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羊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李娜 刘重阳 +4 位作者 张靖靖 玛丽雅其其格 珠娜 陆斌 海鹰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2-1359,共8页
【目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引起山羊、绵羊和牛等动物发生肠毒血症,对反刍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D型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 【目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引起山羊、绵羊和牛等动物发生肠毒血症,对反刍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D型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及革兰染色镜检对分离菌进行初步鉴定,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毒素基因PCR扩增对可疑菌株进一步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分离菌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在TSC培养基中长出黑色的圆形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菌体粗短,成单个或双个排列的革兰阳性直杆菌,形态学及镜检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点。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与NCBI数据库中已公布的产气荚膜梭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均>99%,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PCR检测扩增出cpa和etx基因,表明该菌株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新、庆大霉素等16种抗菌药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检出bla CTX-M、bla SHV、qnrA和aac(6′)-Ⅰb-cr 4种耐药基因,未检出bla TEM和qnrS 2种耐药基因。【结论】本试验成功从绵羊体内分离出1株D型产气荚膜梭菌,该菌株存在多重耐药,该研究结果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绵羊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D型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细毛羊前后盘吸虫病病原分子鉴定及驱虫药物筛选
2
作者 乌日力格 李娜 +4 位作者 格日勒格拉巴 哈斯图雅 张靖靖 侯斌 哈斯苏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7-1814,共8页
【目的】探明鄂尔多斯细毛羊体内寄生的前后盘吸虫种类并筛选出理想的驱虫药物。【方法】在粪便虫卵检查初步诊断前后盘吸虫病的基础上,通过剖检采集鄂尔多斯细毛羊瘤胃内的前后盘吸虫虫体,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随机选取3条... 【目的】探明鄂尔多斯细毛羊体内寄生的前后盘吸虫种类并筛选出理想的驱虫药物。【方法】在粪便虫卵检查初步诊断前后盘吸虫病的基础上,通过剖检采集鄂尔多斯细毛羊瘤胃内的前后盘吸虫虫体,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随机选取3条虫体提取DNA,继而对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2(ITS-2)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后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别用氯硝柳胺、硝氯酚、碘醚柳胺和3%敌百虫联合硝氯酚,针对感染前后盘吸虫病的绵羊开展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ITS-2基因PCR扩增获得大小为441 bp的条带,与目的基因条带相符。3条虫体与源于中国的鹿前后盘吸虫ITS-2(KJ459936.1)序列相似性依次为99.3%、99.3%和99.8%。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前后盘吸虫与来自中国(KP341671)、爱尔兰(AB973398)、阿根廷(HM209066)、德国(MZ532797)的前后盘吸虫同属一个大分支,且与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 cervi)共处一个小分支内,鉴定为鹿前后盘吸虫。驱虫试验中氯硝柳胺、硝氯酚、碘醚柳胺、3%敌百虫配伍硝氯酚组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44.00%、26.73%、23.00%和90.80%。【结论】在内蒙古乌审旗地区鄂尔多斯细毛羊体内寄生的前后盘吸虫属鹿前后盘吸虫,采用3%敌百虫联合硝氯酚治疗可达到较好的驱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细毛羊 前后盘吸虫 分子生物学鉴定 驱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羊副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额尔德尼柱拉 海鹰 +3 位作者 贺希格图 嘎尔迪 哈斯图雅 满达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第8期55-56,共2页
副结核病,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羊、牛的慢性传染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间歇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为主要特征。2019年11月,乌审旗某养殖户报告称羊群中传播一种以腹泻症状为主要特点的疫病,采取抗病毒药、抗菌药和... 副结核病,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羊、牛的慢性传染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间歇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为主要特征。2019年11月,乌审旗某养殖户报告称羊群中传播一种以腹泻症状为主要特点的疫病,采取抗病毒药、抗菌药和驱虫药治疗均无效,羊只陆续死亡。而且,类似病例近几年在周边牧户时有出现,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无法开展细菌学鉴定和ELISA试验确诊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初步诊断为羊副结核病。进一步通过副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变态反应试验确诊为羊副结核病。副结核病在乌审旗地区羊群中普遍存在,应通过副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变态反应试验净化羊群,阻止该病的进一步扩散,从而减少羊副结核病对养羊业的危害,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副结核病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乌云其其格 额尔德尼柱拉 +1 位作者 贡庆扎布 乌云娜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2年第11期44-46,共3页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结核病(Tuberculosis)和奶牛布鲁氏菌病(Mycobacterium)。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大量引进奶牛,致使奶牛"两病"有所反弹,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加强检测...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结核病(Tuberculosis)和奶牛布鲁氏菌病(Mycobacterium)。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大量引进奶牛,致使奶牛"两病"有所反弹,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加强检测及防治工作,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奶牛"两病",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结核病 布鲁氏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源牛恶性卡他热的病理学观察及病原核酸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申丹妮 金山 +3 位作者 娜仁其木格 希尼尼根 海鹰 吉林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表明,2头病死牛生前高热,并伴有失明流泪,鼻腔和口腔黏膜糜烂等头部黏膜炎症,病理剖检后发现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潮红脱落形成假膜等病理变化,具有典型的恶性卡他热病特征。组织病理学显示,病死牛伴随有非化脓性脑炎,重要的是淋巴结、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小血管坏死性炎症。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头牛的多种组织和绵羊鼻拭子中均扩增出OvHV-2病毒的ORF75 DNA片段,这些发现表明2头病死牛患有由OvHV-2引起的恶性卡他热,且极有可能是羊源OvHV-2传播到了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卡他热 绵羊γ疱疹病毒2型 诊断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牛羊消化道线虫的流行、耐药及其防治情况 被引量:1
6
作者 布音布和 玛丽雅其其格 +1 位作者 侯斌 哈斯苏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牛羊消化道线虫病对该地区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十分严重。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十余年关于牛羊消化道线虫流行情况、优势虫种耐药情况和针对性防治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牛羊消化道线虫病对该地区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十分严重。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十余年关于牛羊消化道线虫流行情况、优势虫种耐药情况和针对性防治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以期为内蒙古地区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 内蒙古自治区 消化道线虫 流行 耐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寄生虫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思瑶 侯斌 +1 位作者 玛丽雅其其格 哈斯苏荣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0-337,共8页
在脊椎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结构多样、动态变化的微生物群,它们对肠道的生理、代谢、免疫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和真核生物(如蠕虫、原生动物、真菌等)共同存在于脊椎动物肠道内。寄生虫与微生物群均可... 在脊椎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结构多样、动态变化的微生物群,它们对肠道的生理、代谢、免疫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和真核生物(如蠕虫、原生动物、真菌等)共同存在于脊椎动物肠道内。寄生虫与微生物群均可显著改变机体肠道生理与免疫环境,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机会。肠道微生物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极大地影响感染的结果,进而对宿主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寄生虫感染会影响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促使或保护宿主免受细菌的侵害。另一方面,菌群又会影响寄生虫的定植、繁殖和毒性,使其沿着与宿主寄生性-互惠共生性的生存模式发展。这些相互作用的机理与结果是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之间交叉研究的前沿课题。笔者对近年来有关肠道寄生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可能未考虑到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为肠道寄生虫病防控及肠道菌群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肠道微生物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形吸虫病诊断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乌日力格 李娜 +4 位作者 海鹰 哈斯毕力格 侯斌 格日勒格拉巴 哈斯苏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及其中间型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在家畜片形吸虫病的诊断、药物防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未有效控制该病的广泛流行,并...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及其中间型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在家畜片形吸虫病的诊断、药物防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未有效控制该病的广泛流行,并已认识到控制该病的关键在于实现早期诊断。因此,亟待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早期诊断技术和检测方法。论文综述了片形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系统了解家畜片形吸虫病的诊断方法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准确率更高、特异性更强的新型诊断方法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病 病原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有机磷农药中毒和尿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贡庆扎布 哈斯毕力格 乌云其其格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5期40-41,共2页
本文对羊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和尿素中毒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综述,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四个方面。通过深入了解这两种中毒的相关知识,可以为兽医工作者提供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和有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尿素中毒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真菌病的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贡庆扎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近年来,牛真菌病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给畜牧生产和养殖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牛真菌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真菌性皮肤病、真菌性乳房炎、霉菌毒素中毒和真菌性流产等,这些疾病不仅会直接影响牛的生产性能和生命健康,... 近年来,牛真菌病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给畜牧生产和养殖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牛真菌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真菌性皮肤病、真菌性乳房炎、霉菌毒素中毒和真菌性流产等,这些疾病不仅会直接影响牛的生产性能和生命健康,还可能通过交叉感染传播给人类,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为有效防治牛真菌病,必须深入研究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内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管理。笔者旨在全面介绍牛真菌病的相关知识,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以期减少牛真菌病的发生率,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中毒 真菌病 真菌性皮肤病 畜牧生产 交叉感染 流行病学 可持续发展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腹泻病的发病原因、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贡庆扎布 哈斯毕力格 乌云其其格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9期31-31,36,共2页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患病羊的年龄段不同,可分为羔羊腹泻、青年羊腹泻和母羊公羊腹泻,其中羔羊腹泻病更为常见。1发病原因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气候因素、营养状况、饲养管理和养殖环境等多个方面。首先是由病原...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患病羊的年龄段不同,可分为羔羊腹泻、青年羊腹泻和母羊公羊腹泻,其中羔羊腹泻病更为常见。1发病原因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气候因素、营养状况、饲养管理和养殖环境等多个方面。首先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羊腹泻。这类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它们常导致单一性或混合性感染,进而引发羔羊严重的下痢症状。其次是寄生虫因素引起的羊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养殖环境 气候因素 羊腹泻 寄生虫 下痢 沙门氏菌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