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都县角倍蚜冬寄主筛选及其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比伦 李永和 +1 位作者 李坚强 毛登龙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77-83,共7页
从1990年10月上旬至1991年4月中旬,在丰都县进行了角倍蚜最适宜越冬寄主匐灯藓类人工藓盘植藓养蚜越冬效果对比试验,并于野外调查不同种的匐灯藓上自然越冬的角倍蚜越冬世代存活情况,筛选出丰都县角倍蚜最优冬寄主为侧枝匐灯藓(侧枝匐... 从1990年10月上旬至1991年4月中旬,在丰都县进行了角倍蚜最适宜越冬寄主匐灯藓类人工藓盘植藓养蚜越冬效果对比试验,并于野外调查不同种的匐灯藓上自然越冬的角倍蚜越冬世代存活情况,筛选出丰都县角倍蚜最优冬寄主为侧枝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及钝叶匐灯藓。同时调查了该县该三种藓类分布广泛而丰富的自然资源状况,为大面积发展五倍子人工经营的可能性提供了倍蚜虫冬寄主资源状况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角倍蚜 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都县五倍子自然资源初步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比伦 李永和 +1 位作者 李坚强 毛登龙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本文应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首次对丰都县五倍子自然资源进行调查。该县较大面积范围内具备产结五倍子的三要素,历来均有较多五倍子产出,现有自然结倍林2866.7hm ̄2,其它各类宜倍地共13333.3hm ̄2,宜倍潜力很大... 本文应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首次对丰都县五倍子自然资源进行调查。该县较大面积范围内具备产结五倍子的三要素,历来均有较多五倍子产出,现有自然结倍林2866.7hm ̄2,其它各类宜倍地共13333.3hm ̄2,宜倍潜力很大;通过试验,筛选出该县角倍蚜的三种适宜冬寄主,即侧枝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钝叶匐灯藓,并调查了该三种藓类植物丰富的自然资源状况,对该县丰富的五倍子自然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对建立较大规模五倍子生产基地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自然资源 倍蚜虫 冬寄主 夏寄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都县龙眼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天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9-61,共3页
丰都县龙眼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袁天树(丰都县林业局)龙眼(DimocarpusIonganLour)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是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丰都县龙眼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袁天树(丰都县林业局)龙眼(DimocarpusIonganLour)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是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自古以来就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栽培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都县双孢蘑菇菌种比较试验初报
4
作者 甘立新 李月文 +2 位作者 朗怀国 梁勇 陈世均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2期76-77,94,共3页
对丰都县引进的5个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大棚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双孢蘑菇菌种,出菇时间相差不大。菌种As2796产菇量最高,平均单产10.97 kg/m2,生物转化率31.34%,其次是W-192菌种,平均单产8.28 kg/m2,生物转化率23.86%,M-20最低。综... 对丰都县引进的5个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大棚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双孢蘑菇菌种,出菇时间相差不大。菌种As2796产菇量最高,平均单产10.97 kg/m2,生物转化率31.34%,其次是W-192菌种,平均单产8.28 kg/m2,生物转化率23.86%,M-20最低。综合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时间、出菇稠密、产菇量、增产效果等因素,比较筛选菌种依次为As 2796、W-192、M-136、W-2000、M-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菌种 比较试验 出菇时间 产菇量 重庆市丰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丰都县国有林场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郎怀国 郎晓倩 +1 位作者 何成梁 冉斌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7期88-90,共3页
国有林场改革是继集体林权制度后的又一项林业重大改革,通过对丰都县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国有林场更好更快地走出困境,向增强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林业方向发展。
关键词 国有机场 改革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现状及对策
6
作者 郎怀国 郎晓倩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9期63-66,共4页
丰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对公益林保护认识不足、布局分散、补偿偏低、管护长期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加大、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今后加强公益林管理的保护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丰都县 公益林建设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倍蚜虫袋的挂放方法与结倍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燕平 赖永祺 +1 位作者 李坚强 袁天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8-393,共6页
室温贮存虫袋,袋内角倍蚜生长发育历期因室内温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短的需21d,长的达48d以上。当虫袋内干母发生时挂放,效果最佳;在盐肤木4~6片复叶将展开之际挂放干母,结倍效果较好;通过选择不同温度的保存环境贮存虫... 室温贮存虫袋,袋内角倍蚜生长发育历期因室内温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短的需21d,长的达48d以上。当虫袋内干母发生时挂放,效果最佳;在盐肤木4~6片复叶将展开之际挂放干母,结倍效果较好;通过选择不同温度的保存环境贮存虫袋可以使干母的发生期提前或推迟。分期挂放能增加结倍复叶数和提高单株产量。长势好的枝条结倍多。纸袋制作不规范及挂袋操作中挤压或折叠虫袋是造成袋内蚜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倍蚜 干母 虫袋 五倍子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7种笋用竹竹笋的食味品质与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彬 曾清苹 +8 位作者 曾小英 李红艳 谭丽 周小舟 耿养会 童龙 冉斌 李川 李建杰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了解重庆市笋用竹竹笋品质,对当前重庆种植面积较大的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高节竹(Ph.prominens)、红哺鸡竹(Ph.iridescens)、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刺黑竹(Ch.purpurea)、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为了解重庆市笋用竹竹笋品质,对当前重庆种植面积较大的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高节竹(Ph.prominens)、红哺鸡竹(Ph.iridescens)、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刺黑竹(Ch.purpurea)、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绿竹(Bambusa oldhamii)等7种笋用竹竹笋的呈味物质和营养物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7个竹种中,金佛山方竹、刺黑竹、绿竹的笋食味品质和营养价值均表现较好,纤维素类物质和单宁含量均以金佛山方竹最低,分别为7.53 mg/g和661.44 mg/g,总酸含量以绿竹最低,为0.85 mg/g,草酸含量以刺黑竹最低,为0.10 mg/g。金佛山方竹、刺黑竹、绿竹的笋灰分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0.63 g/kg、310.81 g/kg、293.62 g/k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05.51 g/kg、110.51 g/kg、120.42 g/kg。由此可见,金佛山方竹、刺黑竹、绿竹竹笋具有低糖、低脂肪、多纤维、高蛋白质的特点,为重庆地区笋用竹中品质较优的竹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用竹 竹笋 食味品质 营养成分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子一新种及二新组合 被引量:3
9
作者 易同培 朱兴斌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8-11,共4页
本文报道了竹亚科镰序竹属一新种,即丰都镰序竹Drepanostachyum fengduensis Yi,它特产于重庆丰都县。它与坝竹(D.microphyllum(Hseuh et Yi)Keng f.ex Yi)的区别在于笋绿色,无紫斑,箨鞘无毛,箨片直立;叶鞘口两肩无繸毛;叶柄及叶片无毛... 本文报道了竹亚科镰序竹属一新种,即丰都镰序竹Drepanostachyum fengduensis Yi,它特产于重庆丰都县。它与坝竹(D.microphyllum(Hseuh et Yi)Keng f.ex Yi)的区别在于笋绿色,无紫斑,箨鞘无毛,箨片直立;叶鞘口两肩无繸毛;叶柄及叶片无毛,易于区别。将脱毛昆明实心竹Fargesia yunnanensis Hsueh et Yi f.detersa Yi et J.Y.Shi组合为脱毛实心竹Fargesia detersa(Yi et J.Y.Shi)Yi et J.Y.Shi,还将产于缅甸的Arundinaria elegans Kurz组合为雅致箭竹Fargesia elegans(Kurz)Y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序竹属 新种 箭竹属 新组合 中国和缅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泡桐无性系“桐优1号”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勇 朗怀国 +6 位作者 李月文 甘立新 敖剑峰 李雪梅 朱子凤 胡波 杨杰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4期66-68,共3页
引进白花泡桐"桐优1号",在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安宁村4社设3个试验点进行定植试验,结果显示:在重庆1 000 m以下的丘陵、山地种植"桐优1号"均能正常生长,苗木生长较好,已基本成林。经过2年的生长观测,成活率达到90.0... 引进白花泡桐"桐优1号",在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安宁村4社设3个试验点进行定植试验,结果显示:在重庆1 000 m以下的丘陵、山地种植"桐优1号"均能正常生长,苗木生长较好,已基本成林。经过2年的生长观测,成活率达到90.0%以上,树高平均达到5.26 m,胸径平均达到6.54 cm。其生态适应性强,抗丛枝病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桐优1号 引种栽培 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运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蜀柏毒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正均 林万光 余大全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8年第4期188-188,共1页
蜀柏毒蛾(ParocneriaorientaChao)是四川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性害虫,一年发生2代。近6年年均发生面积达165960hm2,主要分布在遂宁、南充、绵阳、德阳等地。受害严重的林分鳞叶被吃... 蜀柏毒蛾(ParocneriaorientaChao)是四川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性害虫,一年发生2代。近6年年均发生面积达165960hm2,主要分布在遂宁、南充、绵阳、德阳等地。受害严重的林分鳞叶被吃光,林木年生长量损失达2.09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 蜀柏毒蛾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放两次性蚜对盐肤木结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天树 李坚强 +2 位作者 代廷富 张正昌 毛登龙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8-51,共4页
通过对盐肤木挂放两次性蚜试验,调查挂放后结倍数量、产量及结倍枝条数量、每个枝条结倍复叶数量、结倍叶序等,总结出挂放两次性蚜不但可以提高倍子在盐肤木上分布的均匀度、增大倍子体积、增加结倍枝条数量及提高致倍百分率,而且结... 通过对盐肤木挂放两次性蚜试验,调查挂放后结倍数量、产量及结倍枝条数量、每个枝条结倍复叶数量、结倍叶序等,总结出挂放两次性蚜不但可以提高倍子在盐肤木上分布的均匀度、增大倍子体积、增加结倍枝条数量及提高致倍百分率,而且结倍数量和产量分别比挂放一次性蚜提高93.1%和11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挂放性蚜 两次 盐肤木 结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筛选试验研究
13
作者 朗怀国 李月文 +2 位作者 甘立新 梁勇 陈世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针对重庆地区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稻草、谷壳、玉米秆与牛粪为原料,通过合理调配,进行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筛选试验。最终得到牛粪+玉米秆的比例为2∶1,牛粪+谷壳的比例为3.26∶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2796或W-192菌种... 针对重庆地区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稻草、谷壳、玉米秆与牛粪为原料,通过合理调配,进行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筛选试验。最终得到牛粪+玉米秆的比例为2∶1,牛粪+谷壳的比例为3.26∶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2796或W-192菌种生产双孢蘑菇,栽培基质选牛粪+玉米秆最好,出菇比对照快了5 d,产量增加了1.23倍;其次是牛粪+谷壳,再次是牛粪+稻草。处理3生产的双孢蘑菇基本营养成分含量与对照比明显提高,品质有较大改善。两种基质与传统的牛粪+稻草栽培基质相比,理化性状更加优化,更易于处理,劳动力和原料成本有较大降低,菌丝生长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基质 配方筛选 出菇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存放春迁蚜的影响
14
作者 代廷富 袁天树 +2 位作者 李坚强 张正昌 毛登龙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2-65,共4页
控温存放春迁蚜的影响代廷富袁天树李坚强张正昌毛登龙(重庆市丰都县林业局)在角倍蚜的生活周期中,春迁蚜迁飞损失十分巨大。据报道,在春迁蚜的迁飞过程中,因迁飞不利,其损失量达到94.31%。因此,如何减少春迁蚜的损失,提... 控温存放春迁蚜的影响代廷富袁天树李坚强张正昌毛登龙(重庆市丰都县林业局)在角倍蚜的生活周期中,春迁蚜迁飞损失十分巨大。据报道,在春迁蚜的迁飞过程中,因迁飞不利,其损失量达到94.31%。因此,如何减少春迁蚜的损失,提高春迁蚜的有效利用率,是五倍子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春迁蚜 存放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都乡土龙眼优良单株初选技术
15
作者 罗治奉 袁天树 +3 位作者 李坚强 余正华 朗怀国 李明安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1,共4页
1乡土龙眼优树选择的目的意义1.1龙眼栽培选择现状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又名桂圆、枝圆,为无患子科,龙眼属。在我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南方亚热带名贵特产果树。龙眼原产我国,主... 1乡土龙眼优树选择的目的意义1.1龙眼栽培选择现状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又名桂圆、枝圆,为无患子科,龙眼属。在我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南方亚热带名贵特产果树。龙眼原产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选优 单株预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角倍蚜优良冬寄主筛选试验
16
作者 袁天树 毛登龙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40,共3页
川东地区角倍蚜优良冬寄主筛选试验袁天树,毛登龙(四川省丰都县林业局)角倍蚜冬寄主种类目前已见报道的有14种,但各地养虫效果的报道又有所不同,有些种类在一个地方能进行养蚜,在另一个地方又被确定为非寄主藓种类。川东地区近... 川东地区角倍蚜优良冬寄主筛选试验袁天树,毛登龙(四川省丰都县林业局)角倍蚜冬寄主种类目前已见报道的有14种,但各地养虫效果的报道又有所不同,有些种类在一个地方能进行养蚜,在另一个地方又被确定为非寄主藓种类。川东地区近年来五倍子生产发展较快,在生产中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角倍蚜 寄生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倍成熟度对藓圃养蚜效果的影响试验
17
作者 毛登龙 袁天树 +1 位作者 李坚强 代廷富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6-78,F003,共4页
种倍成熟度对藓圃养蚜效果的影响试验毛登龙袁天树李坚强代廷富(四川省丰都县林业局)选择或创造优良环境,利用优良的冬寄主种类,是提高人工植鲜养蚜虫口密度的重要技术途径。在生产上采用侧枝匐灯鲜〔Plagiomniummax... 种倍成熟度对藓圃养蚜效果的影响试验毛登龙袁天树李坚强代廷富(四川省丰都县林业局)选择或创造优良环境,利用优良的冬寄主种类,是提高人工植鲜养蚜虫口密度的重要技术途径。在生产上采用侧枝匐灯鲜〔Plagiomniummaximovizi(Lind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种倍成熟度 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竹天然更新研究初报
18
作者 蒋福全 王定富 +3 位作者 余正华 郎怀国 潘登峰 潘登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9-64,共6页
冷竹天然更新研究初报*蒋福全王定富(涪陵市林业局)余正华郎怀国潘登峰潘登科(丰都县林业局)本文报道了我国冷竹主要分布区之一的四川东部(涪陵市三抚林场)冷竹天然更新研究的情况。研究指出冷竹具有较强的天然更新能力,在分布... 冷竹天然更新研究初报*蒋福全王定富(涪陵市林业局)余正华郎怀国潘登峰潘登科(丰都县林业局)本文报道了我国冷竹主要分布区之一的四川东部(涪陵市三抚林场)冷竹天然更新研究的情况。研究指出冷竹具有较强的天然更新能力,在分布区内的不同海拔、地类、坡向、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竹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