;4号,85%∶5%∶10%。通过实验室模拟降雨初期径流,测得装置出水中磷与氨氮浓度、pH和装置的渗透系数,以确定改良型生物滞留设施去除磷与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填料层的最优比例。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稻壳炭组合填料对磷与氨氮的去除具有提升作用;4号装置去除磷与氨氮效果稳定,平均去除率大于85%,且出水pH以及渗透系数都符合相关规定,故选取沙砾、红壤土、组合填料比例为:85%∶5%∶10%为基质改良型生物滞留设施的最佳填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设施 组合填料 填料层比例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正十二烷单液滴撞击低温壁面的动态行为特性
7
作者 刘懿 梁娜 +3 位作者 雷基林 邓晰文 杨华 杨旭东 《内燃机工程》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结合柴油燃料的实际组成与物性,选择正十二烷作为试验液体,对100℃液滴撞击低温壁面的动态行为特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别于常温液滴低温壁面撞壁过程,高温液滴撞壁过程中液膜上表面会产生半透明的阴影结构并随着液膜铺... 结合柴油燃料的实际组成与物性,选择正十二烷作为试验液体,对100℃液滴撞击低温壁面的动态行为特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别于常温液滴低温壁面撞壁过程,高温液滴撞壁过程中液膜上表面会产生半透明的阴影结构并随着液膜铺展。随着壁面温度的降低及初速度的增大,该阴影结构颜色逐渐加深,结构逐渐扭曲呈波浪状。高温液滴撞壁铺展过程较常温液滴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现有的常温条件下的预测最大铺展因子βmax的模型及预测最大铺展直径时间t_(max)的模型并不适用于100℃液滴撞击低温壁面的试验条件。经分析拟合得到了高温液滴撞壁液膜铺展模型。100℃高温液滴的撞壁破碎阈值较常温液滴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通过对现有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到了适用该试验的液滴破碎阈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壁 正十二烷 高温液滴 低温壁面 低温冷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