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汛期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尹冰霞 李辉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7期151-152,共2页
利用乌鲁木齐市1976—2016年汛期日最高气温资料研究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近41a乌鲁木齐市汛期平均最高气温为26. 7℃,呈微弱的上升趋势(-0. 08℃/10a)。出现≥35. 0℃高温日数为195 d,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0. 36 d/10a)。≥37. ... 利用乌鲁木齐市1976—2016年汛期日最高气温资料研究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近41a乌鲁木齐市汛期平均最高气温为26. 7℃,呈微弱的上升趋势(-0. 08℃/10a)。出现≥35. 0℃高温日数为195 d,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0. 36 d/10a)。≥37. 0℃高温日数为54 d,也呈上升趋势(0. 24 d/10a); 7月平均最高气温最大,为30. 0℃,5月和9月最小,均为23. 2℃。≥37. 0℃高温日数出现最多的是7月,为92 d,而5月仅出现2 d。≥37. 0℃高温日数出现最多的仍是7月,为32 d,5月和9月没有出现≥37. 0℃高温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气温 变化特征 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疆高速米东区路段冬季浓雾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
作者 阿不都沙拉木·阿扎提 黎莹晖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利用2013—2014年京疆高速米东区路段浓雾及气象资料,分析了造成京疆高速米东区路段浓雾特征,并通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探讨了形成浓雾的气象成因。结果表明:京疆高速米东区路段浓雾主要出现在11月至翌年3月,从大雾的发生时段来看,一般... 利用2013—2014年京疆高速米东区路段浓雾及气象资料,分析了造成京疆高速米东区路段浓雾特征,并通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探讨了形成浓雾的气象成因。结果表明:京疆高速米东区路段浓雾主要出现在11月至翌年3月,从大雾的发生时段来看,一般生成于后半夜或清晨,日出前最浓。多发时段一般为22:00至翌日08:00。当相对湿度保持在90%~100%之间,温度为-15~0℃,风速为0~5 m/s,大雾的发生概率最高,即相对湿度越高、温度露点差越低、风速越小,低能见度状况的发生率就越高。在具体针对各类气象要素和能见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相对湿度、风速、气温等因素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东区 冬季 高速公路 大雾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追随垂直运动方程在南疆极端暴雨中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括 冉令坤 +2 位作者 蔡仁 屈涛 陈蕾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5-761,共17页
针对2021年6月15~17日发生在昆仑山脉北坡的南疆极端暴雨过程,本文综合考虑地形对暴雨发生、发展的作用后,利用地形追随坐标控制方程并采用Boussinesq近似推导建立了地形追随坐标的非静力平衡广义垂直运动方程。诊断结果表明,经向气压... 针对2021年6月15~17日发生在昆仑山脉北坡的南疆极端暴雨过程,本文综合考虑地形对暴雨发生、发展的作用后,利用地形追随坐标控制方程并采用Boussinesq近似推导建立了地形追随坐标的非静力平衡广义垂直运动方程。诊断结果表明,经向气压梯度力耦合经向散度项(项一)、垂直气压梯度力耦合纬向散度项(项二)和非绝热加热经向梯度项(项三)是激发暴雨垂直运动发展演变的三个主要强迫项。项一体现了偏北风逐渐增强,在昆仑山脉的阻挡下导致经向辐合增强,触发了垂直上升运动。经向气流辐合始终是对流活动最主要的强迫过程,其次为纬向气流辐合。在地形追随坐标形式下,经向和垂直气压梯度能够增强项一和项二。对流发展阶段,水汽辐合与非绝热加热过程增强了非绝热加热经向梯度,促进了垂直上升运动发展。在地形的影响下,对流层中高层西风过山气流波动特征明显。重力波活动导致的高层辐散进一步促进了山脉迎风坡对流活动。经向和纬向气流辐合、非绝热加热过程以及重力波活动等多个因素共同造成了此次南疆极端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追随坐标 广义垂直运动方程 水平辐合 非绝热加热 惯性重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