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
1
作者 徐方 吴其长 +4 位作者 门小雄 杨俊芳 彭扬发 解裕荣 杨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428,共13页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向变形及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侧向变形随竖向应力的增加、水平应力的减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增长;土体代表性应力比K_(e)^(*)则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减小,随水平应力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随竖向应力的增加先线性减小再非线性减小;堆载预压下地基浅层存在较大的水平向附加应力,其对地基侧向变形的影响不可忽视;水平向附加应力及竖向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促使堆载预压下的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弓”形分布规律。基于分析结果,建立土体应力比K_(e)^(*)与最终水平应变εh之间的归一化关系;并提出可考虑堆载预压加载因素及土体固结特性的综合影响因子β,由β与K_(e)^(*)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可对不同工况下的K_(e)^(*)进行估算;综合ε_(h)-Ke及K_(e)^(*)-β关系,提出了堆载预压下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轮廓的预测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2个实际工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改进三轴试验 侧向变形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区分技术的工程机械液压油缸泄漏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贾志奇 石俊杰 唐宏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00-206,共7页
针对液压油缸泄漏故障诊断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识别技术的液压执行器泄漏故障诊断方法。提取采集到的压力信号的时域、频域、小波包能量特征、AR模型等初始特征参数;利用距离区分技术对特征参数进行选择;将提取的敏感故障特征输入到... 针对液压油缸泄漏故障诊断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识别技术的液压执行器泄漏故障诊断方法。提取采集到的压力信号的时域、频域、小波包能量特征、AR模型等初始特征参数;利用距离区分技术对特征参数进行选择;将提取的敏感故障特征输入到SVM中,检测不同程度的泄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液压执行器的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缸 泄漏 特征提取 距离区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络通道冻结工程中冻土力学性能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伍世龙 杨登献 +3 位作者 谭远志 郑军 郭书刚 邢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广州地铁7号线北滘新城站—林头站区间2#联络通道及泵房冻结工程为背景,开展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及冻结壁安全性评价。通过试验得到-5℃、-10℃以及-15℃条件下粉质黏土及粉细砂冻土单轴抗压应力-应变曲线,以及-10℃温度下粉质黏土... 以广州地铁7号线北滘新城站—林头站区间2#联络通道及泵房冻结工程为背景,开展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及冻结壁安全性评价。通过试验得到-5℃、-10℃以及-15℃条件下粉质黏土及粉细砂冻土单轴抗压应力-应变曲线,以及-10℃温度下粉质黏土及粉细砂冻土抗折强度。-10℃温度下,粉质粘土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63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82.93 MPa,抗折强度平均值为2.384 MPa;-10℃温度下,粉细砂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22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49.3 MPa,抗折强度平均值为2.048 MPa。利用ANSYS软件,结合冻土物理力学性能参数,模拟得到联络通道段及泵房冻结壁的第一主应力、剪应力以及位移。联络通道开挖后,冻结壁安全系数满足要求,能够保证联络通道暗挖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联络通道 冻结法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对砂土地层地铁隧道沉降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大维 李彬鑫 +3 位作者 石钰锋 胡光静 袁岳峰 詹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为考察地铁运营后列车载荷和地下水对隧道造成的影响,对某砂性土地层城市中某一地铁盾构隧道区段运营6年间的沉降变形进行实测观察;根据实测所得沉降规律,设计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研究车致振动条件下因地下水位变化产生的隧道沉降规律... 为考察地铁运营后列车载荷和地下水对隧道造成的影响,对某砂性土地层城市中某一地铁盾构隧道区段运营6年间的沉降变形进行实测观察;根据实测所得沉降规律,设计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研究车致振动条件下因地下水位变化产生的隧道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隧道各测点所得数据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上升与下降变化趋势,前2年隧道总体上浮,之后略有沉降,第3年后虽有波动但基本未发生进一步沉降,第6年后隧道最大沉降不超过3 mm;砂性土地层中,地下水位变化会造成重塑土层内部应力变化,且振动荷载会导致土体颗粒结构重新调整至密实,易导致隧道发生沉降,因此不能忽视地铁周围施工降水给隧道带来的不利影响;土体振密及因地下水产生的浮力共同作用,导致隧道的上浮及沉降。相比于软土地层,砂性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的沉降速率明显更低且沉降基本稳定时间更短,2种地层下的沉降规律、影响因素完全不同,各地层下的沉降分析理论亦无法相互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隧道沉降 砂土地层 地下水位 车致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应力响应的路基振动碾压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解裕荣 陈乐 +2 位作者 杨俊芳 徐方 韩衍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为探究路基振动压实的动力响应特性,开展路基振动碾压的仿真分析,研究碾压过程中路基的竖向动应力响应分布规律,分析动应力沿路基深度及宽度方向的衰减效应,并探索压路机振动频率、名义振幅和碾压速度对路基内动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路基振动压实的动力响应特性,开展路基振动碾压的仿真分析,研究碾压过程中路基的竖向动应力响应分布规律,分析动应力沿路基深度及宽度方向的衰减效应,并探索压路机振动频率、名义振幅和碾压速度对路基内动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碾压下,路基内的竖向动应力近似呈长轴沿竖向的椭球状分布,振动能量主要沿深度方向传递,路基动应力随深度增加呈典型的指数函数规律衰减;振动频率28 Hz时产生共振现象,路基中竖向动应力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土体吸收了更多的振动压实功,进而可达到更好的压实效果;随深度增加,路基中竖向动应力随名义振幅增加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而其随碾压速度增大的衰减速率则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振动碾压 动应力 分布规律 碾压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47
6
作者 施洲 胡豪 +1 位作者 周文 刘东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江顺大桥主桥为主跨700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该桥钢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边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为保证成桥后的线形及内力满足设计要求,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杆系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对该... 江顺大桥主桥为主跨700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该桥钢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边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为保证成桥后的线形及内力满足设计要求,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杆系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在施工控制中,采取了桥塔应力及线形控制、塔内斜拉索锚固块预抬量及钢锚梁预抬量控制、主梁的钢箱梁制造线形及施工线形控制、斜拉索的下料长度及施工中斜拉索索力控制等关键控制技术。成桥后对桥塔应力和偏位、主梁测点高程、斜拉索索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各数据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均吻合较好,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成桥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无应力状态法 有限元法 线形 内力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向与纵向刚度相似的模型盾构隧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大维 徐长节 +3 位作者 罗文俊 姜浩 胡光静 詹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99-2307,共9页
由于盾构隧道的横向刚度有效率与纵向刚度有效率不一致,在模型试验中难以设计出横向刚度与纵向刚度均可满足相似要求的模型盾构隧道。根据模型试验相似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横向刚度与纵向刚度均可满足相似要求的模型盾构隧道设计方法,... 由于盾构隧道的横向刚度有效率与纵向刚度有效率不一致,在模型试验中难以设计出横向刚度与纵向刚度均可满足相似要求的模型盾构隧道。根据模型试验相似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横向刚度与纵向刚度均可满足相似要求的模型盾构隧道设计方法,即模型盾构隧道管片环采用修正匀质圆环模型,以横向刚度满足相似要求进行设计,提出了模型盾构隧道管片环设计计算方法,并采用对压法对模型盾构隧道管片环的横向刚度进行了测定;管片环之间采用垫有弹簧的螺栓连接,提出了相应的模型盾构隧道纵向刚度计算方法,并通过简支梁法对模型盾构隧道的纵向刚度进行了测定,对模型盾构隧道纵向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根据模型盾构隧道与原型盾构隧道纵向抗弯刚度相似关系,得到了垫在模型盾构隧道环缝连接螺栓上的弹簧刚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横向刚度 纵向刚度 模型试验 刚度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泡形态影响的水下气幕对冲击波衰减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司剑峰 钟冬望 李雷斌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共9页
气泡帷幕是水下爆炸冲击波防护的重要手段,对其作用机理及技术参数的深入研究对水下爆破安全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室内小型水下气泡帷幕模型拍摄发现气幕在形成过程和与水下爆炸冲击波相互作用过程中均具有高度非连... 气泡帷幕是水下爆炸冲击波防护的重要手段,对其作用机理及技术参数的深入研究对水下爆破安全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室内小型水下气泡帷幕模型拍摄发现气幕在形成过程和与水下爆炸冲击波相互作用过程中均具有高度非连续性和非均匀性,且气幕区域内气体与液体混杂,界面轮廓复杂多样。在此基础上,考虑气泡形状及界面影响下,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自带的APDL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在设定的气幕区域内,通过设定气泡直径变化范围及气泡直径之间的最小差异值随机投放一定数量不同直径的气泡来模拟真实气幕中气泡的分布,并通过改变固定区域内气泡个数来模拟不同气压值工况下的气幕效果。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反映气幕在冲击波防护过程中的防护机理,随着单位区域内气泡数量的增大,防护效果越明显,但当气泡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气幕整体连续性及稳定性基本固定,防护效果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帷幕 水下爆破 高速摄影 数值分析 随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边坡爆破施工对下穿隧道扩大段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理 吴亮 +3 位作者 钟冬望 马建军 宋琨 李雷斌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24,共7页
针对露天边坡与既有下穿隧道的协同爆破施工,为确保上部边坡爆破开挖作用下既有隧道围岩稳定与安全,以某石油储备基地扩建项目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 18. 0建立上部露天边坡与既有下穿隧道协同施工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露天边坡爆破施工... 针对露天边坡与既有下穿隧道的协同爆破施工,为确保上部边坡爆破开挖作用下既有隧道围岩稳定与安全,以某石油储备基地扩建项目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 18. 0建立上部露天边坡与既有下穿隧道协同施工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露天边坡爆破施工对既有下穿隧道扩大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边坡爆破施工激发向下传播的初始纵波,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衰减,到达隧道拱顶自由面折反射形成面波而后在拱与边墙交点处产生叠加现象,导致面波向下传播的规律为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隧道扩挖前,扩挖后隧道断面拱顶质点Z向振动速度峰值提高68. 1%,为7. 58cm/s;拱顶单元动态拉应力峰值提高150%,为0. 45 MPa。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要求,隧道围岩在上部边坡开挖爆破荷载作用下是稳定的。建议在实际施工中,将隧道扩大段的开挖时序安排在上部边坡爆破施工区域远离隧道扩挖段之后。研究成果对地下近接隧洞爆破施工及隧道扩挖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 下穿隧道 隧道扩大段 振动速度 动态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土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优化设计及其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蔡子勇 汤建铭 +3 位作者 唐建桥 卞元靖 乔世范 历彦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99-2306,共8页
基坑支护优化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基坑施工安全性与经济效益。以广州南沙港铁路隧道深基坑工程为例,基于MATLAB语言,采用遗传算法对地连墙厚度、墙体嵌入深度及支撑位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ANSYS软件对优化前后进行分析比对,并结合现场... 基坑支护优化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基坑施工安全性与经济效益。以广州南沙港铁路隧道深基坑工程为例,基于MATLAB语言,采用遗传算法对地连墙厚度、墙体嵌入深度及支撑位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ANSYS软件对优化前后进行分析比对,并结合现场监测进行可行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基坑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优化后的设计参数可节省工程成本12.7%,优化后的基坑开挖对变形控制有所改善,优化结果可行。基坑实际监测结果比数值模拟结果偏大,但整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开挖底面附近,主要影响深度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进一步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靠性,为基坑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基坑工程 遗传算法 支护优化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盾构掘进速度影响因素与控制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光静 黄大维 +2 位作者 姜浩 詹涛 袁岳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89-196,共8页
土压平衡盾构的掘进速度直接关系到盾构隧道施工效率,然而其影响因素复杂,且难以直接控制。为研究盾构掘进速度影响因素,探明盾构掘进速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调研统计,分析盾构掘进速度与螺旋输送机转... 土压平衡盾构的掘进速度直接关系到盾构隧道施工效率,然而其影响因素复杂,且难以直接控制。为研究盾构掘进速度影响因素,探明盾构掘进速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调研统计,分析盾构掘进速度与螺旋输送机转速和转矩、顶推力、刀盘转速和转矩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层的强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刀盘切削岩土体的难易程度,从而决定了盾构掘进速度;2)对于岩质地层和黏土地层,螺旋输送机转速、转矩和刀盘转矩与盾构掘进速度相关性显著;3)螺旋输送机通过转速影响渣土输出速率,从而影响土舱的饱满度,进而影响刀盘的切削效率,最终影响掘进速度;4)盾构刀盘转速总体呈现出“地层强度越高、刀盘转速越大”的特点;5)刀盘转矩随着刀盘转速的增加而显著减小,且刀盘转速增大对减小刀具的非正常破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掘进速度 顶推力 螺旋输送机 刀盘转矩 刀盘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焊接波状界面的Richtmyer-meshkov失稳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礼宏 段卫东 蒋培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59,165,共7页
目前对于爆炸焊接金属界面成波机理的模型只能对波状界面形成的某些方面给予定量或定性的描述,而不能全面地解释其中的所有现象。在对钛钢过渡层爆炸焊接研究时,通过扫描电镜观测钛/铜爆炸焊接波状界面,发现在放大2000倍时,钛铜之间并... 目前对于爆炸焊接金属界面成波机理的模型只能对波状界面形成的某些方面给予定量或定性的描述,而不能全面地解释其中的所有现象。在对钛钢过渡层爆炸焊接研究时,通过扫描电镜观测钛/铜爆炸焊接波状界面,发现在放大2000倍时,钛铜之间并没有波状界面存在,而是“钛滴”在铜中形成了一个个“孤岛”状结合界面。当两板结合后的相对位移较大时,就会将界面波的波峰部分拉断,脱离原位形成“孤岛”。对爆炸焊接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验研究表明,Richtmyer-Meshkov失稳机理可以更好地解释爆炸焊接波状界面的形成过程。爆炸焊接过程中,在碰撞点附近,爆炸焊接界面会出现一薄层熔化区,界面附近的材料处于准流体状态。当高压弹-塑性应力波到达时,就会引起界面的扰动,前面应力波引起的扰动在后续一系列应力波的作用下会进一步发展,形成典型的Richtmyer-Meshkov界面失稳。因此,Richtmyer-Meshkov失稳、冻结,是形成我们所观察到的爆炸焊接中各种类型的波状界面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界面波 扫描电镜 Richtmyer-Meshkov失稳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凤凰三桥主桥钢箱拱肋架设方案比选 被引量:11
13
作者 修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9,25,共6页
广州市南沙区凤凰三桥主桥为(40+61+308+61+40)m中承式无推力提篮式钢箱系杆拱桥,钢箱拱肋最大截面尺寸为3.0m×6.0m,主拱肋按1/5角度横桥向内倾。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和桥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钢箱拱肋施工经验,提出缆索吊机分... 广州市南沙区凤凰三桥主桥为(40+61+308+61+40)m中承式无推力提篮式钢箱系杆拱桥,钢箱拱肋最大截面尺寸为3.0m×6.0m,主拱肋按1/5角度横桥向内倾。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和桥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钢箱拱肋施工经验,提出缆索吊机分段吊装和整体提升钢箱拱肋2种方案,从工期、设备设施投入、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对通航影响、质量控制以及对周围环境生态的影响6个方面进行比较,整体提升方案均较缆索吊机方案有较大优势,因此选择整体提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钢箱拱肋 缆索吊 整体提升 方案比选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螺栓在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燚 杨学军 王远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56,73,共4页
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作为国内铁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免涂装耐候钢桥梁,在国内首次使用耐候钢高强度螺栓。通过试验、检测和实际使用,目前耐候高强度螺栓各项性能指标合格。在施工中采用数控定扭矩电动扳手,提高了施拧的准确度... 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作为国内铁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免涂装耐候钢桥梁,在国内首次使用耐候钢高强度螺栓。通过试验、检测和实际使用,目前耐候高强度螺栓各项性能指标合格。在施工中采用数控定扭矩电动扳手,提高了施拧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在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了桥梁高强度螺栓施拧数据信息化。本文介绍了耐候钢高强度螺栓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可为以后国内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高强度螺栓连接 耐候钢高强度螺栓 免涂装耐候钢桥 数控定扭矩扳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