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水市莲都区2016—2023年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现状及趋势分析
1
作者 叶明旺 叶珊 +4 位作者 李凯 钟焘宇 杨伟丽 王月圆 仇建习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通过对2016—2023年丽水市莲都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数据的系统分析,探讨了救护数量、种类、保护等级及季节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509只,隶属3纲24目43科75种,其中鸟类占比最高(91.9%,468只),其次为哺乳类(7.7%... 通过对2016—2023年丽水市莲都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数据的系统分析,探讨了救护数量、种类、保护等级及季节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509只,隶属3纲24目43科75种,其中鸟类占比最高(91.9%,468只),其次为哺乳类(7.7%)和爬行类(0.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236只,占救护总量的46.36%。救护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2023年较2016年增加了15倍,且春季为救护高峰期(占全年34.4%),主要因繁殖期幼鸟救护量激增。研究发现,幼小和受伤是救护的主要原因(占53%),但公众误救幼鸟现象频发,可能影响其野外生存能力。基于此,建议加强重点时段(4~7月)救护资源调配,完善网格化救助体系,强化公众科普以减少误救行为,并深化林业执法合作机制以打击非法猎捕。研究结果为优化野生动物救护体系、应对持续增长的救护需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收容救护 保护等级 季节性变化 莲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大山峰森林公园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范仁旺 朱春木 周爱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95-95,101,共2页
根据历史资料并结合补充调查,大山峰森林公园有野生蕨类植物32科58属105种,其中不乏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通过对几种主要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和习性的分析,提出了大山峰观赏蕨类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观赏蕨类植物 资源利用 大山峰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大山峰森林公园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初报
3
作者 朱春木 周爱华 范仁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13-14,18,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初步查明大山峰森林公园野生果树共计27科47属130种,其中包括直接作果品食用、加工成果品制成品食用和作栽培果树育种材料3大型,详细介绍了这些野生果树的种类、性状及其利用。
关键词 野生果树 种质资源 大山峰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仇建习 胡伟 +3 位作者 徐建恩 李翠琴 娄明华 李彦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93-98,共6页
2016年1-12月,采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113种,隶属于45科84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种... 2016年1-12月,采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113种,隶属于45科84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种,为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和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2种,如九龙山榧树Torreya jiulongshanensis,榧树T.grandiss,长叶榧树T.jachii,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9种,如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松叶蕨Psilotum nudum,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等。《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且列为近危及以上级别的有57种,《浙江珍稀濒危植物》收录的有27种。研究结果为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科学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自然保护区 种类 分布 莲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市“十三五”期间林木采伐现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官王飞 徐建恩 +4 位作者 叶珊 梁毅 程瑶 仇建习 杨伟丽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11-115,124,共6页
根据2016—2020年期间丽水市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数据,从采伐总量、起源结构、权属结构和森林类别等4个方面,统计分析全市“十三五”期间林木采伐消耗蓄积量,总结林木采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表明:丽水市“十三五”期间林木... 根据2016—2020年期间丽水市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数据,从采伐总量、起源结构、权属结构和森林类别等4个方面,统计分析全市“十三五”期间林木采伐消耗蓄积量,总结林木采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表明:丽水市“十三五”期间林木采伐蓄积量为310.31万m^(3),采伐限额执行率为37.42%,与“十二五”期间相比,下降率为35.0%。9个县市中,以龙泉市采伐蓄积量最多,为113.37万m^(3);青田县最少,仅5.8万m^(3)。天然林采伐蓄积量明显少于人工林,仅占总蓄积量的10.7%;国有林和个人林采伐蓄积量(63.85万m^(3))明显少于集体林(246.45万m^(3));公益林采伐蓄积量(54.64万m^(3))低于商品林(255.67万m^(3))。当前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中存在基层林政力量薄弱、调查作业设计质量难保障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提升基层林政业务综合能力,充分利用林业信息技术化手段,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蓄积量 森林起源 森林权属 森林类别 浙江丽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都峰源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伟 仇建习 +2 位作者 高中胜 娄明华 李彦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88-95,共8页
为探究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于2016年1—12月采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植被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植物183科726属1475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66属124种,裸子植物8科16属19... 为探究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于2016年1—12月采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植被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植物183科726属1475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66属124种,裸子植物8科16属19种,被子植物142科644属1332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将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组,14个植被型,14个植被亚型,42个群系(组);阔叶林面积占比最高,达61.2%;植被类型,水平方向上西北主要为落叶阔叶林、东南主要为常绿阔叶林、西北中心地带分布的山地沼泽直观反映了水平方向上差异,垂直方向上从下到上依次分布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石栎落叶混交林和山地沼泽,垂直带谱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物种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槭树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爱华 范仁旺 朱春木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94-94,97,共2页
丽水生态示范区槭树属植物十分丰富,对丽水生态示范区槭树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园林应用进行叙述,以期为城市绿化乡土槭树属植物材料的选育和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槭树属植物 开发利用 丽水生态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8
作者 徐建恩 江丽荣 +3 位作者 李翠琴 吴彬 仇建习 娄明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4期4-6,共3页
通过2016年科学考察,系统分析了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特征,为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37科595属1 24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32科588属1 236种;科、属优势... 通过2016年科学考察,系统分析了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特征,为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37科595属1 24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32科588属1 236种;科、属优势现象明显,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蔷薇科(Ros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为优势科,以薹草属(Carex)、悬钩子属(Rubus)和冬青属(Ilex)为优势属,属的分化程度较高,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3.5%,反映了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多样性程度和分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自然保护区 莲都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景宁木兰分布特征及其与生境土壤性质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邬宇峰 徐建恩 +5 位作者 申亚梅 石从广 任明杰 仇建习 叶珊 胡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以位于浙南山区的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为研究地点,调查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的种群分布情况,采集生境土壤样品测定理化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土壤性质对景宁木兰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景宁木兰主要分布... 以位于浙南山区的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为研究地点,调查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的种群分布情况,采集生境土壤样品测定理化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土壤性质对景宁木兰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景宁木兰主要分布在公益林,萌生能力极强,但大部分植株的每丛萌条数量不多;分布区生境土壤pH均值4.96,含水率极低,有机质丰富,有效磷明显不足,上层植被不是影响居群间土壤性质差异的唯一因素;关联分析显示,景宁木兰的分布情况和生境土壤的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3个理化指标关联密切,其中pH值的影响程度最高,与景宁木兰植株数关联度最大的是中土层有效磷含量,与平均每丛萌条数关联度最大的是表土层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宁木兰 分布 萌条 生境土壤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宁木兰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建恩 石从广 +5 位作者 申亚梅 仇建习 李因刚 诸葛菲 周伟琴 杨伟丽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97-100,共4页
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是浙江特有种,为浙江省重点保护濒危植物。本文从分布特征、繁育系统、遗传多样性、逆境胁迫等方面综述了过去30余年(1984年首次被发现至2021年)国内外学者对于景宁木兰的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成果,梳理了景... 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是浙江特有种,为浙江省重点保护濒危植物。本文从分布特征、繁育系统、遗传多样性、逆境胁迫等方面综述了过去30余年(1984年首次被发现至2021年)国内外学者对于景宁木兰的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成果,梳理了景宁木兰濒危的主要原因:(1)花粉进入柱头后存在受精障碍导致自交和杂交不育或少育;(2)群落结构单一且不稳定;(3)群落形成的遮阴削弱了景宁木兰幼苗的生长势。探讨了目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对于景宁木兰雌雄配子体和胚胎发育的研究仍存在空白,无性繁殖技术体系还不成熟,缺少景宁木兰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联研究。提出今后应综合各学科的技术手段对景宁木兰开展长期且系统的监测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景宁木兰的濒危机制,为景宁木兰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宁木兰 群落 逆境生理 遗传多样性 濒危 无性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丰产培育的若干问题及生态经营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以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92-93,96,共3页
通过对竹林生产经营中竹林营造方式的选择、竹林经营管理、竹林地退化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明确了问题产生的根由,并提出采用混交林栽植、分类经营、减缓或解决竹林地退化等生态经营措施,建立协调稳定的竹林生态系统,以不断提高竹林生产力... 通过对竹林生产经营中竹林营造方式的选择、竹林经营管理、竹林地退化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明确了问题产生的根由,并提出采用混交林栽植、分类经营、减缓或解决竹林地退化等生态经营措施,建立协调稳定的竹林生态系统,以不断提高竹林生产力,取得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培育 营造方式 竹林经营 竹林地退化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土壤修复剂防治连作田西瓜枯萎病
12
作者 谢真铭 瞿云明 +1 位作者 林文煕 廖连美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580-1581,共2页
研究黄腐酸钾与连作生物菌肥2种土壤修复剂对连作土壤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施或混施上述土壤修复剂后,各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都在38.6%以上,较对照可增产9.7%以上。尤以连作和黄腐酸钾混用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最... 研究黄腐酸钾与连作生物菌肥2种土壤修复剂对连作土壤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施或混施上述土壤修复剂后,各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都在38.6%以上,较对照可增产9.7%以上。尤以连作和黄腐酸钾混用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最高,相对防效可达63.9%,增产35.2%。综合考虑防治效果与使用成本,建议混合连作和黄腐酸钾作为防治连作土壤西瓜枯萎病的土壤修复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剂 西瓜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